本书是著名古瓷收藏家李臣先生继他的《民间寻瓷记事》一书出版后的又一力作。书中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了解到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对古瓷经营者这一群体的活动进行了鲜活生动的介绍。本书以故事形式纵深展开了对古瓷经营的运作形式、运作规律的介绍,并生动地描述了各类古瓷商人的活动方式、心态,剖析了他们成与败的原因。
图书 | 瓷道/收藏鉴赏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古瓷收藏家李臣先生继他的《民间寻瓷记事》一书出版后的又一力作。书中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了解到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对古瓷经营者这一群体的活动进行了鲜活生动的介绍。本书以故事形式纵深展开了对古瓷经营的运作形式、运作规律的介绍,并生动地描述了各类古瓷商人的活动方式、心态,剖析了他们成与败的原因。 目录 一、发现的回报 二、奇遇 三、他疯了 四、“无价”与“无罪”,“腐败”与“不败” 五、情中案 六、老红军的琮式瓶 七、成化盘的捡漏与卖漏 八、他们连玩具店都不放过 九、寿字罐与准岳父 十、一笔亿元“古瓷”大买卖 十一、乾隆鹿头樽换瑞士劳力士表 十二、一万美金该卖 十三、抵债的青花赏瓶 十四、公安局长进班房 十五、利润分配法则 十六、急中生事 十七、百万大瓶,错失良机 十八、在拍卖会买到赝品能退货吗? 十九、看人下菜碟 二十、“百元后面是百万”续篇 二十一、重残器也受追捧 二十二、曾是窑址废墟物 二十三、海外淘宝 二十四、旅馆里的四只黄釉小盘 二十五、歪打正着 二十六、谨防调包 二十七、都是动手惹的祸 二十八、十年后还是他 二十九、仿品的价值 三十、古玩商与跑道人 三十一、各走各的路,各挣各的钱 三十二、退货风波 三十三、五十块钱的梅瓶想换辆汽车 三十四、“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 三十五、古玩商语录剖析 三十六、老板买瓷交学费 三十七、警惕“游击队” 三十八、怎么挣钱的都有 三十九、高手也有走眼时 四十、报国寺地摊上的百万执壶 四十一、凭眼力,一夜暴富 四十二、成吉思皇帝圣旨金牌的发现 四十三、“文革”中古玩艺术品的命运 古瓷器近年拍卖成交价格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瓷道/收藏鉴赏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2762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5 |
出版时间 | 2006-12-01 |
首版时间 | 2006-12-01 |
印刷时间 | 2006-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6.34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