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圣朝过眼录(2宋元明清)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别致的体裁,截取自宋元明清,四大鼎盛之朝近一千年的历史片断,通过对这段时期各色人物言行举止的搜罗,集中地展现了千年的历史风貌与圣朝背后的故事……

风口浪尖,透见历史的细节。

眼眸观史,缝隙中云烟过眼。

内容推荐

《梦溪笔谈》作者沈括与苏轼相识已久,苏轼外放杭州,沈括任两浙访察使,临行,宋神宗嘱『他善遇苏轼』。两人相见,亲切话旧。沈括向苏轼求得到杭州后所作诗文,用朱笔二评点后,密呈御史台与苏轼有矛盾的李定,表示苏轼『多讪谤』朝廷,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侥幸获释后,沈括又经常跑去找苏轼叙旧,对苏轼『迎谒甚恭』,若无事一般。

赵孟坚入元以后,不乐仕进,隐居广陈镇(今海盐县)。一日,其弟赵孟頫来访,孟坚闭门不纳。夫人劝了很久,才让弟弟从后门进入。坐定,谈话之间对弟弟入仕兀朝无不露出鄙夷与不屑,孟頫尴尬,只好告辞,走了之后,孟坚又令人将他坐过的椅子用水洗刷一通,唯恐玷污了自己的清白。

《马关条约》移的签订,李鸿章认为是奇耻大辱,发誓“终生不履日地”。他访美归来时,须在日本横滨换船,他却坚决不肯上岸,最后侍从们只好在两轮之间搭起一块跳板,冒着掉到海里的危险把他扶了过去。

目录

卷一 性情

 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分付与疏狂

卷二 见识

 水随天失秋无际

卷三 政事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第四 文林

 百花香人案头诗

卷五 信念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卷六 骨气

 宁可枝头抱香呢 何曾吹落北风中

卷七 武运

 长风金鼓动 白露铁衣湿

卷八 人伦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卷九 教化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

卷十 命运

 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

卷十一 意志

 镜里朱颜都变尽 只有丹心难灭

卷十二 世道

 春史几番春梦 红尘多少英雄

卷十三 立信

 青松幽幽吟劲风

卷十四 香艳

 香闺掩雾 红笺小字凭谁附

卷十五 无情

 嫁与东风春不管 凭尔去 忍淹留

卷十六 变革

 空有当年旧烟月

卷十七 廉耻

 醉里且贪欢笑 要愁那得工夫

试读章节

宋太祖决定讨伐蜀地,任命沈伦为随军上前线。将领王全斌,崔彦进攻入成都,都争相掠夺百姓家的珍宝,美女,只有沈伦居住在佛寺,吃青菜,有人拿珍异奇巧的物品献给他,沈伦把人家骂跑了。回到国都后,他行李箱中的东西,也只有几卷图书而已。

沈伦官位不低,住房却简陋,可他住在里边却甚感自在。当时他的同事甚至下属大多触犯国家禁令到山西陕西一带采购木材,来建造私人别墅,后来事情败露了,这些人都到皇上面前自首。沈伦也曾经为母亲修建过佛舍,因此也向宋太祖去坦白自己的罪行。宋太祖笑着对他说:“你没有触犯禁令,又何必忏悔呢!”宋太祖知道他的住房并没有装修,破破烂烂,就派太监按照图纸监督工匠替他重新修建。沈伦却暗地告诉太监,希望修得小一点,太监告诉了皇上,皇上也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寇准年少时仪表出众,十九岁参加科考就中了进士。宋太宗选取进士,往往,到殿前亲自主持面试,对年纪轻工作经验不足的人往往不予录用。有人教寇准增报年龄,寇准说:“刚刚准备要踏上仕途,怎么能欺骗皇上呢?”

宋大将马仁璃,大名夏津人。小时候,特别顽劣。十几岁的时候,父亲送他上学去读书,他总是逃学回家。后来又到乡校学习《孝经》,十多天都没学会一个字。教书先生因而给了他几鞭子,他竟在半夜里独自跑到学堂放了一把火。他经常聚集乡里几十个小孩,和他们一起玩行军打仗的游戏,自称为将军。每天和他们约好时间,来晚的就要被马仁■鞭打,小孩们都怕他。他又买来水果分给小孩们,小孩们也更加亲近他。

苏东坡有一帮朋友,也皆才学出众。一次,苏东坡匆匆忙忙地找好友佛印禅师,此时大师正在禅室参禅,不便打扰,小和尚请他到禅师卧室等待。小和尚奉上香茶,苏东坡喝了一口,便命小和尚找来一根木棍,他手持木棍对着盛入果品的碟子一阵敲打后,又将碟中的橙子放在地上推起来,接着又用木棍在窗纸上捅了四个窟窿,最后对小和尚说:“请你禀告禅师,只说我苏东坡来找过他。”说完便走了。禅师参禅完毕,走出禅室,小和尚急忙忙迎上前去将苏东坡的一系列怪异动作如实讲出。禅师听后先是一愣,接着笑着说道:”苏学士是用打哑谜来向我辞行的。”见小和尚一脸迷惑,禅师解释说:”苏学士用木棍打碟,意即打迭;在地上推动橙子,意即行程;在窗纸上捅了四个窟窿,意即家四川。这一系列动作看来怪异,其实他是来向我辞行回四川眉州去也!”

黄庭坚是苏轼的学生,也是在苏东坡的大力提拔之下,才在学界频频露脸,打开自己的地盘。因此,黄庭坚经常是苏家的座上客。一次,老黄看到苏家小妹年龄不小,依然连个人家都没有,决定把王安石的儿子王■介绍给苏小妹,并把王■的得意之作拿来给苏小妹品评。苏小妹左看右看,最后告诉黄庭坚王雾的作品是:“新奇藻丽有余,含蓄雍容不足,难成大器。”黄庭坚还想争取,说是王雾绝顶颖慧,读书一遍就能了然于胸。这时一直坐在旁边默不作声的苏洵冷冷地说:“这有什么可稀奇的,谁的儿子看书还要看两遍呢?”

王安石在做参政的时候,曾写过一篇论兵的文章,题为《兵论》。一天,一个叫刘颁的人去拜访他。王安石正在吃饭,看门人就把刘颁带到王安石的书房内用茶。书桌上放着一篇兵论的草稿,刘颁便拿起来仔细地读了一遍。他的记忆力很强,文章过目不忘,读完后,就把草稿放回原处。这时,王安石进来了,两人寒暄了几句之后,王安石问道:”近来您又写了什么文章?”刘颁故意同王安石开玩笑,说道:“我写了一篇《兵论》正准备修改!”王安石心里一惊,急忙问道:“您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刘颁心里暗暗好笑,便把刚才看过的王安石的草稿的内容复述了一遍,并大声诵道:“兵者,凶器也……”王安石不知道刘颁是在开玩笑,以为确实是刘颁的近作,他听后沉默不语。刘颁走后,他想:一个人的文章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最忌同别人雷同。于是,拿起书桌上那篇《兵论》的草稿撕掉了。几天后,刘颁遇到王安石,问道:”您的论兵的文章写好了吗?”“早撕了。”王安石答道。刘颁这时心中暗暗叫苦不迭,后悔不该同王安石开玩笑。  

王安石对于做官非常低调,嘉祜三年(1058)十月,在多次推辞无效的情况下,王安石才被调到京城,担任三司度支判官。两年后,王安石被任命为同修起居注。这一官职虽然清闲,却是要职,晋升的机会很大,但王安石多次推辞,就是不肯接受。宋朝廷无可奈何,最后只好派人把委任状直接送到王安石家里,王安石竟然躲进了厕所。迫于无奈之下,王安石才勉强接受了这一官职。

王安石做参知政事时,有人说他爱吃獐脯,他的夫人听说后,觉得奇怪,心想:王安石从来不挑饭菜,怎么突然爱吃起獐脯来了呢?为了弄清楚,王夫人就叫人去问王安石身边的工作人员:“你们怎么知道他爱吃獐脯呢?”回答说:”他每次吃饭,都只把一盘獐脯吃光,别的菜却全剩下来了。”夫人又问,他吃饭时,獐脯放在什么地方?左右的人说:”在离他筷子最近的地方。”夫人说:”这样吧,明天你们把别的菜放在他的筷子边上。”第二天,老王果然把靠他最近的那盘菜吃光了,可是獐脯却全剩了下来。

包拯疾恶如仇,但待人亲和,不随意附和别人,也不装模作样地取悦别人,平时没有私人的书信往来,所以亲旧故友的消息都断绝了。他虽然官位很高,但为人节俭,他曾说:”后世子孙做官,有犯贪污之罪的,不得踏进家门,死后不得葬入大墓。不遵从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孙。”P6-8

序言

每一本与历史有关的书,似乎总是拿着很大的、架子端坐在那里,故作高深地斜睨众人,好似本身也泛着故纸堆里的腐旧与霉气,向你诉说着,那才是历史。其实,再高大的建筑,除了那夺人眼目的朱漆大门,总还有一条隐蔽的后道;除了雕梁画栋的飞檐,总还有无数立于阴暗处,支撑房屋的原色木料。我们一眼望去的东西,未必就是全部,也未必是实质。

无疑,这些立于暗处的、或许已濒临腐朽的“原色木料”,很多都是我们所不知的逸事与典故。越是隐蔽之处,越能让我们趋近真实。在如云烟般散去的岁月中,过眼一瞥便会发觉,历史原来还留给我们那么多貌似微不足道,却代表着真实的碎片。某某县志、或某某人口中、回忆录里、书信中的人物,与我们了解的历史公论并不相符。回顾这些碎片,才知道,许多人物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完美,有的也不再是那样地恶劣;才知道,无论大善亦或大恶之人,也总会有另一面。惊讶之余惊觉,他们不再如隔云端,而是毕现眼前!因此,我们想做的,就是将这一连串在缝隙中淘得的真实,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用一种你从未见过的方式,重新解读历史。

本书以别致的体裁,截取自宋至清,四大鼎盛之朝近一千年的历史片断,通过对这段时期各色人物言行举止的搜罗,集中地展现了千年的历史风貌与圣朝背后的故事。全书共分为:政事、文林、武运、人伦、见识、无情、香艳、世道、廉耻、教化、性情、骨气、意志、信念、命运、变革、立言等十七卷,里面一小段一小段的史料笔记,沿着历史延续的曲线将趣闻、逸事缓缓道来。每一条语录的背后,都隐藏着鲜活的人物和复杂的真相。书中包括形形色色的人物:文人,武人,粗人,细人,善人,恶人,有名人,无名人……无论英雄、贼寇,或是帝王、走卒,在这里都将他们的本色一一还原。

现在的我们,对于历史的过往,都是有着一番好奇的吧!这种好奇就如同古人喜欢占卦求神,问自己未来会是如何。不同的是,我们比较幸运,因为过去总是比未来好参透得多。不要再被正史那正襟危坐的样子唬住了,让我们回眸,在岁月的缝隙中,用另一种全新的读史方式,去感悟那些也许你前所未见却又真实不虚的圣朝背后的历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圣朝过眼录(2宋元明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占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019559
开本 16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20.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60
18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