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中国评论》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业已主编的《三农中国》季刊的姊妹刊,属学术年刊。该刊追求厚重扎实的学术积累与精深广博的思考品格,是一个能够不断吸引中外学术智慧、容纳各种学术思考的大的领域,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的多层复杂面相则为学术的创新准备了最好的舞台。书本内容涉及中国乡村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历史等各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学术评论。本书为该《评论》的第2辑。
| 图书 | 乡村中国评论(第2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乡村中国评论》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业已主编的《三农中国》季刊的姊妹刊,属学术年刊。该刊追求厚重扎实的学术积累与精深广博的思考品格,是一个能够不断吸引中外学术智慧、容纳各种学术思考的大的领域,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的多层复杂面相则为学术的创新准备了最好的舞台。书本内容涉及中国乡村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历史等各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学术评论。本书为该《评论》的第2辑。 目录 主题研讨 被收容者之死——当代中国身份政治的困境与出路 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 不情愿的反对者:在冲突和秩序之间——东南沿海栖村上访案例研究 死亡想象与道德建构——家事纠纷中农村妇女自杀的个案呈现 正式社会控制为何失败?——对云南平县拐卖妇女现象的田野调查 治理视野 民间组织资源与现代国家整合——农业税改革后的农民问题 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 涧村的圈子:一个客家村庄的村治模式 运动作为一种治理术——以晋阳公社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为例 政治参与视角下的集体上访和村民自治 ——对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参与和制度性变迁的个案研究 经济发展的文化战略及其对中国农村治理的影响 田野探微 原初的跨域社会及其在现代的命运 孙村的元宵——兼论集体仪式中的神人关系 学术纵横 二十年农村政治研究的演进与转向 ——兼论一段公共学术运动的兴起与终结 中国农村政治研究的现况与课题——农村政治行为者分析之探讨 控制与和解——萧公权的乡村中国研究 方法讨论 略论叙事在中国社会研究中的运用及其限制 二元叙事与土地改革 ——关于《翻身》、《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的文本研究 稿约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乡村中国评论(第2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吴毅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904272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10 |
| 出版时间 | 2007-07-01 |
| 首版时间 | 2007-07-01 |
| 印刷时间 | 2007-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422.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山东 |
| 长 | 261 |
| 宽 | 185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