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介绍了日本电影的发展历史,具体包括:默片艺术的起源、默片的黄金时期、民族主义与军国主义时期、战后电影的复兴、日本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新浪潮和大制片厂的衰落、实验的结束和新的独立制片单位的涌现等方面的内容。
| 图书 | 日本电影导论/电影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介绍了日本电影的发展历史,具体包括:默片艺术的起源、默片的黄金时期、民族主义与军国主义时期、战后电影的复兴、日本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新浪潮和大制片厂的衰落、实验的结束和新的独立制片单位的涌现等方面的内容。 内容推荐 所有这些影片,即使有时被批评界高估了,都表现出了一种对今天的日本发表个人言论的意愿,不管这种言论是犹豫不决还是确信无疑,也不管这个日本是真实可信的还是虑无缥缈的。因此,日本电影已有所预示的复兴的希望会以其他艺术和经济形式在日本本土文化让位于国际多元文化主义的那个时刻显露出来。 目录 期待另一个辉煌的电影年代 导言 1.1896-1920:默片艺术的起源 2.1920-1935:默片的黄金时期 2.1 “辩士”的权威 2.2 日本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2.3 其他默片大师 2.4 有声电影的摸索阶段 3.1936-1945:民族主义与军国主义时期 3.1 统制制度下的电影 3.2 一些电影艺术家的消极抵抗 4.1945-1950:战后电影的复兴 4.1 美国的占领 4.2 东宝公司的罢工 4.3 (新电影艺术大师)崭露头角并开始确定地位 5.1950-1959:日本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5.1 带给西方的新发现 5.2 黑泽明:从人道主义走向英雄的顶峰 5.3 沟口健二:妇女的命运 5.4 小津安二郎和成濑巳喜男:相近的内心世界,不同的风格 5.5 影片类型的大获全胜 5.6 大众电影 6.1960-1973:新浪潮和大制片厂的衰落 6.1 松竹公司的革命:大岛渚、吉田喜重、筱田正浩 6.2 日活公司的今村昌平和铃木清顺 6.3 大映公司的增村保造以及独立制片单位 6.4 银幕上的性革命 6.5 四大老电影艺术家的联合 7.1973-1980:实验的结束和新的独立制片单位的涌现 7.1 新浪潮的衰竭 7.2 大制片厂最后的库存影片 8.1980-1997:艺术危机 8.1 僵化的体制? 8.2 “影帝”最后的影片 8.3 新独立制片单位的希望和失望 附录 1.(日本历史及电影发展)一览表 2.几个重要的统计数据 3.主要的制片 4.术语汇编 5.录像片分类 6.唱片分类 参考书目 索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日本电影导论/电影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法)马克斯·泰西埃 |
| 译者 | 谢阶明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38057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5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17 |
| 出版时间 | 2007-03-01 |
| 首版时间 | 2007-03-01 |
| 印刷时间 | 2007-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2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909.31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20 |
| 宽 | 155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05-011 |
| 版权提供者 | Max Tessier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