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素质决定成绩(全面提高成绩的10大秘诀)/决定高考命运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高考心理指导第一人、中国高考状元研究第一人王极盛的最新力作!揭秘2007年一个班高考出色成绩的神话!

本书以2007年一个班的高考出色成绩与作者多年对该校的研究为背景,通过对该班同学的调查研究和作者的分析讨论,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阐明素质教育的威力,使学生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个性突出,多才多艺,学习成绩好,高考成绩特别出色。书中还详细论述了针对各学科的、具体的学习方法以及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

高考并不神秘,只要掌握高考规律,谁都会成功!所有高考学生、家长、教师的必读书!亲朋好友馈赠给高三考生的最实用的礼物!

内容推荐

本书以2007年一个班的高考出色成绩(该班参加高考53人,其中25人考入北京大学,13人考入清华大学,8人考入香港的大学,去美国2人)与作者多年对该校的研究为背景,通过对该班同学的调查研究和作者的分析讨论,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阐明素质教育的威力,使学生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个性突出,多才多艺,学习成绩好,高考成绩特别出色。书中还详细论述了针对各学科的、具体的学习方法以及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

本书的宗旨是“双提高”,即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成绩。

本书供中小学学生、家长以及老师阅读。

目录

秘诀一 高能高分—— 高考总分、各科成绩及高三考试年级排名

秘诀二 对高三的认知

秘诀三 对高考的认知

秘诀四 学习态度

秘诀五 学习习惯

秘诀六 学习方法的十大原则

秘诀七 心态

秘诀八 家庭教育

秘诀九 学校教育

秘诀十 内心世界

试读章节

3.学习是一种享受

学习用一种兴趣态度去学就变得有滋有味,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而不是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一种累赘。如果以要我学的态度去学习,就会感到学习是枯燥无味的,甚至是绝望的、头疼的事情,就会产生厌学情绪。人大附中同学他们学起来并不感觉很枯燥,而是感觉快乐,用学到的东西充实自己。正像吕卓然同学所说,我觉得学习首先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4.大自学观

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兴趣就会主动去学,就会增加自己的学习能力。学生是否具有学习能力和学习能力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他学习的接受速度、学习的质量、学习的成绩,而且决定他以后进入社会之后会学习,会自己掌握知识,会自己根据工作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去主动地学习知识。他的自学能力就是自己的老师,换句话说进入社会之后学习是终身的事情。我们处于学习型社会,首先从素质角度看就是要培养自学能力。任何一个大学问家、大科学家都具有高度发展的学习能力。不是仅仅靠学校所学到的那点知识就能满足工作需要,就能满足创新的需要,而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凭的是自己的自学能力。人大附中的这些同学自学能力都非常高,他们有些人在发下教科书之后就开始自学一遍。因此他们学习起来很轻松,他们自己已经初步掌握了书本的知识,在老师的指点下在课堂上再重点地检验自己知识上的问题,这样就更自如地把握知识、运用知识。

孟时光同学说我学得比较好的学科都是靠自学出来的,物理、化学、数学都是自学。自学就是凭兴趣,学得就比较快一点,成绩就比较好,但是这样做必须提前学才会有动力。

在中小学阶段努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预习功课的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把学习变成要我学成为我要学。自学能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自学过程中、在预习课程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自学能力的培养不仅仅限制在课本上,而且学课外知识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些孩子们都兴趣广泛,不单单学习课本知识,对课外东西的学习也是很有兴趣的。他们很多人读过《红楼梦》、《三国演义》、《史记》、《资治通鉴》,不仅读国内的名著而且读国外的名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这些孩子由于学习兴趣广泛,都有极高的自学能力,因此他们学习的东西多,他们都是一种大学习习惯。所谓大学习习惯就不仅仅把学习定在课本上、定在课内的东西,定在分数上,而是在学习好课内知识之外,还学习课外的知识,在实践中学、在社会活动中学,从而获得各方面的知识。这样他们知识就很渊博,能力不断得到发展,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他们不仅在竞赛中取胜,而且在学校的考试中也都是名列前茅,高考中也考得非常出色。那些不愿意学习的人,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一种累赘,缺乏自学能力的人,他们感觉学习枯燥、感觉没味,学得慢、知识掌握得不牢。越是为分数而学、为考试而学,越学得慢、越学得不扎实,越是考不好。当然学习需要用功刻苦,这是一方面,仅仅刻苦用功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没有对学习的兴趣往往是苦而累,成绩反而不好。这些同学学得很轻松成绩又好,而那些死读书的人学习很累,学习成绩又不好。这就是学习的辩证法。所以不少人误解他们这些孩子都是搞竞赛的,从小脑袋就聪明,生来脑袋就聪明,这是爹妈给的,这是大大的误解。他们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良好教育,不断地开发自己智力潜力,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提高了自己的素质。而素质制约了学习成绩、制约了学习广度、深度,制约了学习的质量,所以说考试要考得好,仅靠死记硬背是不够的,还是要靠素质、靠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分数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在学校考核当中成绩要好。如果素质教育成绩反而下降那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那是素质教育中出现偏差。应试教育也不一定就考得好。他工夫没少下,但是他没有兴趣,逼着学、不想学、效率低、掌握知识不牢靠,考试不一定考得好。这就是所谓成绩好坏的秘诀之一。有很多人一直向高考状元,考上北大、清华的同学,请教学习方法、学习经验。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提高素质、提高成绩,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提高自学素质,就能学得好、学得广、学得深、考得好,这就是秘诀。

5.学习态度制约学习成绩

把学习看成一种兴趣就会主动学,就会学得快乐。这是为了充实自己,为了掌握知识,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而学,而不会是单单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分数而学习。有的同学就是为了分数而学习,越学成绩越差,越考成绩越滑坡,这就是学习态度上出了问题造成的恶果。正像张博扬同学所说的,学习本身是一种吸取前人的经验和启发自己智慧的活动。当然这个定义可能有点哲学化了,但就核心来说我就认为学习还不是一种负担、我起码不像很多人那样抱着功力的态度,要怎么怎么样。当然我不是说这样的人有什么错,我只是说或许我跟他们大不一样吧,我的成绩只是中上或者比较优秀,我从来没有拿过第一。也正如陈心之同学所说的,我平时自己学习其他东西是学校以外的,我比较有兴趣的。我觉得高考不是靠最后一年,对我们来说高考不是突击出来的,反正我没有觉得是多大的负担。学习就是使自己能够变得充实,当然还是增强自己的实力。

一个人把学习看成一种兴趣就会学得好、学得透,就会充实自己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就会使自己的学习实力得到增强,从而有雄厚的学习实力。我研究高考得出的规律是考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水平是高考成功的硬件,是高考成功的基础;考生心态调节状况是高考成功的软件,起调节作用。高考成功简单可概括为八个字,就是高考成功=实力+心态。为什么这些同学学习上与其他同学比不是那样刻苦,当然也是用功的,但是他们学得相对比较轻松,而且无论竞赛还是考试成绩非常好,高考成绩也相当突出,能考上北大、清华呢?就因为他们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地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掌握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了高考成功的硬件,所以不怕考,而目,越考越好。

P36-38

序言

上大学上名校,是中国亿万家长和学生的愿望。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家长的愿望和学生的要求是完全正当的,问题是怎么实现这些愿望。什么事情都有规律,考试、高考也有规律,只要掌握考试、高考的规律,考生一定会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那么考试和高考的规律是什么呢?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的研究,90年代中期侧重研究心理因素与高考的关系。经过对四万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访谈三百余所中、小学,接受几千名学生和家长的咨询,特别是从1999年开始,国家启动高考改革,我连续九年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0多名省级高考状元进行一对一的深层访谈,又对100余名状元家长进行访谈,最后总结出高考成功≈实力(科学文化素质)+心态(心理素质)。

考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水平是高考成功的硬件,是高考成功的基础;考生心态调节状况是高考成功的软件,起调节作用,既可以使考生超常发挥(我的实证研究表明,超常发挥可以超出100分)与正常发挥,也可以使考生发挥失常(我的研究表明发挥失常可以丢失300分)。考生的实力与心态在高考成功中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越是临近高考,心态调节越重要,越关键。

我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学校进行调查研究与实证研究,目的是探索“双提高”,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又提高学习成绩。我认为提高素质与提高成绩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我赞成的是高能高分,不是高分低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考的路子有两条,一条是应试教育,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不考不教不学,结果使学生筋疲力尽、读死书、死读书,综合能力差、应对能力差、适应能力差、应试能力差,学校、家长、考生与社会都不满意。另一条是走素质教育之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我认为在中国只有走素质教育之路才能提高高考成绩,才能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怎么既提高素质又提高考试成绩,特别是高考成绩呢?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高考成功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要就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对高三的看法、对高考的看法、内心世界、心理素质等;外因主要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

该书通过对C校的多年研究,以2007年一个班高考做典型,经过提炼、分析、综合众多考生的感受,揭示素质教育对学生素质提高与应试能力的提高的机制,揭示素质教育的威力。为广大考生、家长与老师提供借鉴的有效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提高高考成绩。

该书采用的2007年典型班级高考考生53人,其中,25人考上北京大学,13人考上清华大学;8人考入香港的学校,其中香港大学2人;香港科技大学4人,香港理工大学2人;去美国2人。他们的成功经验是素质教育的产物,他们的成功经验具有普适性,这些考生平时德智体全面发展,多才多艺,综合素质高。无论是平时考试或竞赛考试都是出类拔萃的高考时成绩特别突出。

我希望阅读该书的考生,能够掌握高考成功规律,提高素质,提高成绩,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王极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素质决定成绩(全面提高成绩的10大秘诀)/决定高考命运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极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056413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3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5.5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