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清华廉政研究系列”之一,内容包括:国家廉政体系理论及其背景、中国国家廉政体系研究、中国国家廉政体系的历史演变、过去十年中国国家廉政体系的重要发展、国家廉政体系分部门评估、中国国家廉政体系的不足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相信通过该书的出版,能够更好地向国际上关心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官员、学者、商人和热心人士介绍我国的反腐败体系和制度,并对我国进一步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图书 | 中国国家廉政体系研究/清华廉政研究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清华廉政研究系列”之一,内容包括:国家廉政体系理论及其背景、中国国家廉政体系研究、中国国家廉政体系的历史演变、过去十年中国国家廉政体系的重要发展、国家廉政体系分部门评估、中国国家廉政体系的不足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相信通过该书的出版,能够更好地向国际上关心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官员、学者、商人和热心人士介绍我国的反腐败体系和制度,并对我国进一步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目录 1 国家廉政体系理论及其背景 1.1 国家廉政体系理论框架 1.2 国家廉政体系的理论背景——治理思想 1.3 国家廉政体系的现实背景——新社会力量的崛起 2 中国国家廉政体系研究 2.1 中国的基本情况 2.2 中国的腐败形势及其变化 2.3 中国国家廉政体系研究 2.4 中国的国家廉政体系 3 中国国家廉政体系的历史演变 3.1 建国初期(1949年10月—1966年4月) 3.2 “文化大革命”时期及其后期(1966年5月—1978年11月) 3.3 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2月—1992年9月) 3.4 深化改革开放时期(1992年10月—2002年10月) 3.5 当前阶段(2002年11月至今) 4 过去十年中国国家廉政体系的重要发展 4.1 国家廉政体系逐步完善,制度的作用得到加强 4.2 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约政府权力,推进依法行政 4.3 禁止军队和政府部门经商,重新明晰公私界线,提高官员问责度 4.4 建立领导干部收入和重大事项申报制度,推行“三公开”,增加政府透明度 4.5 增加政府采购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建设有形建筑市场 4.6 推行“收支两条线”改革,审计部门开始扮演重要角色,预算管理逐步严格 4.7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活跃,进行了大量制度预防腐败的尝试 4.8 加强国际合作,在打击跨国腐败行为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5 国家廉政体系分部门评估 5.1 政党 5.2 行政机关 5.3 立法机关 5.4 司法机关 5.5 执法机关 5.6 反腐败机陶 5.7 审计机关 5.8 公共采购 5.9 媒体 5.10 公民社会 5.11 商业部门 5.12 国际机构 6 中国国家廉政体系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 6.1 国家廉政体系中一些部门的角色和地位需要加强 6.2 国家廉政体系中的一些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致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国家廉政体系研究/清华廉政研究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过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方正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16199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2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5 |
出版时间 | 2007-01-01 |
首版时间 | 2007-01-01 |
印刷时间 | 200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30.9 |
丛书名 | |
印张 | 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9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