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居住的艺术(Ⅱ)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由《家居主张》编辑部组稿编撰而成。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运用轻松、休闲的叙述方式,介绍了包括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韩国、阿拉伯、摩洛哥、埃及、非洲、加勒比、墨西哥、巴西等18个亚洲、非洲大洋洲及南美洲地区最主要的国家和地区的居住文化,建筑及装饰风格。

该书由专业编辑撰而成,图片精晰精彩,文字叙述专业生动,并且还在各种风格的介绍中穿插了众多小贴士作为补充和点晴,在给读者美的享受的同时,更能让读者获得丰富的知识,让大家在轻松闲适的阅读中,体味到异国居艺术的巨大魅力。

内容推荐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运用轻松、休闲的叙述方式,介绍了包括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韩国、阿拉伯、摩洛哥、埃及、非洲、加勒比、墨西哥、巴西等18个亚洲、非洲大洋洲及南美洲地区最主要的国家和地区的居住文化,建筑及装饰风格。全书图片精晰精彩,文字叙述专业生动。

目录

马来西亚

菲律宾

泰国

斯里兰卡

印度

日本

韩国

叙利亚

也门

阿拉伯

摩洛哥

埃及

非洲

加勒比

大洋洲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试读章节

马来西亚

说起马来西亚,那个国人心中遥远的南洋,仿佛总是记忆多于憧憬,那一些深深浅浅的绿色和斑驳的阳光组成的意象,似乎特别合适出现在午后恍惚的梦境里:茂密燠热的橡胶林树影婆娑,潮湿的海风里有青木瓜的香气,灿烂的木槿花如烈火盛放,女孩子们有着闪亮的乌发黑眸,宽脚的夏布衣摆下露出圆润的蜜色肌肤,摩肩接踵的市集上每一件货品都有着前世今生的故事,小巷中半掩的百叶窗后老式吊扇慢慢地转动,极尽颓废却又生机勃勃,单纯清新中带着妩媚妖娆,那样的反复无常,如同一生一次的爱情,让人留恋又让人绝望,岁月就此定格,记忆也碎裂成脑海中浮光掠影般晶莹的碎片……

马来西亚的国土位于东南亚中心地带,紧贴赤道北沿,由马来半岛上的西马和加里曼丹岛北部的东马组成,东西马之问互不相连,被辽阔的南中国海从中分开,相近的邻国有泰国、印度尼西亚和文莱。马来西亚是连接亚洲大陆和东南亚群岛的枢纽,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汇点,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海运和贸易的要塞。马来西亚之名一意为“黄金”,一意为“市集”,正是对这个国家最贴切的描述。马来西亚是典型的热带气候,炎热多雨,变化多端,但内陆的山区则是清爽凉快,舒适宜人。碧青的海洋,细白的沙滩,高远的蓝天,肥沃的红土,金黄的稻田,浓绿的香蕉林,都是独属于马来西亚的美丽风景。

国人对于马来西亚的心结,大约始于5O0年前带着庞大船队下西洋的郑和。自那以后,华人逐渐撑起了马来西亚的半壁江山。但要细数马来西亚的历史,依然是个漫长而杂乱的故事。早期的人类痕迹在5万年前已经在东马的岩洞中出现,公元前后,柬埔寨的富南王朝将势力扩张到了马来半岛,此时岛上的原住民仍出于部落时代。公元7世纪,苏门答腊在南中国海建立起统治,在公元13世纪后期为满者伯夷王朝取代。室里弗逊王朝的王子拜里米苏拉为逃避满者伯夷王朝的统治出走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并在此开创了强盛的马六甲王朝,成为马来西亚本土历史的开端。公元15世纪阿拉伯商人将伊斯兰教传入马来西亚,伊斯兰文化从那时起成为主流。16世纪西方殖民者陆续登陆,英联邦的统治一直持续到1960年,马来西亚终于成为独立国家。

发达的航运和商业是马来西亚发展的线索,也注定了马来西亚风格复杂多样的语法结构。在先后经历阿拉伯、中国、葡萄牙、英国、荷兰等多元文化的注入后,马来西亚将所有这些外来艺术元素与当地明媚如画的热带自然风光巧妙融合,锻造出独一无二的南亚风情。

首都吉隆坡是观察马来西亚建筑风格的最佳选择,中国式的骑楼排屋,巴洛克式的殖民地府邸,本地风格的国家博物馆,英国莫尔风格的火车站,伊斯兰风格的清真寺。看似决不会同时出现的拱券、山墙、回廊、尖塔、穹顶却在这个城市里找到了最合适的相处模式。其中最具观赏性的,仍要属传统的马来西亚木结构建筑,有着陡峭的斜屋顶,方便雨水滑落,出挑的屋檐可以遮挡灼热的阳光,两边的山墙完全敞开,高架的结构巧妙地避免了潮湿的地表环境,完全称得上是生态住宅的典范之作。

马来西亚的建筑特色也体现在对材质的选用上。天然材料如茅草、原木、竹子、陶瓷、石头都是最受宠爱的对象,根据纹理和色彩的不同,它们被变幻出无数的使用方法:大理石碎片镶拼的墙面、鹅卵石细铺的小径、原木的地板和陶土烧制的地砖打磨出丰富的建筑物肌理,混凝粗木桁架,茅草的屋顶,轻盈的竹梁,组成建筑物层次分明的骨架……无尽的想像力让马来西亚的建筑仿佛丛林中生长出来的植物一样自然,却又巧夺天工般的神奇。

与环境的高度融合塑造出一种独特的丛林生活模式,是马来西亚建筑的又一大突出特点。杆栏式和院落式成为首选的布局模式,木架阳台一直延伸到树梢上,全敞开式的亭子,草顶木柱,搭配色彩绚丽造型简单的舒适靠垫,于是房间就变成了山野的一部分;瀑布、喷泉等水景也被大量运用,作为空间的过渡,长长的木廊桥下是潺潺的流水和幽香的荷花,山上的泉水被巧妙地引入各个水景花池中,空间划分便不复存在,只有空气中流转的轻灵和静谧,鸟语花香;植物同样是塑造马来西亚风格的重要元素,灌木、野生蕨类和大量的花卉,搭配朴拙的木石雕亥-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丛林的味道,让庭院内外连成一体。

在装饰细节方面,马来西亚风格的偏好是具有宗教味道的陈设品和精美的手工艺品:木雕佛像,绘有古兰经文的瓷砖,原住民手工烧制的浅浮雕砖,带着妩媚的印度教黎弓舞造型纹饰,椰子壳做的家具、海贝壳制成的天花装饰、珍珠母镶嵌的器皿,还有中国的卷轴、泰国的银器、巴厘岛的陶罐、绚丽的苏门答腊织物、藤条编制的花瓶……繁琐的热闹,一笔点睛,正是记忆中的南洋——破碎但却清晰地美丽着。

走倦了的人总渴望栖息,为了劳累的身体,也为了疲惫的心。那么就在马来西亚停下脚步吧——呼吸,和着蓝天和大海的韵律,吐呐,是树木和花草的芬芳,或许是我前世的曾经,或许是你今生的憧憬,当所有关于东南太平洋的记忆再次从心底涌起,应当依旧是这样温暖而湿润着……

P12-20

序言

没有你的呼吸,

空气没有存在的意义:

没有你的身影,

这个空间只是冰冷的四壁。

我赤足行走在你呼吸的街巷,

凭借路灯微弱的光芒,

辨识你光辉灿烂的每道足迹,

承接你无数掩藏在门窗背后的情意深长。

或许这样的诗句正潜行在我们的意念中,感动之余,便有了现在这本书。无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独特的生存环境,都有历史,或长或短,都有故事,或多或少,但都有居所并绝对美丽。设计犹如房屋的呼吸,装饰犹如居所的身影,都那么不可替代地表达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我们不知道如何在这么有限的篇幅里细数所有,便只能在居住艺术的花园里将随手采摘到的花朵或者叶瓣放到篮里,有时候还是草杆,却也滴着露珠,闪烁着耀眼的光彩,原谅我们几乎被迷乱了知觉,因为要仔细而完备地记录所有应该是一项政府级的工程,而我们只是差不多走遍了全世界,并将每个花园都匆匆逛了一遍而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居住的艺术(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家居主张编辑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623471
开本 16开
页数 1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5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861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6
19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2: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