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军事(插图本暗系列作品集)
内容
编辑推荐

电视剧《暗算》麦家冰山一角,十年精华结集《解密》更多冰封玄机。“新智力小说”的盛宴,“特情小说”的饕鉁大餐。《解密》、《暗算》作家麦家最新奉献,炙手可热的悬疑小说家,[解密]军中故事[暗算“人间悲欢”!本书是一个只打过六发子弹的非部队兵对真资格部队兵的一次纸上谈兵:记忆和想像的操练。

麦家以《解密》和《暗算》在文坛刮起旋风。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陈晓明撰文指出:对于当代中国文坛来说,麦家的写作无疑属于独特的路数。这个人的存在已经变得不可忽视,他是那么顽强、绝对而倔强。他的小说诡秘、幽暗、神奇,深不可测,到处潜伏着玄机,让人透不过气来。他的出现就像一片阴影,投在亮丽的文坛上,多少有些令人惊慌。阅读他的作品,就像是被引诱到一个偏僻的山谷,而黑暗开始降临。阅读没有退路,只有在黑暗中摸索。那真是一种孤苦伶仃的阅读,就像他的写作一样。

麦家新作《军事》还会刮起旋风吗?

内容推荐

  本书由多篇军事题材小说组成,蕴含着令人称绝的人生哲理和智慧,其中不乏影射现实生活中的不正之风,针砭时弊的警世之作,可谓当代的“警世通言”。小说在文风上沿袭了麦家一贯的风格:人物具有传奇性,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是一部充满了人文关怀,集可读性和思想性语一体的军事小说。

目录

自序

上部 集合

十面埋伏

谁来阻挡

出了毛病

第二种败

下部 解散

农村兵马三

两位富阳姑娘

既温情又凄惨

五月鲜花开遍原野

试读章节

四面楚歌

第一篇 前院

本文是我送给老Z的生日礼物。

照他们的讲法,她已不在人世。是死于非命——我印象是车祸什么的。不过,我不大相信。或者讲,我情愿不相信。所以,我今天还是一本正经地给她赠送生日礼物。

我朦胧记得,老Z是生于1949年10月1日。与新中国同生。显然,如果要错应该是年份。又显然,如果她真的走了,无疑是走得早了。太早了!

老Z曾经是一家外文资料室的编辑。她懂得英法两国语言——英语好似要地道些。我是1983年夏天认识她的,当时我在她们楼道里做临时工,负责烧开水、打扫卫生什么的。日工钱为一块八角,做一个暑假,基本能挣够我半年学费。我要承认,当初我家里头不像现在这么牛烘烘的。有钱的人都是牛烘烘的。

那一年,我只有现在一半的年龄:19岁。老Z大约有三十五六吧。她曾经对我开玩笑说,她可以把我生出来的。我算了一下,好像确实可以。我听说过十三岁的女孩生孩子的事情。报纸上登的。

老Z没有丈夫。或者说,丈夫已和她离异。儿女各一个。儿子在香港,女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她还有不少亲朋好友在海外和港台:一个哥哥在台湾,两个姐姐在香港。加利福尼亚是她姨妈什么的。因之,有人动员她出国。再三地。可她不。再三地不。她说靠改变环境改变生活不是方法。云云。

老Z钱很多。真的很多。她父亲曾是个艺术家,画画的,五几年回国,1967年戴着高帽子游街九天,后在一个叫先锋渔场的地方劳教六年差个半月,遂死。非镇压致死,系郁闷致死。1978年,拨乱反正,老Z得遗产上万。钱是这么多,但她没把钱捐献给国家,好像连国库券什么的也不买。她收藏昂贵的文物、古董、艺术品等。她讲,捐献什么的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云云。

老Z书读不少,艺术熏陶不薄,文章做得不坏。她经常迫于报纸刊物约稿写文章。之外还有兴致设计服装,后来还写广告词。她写的广告新颖别致。她给佳美服装公司的广告是这样写的:佳美公司的裙衫,我不敢穿,因为我是个黄脸婆,水桶腰。

其实,老Z脸面和身材都姣好,只是年纪不饶人。

可是,老Z的中文字写得很糟,横不平竖不直,简直丢人现眼。她见我字写得端端正正——我的字确实端正大方,请我替她抄稿。有偿的。我需要钱,乐此不疲。于是,我同她往来频繁。我就是这样认识她,然后又熟悉她的。

她不大欢喜我,经常讲我少年老成、太拘谨腼腆什么的。她骂人,骂大街,说咱们这些人都喜欢把自个弄得拘拘谨谨,装得老老实实的,真是活见鬼。云云。

老Z一点都不拘谨。不老实。我认为她甚至有点儿放肆,讲话随随便便赤裸裸的没遮拦。她敢当众人面讲性。讲历史、英雄、名人、领袖。讲国家制度、方针、政策。讲自个的领导、同事。好坏都讲。人家不敢讲的也讲。通常讲得别人家不敢听,替她捏紧心。可她无所谓。真的跟无所畏惧似的。她经常说,她顶讨厌在人家背后说三道四。她认为要讲要骂,都应该当面才是。她确实敢当面骂人。包括她们书记、主任。

她还敢当着大伙的面讲自己的好和坏,暴露她最隐秘的隐私。比如,连她年轻时如何为一丁点儿事卑鄙委身给一个什么人——这样的事,她也敢讲。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我觉得她活得真是轻松。  随便。

洒脱。

甚至雅观。

我活得有些吃力。

老Z经常告诫我,做人首先必须要尊重自己。尊重自己也是尊重他人。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也不会尊重他人。何为尊重自己?她说,就是尊重自己的思想、意识、感情、习惯和肉体,等等。她经常对我讲,别他妈的为一丁点儿x毛细事就委屈或伤害自个,你自个不把自个当人看,谁还把你他妈的当人看——她讲话就是这样粗鄙,脏话连篇,跟个阿飞鲁似的。她还讲,生活需要超脱、无礼、放荡,什么三从四德、五礼六尚都是狗屁,是骗人的把戏。她还讲,谁也不是你的上帝,你就是自个儿的上帝。等等。等等。

P3-5

序言

二十三年前,我二十岁,但已经有三年军龄,而且还要延续十四年。

我的军龄比一般人想像的长,十七年;到过的地方也出乎人想像的多,七个省市:中原腹地,华东前沿,南京北京,西藏高原,成都平原……频繁地调动、迁移,感觉是长年在外征战。其实,我只摸过一把枪:五四手枪,只打过六发子弹。很显然,我当的不是那种部队兵。部队兵即使再和平,也不会十七年只打六发子弹。十七年打六发子弹,比民兵还不是兵!

好了,言归正传。本书是一个只打过六发子弹的非部队兵对真资格部队兵的一次纸上谈兵:记忆和想像的操练。其人其事,其情其感,或来自于切身感受,或得益于多年间在多地(七个驻地、某次笔会、某个军训班、某次客住、某次邂逅等)与某些真资格部队兵的亲密交往。写作时间是从1988年至今。我如同有些作家写故乡和童年一样在写这块生活——它之于我的有和无,远和近,真的像故乡童年一样,越远越近,越无越有。最早完成的是《四面楚歌》,我清楚记得是1988年3月,在北京昆明湖畔的空军某招待所里写的。我给作品主人公取名为阿今,作品刊发时我用的笔名叫阿浒。我现在想,那时候我大概就特别希望把作品和自身搅在一起,连名字都恨不得一样。小说发表后,我得到了想不到的好评和实惠,拿了《昆仑》杂志佳作奖,据说还闯进了当年全国奖的终评。我似乎马上就要红了——无知!不过,要承认,是这篇东西改变了我,次年正是它把我送进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同时也把我送上了现在这条路。就是从那时起,我决心写一组阿今的系列小说。

现在,我因为阿今而用的笔名,早就离开了我,但阿今却一直忠诚地跟着我。十多年间,我带着他去机关,下连队,上前线,入党,提干,转业,结婚,离婚。阿今呢,跟着我生生死死,哭哭啼啼,嘀嘀咕咕,哀哀怨怨。说真的,我一直想听到把那么多阿今集合在一起可能有的某种奇特的音响效果。但真正决定集合时,我又临时把他们(那么多阿今)解散了。我觉得,我也不能老是搞集合,合久必分,该解散的要解散。集合——!解散——!这是两个最常用的军事术语,我穿了那么多年军装还没有当真喊过一次呢,就让我对阿今们喊一次吧:他们是我的部队,我也只有这么一支小部队。但,不管是集合的阿今,还是解散的阿今,总的说,阿今还是阿今,可以说精神层面上是统一的,一致的,活,活得不舒坦,别别扭扭,愁眉苦脸;死,死得不痛快,不荣光,不其所。惟有《五月的鲜花开遍原野》,主编在要稿和催稿时再三强调要阳光一点,便漏进了些许阳光。温暖。

其实,我还有好几个阿今(六个),只因为我操练不当,没成材,放出手怕要被乱枪射杀。所以,对他们我喊了另一个军事术语:隐蔽——!他们隐蔽在我抽屉里,大概是难能见到天日了。

2007年4月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军事(插图本暗系列作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麦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35248
开本 16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3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7.3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28
15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