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倍倍尔(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人物传略
内容
编辑推荐

奥古斯特·倍倍尔(1840-1913)是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政治家和活动家,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主要领袖。倍倍尔出身工人,这使他更能了解工人们的疾苦,更能体会工人们受统治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处境,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一名坚定的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奠定了基础。作为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他为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参与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大部分实际工作,是深受党员和工人群众喜爱的党的领袖。在1892年柏林代表大会上,倍倍尔当选为社会民主党的主席,此后连选连任,一直到1913年辞世。赵婷编著的《倍倍尔(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使广大读者群众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入细致了解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风雨历程,从而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觉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内容推荐

赵婷编著的《倍倍尔(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为“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人物传略”丛书的一本。本书共分为十章,再现了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倍倍尔的一生。全书紧紧围绕着倍倍尔一生经历,特别是领导德国社会民主党进行斗争的情况,资料详实细腻,视角独特,立意深远。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多舛的德意志少年

 艰辛的童年

 学徒生活和漫游

第二章 投身工人运动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德国早期的工人组织和工人运动

 参加莱比锡职工教育协会

 领导德国工人协会联合会

第三章 成为社会主义者

 结识威廉·李卜克内西

 走向马克思

 逐渐摆脱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影响

 反对普鲁士的暴力政策

 组织德国工人协会纽伦堡联合大会

第四章 领袖风范

 创立社会民主工党

 哥达合并代表大会

 重视党的纲领章程建设

 规范党的组织制度

 与“反社会党人法”作斗争

 积极反对无政府主义

 批判以福尔马尔为首的机会主义

 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抗争

第五章 议会中第一个工人阶级代表

 反对王朝战争

 支持巴黎公社

 莱比锡叛国案

 要塞监禁生活

 为工人阶级谋利益

 争取普选权

 与反动政府抗争到底

第六章 工会运动的推动者

 早期德国工会组织的发展

 为发展工会组织贡献力量

 协调党与工会的关系

第七章 研究妇女问题的专家

 借鉴前人的思想成果

 深刻揭露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争取妇女应有的权利和地位

 对德国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的启蒙

第八章 反对战争、军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德国的军国主义传统

 支持西南非洲的赫雷罗人起义

 反对德国政府挑起摩洛哥危机

第九章 倍倍尔与中国

 反对德国侵占中国胶州湾

 《妇女与社会主义》一书在中国的传播

 倍倍尔在中国的影响

第十章 人生掠影

 家庭生活

 “死”而复生

 与世长辞

倍倍尔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艰辛的童年

1840年2月22日,倍倍尔出生于德国西部莱茵河畔科隆市的杜伊茨小镇。他的父亲约翰·哥特洛普·倍倍尔是普鲁士军队第二十五步兵团第三连的一名下士,母亲威廉明娜·约翰娜是一名女仆。在当时,一个普鲁士下士的薪饷很低,根本不够家用,很多人都要忍受饥饿,倍倍尔一家也不例外。在他小时候,由于父亲的工资微薄,母亲便在暗堡内开设了一个小卖部,将生活必需品卖给士兵们,从而获得一些收入。即使这样,倍倍尔的家境依然十分艰难。为了节省开支,倍倍尔的第一条裤子和第一件上衣都是用他父亲的一件旧大衣改做的。

倍倍尔4岁的时候,他的亲生父亲由于重病而去世。之后,他的叔叔奥古斯特·倍倍尔与他的母亲结婚,成了他的继父。倍倍尔的继父也是一名下士,1841年9月因完全残废而脱离了第四十步兵团,之后在科隆的布劳委勒省立反省院当临时看守人,同时兼做监狱的看守人。继父是一个很严厉的人,脾气也因为患有肺病变得比较暴躁,倍倍尔和弟弟们时常要接受体罚。不过他的继父也是一个好心肠的人,虽然工资微薄,也尽力让他们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不幸的是,1846年10月19日,倍倍尔的继父也因疾病去世,他的母亲第二次成了寡妇,倍倍尔和弟弟又成了没有父亲的孤儿。由于母亲没有在这场婚姻中得到任何国家补助,没有办法继续在布劳委勒生活,只能举家迁回母亲的故乡维茨拉。在维茨拉,住着倍倍尔的外祖母和母亲的三个已经结婚的姐妹和一个兄弟。

在维茨拉,倍倍尔度过了他的青年时代。

最初,倍倍尔进入一所贫民小学学习。后来,贫民小学并入国民小学。在学校里,倍倍尔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不仅学习勤奋认真,学习成绩也十分出色。他与老师们的关系都非常好,许多老师都非常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小男孩。年幼的倍倍尔十分热爱学习,喜欢算术、几何、历史、地理等科目,但对宗教不感兴趣。好在他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开明的、具有自由思想的女性,所以在家中也从来不拿宗教问题为难他。当然,倍倍尔有时候也比较顽皮,会做一些恶作剧,所以也有个别老师对他有所误解。有一次,班上有个同学受到了老师不公正的责罚,倍倍尔就站起来为这个同学辩护,结果他被老师视为共犯,一同受到了处分。可事实上,倍倍尔并没有参与同学的事,他只不过是想维护公道,坚持正义。还有一次,倍倍尔用一个大钉子、一块大石头,把自己的名字、出生地点和日期刻在了教堂门口的红砂石台阶上,他觉得这样自己就可以出名了,结果被音乐老师发现,给了倍倍尔几个耳光,并且罚他留校察看三次。处罚从上午放学开始,倍倍尔必须待在禁闭室里,不能吃午饭,直到下午放学才能回家。后来,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倍倍尔慢慢变乖了、懂事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爱搞恶作剧了。  这一时期,倍倍尔家里的物质状况依然没有改善。他的母亲由于劳累而感染了肺痨,好长时间都无法进行任何工作。作为家里的长子,年幼的倍倍尔必须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为了补贴家用,他开始利用学习之外的时间打零工,甚至还做过九柱球的植柱童。每天放学后,他就要去一个花园饭店中的九柱球场道上工作,一般都要工作到晚上10点,星期天还要更晚些。另外,倍倍尔和他的弟弟秋季还会去一个姨妈家里收马铃薯,报酬是一大袋可以过冬的马铃薯。收马铃薯的工作非常艰苦,得从早晨7点工作到天黑。一遇到下雨、起雾,天气又湿又冷,往往收获不丰。

1853年6月,倍倍尔的母亲去世了,这时倍倍尔才13岁,他和弟弟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为了生活,倍倍尔去了一个姨妈家里工作,她在维茨拉有一个世世代代租用的水磨坊。他的弟弟则去了另一个姨妈家里。在姨妈家的磨坊中,倍倍尔工作非常努力。他每天要赶着两头驴把面粉运到乡间交给农民,‘然后再把粮食运回来磨成面粉。到了晚上他还要负责刷洗马和驴、清理马棚,有时还要把马骑到洗马场去。另外,倍倍尔还要负责鸡场的管理工作,喂鸡、捡鸡蛋等。

虽然年幼的倍倍尔工作得十分辛苦,但是他依然认真刻苦地学习。他在学校成绩优异,是最优秀的学生之一。然而在1854年,艰辛的生活却让倍倍尔不得不离开学校,开始他的学徒生活。

学徒生活和漫游

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航运的便利,维茨拉地区的铁矿开采业大为发展,此时倍倍尔正面临着小学毕业后何去何从的选择。当时,舅舅问他有什么打算,倍倍尔表示想学习矿业,他觉得学习矿业会有比较好的前景。但当舅舅问他有没有钱学习时,倍倍尔就怔住了,对于寄人篱下的倍倍尔来说,生活都这么困难,哪来钱付学费呢?既然不能学习矿业,倍倍尔便决定去做旋工(操作旋床加工物件的工人)。他母亲一个朋友的丈夫是旋工师傅,非常能干、很有名气,也愿意收倍倍尔为徒弟。于是,离开学校后的倍倍尔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

学徒生活是非常辛苦的,工作时间很长,一般从早晨5点到晚上7点,而且中间没有休息时间。倍倍尔一天的生活就是围绕着旋床,吃饭时离开旋床,饭后又得上旋床。另外,每天早晨一起床,倍倍尔还要为师母挑四担水,这样每星期可以挣到四克略采,合十四芬尼。这是他在学艺期间的零用钱。在学徒生活期间,师傅对他要求很严格,除了工作,他几乎没有多少自由活动的时间,就是星期天也一样,因为这一天是他们的主要售货日,农民在这一天进城来,买些烟斗之类的东西,并且请人修理物品。一般在这一天的傍晚或者晚上,倍倍尔被允许去教堂。然而倍倍尔对去教堂并不热心。有一次,他到外面办私事没去教堂,却骗师傅说去了,结果没有回答对问题,被师傅识破了。师傅觉得倍倍尔去教堂也没有什么意义,以后索性就让他待在家里。倍倍尔便利用在家的时间,读了很多书。他最喜爱的作家有哈克兰德、瓦尔特.斯考特、费迪南·司滔莱、路易斯·米尔巴赫等。他还读了许多历史小说和历史书,其中包括希腊和罗马历史概要、普鲁士历史等等。书中关于勃兰登堡——普鲁士的君主、著名的将军、交战年月等内容,倍倍尔都记得烂熟,并能够背诵。

在倍倍尔学徒期满时,师傅不幸去世了。因为师傅和师母没有可以继续管理营业的儿子,所以师母决定逐渐出清存货,停止营业。倍倍尔有感于师傅对他的教育,决定留下来帮助师母一起渡过难关。1858年1月底,商店倒闭,倍倍尔思忖许久,决定离开小镇,到外面的世界看看,边找找合适自己的工作,边了解社会的状况。

倍倍尔漫游的起点是法兰克福,后又经过海得尔堡、曼海姆到了斯派尔,在斯派尔他找到了工作。这里的工作待遇不错,但必须在作坊里睡觉,住宿条件比较恶劣。工作几个月之后,倍倍尔继续漫游,经过普法尔茨,越过兰道。抵达格尔梅谢姆,之后又渡过莱茵河,回到卡尔斯鲁厄,上行经过巴登、欧芬堡、拉尔,一直漫游到弗莱堡(位于巴登)。在这里,倍倍尔重新找到了工作,暂时定居下来。P3-6

序言

学习革命先辈典范增强社会主义信念——《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人物传略》丛书序言

高放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于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谈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时,这样说道:“从提出社会主义思想到现在,差不多五百年时间。”他在讲话中精辟地概述了近五百年来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六个时间段及其代表人物。习近平同志的这次重要讲话,引起了全党、全国人民重视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光辉历史及其经验教训。

中国工人出版社于2013年5月就开始策划要出版一套《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人物传略》丛书,作为《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丛书的姊妹篇,便于广大职工、工会干部和各方面各界别读者通过历史人物的具体形象和生动事例来较为系统地了解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风雨历程和宝贵启示。出版社邀请我担任这套丛书的主编。我自1949年3月京和平解放后两个月,就提前结束了解放区华北大学历史研究室研究生的学习,随华大队伍从河北正定迁进北京,给我的导师何干之教授当助手,担任学习助理员(助教),辅导新学员学习社会发展史等课程。自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以华大为基础创办中国人民大学起,我一直从事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理论和实践的教研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主编过《社会主义思想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大辞典》等书,出版过《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主义在世界和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别史》等论著。对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来的各类历史人物是较为熟悉的。我深感出版社策划出版这套丛书是很有眼力胆识、很有现实意义的,所以慨然应允。我以远超耄耋之年,病弱之躯,甘愿为主编好这套丛书克尽绵力。

什么是社会主义?简而言之,我认为社会主义是旨在减免资本主义剥削压迫、争取劳动人民福利权益、实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思潮、社会运动、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依我管见,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是包括社会主义思想的飞跃、社会主义运动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演进和社会主义革新的拓展这样四个波澜壮阔的历程。这四个历史进程既是依次递进,又是后者涵盖前者。五百年来的世界社会主义历史波浪起伏、跌落升扬,亿万群众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其问造就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思想家、理论家、活动家、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宣传家、改革家。他们感悟历史进步趋势,认知社会发展规律,反映群众要求,代表群众利益,以其个人的智慧、能力和言行,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独特的突出的贡献,理应为他们树碑立传,谱写他们非凡的事迹,描绘他们生动的形象。这样便于我们以人为镜、以人为鉴、以史资政、以史育人。世界社会主义历来有各种流派,我们只选定在五百年历史长河中在全世界或某地区起过最先进、最有创新作用的人物25人,分为20册传略出版。每册控制在10万字至15万字之间,都不是孤立地写传主个人,而是包括与之相关的人物,都提炼出一两句最能凸显这个人物历史地位和作用、最具概括性和吸引力的词语作为书名。我精心设计的书名如下。

第一册,乌托邦社会主义首创者莫尔;

第二册,第一批社会主义者,三位“最伟大智士”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第三册,科学社会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始祖马克思;

第四册,科学社会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第二提琴手”恩格斯;

第五册,巴黎公社革命活动家、“国际歌”作者鲍狄埃;

第六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倍倍尔;

第七册,父子两代社会主义革命家威廉·李卜克内西和卡尔。李卜克内西:

第八册,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缔造者、世界社会主义开拓者列宁;

第九册,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

第十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共产党创始人卢森堡:

第十一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领袖,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统帅斯大林:

第十二册,意大利共产党创建人、共产国际时期独立探索者葛兰西:

第十三册,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先锋、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

第十四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国际妇女运动领袖蔡特金;

第十五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先锋、西班牙共产党中央主席伊巴露丽;

第十六册,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自治社会主义试验者铁托;

第十七册,美国社会主义探索者、美国社会党创始人德布斯和美国共产党创始人福斯特;

第十八册,拉丁美洲社会主义探索者、秘鲁共产党创建人马里亚特吉和古巴革命英烈格瓦拉:

第十九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日本社会党和共产党创始人片山潜;

第二十册,越南共产党缔造者、越南社会主义奠基人胡志明。

从以上设计来看,这套丛书涵盖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四个阶段、欧美亚国家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主义历史人物。其中有夫妻一对都是革命家的列宁与克鲁普斯卡娅,有父子两代都是革命家的李卜克内西,有四个革命家还是烈士,即卢森堡、卡尔·李卜克内西、克鲁普斯卡娅和格瓦拉。我执意挑选出四位女革命家:蔡特金、卢森堡、克鲁普斯卡娅和伊巴露丽。这套丛书没有选人中国历史人物,这是因为中国工人出版社已于2012年出版了一套包括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刘少奇等在内的《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丛书。

这套丛书由我和出版社分头约请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浦东干部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等单位的老中青学者分别编写。其中有四位作者是我指导过的博士研究生,其余大部分作者都听过我讲课或者读过我的著作,对我的学术思想较为了解。2013年9月12日中国工人出版社约请在京作者10人召开组稿会。我讲了编写这套丛书的基本要求。经过大家共同讨论,我们明确了写作与出版这套丛书的目的是帮助广大职工和青年学生了解与学习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人物,缅怀伟大历史人物,汲取历史人物的经验教训,提高自己认知水平,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更加自觉地为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并且更加自信地展望世界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我们还明确了这套丛书是面向广大职工的普及型、大众化的传略,而不是学术性的人物评传,也不是带有想象性的文艺作品。因此要依据翔实、精确的史料,做到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要加强故事性与可读性,又要注意思想性、理论性,要文风活泼,文字通俗,力求把书稿写成雅俗共赏、做到图文并茂,对大众有吸引力、能引人入胜、启人深思的传记。同时还要写到各个历史人物与中国的关系,在中国的影响,这样我国读者就会感到更加亲切。我还向每位作者提不了写好书稿的具体要求,向7位作者提供了我多年积累的有关9位历史人物的全部书刊资料,对每位作者都提出了如何写好书稿的建议。随后我还审读了部分书稿提纲和初稿,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还有一点我想要着重指出的是,我们这套丛书论述、颂扬历史人物的光荣事迹和功绩,是为了学习世界社会主义先辈中诸多先驱、先哲、先贤、先锋、先烈为社会主义事业锻炼成才的路径,心系群众的胸怀,艰苦奋斗的作风,甘于奉献的品格,勇于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月艮务群众的本领,担当重任的志向,等等。我们为杰出人物谱写传略,并非是要鼓吹个人崇拜。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精英伟雄只有勤于密切联系群众,敏于集中群众智慧,善于宣传鼓动群众,精于组织指挥群众,坚决依靠群众,群策群力,才能成就社会主义事业。任何英雄圣贤由于个人思想领域、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和思想作风、思想意识的欠缺性都难免有过失和错误。所以我们在这套丛书中是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纠“左”防右,在充分肯定历史人物成就与功勋的同时,也简要点明其不足与差错。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是非定圣贤。英雄难免也会失败,甚至失败得很悲惨;圣贤难免也有过错,甚至错得很离奇。善于学习者要精心学习别人、尤其是伟人的长处和优点,同时也要从其短处和缺点中汲取教训。但愿通过阅读这套丛书,我们能做到切实学习革命先辈典范,增强社会主义信念,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共同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

是所至盼,期然为序。

2014年6月于中国人民大学寓所

书评(媒体评论)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不仅争取自身的解放,而且还要争取其他所有被压迫者和妇女的解放。

未来属于社会主义!——奥古斯特·倍倍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倍倍尔(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人物传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57617
开本 16开
页数 1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36
CIP核字 2014082418
中图分类号 K835.167=43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9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