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姓讲述(1救亡救亡)/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
内容
试读章节

克克:缅怀田老大

20世纪30年代时,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就看过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的无声黑白故事片《三个摩登女性》,该片编剧是陈瑜,导演是卜万苍。

后来,我才知道,陈瑜就是田汉的署名。这是中共地下党领导的电通影片公司摄制的第三部故事片,也是电通公司的最后一部片。第四部故事片《压岁钱》即将开拍时,电通公司被国民党查封,后来《压岁钱》由明星影片公司摄制。《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也是田汉作词。

那时,田汉正在被国民党通缉,不得不另署名或不署名。《风云儿女》开拍前的1935年2月,田汉就被捕了。被捕前的一个晚上,田汉在一个香烟包装纸上写下《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因此这首鼓舞中华民族“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歌,在反动派搜查时,未被发现,得以流传于世。1942年在桂林七星岩前的一间木楼上,我与许幸之老师同楼居住时,听他说到此事。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入侵东三省,在邕江上掀起了抗日的怒潮!两岸的群众正在练兵,激动地唱着广西人民的抗日歌曲:“往,吾愿往,国民义务不推让,全身涌起一片热心,小兵也愿当……吾今先去做个好模样。”在南宁的舞台上,高维汉等爱国华侨在“南洋爪哇红河岸边高唱着:“再会吧,南洋,你不见尸横着长白山,血流着黑龙江,这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别了吧,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要去争取祖国的自由解放……”

高维汉就是田汉的杰作《回春之曲》的主人公,这出大型话剧是以宣传抗日为主题的。当时在中华民国的领土上,广西尚能在报刊和广播里使用“抗日”这两个响亮的字眼,其他很多地方只能以“×”代“日”,所以《回春之曲》在南宁公演,不但顺利,而且是抗日宣传的重要节目。剧作者田汉的大名,在海报、报刊、说明书上等大登特登(电台也广播)。

《回春之曲》在南宁公演,我才知道田汉,但亲自见到田汉,是在1941年夏天。

九一八前后,田汉不但领导进步组织的南国剧社,还创办南国艺术学院和出版《南国》月刊。在党的地下组织领导下,他很有魄力,白手起家,也干出很多业绩。当时他才30出头,但大家都叫他“田老大”了。

在1941年,皖南事变不久,田汉从湘、鄂前线到了桂林。当时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为了掀起文化工作的高潮,假座乐群路桂林基督教青年会花园,举行欢迎田汉同志莅临桂林的大会。会场上,串串红灯出现在黑夜的天空,染出一片红光,主持大会的是文协分会的秘书长李文钊。李公和田老大都是全副军装,领章是少将衔(田是军委会政治部文委委员,李是第四战区荣誉军人管理处副处长),金光闪闪,器宇轩昂。如此才能够压邪的,那些鬼鬼祟祟的特务就不敢捣乱了!到会的还有欧阳予倩、熊佛西、孟超、聂绀弩、邵荃麟、李育中、司马文森等文协、剧协、报界人士100多人。我是以文协桂林分会驻会干事的名义,通过李文钊的介绍和田老大认识的。对于我这个文艺战线上的小战士,他平等相待,平易近人。(P5-P6)

目录

百姓讲述1 总篇

 第一章 跟定共产党,一心为救亡

克克:缅怀田老大

黄亚伯:重庆第一抗日救亡宣传队

李修业:兰溪民教馆宣传纪事

刘坚:抗战伊始在日本

梁希:难忘1937

李淑梅:永不泯灭的一幕

赵开宗:郭沫若与《双鲤鱼》

戴雄远:回忆我在江西省青年服务团

张季元:长沙市的小小宣传队

江维宽:文抗精神,令人难忘

房西华:一份小报

李祖德、刘定元:抗战时期的“宜昌抗战剧团”

陈海亮:我在战地文化服务处的曲折历程

佚名:武汉抗日示威大游行

谢汉杰:雄关的怒吼

刘崞基:扫荡中的小先生教学

邹维新:流动的教室

百姓讲述1 校园篇

 第二章 掀起救亡狂澜的青年

克非:智过敌卡

佚名:还我河山

李桂山:亲历西安事变

赵之一:烽火弦歌

江东光:卢沟桥畔劳军

陈宜坚:福清初中的抗日宣传

张月镜:活跃在小镇上的宣传队

谢斐然:一次抗日宣传活动

黎尚廉:活跃在西乡的抗日化装宣传队

单学圣:我的中学时代

李西光:穿越死亡线

刘忠礼: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马玉棠:一张彩照

夏和昌:男儿报国在今朝

张致知:贵阳师范救亡纪事

任诚哲:省立联中生活见闻

曾庆明:难忘的暑假

张征波:倒逼阎锡山,决不当汉奸

刘伟杰:铁蹄下的反抗

 第三章 投入救亡激流的儿童

康近勇:淞沪会战记

彭墨尧:救亡三日

张文渤:滇西高原上的小朋友抗日救亡会

应善强:10岁的小老师

田慕潜:募捐

王家齐:萦回脑际的抗战歌声

卢学良:在凉山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下

刘绪德:潢川儿童抗日救亡歌咏团纪事

秦熙德:丰都抗日宣传见闻

刘荣:晨呼队的呐喊

任光立:抗日呼声的共鸣

佚名: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第四章 勇担救亡使命的教师

胡冶钧:我和《抗敌要闻》

王国栋:怀念我的老师梁品青先生

刘贞:抗日宣传开始了

邹鸿书:二度突围

朱法兰:救亡在边远乡村

王纲:古城怒吼

陈玺堂:怀念李公朴先生

徐国章:在抗战中成长

张瑞光:飘荡在校园里的歌声

梁尚彝:长沙抗日宣传纪事

张纪良:抗战读本

阎克卿:潭头人民称赞的抗日老师

沈建华:打倒东洋鬼子兵

白石坚:回忆我的音乐老师

百姓讲述1 社会篇

 第五章 坚守救亡信念的小人物

石瑞清:口诛笔伐,痛斥日寇

胡世奎:南京路上的抗日示威游行

韩忠义:韩紫老发起献金

张绍武:冲出徐州

谢梅奴:挥戈扫顽敌金石证沧桑

夏国栋:祖国的好孩子

邵仁:华颜重述旧豪情

龙向归:一条标语

茨山:一百个第一

赵和光:忆小院剧团

 第六章 广撒救亡火种的组织

龚屏: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杨乔:回忆潭埠晨呼队

胡金汉:怒潮

江慧英:我在抗战的日子里

徐世熙:习水来了边工团

何明初:宝鸡各界抗日后援会纪事

杨寿祺:抗敌呼声震古罗

陈秀椽:我在赵朴初领导下工作

谢怀丹:漆黑夜,我被手枪包围

叶子:张治中将军在湖南

张师良:回忆广济抗日宣传

序言

前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共御外侮的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艰苦鏖战,承受了巨大的创痛与牺牲,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其间,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以上,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

作为抗战的主体,中国的普通民众和士兵为抵御日本法西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员、经济供给和强大的精神支持,体现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真正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从这些普通民众和士兵的视角,回忆这场民族解放战争,真实反映当时中国社会基层兵民奋起抗战及其所涌动的爱国激情,正是我们编辑《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丛书的立意所在。

全套丛书共16册,近300万字,分为《老兵讲述》十册、《百姓讲述》四册和《“草根”英雄》《铁蹄与生存》各一册。所收回忆文章,均源自1985年全国政协相关机构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而举办的一次全国性征文,为尘封30年后首次面世。

这些抗日战争的亲历者,来自社会基层的方方面面。他们有秘密协助部队作战的邮电职工、铁路工人,有饱受战火蹂躏而奋起反抗的农民、士绅,有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活动的教师、学生,有坚持在烽火前线的医护人员,有奋战在沦陷区的普通共产党员,有捐款捐物、扶危济困的社会救助工作者和普通职员,更有为数众多的为国家、民族浴血奋战的士兵。之中,既有来自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也有来自国民党中央军,还有来自全国各省、地区的抗日军队。如川军、湘军、桂军、滇军、粤军、西北军、晋绥军、东北军,几乎涵盖了全国所有各类抗日作战队伍。

一篇篇浴血奋战的战场记忆,一篇篇国破家亡之痛的追述,生动勾勒出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恢宏时代,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如此大规模反映社会基层兵民抗日的回忆资料集中出版,目前尚属首次,从而使本丛书极具史料研究价值。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丛书编辑委员会

内容推荐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编委会编的《百姓讲述(1救亡救亡)/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是抗战亲历者的回忆讲述。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们身系平民,却义无反顾地参与救亡图存的宣传。他们是教师,是学生,是工人,也是农民,以无畏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宣传抗战必胜的道理,激发民众抗日的勇气。他们的舞台在市井闹市,也在十里八村,他们的足迹踏遍神州大地,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救亡高潮。本书所收回忆文章,均源自1985年全国政协相关机构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而举办的一次全国性征文,为尘封30年后首次面世。

编辑推荐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编委会编的《百姓讲述(1救亡救亡)/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些小人物参与抗日宣传的亲身经历。他们来自社会各阶层,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学生,有的是儿童,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农民,但都以饱满的热情,克服各种困难,用各种方式如募捐、演出、慰问,宣传抗战必胜的道理,激发民众抗日的勇气。他们的足迹踏遍神州大地,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救亡高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姓讲述(1救亡救亡)/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编委会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65789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6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2015169261
中图分类号 K265.06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