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谁杀死了秦帝国(在阳台上读的中国历史)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分十章内容,讲述了秦始皇从“焚书坑儒”到陈胜吴广起义,到项梁战死,到巨鹿大战项羽胜利,直捣秦帝国本土而结束。其中对秦汉之际许多争议和误解的话题诸如焚书坑儒的性质和标准和意图、秦帝国灭亡的历史性原因、陈胜吴广的身份属性、豪杰贵族在起义中的突出领到作用、陈胜政权的性质和败亡的原因、李斯的罪过与势哲学和悲剧,等等,做了鄙人方面的尝试性的新解和阐释,语言风格与青铜时代的战争系列相比,有一定的变化,从适合年轻趣味读者的需求角度来讲,可能相对青铜时代的战争系列来讲,有所减弱。但也因此可能会适合更广泛的背景读者。

内容推荐

战国末年,秦始皇吞并诸侯,统一中国。后焚书坑儒、大修长城,不出几年,即在巡游途中暴毙而薨;权臣赵高诈受始皇遗诏。拥胡亥为秦二世,指鹿为马,一手遮天;陈胜、吴广不堪秦之暴政,于大泽乡揭竿而起;秦之“比干”李斯被赵高诬以谋反,腰斩咸阳;西楚霸王项羽麋战巨鹿,大破秦军,后汇合刘邦,一举推翻秦王朝。大秦十五年,每一年都惊心动魄、风起云涌!本书将和您一起,透过作者潇水笔下随性散淡的文字,穿越2200多年的时空,和那段尘封已久的隐秘历史扶手谣望。

目录

第一章 秦始皇的最后岁月

第二章 刘邦开始造势

第三章 一个独裁者,四个大工程

第四章 专制时代开始了

第五章 赢政时代开始了

第六章 被私欲压垮的陈胜

第七章 章邯救秦,伏尸万里

第八章 项羽出道,杀气逼人

第九章 机关算尽,李斯冤死

第十章 项羽掐断大秦最后一口气

试读章节

公元前211年,当罗马人和迦太基人为了争夺地中海霸权而战,迦太基人汉尼拔渐渐陷入颓势,发明出“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水的重量”的阿基米德先生所在的城市(叙拉古城)也因为支持汉尼拔一方而被罗马人攻破。阿基米德先生一边做算术,一边不小心被罗马士兵杀死了。而这时候,在亚欧大陆最东端,一个叫做碣石岛的小山上,有一个伟大人物正袖着手,看东海的日出。

这个人就是五十岁快要死了的秦始皇。

秦始皇喜欢驾车自虐游:作为有十年驾龄(驾驭中国的年龄)的皇帝,他曾五次巡行中国(平均每两三年就出巡一次)。他坐着木轱辘车,目的不在于游玩,而是弹压东方和南方这两片不稳定的新占区,以及查看北方边境的安全。每次他都是春来秋往,跨月兼季,在跑路的里程上,古来君王中只有大禹能跟他相比。即便不出巡的时候,他也每天都要看一百二十斤重的竹简文件,不看尽此数,不躺下睡觉。看得出来他是个勤勉的皇帝。

秦始皇勤劳政事之余,还富余了一些体力,于是就去干一些糊涂事:当他年逼五十,两鬓生霜的时候,开始致力于登仙不死。大骗子徐福跟他要了一万斤黄金(当时的钱分两种,黄金是主币,青铜的“秦半两”是辅币。一斤黄金得一万枚“秦半两”),徐福带着几千半熟少年入海寻神药。神药没有找到,徐福和钱却没回来——似乎去了日本。现在日本三重县有徐福的坟墓和墓碑,和歌山县也有坟墓(他实在阔气,连坟墓都有两个)。总之日本人并不讳言徐福,徐福的碗还被当地名人望族世代传藏。日本有一百多处与徐福有关的遗迹和遗物。

徐福在日本据说还泡到了一个媳妇叫“阿辰”。金立神社的日本人每五十年要祭祀一次徐福,把他的神像抬出来逛街,一直抬到“阿辰”的庙里见见面才回来。据说这个传统已经有两千多年了。虽然徐福去日本的事情没有定论,但当时日本尚处于石器时代却没什么争议。不过,考古发现,此后的日本就有了快速发展,很快出现铜器和铁器,并且产生了类似春秋战国的百多个小国,互相攻伐。

不说日本的事了,秦始皇还在中国等着徐福回来呢。等了半天也不回来,于是“卢生”又跑来骗他说:炼神药需要神仙掌勺,但神仙是很腼腆的物种,怕见生人,您必须藏起来,神仙才肯来。于是可怜巴巴的秦始皇又把自己藏起来了。他在咸阳城摆了个巨大的迷宫,方圆达两百里,办法是用天桥、甬道(两侧带墙的道)连接咸阳城内外的二百七十多个离宫别殿。他在迷宫里边悄悄走过,除了老鼠以外谁也找不到他。当然他也定期(也许是每天)从迷宫里钻出来,在咸阳宫里面见群臣理政决事。

办完一天的公事,他又回迷宫里睡觉。他睡觉的地方(往往睡无定所)也绝对不许透露,否则死罪。

他希望自己躲在这么隐秘的地方,神仙会来找他。

有一次,他又在迷宫里玩鬼撞墙,突然看见丞相的车骑从远处过来了。丞相的车骑非常煊赫,秦始皇不太高兴,觉得丞相用车超标,于是嘟囔了几句。

当时秦朝的丞相设左右两名,一个是李斯,一个是冯去疾。这个超标的不知是其中哪个。但不管怎么样,该丞相闻讯后立刻减损车马,不敢摆阔。秦始皇知道了,大怒,心想一定是身边某个太监泄露了我抱怨丞相的话。“我不是说好了吗,不许泄露我在迷宫里的行动和言语。不然神仙不敢来了!”于是他把那天在场的身边值勤太监全宰了。

可是,尽管秦始皇这么虔诚,腼腆的神仙们还是不肯亲临咸阳一露芳容。负责拉皮条的卢生,一看自己拉不来神仙,就在骗局即将被揭穿前卷着钱逃跑了。临走还把秦始皇大骂了一场,骂他心不诚(原话是“贪于权势”,意思是秦始皇整天忙着处理政务,不适合当神仙)。

秦始皇从迷宫里出来,发现卢生已经跑了,自己还挨了骂,骂词已经传到了咸阳民间,于是他的愤怒可想而知。作为老百姓,被人骗了,也要一哭二骂三上吊,作为皇帝,则只有杀人了。他展开大搜捕,要坑杀这些骗子加诽谤者。

当时云聚咸阳的文学方术士甚众。这些家伙有分工,文学士是歌颂太平的,作《仙真人诗》之类,干些帮闲的事。方术士是炼药的,治病求长生圆满,大搞封建迷信,总之他们的特点就是跑来蒙事,以求“奸利”,也就是抓钱。

秦始皇下令在咸阳的这帮“文学方术士”中间排查类似徐福、卢生这种欺骗并且(或者)诽谤我的人,最终互相揭发,确定了四百六十余个有问题的人,秦始皇把他们都坑杀了。

这件事情后来却成了秦始皇的盛名之累,所谓坑儒。其实“坑儒”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坑的是不是儒?历来众说纷纭,似乎永远说不清了。据不佞的揣测,秦始皇并非专意要坑儒者,而是坑骗子和诽谤者。坑他们的目的用《史记》上的话讲叫“以惩后”,以避免天下人再来骗皇帝和诽谤皇帝,而不是惩罚他们学了儒学。

后来公子扶苏的话也印证了这一点。扶苏这人心比较软,在给这些要被坑的文学方术士们求情时说:“这些人都是诵法孔子的,请陛下原谅了他们吧!”

扶苏夸讲这些人“诵法孔子”,宣扬他们学儒这个优点,以便得到饶恕。也就是说,在扶苏和他老爹之间存在着这样一个假设前提:学儒、学孔子的是好人,所以请饶了他们吧。可见大秦朝和秦始皇并没有一贯把儒者列为打击的对象,否则扶苏能这么夸人来救人吗?换句话说,如果“学儒”是他们的罪名,秦始皇专意是要“坑儒”,扶苏还用这样的“罪名”为他们求情,岂不是脑袋进水了。

秦王朝虽然历来倡导法家,没有抬尊儒者,但也并没有要灭绝儒家。事实上,秦始皇、秦二世身边一直都有很多儒者色彩的“博士”。秦始皇与人的对话,在《史记》的记载中,除了与丞相等人,主要就是与这些儒者色彩的博士了,可见这些博士地位蛮高,常能在御前议事,而且丞相王绾等人身上,也带着鲜明的儒家特色。秦始皇在泰山琅玡等处的刻石文字也表达了对儒家学说的敬重,其中很多言辞是典型的儒家术语,譬如“专隆教诲、男女礼顺”。后来即使到了秦二世时代,陈胜吴广起义了,对于这样的大事,胡亥还曾召“博士诸儒生”问对策,有博士诸儒生三十余人上前回答问题,可见儒生是一直不同程度地参与到秦政府的高级决策层的。

总之,秦始皇并不是有意要与儒家为难。这四百六十人被秦始皇坑杀了,是因为秦始皇痛恨他们像卢生那样欺骗或者散布诋毁秦始皇的话,犯了诽谤罪,而并非惩罚他们学了儒。秦王朝并没有专意要“坑儒”,最多是坑了政见不合者,而且只是这一次行动。

实际上,“坑儒”一词是很晚出的很不严谨的一种说法,《史记》里原本说的是“坑术士”,另一个汉朝人伍被也说是“杀术士”。至于后代司马光、苏东坡这些比较严谨的文人,也都是说“屠术士”。

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谁杀死了秦帝国(在阳台上读的中国历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潇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09720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1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