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艺术通史(五代两宋辽西夏金卷下)(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包含美术、音乐、戏曲、舞蹈、曲艺等主要艺术门类的综合性的大型艺术通史。全书按照中国历史发展顺序列卷,上起原始社会,下迄清宣统三年(公元1191年),共14卷,本卷是第八卷《五代两宋辽西夏金卷》的下编,以美术为主要内容,叙述了五代两宋辽西夏金时代美术发展演变的历史。以大量翔实的图像、文献资料为基础,分别就这一时代各类别艺术的形制、艺术语言的演化特点,作了比较全面的评述,总结了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以及在艺术观念、理论、著述方面的重要建树,并由此呈现它们在艺术史上所处的历史地位。

内容推荐

本卷是《中华艺术通史》第八卷,《五代两宋辽西夏金卷》的下编,以美术为主要内容。

本卷叙述了五代两宋辽西夏金时代美术发展演变的历史。时间以唐代的灭亡和南宋的灭亡为界限,即公元907年至1279年。涉及绘画、雕塑、书法、工艺美术、建筑以及美术史论著述等诸多方面。这一时代的政治,或分或合.诸多动荡。社会文化处于古今之际,在文人阶层,充满书香文气,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瓦舍勾栏间市民文化的兴旺。艺术由此呈现出高度的士人化、贵族化与广泛而深刻的世俗化几个方面的进程。文人画的兴起,院体绘画的规模化,山水花乌卷轴画的长足发展,书法艺术在行书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宋瓷的卓越品质,等等,成为时代美术的代表。本卷以大量翔实的图像、文献资料为基础,分别就这一时代各类别艺术的形制、艺术语言的演化特点,作了比较全面的评述,总结了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以及在艺术观念、理论、著述方面的重要建树,并由此呈现它们在艺术史上所处的历史地位。

目录

第十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时代文化对美术的影响/3

一、从分裂到整合/3

二、古今之际/4

三、词与画/6

四、苏轼与文人画的兴起/8

第二节 美术各门类的走势和成就/10

一、绘画格局的变化/10

二、雕塑、壁画及版画的世俗化/11

三、尚意的书法/13

四、繁茂精巧的工艺美术/14

五、城市繁荣促进建筑的发展/15

六、美术史论的新著述/15

第三节 宫廷画院的建立以及“院体”画风的形成和发展/17

一、西蜀画院与南唐画院的建立/17

二、两宋画院之盛衰/18

三、“院体”的形成发展/2l

第十二章 步入盛期的山水画(上)

第一节 五代两宋时期山水画概况/25

一、“度物象而取其真” /25

二、以水墨为主流的样式体系/26

三、南北分立格局下的多样风格/28

四、皴法的成熟和院体的形成/29

第二节 五代时期南北山水画的分立/3l

一、北方画派的创立者荆浩与关仝/31

二、南方画派的代表董源及巨然/35

第三节 北宋前期的山水画坛/42

一、以李成、范宽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42

二、北宋前期其他山水画家/49

第四节 北宋中期以后画院内外的山水画景观/53

一、院画家郭熙及其《早春图》 /53

二、以王诜、赵令穰为主的宗室画家群/.58

三、青绿山水与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62

第十三章 步入盛期的山水画(下)

第一节 转变中的南宋初期山水画/67

一、变风之先的李唐及其《万壑松风图》 /67

二、“二赵”及其青绿山水/70

三、其余南渡诸家山水/7l

第二节 李唐之后院体山水画的盛行/74

一、刘松年及其山水画成就/74

二、马远、夏圭的边角之景/76

三、马、夏画法的延续/82

第三节 南宋其他山水画及辽金山水画/85

一、钱塘一带的画家群/85

二、减笔及泼墨山水画/90

三、辽金山水画/9l

第十四章 “写生"花鸟画

第一节 西蜀南唐至北宋初花鸟画流派的形成/97

一、“黄家富贵”/97

二、“徐熙野逸”/100

三、“黄徐体异”评述/101

第二节 北宋中晚期花鸟画新风/103

一、“写生赵昌”等/103

二、崔白与画院花鸟画新风/106

三、徽宗花乌及宣和体/108

第三节 精致的南宋院体花鸟画/112

一、前期南宋院体花乌画/112

二、后期南宋院体花乌画/115

第十五章 人物画在壁画、卷轴画中的发展

第一节 道释人物画/125

一、西蜀及北宋初期道释人物画/125

二、武宗元与《朝元仙仗图》 /129

三、南宋禅宗道释人物画/130

四、梁楷的泼墨减笔人物画/133

第二节 寺观壁画与石窟壁画/136

一、寺观壁画/136

二、石窟壁画/140

第三节 墓室壁画/144

一、五代和宋代墓室壁画/144

二、辽代墓室壁画/145

三、金代墓室壁画/148

第四节 南唐宫苑人物画的高度成就/149

一、顾闳中及其《韩熙载夜宴图》 /149

二、周文矩和王齐翰的宫廷人物画/150

三、卫贤等其他宫苑人物画家及作品/152

第五节 两宋风俗、历史人物画/154

一、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154

二、北宋其他风俗、历史人物画/157

三、南宋风俗、历史题材人物画/159

第六节 辽西夏金画院及相关风俗、历史题材人物画/170

一、辽西夏金宫廷画院活动/170

二、辽代鞍马人物画/171

三、金代历史故事画/172

四、大理国历史长卷/174

第十六章 世俗化倾向的雕塑

第一节 寺观宗祠雕塑和塔幢石雕/179

一、宋代罗汉造像的变化/179

二、宋代其他类型寺观宗祠造像/18l

三、辽金寺观造像/183

四、塔幢石雕/185

第二节 石窟造像/187

一、大足石窟造像/187

二、安岳石窟造像/192

三、剑川石窟造像/192

四、川桂各地其他石窟造像/193

五、陕北各地石窟造像/194

六、东南各地石雕造像/195

七、辽西夏金石窟造像/195

第三节 陵墓雕塑/197

一、五代陵墓雕塑/197

二、北宋陵石雕/199

三、南宋陵石雕/203

四、墓俑雕塑和墓室装饰雕刻/203

五、西夏陵墓雕塑/205

第四节 民间雕刻及彩塑/207

一、民间雕刻/207

二、民间彩塑/208

第十七章 版画艺术的首度兴盛

第一节 五代十国的版画/211

第二节 宋代版画的发展和兴盛/214

一、宗教版画/214

二、经史文学书籍插图/220

三、民俗版画/222

第三节 辽西夏金地区的版画/224

一、辽代佛教版画/224

二、西夏版画/225

三、金代佛经版画和民俗版画/226

第十八章 文人画

第一节 文人画在北宋的兴起/23l

一、文人画的思想源流/23l

二、苏轼等人的文入画理论/233

第二节 文同与苏轼/236

一、文同与湖州竹派/236

二、苏轼的意义/238

三、“枯木怪石”/240

第三节 “米氏云山”/242

一、米芾、米友仁/242

二、“米氏云山” /243

第四节 李公麟白描/247

一、李公麟/247

二、白描鞍马人物/248

第五节 其他文人、禅僧画家的成就/25l

一、岁寒三友/25l

二、禅僧绘画/254

第十九章 书法的尚意时代

第一节 书风之变与时代特征/257

一、书风之变/257

二、时代特征/258

第二节 书风转变的五代宋初书坛/260

一、书学枢纽杨凝式/260

二、“当世第一”的蔡襄/263

三、五代宋初其他书家/267

第三节 熙宁以后北宋书坛的三位巨匠/270

一、尚意书风的创立者苏轼/270

二、草书之变的里程碑黄庭坚/276

三、尚意书风巅峰的代表米芾/282

第四节 “宋四家”之后的宋辽金书坛/288

一、赵佶“瘦金书”及北宋中后期其他书家/288

二、南宋书坛/293

三、金代书坛/301

第五节 宋代刻帖/304

一、刻帖的兴盛及影响/304

二、传世重要刻帖/306

第二十章 品类纷繁的工艺美术

第一节 染织刺绣工艺/3ll

一、宋锦/3l 1

二、缂丝/312

三、素罗和花罗/314

四、印染/315

五、刺绣/315

六、辽西夏金回纥织绣/318

第二节 金属玉器玻璃工艺/320

一、金银器/320

二、铜器/323

三、玉器/323

四、玻璃/326

第三节 漆竹木牙角工艺/327

一、漆器/327

二、竹木牙角/330

第四节 文房四宝/331

一、文房四宝/33l

二、宣笔/331

三、从歙墨到徽墨/332

四、宋纸/333

五、端砚和歙砚/334

第二十一章 典雅的宋瓷

第一节 宋瓷的伟大成就/337

一、作为宋瓷前奏的越窑/337

二、宋瓷的发展及宋瓷体系/338

三、宋瓷的特色/339

第二节 五大名窑/343

一、天青葱绿的汝窑/343

二、古典雅洁的官窑/345

三、米色开片的哥窑/348

四、乳光焰红的钧窑/349

五、白釉印花的定窑/35l

第三节 其他名窑窑系/354

一、白釉黑花的磁州窑/354

二、青釉刻花的耀州窑/356

三、粉青梅青的龙泉窑/357

四、玳瑁叶纹的吉州窑/358

五、兔毫油滴的建窑/359

六、青白印花的景德镇窑/359

第四节 宋瓷北缘的辽西夏金瓷/361

一、鸡冠凤首的辽瓷/361

二、白釉黑花的金瓷/363

第二十二章 建筑艺术的系统成就

第一节 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建筑的影响/367

一、城市的变革/367

二、新格局与新景观/368

三、建筑艺术的技术因素/370

第二节 建筑的空间艺术/373

一、建筑的外部空间艺术/373

二、建筑的内部空间艺术/382

第三节 建筑造型的演变/385

一、组合形体/385

二、单体建筑的造型特征/385

三、塔/388

第四节 造园艺术/393

一、皇家园林/393

二、文人园林/394

三、两宋园林的风格特征/395

四、两宋园林的景物特征/397

第五节 建筑装饰/400

一、木作装饰/400

二、石作装饰/403

三、建筑色彩/405

四、瓦饰/406

第二十三章 美术著述的新成就

第一节 画论著述/409

一、荆浩《笔法记》 /409

二、郭熙《林泉高致》 /411

三、韩拙《山水纯全集》 /413

四、花乌及人物画理论著述/414

第二节 绘画品评著述/416

一、黄休复《益州名画录》 /416

二、刘道醇《圣朝名画评》及《五代名画补遗》 /419

三、其他绘画品评著述/420

第三节 画史著述/42l

一、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42l

二、邓椿《画继》 /423

三、其他画史著述/424

第四节 画谱、书画鉴藏著述及金石、建筑学著作/425

一、《宣和画谱》等著录/425

二、米芾等人的鉴藏著述/426

三、金石学的滥觞及著作/427

四、《木经》和《营造法式》 /428

第五节 书法史论著述/429

一、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的书论/429

二、《宣和书谱》及北宋其他书法论著/430

三、南宋主要书法史论著述/431

参考文献/433

后记/43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艺术通史(五代两宋辽西夏金卷下)(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晓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3077007
开本 16开
页数 43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613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1.7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120.9
丛书名
印张 2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92
217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2: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