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治并没有因“儒术”影响的扩大或“儒术实践”的或分较多而削弱了专制程度,说到底,北宋政治的实质是专制主义和极权主义,“儒术治国”只是表象,而且专制主义,极权主义和“儒术治国”又是一致的。
本书共四章,包括:北宋政治与“儒术治国”;北宋的国势、国运及文化评价;登峰造极的败亡;出卖与背叛等。
图书 | 北宋儒术治国政治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北宋政治并没有因“儒术”影响的扩大或“儒术实践”的或分较多而削弱了专制程度,说到底,北宋政治的实质是专制主义和极权主义,“儒术治国”只是表象,而且专制主义,极权主义和“儒术治国”又是一致的。 本书共四章,包括:北宋政治与“儒术治国”;北宋的国势、国运及文化评价;登峰造极的败亡;出卖与背叛等。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北宋政治与“儒术治国” 一 “偃武修文”与“重文轻武” 二 “文人主政”与“儒术治国” 三 “温和的专制主义”的“宽容”与“成功” 第二章 北宋的国势、国运及文化评价 一 北宋文化的创造及历史遗憾 二 败亡的偶然与必然 三 “儒术”历史作用的疑问和尴尬 第三章 登峰造极的败亡:大崩溃与大浩劫 一 兵临城下的丑态:军、政腐败的总暴露与怯懦无能的大展览 二 浩劫与耻辱 第四章 出卖与背叛:伦理纲常的崩溃与民族精神的瓦解 一 亡国政权与国力的聚与散 二 尊严的丧失与核心价值观的危机 三 “儒术”实践与文化精神的萎缩 余论 附论 孔子作为哲学家的身份与地位 ——兼论宋儒对孔子形而上学思想的领会 浅谈孔子儒学及其“仁”的价值与局限 荀子儒学的君主专制思想论析 儒学与中国的现代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北宋儒术治国政治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贾海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齐鲁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31661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06-06-01 |
首版时间 | 2006-06-01 |
印刷时间 | 200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91 |
丛书名 | |
印张 | 1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03 |
宽 | 141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