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生设计线路图(美国升学与前途)
内容
编辑推荐

什么时候出国好?高中?大学?还是研究生?中美教育差异何在?要升入美国的名牌大学,要作什么样的准备?……本书由高燕定这们横跨中美两国教育领域、具有丰富美国升学实战经验的“哈佛爸爸”给您具体、详细、可信的指导。这些指导包括超前的人生规划和职业意识,教育资金的筹措计划,申请学校的技巧等,将会把你带往过去所未想所未想的教育奇境和人生目标。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以升学顾问的眼光和在美国大学20年的工作、研究经历,结合真实案例,详细讨论美国教育和职业规划与人生设计。  书中详细分析了美国教育的特点及大学申请的技巧,深入论述美国中小学的教育体系,美国大学在录取本科学生时与中国教育观念不同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对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各种因素:知识教育、兴趣爱好、个人综合素质、专业与学校的选择、申请学校的技巧、职业规划、教育资金的筹措计划、专业与职业的关系、职业的市场价值等,本书都有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及家长顺利到达理想彼岸提供了思想基础。  本书倡导“超前”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设计思想,并分析了这种做法的益处。不论您是否计划出国留学,本书都能起到强烈的启迪作用。本书是作者《人生设计在童年》一书的姊妹篇。

目录

前言

一、美国教育与中国理念 /1

 1.为什么要送孩子出国 /3

 2.什么时候出国好 /11

 3.刚出“苦海”,又下“地狱” /15

 4.中关教育差异何在 /18

 5.也说什么是“基础” /20

 6.美国教育能给你什么 /22

二、美国“高考”,世界之最 /25

 1.基本的大学入学考试——SAT I考你有多聪明 /28

 2.专科考试——SAT II考你懂了什么 /36

 3.全国“统考”AP大学课程——AP考你有多大潜力 /39

 4.美国学生爱“高考” /44

 5.对AP课程及考试的深层思考 /48

 6.美国“高考”,世界之最 /49

 7.中国学生,“考试之最” /50

 8.外国学生到底该参加多少门考试 /51

 9.中国学生将不得不参加SAT考试 /52

 10.什么时候参加考试好 /53

 11.SAT意义超过考大学——实习、就业、申请奖学金、“升级”部需要SAT /55

 12.SAT=IQ.华尔街通行证 /57

 13.连续两次获得美国”高考”满分——新旧SAT满分者的经验谈 /61

三、升学顾问与人生规划 /71

1.升学顾问能做什么 /73

2.升学顾问怎么评估你?大学招生有“标:住”公式 /77

3.综合素质评估范例 /89

四、“超前”精算,奖学金早知道 /99

1.“穷人”都上得起哈佛 /102

2.助学金、奖学金和“助穷金” /104

3.中产阶级的痛苦抉择 /108

4.有公式可算的奖学金 /110

5.如何准备上大学的费用 /111

6.预期家长贡献额的计算 /113

7.理清一笔“糊涂账” /117

8.一起来解数学题 /120

9.怎样合法”藏起”自己的资产 /128

10.巨大惊喜 /132

11.奖学金早知道 /134

12.外国学生的财政资助 /135

五、信息时代,不应“乱点鸳鸯谱” /141

 1.学新闻?学演艺?好听没“钱途” /144

 2.就业、“升学”与职业发展 /147

 3.美国精英的3个梦想职业——医生、企业主管和律师 /150

 4.专业…职业——“钱途”三部曲 /160

 5.读本科与考研的有机衔接 /162

 6.从美国的就业市场看未来 /184

六、美国大学50种专韭大扫描-171

 1.专业、就业、职业、收入、“升级”、发展与困惑 /170

 2.关国大学50种专业大扫描 /179

七、美国大学排行榜 /213

 1.美国大学分类 /215

 2.排行榜各项指标及其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意义 /218

八、选择学较和人生线路-227

 1.先从选高中谈起——美国最佳公立高中排行榜 /229

 2.上名校有利也有弊 /234

 3.选校要综合考虑的方方面面 /241

 4.一步一台阶,也能登高楼 /247

 5.人生线路——本科院校可能影响终生 /250

参考资料 /267

后记 /268

试读章节

有位家长说,目前出国的留学生存在着低龄化的问题。很多家长十分困惑:孩子那么小,出国好不好?我的孩子15岁就去美国,我亲身体会到,这个问题是因人而异的,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孩子的基础,以及孩子出国所具备的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孩子的生活条件、留学监护人等,这些保障对孩子求学的成功是非常关键的。

孩子出国的时候也问过我们,为什么要送他出国,为什么要去美国。他甚至觉得我们是迫不及待地想把他从家里“挤”出去。我们跟他说,这个“挤”的代价太大了。

我们对孩子的担忧,很多家长不是很能理解的。他们说你们的孩子去美国了,应该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可是,事情是不是向好的方面发展还很难说。孩子十几岁到二十岁的这个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离开了父母的指导,来到一个和原来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异国他乡,能不能把握住自己,会不会贪图享乐和安逸,这些都是我们很担心的事情。我们离得那么远,有时候觉得鞭长莫及,现在不大好指导、督促他。

孩子到了国外以后,最大的困难是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我们和孩子虽然每个星期都通电话,每次至少1个小时,比较长的时候有2~3个小时。但我们觉得时空的差距加大了沟通的难度。有时候,我们非常想教会他怎样做人,培养他对社会、家人、自己的责任感;有时候,我们想让他抓好学习,把时间花在学习上,不要因为其他的事情分散精力……很多平常的事情都是因为孩子和我们相隔遥远而变得困难起来。以前孩子在家里的时候,我们的批评和责怪,孩子很容易就忘记,第二天可能就不会再把我们的抱怨、神情、语气放在心上。可是,孩子现在到了美国就不同了。我们有时候说话的语气重一些,孩子就接受不了。P6

人们普遍认为美国的高等教育是世界一流的,但对于美国的基础教育,也就是中小学教育,国内的很多人不予认同。他们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比美国的好,中国学生的基础比美国学生的强得多。中国教育界人士和家长、学生对“基础”教育的理解主要是围绕着数理化来讨论,有时加上语文和英语,所谓的基础实际上多数指的是数理化基础。对于初一或更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基础指的就是数学,所以这时讲的基础教育主要是数学基础教育。人们在评价基础教育时,几乎从来不把语文教育列人基础教育的讨论范畴。否则,怎么会有“中国学生的基础比美国学生的好”的结论呢,显然没有把中国学生的语文与美国学生的英文作比较。虽然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但事实上,许多中学生,甚至一些理工科的大学生、大学教授文理不通的也大有人在,然而他们从未被认为是“基础”不好,这也许是说他们有好的数理化基础吧。

人们认为美国学生的基础不好,事实是否如此呢?

让我们来看看,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等大学招的是什么样的学生吧。这几所顶尖大学的官方网页上都公布了其录取新生的基本要求(也可能是最低要求),这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些顶尖大学的入学新生都有着怎样的基础知识。

哈佛大学对申请学生的课程要求有:4年(即4学分)的英语,且要经历过很好的写作训练;4年数学;4年实验科学,并要求其中一门是高级课程,即大学或大学预科水平的课程;3年历史,必须包括美国历史;4年外语(同一种)。美国的高中生,如果按部就班地上完4年高中,便可以拿到28个学分,而哈佛大学对数理化生各科的要求仅有8个学分,也就是仅占了所有学分、所有课时的28.6%。P20

序言

当科学家、做“接班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学生的理想。从表面上来看,这些理想是伟大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是空洞而不现实的。几十年的传统教育要把下一代都培养成精英科学家,且不说是匪夷所思,至少是不切实际的。

在一个发达的社会里,个人价值一般是通过服务于社会得到充分体现,但一个人不能先考虑社会的需要,再来确定个人的理想。所以,我们完全不必为了所谓远大、辉煌的人类或社会的需要和理想去着意粉饰、压制自己的追求和抱负。

可以说,现在的学生和他们的父辈相比,更缺少理想。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这些学生的最大理想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学,对今后要做什么几乎是一无所知。这是普遍的教育现状。

家长、教师在孩子十几年的成长教育阶段投入了巨大的心力。他们含辛茹苦,给孩子灌输了无数知识,唯独忘了问孩子将来要干什么,上了大学以后,最终目标是什么,今后能做什么,将来要干什么——职业方向是什么。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

经过十几年痛苦不堪的“被迫式”的教育,孩子挤进了大学,所有的人都皆大欢喜。完成了使命,达到了目标,大学校园里,青年们开始了没有目标的新生活。这不应该是信息社会存在的现象,至少也不是在现代化的、规范化的社会中聪明人应该走的路。

如果教育没有让学生达到成功实现就业的目的,没有为学生今后的前途提供保障,就是没有目标的教育。学生学习缺少动力,不努力、不进取是很自然的,这大概就是很多学生厌学的原因。

我在《人生设计在童年》一书中,给大家传递了一个理念:

在一个日趋完善和规范化的社会里,人生是可以设计的,这种设计应该在童年就开始。童年、少年时代科学理性地培养人生目标,明确自我追求和人生规划,是奠定理想、事业成功的基础。有了科学理性的人生设计,人们可以不凭机遇、不靠伯乐,按部就班地、可预见性地获得自我认识意义上的成功。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人类造福,只要通过科学的人生设计与规划,加上自身的努力奋斗,美好生活的号角就会向你吹响,梦想就会成真。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基础教育、专业学习、人性培养、职业规划、教育资金等组成的。个人素质、兴趣爱好、学科专业的选择、专业与职业的关系、职业与劳工市场的连接、职业的市场价值、教育资金的筹措规划、学校的选择、申请学校的技术技巧等,都在这个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一个需要科学地设计和规划的系统工程,这个宏大的工程掌握在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手中。是否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实行,决定了他们的人生路线是否平平坦坦、能否顺利地到达理想的终点,还是曲曲折折,甚至永远无法到达目的地。

为了个人和家庭生活的美满幸福,也为了社会的安定繁荣,每个人都应该问一问自己:我的理想是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会的需要,为自己的学习、事业、职业、前途、命运而规划和奋斗。

《人生设计线路图》是我以多年来对社会的观察,对留学现状的分析,应社会的迫切需要而撰写的。书中讨论的问题虽然是留学、留美的话题,但是,本书也是为所有愿在一生中有所作为、成就事业的人所写。书中广泛地讨论了人生设计和职业规划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标在了“线路图”上。书中许多内容在国内都是首次披露,在国外也未见有人把它们系统地联系在一起。本书具有极大的参考及实用价值,可以作为教育、升学和职业规划的指南。

近年来,我不仅在美国传播本书所阐述的思想理念,而且每年都回到中国举办讲座,努力提倡有人生方向,有明确职业目标的教育、留学理念。在新东方集团徐小平先生的引荐和安排下,我多次在北京、上海新东方举办大型讲座。作为新东方特邀留学顾问,我得到了将人生设计思想和留学职业理念持续广泛传播的条件和机会。

我很高兴收到很多来自各国的华人朋友的来信和电子邮件,询问各种各样与留学和升学有关的教育问题。我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大部分读者解答一些共同的问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也期待能够收到更多的读者来信,让我知道,我能为您解答什么问题,我能为您做点什么。

欢迎您给我来信!

 高燕定

 2005年6月5日于美国

  

 yandingg@yahoo.com

gao@china-us.com

后记

从2000年开始,我每年都到中国作有关美国教育和美国“高考”升学的讲座。期间,我隔三差五地撰写第一本书——《人生设计在童年》,那是一本倡导童年人生设计的书。写那本书的诱因,是我在留学升学咨询中,接触到很多学生,有感于他们没有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以致缺少动力,学习不主动。很多聪明的孩子,高中即将毕业,没有专,业概念,没有职业意识,对人生一片茫然。

2004年初夏,新东方教育集团徐小平先生盛情邀请并安排我和他一起,在北京和上海为新东方学生、家长作了几场关于《人生设计在童年》以及美国留学的讲座。听众反映之热烈令人感动,在一场演讲结束后的提问时间里,我竟收到五六十张字条。演讲会后被热情的听众包围的情景更是令我难忘。联想到几年前,有一次,我在深圳为高中生的家长演讲,从下午5点多下飞机,直接进入会场,一直讲到晚上12点,家长们全神贯注,我也受到鼓舞,站着演讲了5个多小时。可见社会大众对人生规划,对留学议题,对升学与前途关注之甚,期待之切。徐小平先生多次邀请我回国加盟,从事新东方的留学事业。国内对留学咨询的巨大需求屡屡使我心动,不过,20年来在美国大学的稳定工作,我一时也难下决心。但是,我总可以将我的思想写出来,帮助迫切需要的人们。

回到美国以后,我拟订了一个写作提纲。脑袋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是这个出版社。

我根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里的信息,联系上了该社教育图书中心第一编辑室的宋铁莎主任。意想不到的是,宋主任和我通过越洋电话后,根据我的选题报告,仅8天时间就获得该社有关领导的批准,决定了要出版这本当时还未开始动笔的“书”。这使我放下手边正在打磨的《人生设计在童年》,走火入魔似的去勾画这个“线路图”。由此可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是在有如宋主任一样反应快捷、眼光敏锐的群体的努力下,才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在地理位置一般的客观条件下,从一个10多年前的小型出版社,一跃而为印刷码洋位居全国前列的大学出版社。他们不断推出精品,屡有图书’获大奖,成为有口皆碑的中国出版界耀眼阿明星。从读者手中这本书的设计、编、印等整体质量,不禁让人联想并感悟到一个出版社的前途,如同一个人的前途命运一样,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规划奋斗来实现飞跃的。我很感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我精心加工、全力宣传这本书,使我能够将我的经验、我的理念最大范围地奉献给读者。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在美国高中学习的王力卓为本书的家长访谈录音作了文字录入的工作,他以“下地狱式”的学习精神,考上著名大学电机系,并获两项奖学金的故事在本书第二章中有简要介绍;在美国读三年高中,考入美国著名大学并于2005年夏季入学的莫镒榕为本书第5、第6章中的4个附表作了贡献;在加州大学读书的同时,创办两个公司,并于今夏获得博士学位的章燕为我提供有关美国护士短缺的书面资料;美国《世界日报》主办的《世界周刊》和《世界日报教育专刊》以及休斯敦的《人间指南》多次刊载我的有关文章,使我收到不少有益的读者反馈。《教育专刊》黄韵珊主编的多次催稿,《人间指南》社长王建光为本书稿叫好,都给笔者很大的写作推动力。本书在写作过程中,美国张哲瑞联合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哲瑞律师和刘宗坤律师阅读有关法律章节,并提出有益建议;福建人民出版社何海勤女士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在此一并表示特别深切的谢意。  在写作过程中,笔者将其中部分篇章发给一些读者,让他们“先睹为快”,很多读者一再催促本书尽快出版。本书从2004年7月拟订写作提纲,8月正式动笔,到12月交出第一稿,历时仅4个多月。书中的经验乃笔者在美20年的积淀,写作中思绪远快于打字的节奏,可谓一气呵成,故文字不免粗糙。我很幸运的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黄国生编辑,具有为人作嫁衣的敬业精神,一丝不苟地为我订正疏漏和笔误,弥补了初稿的不足。两位美术编辑刘凛和林园,以追求完美的精神,精益求精地工作,为本书锦上添花。

承蒙上海新东方学校校长汪海涛和出国部主任王文山的特别邀请,我专程回国为新东方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作过多次讲座。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的著名留学咨询专家周容和移民主管王燕,总经理王鹏及公司其他人员都曾为我在北京新东方的多次大型演讲作了热情妥善的安排。让我与很多有心出国留学的学生和家长认识并结缘,使我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问题所在,这些问题在本书中多少都有所反映,并且得到解答。我衷心感谢他们给我提供了这样宝贵的机会。

特别要在此表示感谢和深切敬意的是,徐小平先生“一字不漏地读完全稿”(徐先生语),并且在日夜兼程、极其紧凑的新东方梦想之旅演讲旅途中,凌晨4点多起床为本书作序,令我深怀歉意。这已是他为我的书第二次作序,实在令我感动至极。对于他极力向中国学生、家长和教育界推崇我的思想理念,我表示深深的感激。

我在3年多前就已注册了域名www.china—us.com,拟作为我所创办的美中交流公司(US—China Exchange,Inc.)的网址。本拟在这个网站上提供有关信息,回答莘莘学子及其家长提出的有关教育、升学、留学和前途的共同性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可惜由于近来忙于撰写两本书稿和处理升学咨询服务,一直没有精力建设这个网站。希望这两本书出版之后,我将能够有精力在这个网站上做点工作,并与读者在网络上“面对面”地沟通。

 高燕定

2005年6月10日于美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生设计线路图(美国升学与前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高燕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54016
开本 32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571.2
丛书名
印张 8.875
印次 7
出版地 广西
210
14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