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古典音乐品牌最为中国的音乐爱好者熟悉,其中,DG创立于年。从DG这“百年老店”出发,环球与音乐跨越了3个世纪,见证了近现代音乐的兴旺发展,也携最新的录音技术跨进新世纪的数字时代,继续为新时代的人们奉献最美好的音乐产品。这里收集的是柴科夫斯基的乐曲,有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组曲,Op.71a、E小调第五交响曲,Op.64、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Op.74。
| 图书 | 柴科夫斯基(附光盘)(精)/伟大的音乐经典收藏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些古典音乐品牌最为中国的音乐爱好者熟悉,其中,DG创立于年。从DG这“百年老店”出发,环球与音乐跨越了3个世纪,见证了近现代音乐的兴旺发展,也携最新的录音技术跨进新世纪的数字时代,继续为新时代的人们奉献最美好的音乐产品。这里收集的是柴科夫斯基的乐曲,有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组曲,Op.71a、E小调第五交响曲,Op.64、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Op.74。 内容推荐 彼得·伊利奇·柴科夫斯基 Piotr Ilyich Chaikovsky (1840-1893) ,俄罗斯作曲家。内心对音乐的莫名狂热,使他挣脱了传统家庭的教育束缚,在安东·鲁宾斯坦的引导下,从此步入浪漫激情与孤独忧郁交织的音乐人生。柴科夫斯基一生中颇富传奇色彩,感情与婚姻上的失败使他濒临于精神崩溃,同性恋倾向及其一生中的病态被认为是他个性中最明显的代表,晚年作品《悲怆》,是柴科夫斯基忧伤、痛苦与失望一生的写照。柴科夫斯基是一位才华横益、技艺高超的音乐家,为后人留下了堪称典范的作品,极大丰富了世界音乐宝库。代表作品: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第六交响曲《悲怆》等等。 目录 CD 1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组曲,Op.71a 1 小型序曲 2 进行曲 3 糖果仙姑之舞 4 俄罗斯特列帕克舞曲 5 阿拉伯舞曲 6 中国舞曲 7 芦笛舞曲 8 花之圆舞曲 9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 CD 2 E小调第五交响曲,Op.64 1 行板——活跃的快板 2 行板,自由的 3 中庸的快板 4 庄严的行板转急速的快板 CD 3 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Op.74 1 柔板——不太快的快板 2 优雅的快板 3 很快的快板 4 终曲,哀伤的柔板 试读章节 俄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yotr Hyich Tchaikovsky)1840年4月25日(格里高利历5月7日)生于沃特金斯克,他的家族起始于18世纪,属于世袭的从事宫廷看门人一类职业的不封爵位的小贵族。柴科夫斯基家族身佩蓝天白鸥纹章,几代人为沙皇效劳。柴科夫斯基像大多数家庭环境优越的孩子那样与兄弟姐妹们度过了舒适的童年,他从小身体瘦弱、忧郁善感,但很早就表现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和极高的领悟力,同时也表现出极度敏感。他的家庭对音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不过有法国血统的母亲喜欢唱歌,也能弹简单的钢琴曲。于是1845年底,她和家庭教师芳妮姑娘试图教小贝佳(柴科夫斯基的幼时昵称)弹钢琴,但不久就决定让他远离音乐,因为他那神经质的性格使家人觉得让他学音乐是一件危险的事。当时柴科夫斯基最喜爱并产生强烈印象的音乐是莫扎特的歌剧《唐·乔瓦尼》。 1848年,柴科夫斯基全家搬到莫斯科,已经退休的父亲想在那里寻求一份合适的工作,但当时那里正在流行霍乱,于是他们只好又来到圣彼得堡,然而这里依旧无立足之地。几经周折,1849年,柴科夫斯基一家终于在西伯利亚边界的阿拉巴耶夫斯克安了家。不过惟独柴科夫斯基一人留在了圣彼得堡,因为当时俄国上流家庭的子弟,长大后可走的路只有两条:一是作军人,二是作官吏,所以双亲决定让柴科夫斯基留在圣彼得堡读法律预科。次年柴科夫斯基如愿进入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就读法律。1852年舂,柴科夫斯基全家迁居首都圣彼得堡,但是6月母亲就不幸感染霍乱去世,从此柴科夫斯基变得更加敏感和忧郁。 1854年,柴科夫斯基写出了他的第一批钢琴作品。随后就开始随居琴赫尔继续学习音乐。由于在法律学校的学习成绩优异,1859年毕业后柴科夫斯基在司法部谋得了一个公务员的职位,从此过上了上流社会的那种社交生活。但是音乐的吸引力量完全可以让他作出某种取合。P4-6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柴科夫斯基(附光盘)(精)/伟大的音乐经典收藏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梁心如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3031186 |
| 开本 | 24开 |
| 页数 | 71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05-12-01 |
| 首版时间 | 2005-12-01 |
| 印刷时间 | 2005-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05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35.125.7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58 |
| 宽 | 148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1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