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别无选择/刘索拉作品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刘索拉,一位曾经被视为中国真正的“现代派”的作家。本书收录了她的处女作《你别无选择》,中篇小说《蓝天绿海》、《寻找歌王》等。刘索拉的小说被看成是我国新时期“先锋派小说”的首批作品。她的小说多以音乐界生活为素材,采用“黑色幽默”的笔法,表现当代中国80年代的现实,笔下人物多为“精神贵族”或“迷惘的一代”。阅读本书,你可以看见一个精准、细致、可感、可触的刘索拉,以及她眼中的音乐与文学。

目录

序 王蒙

刘索拉:音乐——宿命,你别无选择 刘索拉、金燕

你别无选择

蓝天绿海

寻找歌王

混沌加哩格楞

伊甸园之梦

人堆人

香港一条街的传说

试读章节

李鸣已经不止一次想过退学这件事。

有才能,有气质,富有乐感。这是一位老师对他的评语。可他就是想退学。

上午来上课的讲师精神饱满,滔滔不绝,黑板上画满了音符。所有的人都神志紧张,生怕听漏掉一句。这位女讲师还有一手厉害的招数就是突然提问。如果你走神了,她准会突然说:“李鸣,你回答一下。”

李鸣站起来。

“请你说一下,这道题的十七度三重对位怎么做?”

“……”

“你没听讲,好,马力你说吧。”

于是李鸣站着,等马力结巴着回答完了,在一片莫名其妙的肃静中,李鸣带着满脸歉意坐下了。他仔细注意过女讲师的眼睛,她边讲课边不停地注意每个人的表情。一旦出现了走神的人,她无一漏网地会叫你站起来坐不下去。

有时李鸣真想走走神,可有点儿怕她。所有的讲师教授中,他最怕她。他只有在听她的课和做她布置的习题时才认真点儿。因为他在做习题时时常会想起她那对眼睛。结果,他这门功课学得最扎实。马力也是。他旷所有人的课,可唯独这门课他不敢不来。

自从李鸣打定主意退学后,他索性常躲在宿舍里画画,或者拿上速写本在课堂上画几位先生的面孔。画面孔这事很有趣,每位先生的面孔都有好多“事情”,画了这位的一二三四,再凭想像去添上五六七八。不到几天,每位先生都画遍了,唯独没画上女讲师。然后,他开始画同学。同学的脸远没先生的生动,全那么年轻,光光的,连五六七八都想像不出来。最后他想出办法,只用单线画一张脸两个鼻孔,就贴在教室学术讨论专栏上,让大家互相猜吧。

马力干的事更没意思,他总是爱把所有买的书籍都登上书号,还认真地画上个马力私人藏书的印章,像学院图书馆一样还附着借书卡。为了这件事,他每天得花上两个钟头。他不停地购买书籍,还打了一个书柜、一个写字台,把琴房布置得像过家家。可每次上课他都睡觉,他有这样的本事,拿着讲义好像在读,头一动不动,竟然一会儿就能鼾声大作。

宿舍里夜晚12点以前是没有人回来的,全在琴房里用功。等12点过后,大家陆陆续续回到宿舍,就开始了一天最轻松的时间。可马力一到这时早已进入梦乡。他不喜欢熬夜,即使屋里人喊破天,他还是照睡不误。李鸣老觉得他会突然睡死掉,所以在12点钟以后老把他推醒。

“马力!马力!”

马力腾地一下坐起,眼睛还没睁开。李鸣松了口气,扔下他和别人聊天去了。

“今天的题你做完了吗?”

“没有。太多了。”

“见鬼了,留那么多作业要了咱们老命了。”

“又要期中考试了。”

“13门。”

“我已经得了腱鞘炎。”同屋的小个子把手一伸,垂下手背,手背上鼓出一个大包。

马力对什么都无动于衷,他从不开口,除了他的本科——作曲得80分,别的科目都是“中”。

李鸣跑到王教授那儿请教关于退学问题的头天晚上,突然发生了地震。全宿舍楼的人都跑出来站在操场上。有人穿着裤衩,有人披着毛巾被。女生们躲在一个黑角落里叽叽喳喳,生怕被男生看见,可又生怕人家不知道她们在这里。据说声乐系有两个女生到现在还在宿舍里找合适的衣服,说是死也要个体面。站在操场上的人都等再震一下,可站了半天,什么事也没发生。后来才知道,根本没地震,不知是谁看见窗外红光一闪,就高喊了一声地震,于是大家都跑了出来。

第二天,李鸣就到王教授那儿向他请教是否可以退学。王教授是全院公认的“神经病”,他精通几国语言,搞了几百项发明,涉及十几门学科,一口气兼了无数个部门的职。他给五线谱多加了一根线,把钢琴键重新排了一次队,把每个音都用开平方证实了。这种发明把所有人都能气疯。李鸣最崇拜的就算王教授了,尽管听不懂他说的话,也还是爱听。

“嗯。”

“我不学了。我得承认我不是这份材料。”

“嗯。”

“就这样,我得退学。”

“嗯。”

“别人以为自己是什么就是什么,我以为我不行。”

“嗯。”

“也许我干别的更合适。”

“嗯。”

“我去打报告。”

“嗯。”

李鸣站起来,王教授也站起来:

“你老老实实学习去吧,傻瓜。你别无选择,只有作曲。”

       P1-P4

序言

       序

         王蒙

一开始觉得刘索拉的作品有点不可思议,不太像。怎么这么“洋”呢?书里的人物好像生活在云端里,疯疯癫癫、忽冷忽热,追求着莫名其妙的音乐,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高兴,为什么悲观。好像是一群吃饱了撑出病来的年轻人,撑出来的病有时比饿出来的病还难治,后一种病给窝头就行。唉,现在的年轻人真是泡在蜜罐子里了,不知道吃饭的难,吃饭的重要,吃饱了好“洋”,充分反映了混乱与空虚,而且,有点或者干脆是“精神贵族”,和人民的距离太远了!如果说在美国这样闹腾的是下层平民青年,在中国,能享受到这种苦闷和折腾的滋味的却只能是养尊处优的贵族!

等等。这些反应说明刘索拉的小说告诉了人们一点他们原来还不知道、还没注意到的东西,哪怕是值得忧虑的东西。

不是像吗?根本不像的杜撰又能提供什么评论的对象呢?

是的,它写得是那样“不像”,却又那样活灵活现,有时甚至为之折服。那种闹腾劲儿,那种嘲笑别人也嘲笑自己的语言,那种意欲有所追寻但又对不准目标的惶惑,那种不惜一切的献身精神与创造欲望,那种自我夸大狂与自卑自弃,尽管有时是以“不像”的闹剧形式出现的,却也真实地再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某些城市青年的心态风貌,好像又是“像”极了。这确实是一些吃得比较饱的人的故事。他们跟长久以来与至今仍在首先为生存而战斗的大多数群众不同,他们有点“脱离群众”。但他们已经出现了,哪怕是在闹剧的或自嘲的外衣下面,他们发出了自己杂沓的却也是动人的青春的声音。

今后,总是吃得饱的人会愈益多起来吧?当然,大多数人的同情不会落在吃得太饱的人身上。同情也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反感也好,刘索拉的小说在1985年出现是一个先锋性的、绝非偶然的现象。它的内容与形式都具有一种不满足的、勇敢探求的深长意味。我们不能不学会与她的小说中的人物对话,理解他们,而且得越来越重视他们。

中国真是太大了!刘索拉有刘索拉的真实。正像贾平凹有贾平凹的真实、王安亿有王安亿的真实一样。承认一种而否认另一种是容易的,却未必是公正和明智的。什么时候能有更伟大的口胃、更宽广的胸怀、更坚实的基础、更神奇的超越、更宏伟的汇万象于一炉的时代的与民族的交响乐章呢?我们的年轻的作家们的面前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谁(包括我自己)也不要固步自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别无选择/刘索拉作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索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68693
开本 32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3
出版地 上海
210
14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7: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