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深牢大狱/中国当代名作家自选集大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要讲的这段生活,是关于一个人的命运,命运无常!是关于年轻人的爱情,年轻的爱情总是美丽多姿!小说以北京天河监狱为背景,以监狱系统的真人真事为基础,细致地描写了刘川沦落为犯人,在监狱里经历的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磨练。监狱内部的管理机能、犯人的改造分级、日常生活以及为犯人改造而进行的人性化管理等大量信息,为读者认识监狱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内容推荐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不是编的,那是我耳闻目见甚至亲历亲为的一段经历,关于一个人的命运,或者,关于他的爱情。

我也是这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先不告诉你我姓甚名谁。除我之外,这故事中还有一些人的来龙去脉、身份面目,也恕不预示,到时候再说。

关于故事的篇首我曾思谋良久,反复揣摩该从何处进入。最初我计划先从庞建东说起,他从十六岁考入警校就开始了他的刑警之梦,三年中专又加了两年大专,走出校门却被分到监狱管犯人去了。

目录

篇首

十一

十二

……

二十八

篇末

试读章节

庞建东事前不可能想到,刘川陪他奶奶安放他老爸的骨灰,能有这么大排场。

庞建东家住的地方,离慈宁公墓不算太远,他跟刘川关系不错,听说刘川要去慈宁给他老爸竖碑立墓,就跟过来帮忙。

他的警校同学小珂也一起来了。小珂是女孩,爱玩,名义上是过来帮忙,实际上就是玩来了。小珂说她长这么大从没见过什么是正经的墓地,想像中的墓地就跟个清净的公园差不太多。

这慈宁公墓真的像个公园,苍松翠柏,亭台连陌,庞建东虽然住的近,也从没进来过。如果不是参加刘川老爸这个人土为安的仪式,恐怕等他死了以后,也是进不到这里来的。这里最小的一块墓地,据说也要二三十万大洋。更何况刘川老爸的这块墓地,是块夫妻合葬的大墓,价值也许庞建东想都不敢去想。

刘川的老爸是个大款,经营广告公司起家。当年最早出来干广告这行的都算顺应了风水,虽不像做证券投机和房地产那样一夜暴发,但也不过五六年的工夫,就基本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刘川老爸下海冒险的时候,刘川的奶奶还在一家国有大厂工会主席的职位上没退休呢,那家工厂没有停产关门的时候,工会主席按规定享受副厂级待遇,平时还有一辆半新不旧的奥迪,一天到晚充当刘家的专驾。公有制的各种待遇刘川从小沾光。所以,在庞建东看来,刘川最合适了,从小到大二十来年,可谓左右逢源路路皆通,在哪一个所有制里都是风光占尽。

可不是吗,刘川的奶奶已经退休十年,出外入内,还是前呼后拥,国家配的奥迪没了,人家反倒坐上了奔驰。今天跟来建墓的那些西服革履的家伙,个个坐着好车!都是刘家的部将。他们衣着体面,面目庄严,毕恭毕敬地围在刘川和他奶奶的前后左右,在墓碑前默然伫立,哀悼如仪,让庞建东和小珂看得一愣一愣的。

刘川相貌风流,性格简单,表面看还像个孩子,平时常和庞建东他们打打闹闹,一点看不出他在外面能让人这么隆重地簇拥着。

庞建东和刘川、小珂他们,都是去年年底分到天河监狱工作的学生,庞建东分在一监区,小珂分在生活卫生科,刘川分在遣送科。大家年龄相仿,个性相投,又是同一批来的,所以工作之余聚多散少,特别是庞建东和刘川,上厕所都爱互相叫着。庞建东跟小珂同窗多年,已经很熟,跟刘川新交不久,正在新鲜。刘川并非来自警校,他是从公安大学毕业的。庞建东老问刘川:你应该去搞刑侦啊,怎么分到我们这荒郊野地来了? 

刘川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阴差阳错,分到这个荒郊野地来了。

这事要怪,还是怪刘川的奶奶。

P3-4

序言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不是编的,那是我耳闻目见甚至亲历亲为的一段经历,关于一个人的命运,或者,关于他的爱情。

我也是这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先不告诉你我姓甚名谁。除我之外,这故事中还有一些人的来龙去脉、身份面目,也恕不预示,到时候再说。

关于故事的篇首我曾思谋良久,反复揣摩该从何处进入。最初我计划先从庞建东说起,他从十六岁考入警校就开始了他的刑警之梦,三年中专又加了两年大专,走出校门却被分到监狱管犯人去了。管犯人与庞建东的人生理想相去甚远,而且既辛苦又枯燥还要耗时劳心,远不及当一名智慧而又勇敢的刑警那么风光传奇。但庞建东没有办法,他爸妈都是平头百姓,找不到任何门路助他实现人生梦想,不管学校把他分到什么单位,他都只能老老实实到那儿应卯值更。工作对他来说首先不是事业,更不是乐趣,而是,一个谋生的差事。

他不像人家刘川,刘川虽说父母双亡,但父母给他留下了一笔蹦着高花都花不完的家产,这份差事人家爱干就干,不爱干抹脸就走。就是什么都不干,人家刘川也照样锦衣细食!

最让庞建东感到难堪的是,他那个干文艺的野蛮女友因为在一部电视剧里饰演过一名警校女生,所以对刑警的铁血豪情一直情有独钟。于是庞建东从上警校起就一直跟她吹牛,说他学的就是刑侦专业,以此来拴住女孩的芳心。可惜庞建东上的这所警校,就是定向培养狱警的,他大专毕业后,注定要分到监狱局去,监狱局又把他分到了天河监狱,天河监狱又把他分到了一个普通的监区,监区又让他当了一名管号队长。队长虽然也带“长”字,但在管教干部中实际上什么都不是。刚分到监区的新民警都是队长,队长其实就是最小的兵。庞建东在他女朋友面前曾试图美其名曰:他现在当的是一名司法警察。可他女朋友早就心知肚明,她笑着对他说:我知道,不就是狱卒嘛。

你看,这个故事如果从庞建东讲起,就扯上了他的女朋友,就扯远了。后来我决定还是先讲老钟。老钟是天河监狱的狱政科长,后来又去当了遣送科长和监区长。遣送科和监区过去都叫大队,科长和监区长过去都叫大队长,所以干警们叫老钟还习惯地叫他钟大。从钟大讲起也许是我的一个下意识的选择,因为他是我有生以来最崇敬的人物之一。论年龄老钟虽然快“知天命”了,但在庞建东这批年轻人眼里却无疑是个偶像。这并非因为他是司法系统的部级先进人物,而是因为他日常的行为举止,为人处事,不仅坦诚磊落,而且让人看着,哪儿都舒服。而且,老钟过去让几个蒙面人绑过,绑匪至今没有抓到。幸亏老钟那天夜里自己从三楼跳了下来,才逃过这一劫。单从这件事情来看,也能看出老钟脑门上那些深刻的皱纹里,该是藏了多少故事。

不过从钟大讲起也容易跑题,讲钟大就必然要讲科里监区里的那些工作,管教生产和生活卫生之类的,并不是这个故事的主题。我要讲的这段生活,是关于一个人的命运,命运无常啊!是关于年轻人的爱情,年轻的爱情总是美丽多姿!没有爱情的故事,还叫故事吗?

于是,我最终决定,抛开这故事中所有的人物,先从一件事上讲起,这件事就是刘川陪他奶奶安葬他爸。人死之后,骨灰安放本是一项常规的丧葬程序,形式大于内容,但刘川父亲骨灰安放仪式的场面,给人的印象却极其深刻。形式到了那个份上,也就变成了内容,足以成为整个故事恰如其分的开始。

后记

我要讲的这个故事,至此已经讲完,关于个别线索的收尾,再稍稍交待几句。

刘川住进了小珂家的房子,落户口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找工作的事也比预想的顺利,他很快就在一家运输公司应聘到一个司机的职位。这工作是王律师介绍他去的,按他的要求,只要挣钱多点,不在乎多苦多累,不在乎好听难听,于是,王律师就推荐了这份差事。这家公司是跑长途货运的,每月光底薪就是一千,每拉一次货,还能按公里提奖,每公里五角钱,一个月要是跑个五千公里,就能挣到二千五百元整。这份收入在蓝领当中不算低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家公司是民营企业,不查档案,对刘川过去的前科劣迹,并不特别忌讳。

刘川渴望挣钱的目的,除了他和奶奶的生活之外,还要按月支付小珂家的房租,小珂父母接他祖孙过来,房租之事一字未提。但刘川不能把人家的这份仁义,享用得如此心安理得。另外,刘川还对奶奶说过,他想尽快把这两年季文竹寄给他的一千五百元钱还了。他和季文竹应该有个善始善终的结束。

刘川上班后半个月内,已经跑了两次长途,当初他在公大学车,考的就是大货。他随范家父子从秦水至北京的路上,也开过两下拉煤的卡车,但真正驾驶这种“天马”牌的巨型厢式大货,还是相当紧张。公司为了节约成本,超过一千公里的大活儿,才配两名司机,一千公里以内的中活儿小活儿,都是一车一人。刘川跟公司的一位老司机跑了一趟南京,又自己单独跑了一趟保定。这两趟“天马”开的他手忙脚乱,首尾不能相顾,每次回来,都累得腰酸背疼。

不跑车的那些日子,就陪在奶奶身边,同时继续准备国际法的考试。奶奶总在小珂妈妈面前夸他,说没想到刘川这趟监狱蹲的,真的长大成人!比过去懂礼貌了,会关心人了,也爱干活儿了,也知道节约钱了,也不顶嘴了,支使他做什么事情,他马上答“是”,然后马上去做,现在这么听话的年轻人到哪儿找去!

自由的生活是幸福的,拥有自由之后,刘川别无所求。虽然他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种自由。刚回家的时候,每天晚上睡觉,他都把灯开着,三年多的牢狱生活,睡觉都是开着灯的。夜里起床尿尿,他有好几次迷迷糊糊地,按着卧室门口的电门,冲门外喊:“四班刘川求茅!”他第一次决定关灯睡觉的那天晚上,他躺在床上,望着黑洞洞的天花板,延至半夜都没有睡着。

他不在的时候,奶奶的一日三餐,出门晒晒太阳,还有“玻璃”的一天两顿,都靠小珂的妈妈帮忙照应。小珂妈妈自己还要上班,还要照顾同样坐在轮椅里的丈夫。所以刘川不跑长途的时候,就总去小珂家帮小珂爸爸糊纸袋信封。这活儿他在监狱干过,他们管这种活儿叫“折页子”,他还是一监区折页子的冠军呢,他折的速度让长年以此为生的小珂爸爸都叹为观止,自叹弗如。

刘川还帮小珂的妈妈干活,做饭收拾屋子换煤气什么的。有一次帮小珂妈妈翻箱倒柜清理家里的破烂,小珂妈妈准备送出去卖掉,可刘川觉得那些破烂只能当垃圾扔了。两人一边收拾一边争论,争着争着刘川没了声音,小珂妈妈抬头一看,看到刘川从一只放在地上的抽屉里,翻出一沓邮局汇款的收据。他低着头一张一张地翻看那些收据,在每一份收据的收款人地址一栏,都写着天河监狱的详细地址,在收款人姓名一栏中,都写着“刘川”二字。而汇款人的地址都是小珂家的地址,汇款人则写了“季文竹”的名字。连同这些收据上每次汇款的日期和金额,所有的字迹均由电脑打出,无比清晰地记录了一个让人落泪的秘密。如果不是刘川偶然翻到这沓“垃圾”,他也许将永远蒙在鼓里。就算他冥冥之中有所感知,也将永远无由确认。发现这个秘密对刘川来说,犹如一次痛苦的蝉蜕,他蜕掉了被梦幻麻痹的外壳,露出了感觉真实的血肉之躯。

小珂的妈妈伸手过来,想拿走那沓收据,刘川一抬手躲开了。他低着头,不敢正视小珂妈妈的面孔,他问:“这是给我寄的?”

小珂妈妈支吾了一下,想绕开这个话题,“谁知道呢,这是小珂的东西,早没用了,给我我一堆儿扔了去。”

刘川再次躲过小珂妈妈伸过来的手,“我要留着。”

他说完,把那沓汇款收据,装进自己兜里,然后一声不响地站起身来,迈步走出门去。

九月上旬,刘川接了一单中活儿,拉一车消毒液到襄垣去。虽然非典已过,虽然大多数人的本性,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但消毒液依然俏销如故。出发之前,他买了些水果月饼之类的礼品,去了一趟钟天水家里。本来他计划中秋节那天去看一看老钟的妻女,为她们孤儿寡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巧节前就要发车离京,节后才能回来,所以他决定在走前务必过去一次,提前把过节的东西送到老钟的亲人手中。

虽然老钟牺牲已经数月,但刘川的到访仍给这个家庭带来哭声。刘川不知该怎么安慰她们,他告诉老钟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他和她一样,把老钟当做父亲,很严厉,很慈祥的一位父亲,一旦离开他了,心里总觉得缺少了支撑。

所以,他和她们一样想他,他告诉她们,他将在九月十一日中秋节那天从襄垣返回北京,他决定走旧路翻越阳曲山,去寻找老钟救他一命的那个山凹。他想在老钟离开他的地方,找老钟再做一次心理咨询的谈话,他想把这一段的心情告诉钟大,想问问他自己该怎样度过今后难料的一生。

老钟妻子送刘川出来的时候,脸上现出了与老钟同样的慈祥,她告诉刘川,她并不寂寞,自从老钟离开了她们,她才知道他的朋友如此之多。在刘川到来之前,她还接到小珂的电话,说好中秋节前她一结束值勤,马上就过来看她。

刘川驾驶这辆集装箱式的大型货车,依然从几个月前的路口离开大路,向阳曲山的深处开去。车上的货物已在襄垣卸下,这辆空载的“天马”因此显得轻车熟路。

这一天是中秋佳节,亲人团圆的时刻。这一天天空晴朗,秋高气爽,但与当初那个狂风暴雨的黄昏相同,阳曲山中空寂无人。找到那个山凹并不困难,山凹的形貌与数月之前并无两样,区别仅仅在于天上的太阳——明媚的阳光将那个夜幕留下的阴影尽情驱赶,货车发出的轰鸣将这里的寂静彻底打破。他看到了那个地方,老钟坐靠的崖壁,殊死搏斗的路旁,每一处泥土都熨帖了天上的暖意,心中隐痛的创口也因而稍感抚慰。卡车巨大的轰鸣似乎夹杂着频频的枪声,那一串串重复不止的点射让他的神经一阵阵痉挛收缩,惟一能压抑枪声的也许只有老钟熟悉的唠叨,那唠叨若远若近,轻如耳语。

他走下货车高高的驾座,手执一捧鲜艳的花朵,那束鲜花跟随他走下公路,踏上山凹前松软的泥土。山凹里的草木,大概受了鲜血的滋养,因此变得异常葱茏,季节已近金秋,却不见秋天的黄肥绿瘦。刘川站在老钟离去的地方,将手中的花束恭敬地祭放,他在那束鲜花一旁席地而坐,努力停住心中难止的唏嘘,把早就想好的哀悼之词在口中默诵。地上的阳光向山凹的一侧无声地倾斜,他自己的身影也随之拉长移去。他朝身影移去的方向举目眺望,看到公路上有辆出租汽车自远而近,出租车戛然而止的地方,太阳正是刺眼,一个女孩的亭亭玉立的剪影,雕塑般地现于视线中央。她的双手,也同样捧着一簇凭吊的鲜花,她手捧鲜花走向山凹,走向刘川端坐的地方。

两捧鲜花并排安放,两个年轻的男女一左一右,坐于花的两旁,同样的姿势,同样的沉默,脸上同样布满沧桑。刘川的沧桑是因为苦难的历练,小珂的沧桑是由于苦难的分享。她分享苦难的方法就是从未停息的怜悯和牵挂,以及默默无声的有效支援。  太阳西斜,草木金晖。刘川和小珂并肩走出山凹,向公路上默然停泊的那辆庞然大物的货车走去。他们彼此依然无话,却走得如影随形。刘川未经任何征询,突然伸出自己的右手,拉住了小珂的左手。他们手拉手走上公路,在这秋色将熟的山中,犹如一道春天的即景。

故事无论悲喜,在此终将落幕。刘川和小珂一同返回了北京。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续说。正如我在篇首所述,我也是这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也许还能成为续集中的一个主角,我想你们早就猜到我姓甚名谁了吧,本来不难猜的。

还没猜到?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深牢大狱/中国当代名作家自选集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海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84114
开本 16开
页数 4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53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9: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