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鲁莽的麋鹿--西奥多·罗斯福传/美国总统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西奥多·罗斯福一个信心十足、乐意冒险的领袖,一个时代的象征,他努力实践着自己的诺言——“踏踏实实做事”,从不放弃。本书就向你介绍这位在那个时代,能以上帝的名义号召打一场圣战,而没有在嘲笑声中被人轰下来的美国总统的传奇一生。

内容推荐

  西奥多·罗斯福(1858年—1919年),美国军事家、政治家,第二十六任总统。曾任海军部副部长,在西班牙战争前主张作战,并在战争中成为英雄。他最先预见到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并且为之做了不懈的努力;他积极推行反托拉斯法令;在国际事务中,他常常出奇制胜,让人惊叹不己。他那传奇般的经历更让整个世界为之赞叹。事实上,西奥多·罗斯福是第一位走出国门的美国总统,他预见到了美国作为世界一级在国际事务中所要扮演的重要角色。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大事记

试读章节

罗斯福一家属于荷兰一个古老的家族,17世纪移民来到曼哈顿,在那里生根繁衍。我们可以从一张为林肯在纽约举行送葬游行的照片里,找到当时纽约十大百万富翁之一的科尼利厄斯·范·沙克·罗斯福的府邸。科尼利厄斯·范·沙克·罗斯福靠经营房地产和厚玻璃板发了财。从房子的一扇窗望过去,可以看见两个小孩,应当是科尼利厄斯的小孙子小西奥多和伊里亚德。他们的父亲老西奥多在东20街有一栋褐色房子,未来的美国总统小西奥多1858年在这所房子里出生。小西奥多还有个姐姐安娜,小名叫贝米,中年时嫁给了一名海军军官w.谢菲尔德·卡洛斯。小西奥多的妹妹科琳,后来嫁给了富有的道格拉斯·鲁滨逊。小西奥多的姐妹才智过人,让人钦佩,她们终生都在支持自己的兄弟。而伊里亚德,他们最小的弟弟,尽管仪表堂堂,英俊潇洒,也非常聪明,却因过早染上酗酒的恶习而早逝。

老西奥多对经商并不感兴趣,他在城镇慈善活动和医院里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为此而被人所称道。小西奥多对父亲推崇备至。他承认,尽管父亲从没有体罚过自己,“他是我唯一真正敬畏的人。”父亲46岁时英年早逝,小西奥多说:“我时常感到痛苦,这么优秀的父亲却养了个这么不争气的儿子。”

老西奥多娶了位南方姑娘,来自佐治亚州的玛莎·米蒂布洛克。她是一位长相端庄美丽的女子,性格温柔贤淑。不过,有人怀疑她患有忧郁症,因为她经常躺在沙发上,由全家上下手忙脚乱地伺候着。她的儿子伊里亚德叫她,“一个可爱的德勒斯登纪念碑”。她有一个哥哥詹姆士·布洛克,此人精力充沛,担任美国南部邦联驻英国代表,负责建造伪装成商船的“阿拉巴马”号战舰。这艘船击沉、俘获了57艘北方联邦的商船。最后在瑟堡(法国西部的海港)被“克塞吉”号军舰击沉。米蒂还有一个弟弟埃文,他是海军军校学生,当时也被从“阿拉巴马”号上救出,有可能是他开的最后一炮。

我强调这些是因为我认为以上事件对小罗斯福,也就是“特迪”——他小时候的呢称——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特迪的母亲毫不掩饰对南部邦联的同情,南方军队打了胜仗,她甚至还会在自家房前挂上代表南部邦联的旗帜(这种说法可能不甚确切)。特迪却坚决支持北方,哪怕亲爱的母亲在场也会祷告,希望南方军队给打得落花流水。他一向视为英雄的父亲,现在却因为母亲而不得不做出痛苦的决定,花钱请人替自己参军。这让小特迪怎么想呢?老西奥多干起了繁琐而又没有报酬的工作——专门负责邮局事务,好让作战的军人把部分收入寄给需要补贴的家人。这可真是高尚的境界。看到母亲的南方同胞战果辉煌,这对一个支持北方的小男孩意味着什么?老西奥多开始后悔当初的选择,他应当抛开一切去参军——贝米认为父亲就是这么想的。科琳相信,小西奥多之所以执意取得军事上的荣誉“在某种程度上是想补偿父亲1861年难以名状的失意”。 P1-3

序言

美国某些总统的一生,其个人魅力甚至比他们当总统的成就更为引人注目,而西奥多·罗斯福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人还有华盛顿,即使人们不知道他在两届总统任内的成就,可是他已经成为千百万人心目中的美国的象征。当然还有格兰特,他军事上的辉煌足以盖过他任内的丑闻。远大于他在白宫一千多天里所做的一切。林肯,毫无疑问,是最好的一个例子。他在任内有卓越的贡献,可这也难以盖过他的个人魅力,尽管这魅力很可能是由于他被谋杀。

艾丽斯·罗斯福·朗沃斯是西奥多·罗斯福第一次婚姻所生的女儿,也是他至今唯一健在的子女。她回忆自己所敬爱的父亲时总是不无深情地说:

  

“我很少回忆过去,当我回想过去,我总是把他看作一个政治家而非一个普通的人。他的眉毛上挑,脸上露着笑。他完美无缺就是因为他是为他所在的时代而存在的,那个时代,我们需要的是人口众多的大家庭和庞大的军队以便向海外扩充。所有的一切还保持着帝国的伟大传统,但是我还是愿意用一个现代年轻人的角度来看问题,毕竟人不能只用虔诚的态度对待这一切。”

  

这话不假。在20世纪初,那些让人们欢呼和振奋的事-情在现在的人们眼里却显得空洞而微不足道。历史留下的印痕,不是西奥多。罗斯福根据反托拉斯法解散了托拉斯.不是他修建了巴拿马运河,不是他斡旋俄日之间促成了俄日停战协定;而是一位身患哮喘的年轻农场主在蛮荒的西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是一名无畏地征服圣胡安山的勇猛骑兵,毫不畏惧政治上的挑战;他熟练地舞动着“大棒”,派出伟大的舰队向异邦展示美国的实力。他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美国的历史。

让我们回到艾丽丝。罗斯福·朗沃斯的回忆中来。以下的这段话足以说明为何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与西奥多.罗斯福有着较大的分歧。关于性别的不同分工,他这样写道:

   

“我认为男女享有平等的权利,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是说平等的权利就是平等的分2-_。我越发相信一个家庭里面母亲才是我们这个社会里妇女不可或缺的角色。她要干家务活,生育抚养后代,这些比任何一个男人的工作都重要。女人做这些事很正常,就像男人得养家伽口,必要时还得当兵打仗。”

   

西奥多·罗斯福还在哈佛念书时,就曾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感谢上帝,我至少是个纯粹的男人。”埃德蒙德·莫里斯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他的学生时代,或者在他生命中的任何时刻,西奥多·罗斯福都没有表现出对女性丝毫的怠慢,对男人而言,这是需要严格遵守的美德……性对他而言不过是婚姻神秘结合的一部分,不管如何令人愉悦的示爱表示,都只是为了繁衍的需要。就他而言,婚外情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西奥多·罗斯福厌恶那些想逃避社会义务,在要不要小孩问题上犹犹豫豫的父母:

   

“那些刻意逃避婚姻的男人或女人,有着冷酷的心灵,根本不懂得激情;他们浅薄而又自私,一点儿也不喜欢孩子,这其实是在犯罪。他们践踏了自然规律,为所有正常的人所藐视和不齿。”

 

关于同性恋,据说英国乔治五世曾经说过:“我认为那样的人简直是在自杀。”艾丽斯在谈到这句话时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我父亲也持同样的观点。”

西奥多·罗斯福在海军大学(Naval war college)演讲时这样评价男子气概:

  

“所有伟大的民族都是富有斗志的民族。一旦一个民族失去了斗志,不管它还保留着什么,不管它在商业和金融或是在科学和艺术方面如何发达,它已经没有资格列入世界民族之林了。”

  

这样的后果难以预料:

   

“如果我们的民族最终变得一无是处,这恐怕是卡尔.舒尔茨教导的结果,埃利奥特校长(1 869~1909,哈佛大学校长)还有《太阳晚报》也有份。在国际争端中那些软弱无能的感伤主义者将软弱与胆怯的性格带到我们当中来,这种性格吞噬了我们民族伟大的斗志。”

  

西奥多·罗斯福在儿子上前线时写道:

    

“我为他们祈祷,盼望他们全都能平安回来,但在上帝面前我不愿说谎,只要他们还能上战场,我宁可让他们战死疆场,也不愿看到他们任何一个待在家里。”

   

在他的自传里,西奥多·罗斯福完全赞同用鞭子来教训性犯罪者:

   

“这些禽兽不如的家伙,一个个下流无耻,收拾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给他来一顿鞭子。”

   

在同一本书里,西奥多·罗斯福这样看待死刑:

   

“在履行职责时,我毫不犹豫地将一批批优秀的年轻人送上战场,这些勇敢而正直的人死去,让我感到自己犯下了多么不可饶恕的罪过,判我的死刑也不足为过。”

   

西奥多·罗斯福在《赢得西部》一书中强调了美国印第安人的野蛮。今天,不少人为他的观点而感到可惜。因为,我们在将印第安人驱逐出他们的家园时所遭遇的“野蛮对待”至少有部分正义的成分。西奥多·罗斯福在书中作了这样的描述:

   

…难以言状的恐怖’是文学上的表达方式。在过去10年到15年间,不幸落入凶残的印第安人手中的那些白人(妇女也好,男人也好)所遭遇的不幸,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再合适不过了。印第安人一向野蛮残暴,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没人能躲过这场灾难,这灾难是任何一个文明人无法面对和言说的。他们的尸体被钉在烧焦的木桩尖上,手指甲被一片_片拔下来,手指被咬掉,眼睛给烧得崩裂开来——这实在是恐怖得难以言状。还有许多事情按照常理无法说出来,尤其是当女人遭遇不幸后,简直就是落入虎口的羔羊。”

   

以上的描述并不让人惊讶,其他人的著作里也有同样的描述。然而,仍然有批评家认为西奥多·罗斯福“自私狡猾,睚眦必报,言行不一,目中无人,虚伪浅薄”等等。

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是,这样的评论实在有失公允。西奥多·罗斯福就是这样一个直率认真的人,他本性如此,不论是在公众场合还是私下里,他都是那么快言快语、热情奔放,喜欢夸张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无疑是他真实的一面,绝不是他为人的虚伪。他自控力极强,不屑用咆哮和威吓。任何一个严谨的研究者,都会在他近15万封亲笔或口授的信件中,发现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前面西奥多·罗斯福说的话并没有反映他真实的一面——政治上精明能干,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对虚伪和欺骗极度痛恨,有一颗仁慈的心。西奥多·罗斯福在政治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明智地认识到,处事需要灵活机智,深思熟虑,必须依照法律程序才有可能达到某种让步与妥协。也只有这样,他才有望促成一项有关社会或军事计划的颁布。因为他深信——本文的作者也坚信——这关系到人民的幸福,这也是我认为他称得上是伟大总统的原因。西奥多·罗斯福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一个信心十足、乐意冒险的领袖;他努力实践着自己的诺言——“踏踏实实做事”,从不放弃。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在那个时代,他能以上帝的名义号召打一场圣战,而没有在嘲笑声中被人轰下来。

书评(媒体评论)

西奥多·罗斯福很早就吸引了我,他精力充沛,是个充满着矛盾的人:他早年患有哮喘,显得书生气十足,可他后来成为最彪悍的西部牛仔;他积极推进自然资源保护,同时却又热衷于捕猎野生动物;他痴迷于战争,却又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他最初极不情愿参选总统,后来居然当选,而且连任两届;他是一名忠实的共和党人,最后却在党内造成了分裂,共和党因而一分为二;他是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教徒,却亲手把儿子们送上血腥的战场;他是政治上的理想主义者,但是却能周旋于那些满身铜臭的商人之间。他的女儿爱丽丝认为自己的父亲完美无缺,不愧为一代伟人。对此我们不免有些遗憾,这位伟大的领导人适合生活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吗?

——路易斯·奥金斯·洛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鲁莽的麋鹿--西奥多·罗斯福传/美国总统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路易斯·奥金克洛斯
译者 饶涛//胡晓异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644581
开本 16开
页数 1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2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7=5
丛书名
印张 9.6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28
15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7: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