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寒风铩羽--贝·布托之死的非常镜头
内容
编辑推荐

2007年12月27日,全世界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巴基斯坦。这一天,因为巴基斯坦前总理、人民党领导人贝·布托的鲜血而变得格外悲怆。贝·布托的遇刺让世界为之动容,也同样深深地撼动着热爱和平的我们。记住历史是最好的怀念。本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把贝·布托之死的非常镜头呈现给关注这一刺杀事件的读者。从海量的新闻来源中遴选了贝·布托作为魅力女性和强悍政治家的一个个片段。阳光普照地球,但世界仍不太平。战争与玫瑰仍不时并存于世界的某个角落。我们祈愿——暴力和恐怖远离生活,战争的阴影风流云散,政治残杀的悲剧不再重现,而那玫瑰的芬芳将飘满人间!

内容推荐

  本书从关注人物命运的角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贝·布托充满爱恨情仇的一生。全书分八个部分。第一章,“蝴蝶殇”,讲述贝·布托之死的种种迷局;第二章,“烛光里的泪水”,反映各方对贝?布托的追思和哀悼;第三章,“当女人走进政治”,探究这个为政治而生为政治而死的女人是如何走上从政道路的;第四章,“登上权力巅峰”,回顾她35岁的她是如何成为穆斯林世界的第一位女总理的;第五章,“两起两落”,描述她是如何从面对失败和成功的巨大反差的;第六章,“身在天涯心系一方”,记录她不是监禁就是流亡的多舛的一生;第七章,“揭开继任迷局”,记述她19岁儿子接过母亲权杖的前前后后;第八章,“枪炮与玫瑰”,联想到南亚政坛的孤儿寡母现象。

目录

第一章 蝴蝶殇

第二章 烛光里的泪水

第三章 当女人走进政治

第四章 登上权力巅峰

第五章 两起两落

第六章 身在天涯心系一方

第七章 揭开继任谜局

第八章 枪炮与玫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蝴蝶殇

性格决定命运。或许这就是贝·布托的命。从一出生起,她就将生死许给了政治。外表如同蝴蝶一样美丽的贝·布托,从小就在政治世家的熏陶下,接受和熟悉了政治这种奇特的“氧气”。经过风霜血雨,这只迷人的“蝴蝶”练就了钢铁般的意志,并两度登上巴基斯坦政治的巅峰。

“灵魂有时候真像一口庞大而沉重的箱子,它比世界上最大的棺椁所盛的痛苦和忧伤还要多。”一个操弄政治风云的女人注定要忍受更多的痛苦和忧伤。贝·布托的政治生命是和血泪孪生的。父亲的被绞杀,不断的暗杀、监禁和流亡,改变不了她对政治的一往情深。

如今,这只“铁蝴蝶”,穿过了多少风雨,却飞不过巴基斯坦的寒冬、见不到2008年的第一缕曙光。

这个美丽的女人,她身披纱丽、粉面含威的形象永远定格在2007年12月27日。她带走了支持者的笑声、带走了巴基斯坦的平静,让2007年留给世界永恒的叹息。

“铁蝴蝶”陨落

“死亡一视同仁地消灭健康和疾病、美丽和丑陋,对于病者和丑者来说,这竟是一种残酷的慰藉。”但对于贝·布托来说,这却是莫大的遗憾。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们会看见,贝·布托的最后出场在悲壮中亦有几份凄美。

最后一抹口红

2007年12月27日下午,巴基斯坦人民党在拉瓦尔品第市利亚卡特·巴格公园举行集会。人民党主席贝·布托到场发表讲话。

演讲开始前,贝·布托特意检查自己的妆容,并拿出随身携带的口红涂了起来。

她没有想到,这竟是自己最后一次化妆。

一切准备妥当,贝·布托向上千人发表演讲:“我冒生命危险来到这里,因为我感到这个国家处于危险之中。”

“我呼吁你们投票支持我们,以挽救国家。在人民党执政后,没有人敢分裂国家或者从事恐怖和极端主义行为。”她说。

片刻后,演讲结束,贝·布托走下台阶,钻进一辆“陆地巡洋舰”越野车。

《泰晤士报》记者扎希尔·侯塞因看见,贝·布托探出防弹汽车的天窗,向支持者招手。

人民党副主席法希姆坐在同一辆汽车里。他说,自己当时坐在贝·布托的右边,另一位人民党领袖坐在左边。当汽车开动时,贝·布托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向人群频频挥手。此时,他们突然听到一声枪响,随即就看到贝·布托倒了下来。

同车的法希姆事后表示,一开始他以为贝·布托是想坐回车里躲避子弹,随后就发生了巨大爆炸。即便是爆炸发生后,他仍然以为贝·布托不会有生命危险,但随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法希姆指出,如果贝·布托当时不站起来向人群挥手,惨剧也许可以避免。

有巴基斯坦媒体报道说,事发时有两名枪手分别从不同方向突然接近贝·布托乘坐的汽车并向她开枪,凶手所持的武器是AK-47冲锋枪,两人与贝·布托乘坐的汽车距离很近,枪口几乎顶到她的身上。由于刺客随后引爆了身上的炸弹,周围的保安人员一时间无法靠近贝·布托乘坐的汽车。

在现场的法新社记者纳西尔·贾弗里回忆说,贝·布托遇刺大约发生在下午5时16分(北京时间20时16分)。他当时还没弄明白枪声是怎么回事,接着就听到一声巨响。

“我看到一个大火球,还有烟。现场一片恐慌,人们四处乱跑,”贾弗里说,“我也开始跑。光线不太好,我努力不踩到满地的残骸。”

混乱中,人民党官员先是说,贝·布托安然无恙。这时,贾弗里看到,一些年轻人显得情绪好了些,因为他们觉得贝·布托躲过一劫。

最后一声呐喊

事情并不像人民党官员想象得那么幸运。命运之神这一次没有眷顾贝·布托。

几分钟后,人民党官员说贝·布托受伤。

又过了大约半小时,一名叫拉赫曼·马利克的人民党官员宣布贝·布托死讯。“贝·布托已牺牲。”马利克说。

贝·布托的死讯使等候在医院外的记者和支持者放声大哭。医院门外当时聚集了1000至1500名支持者。

一些少年喊道:“我们失去了姐姐。”

巴前议员拉贾·沙夫卡特·阿巴西则捶胸顿足地哭喊着:“她已经离开我们。”

贝·布托就这样猝然而去,留给外界无限的猜测。贝·布托的贴身助手在事隔三天后的12月30日首次披露遇刺时贝·布托所乘汽车内的情景。

贝·布托27日下午在拉瓦尔品第利亚卡特·巴格公园结束演说走下讲台后,坚持步行穿过集会人群。贝·布托还回过头对她的首席顾问萨夫达尔·阿巴西说:“为什么不跟我来?”两人一同走向停在一旁的两辆丰田“陆地巡洋舰”越野车,贝·布托走在前面。阿巴西说,当时除贝·布托外,谁都不知道她会选择乘坐哪辆车。通常,贝·布托即时作决定,这一点连她的安全顾问也不能左右。那天,贝·布托拉开打头那辆“陆地巡洋舰”车门。“她满面微笑,显得非常高兴,”阿巴西说,“她叫我一起上车,坐到我前面。”他说,当时车周围支持者不断高呼口号,贝·布托登上座椅,探出汽车天窗。“我在车内喊,‘让我们为布托欢呼’,”阿巴西说,“贝·布托于是回答,‘布托家族万岁’。这时,枪声响起。”

“布托家族万岁”成了贝·布托生前最后一句话。

死亡的N个版本

美女殒命,兰催玉折。

贝·布托这只“铁蝴蝶”是如何折翅的?世界对刺杀行动细节以及贝·布托具体死因的猜测就一直没有停止。在海量的信息中,过滤掉悲伤者的悲伤、政客的刻板,直接死因有几种不同的版本横陈在我们面前。

袭击者引爆炸药?

最早的的消息来自现场。美国媒体报道说,贝·布托所在的人民党的一名支持者说,当贝·布托的汽车行驶到大街上时,突然传来两声枪响,随即她的汽车附近发生巨大爆炸。贝·布托身受重伤,昏迷不醒,最后不治身亡。

巴基斯坦内务部官员说,当天发生的爆炸为一起自杀性袭击事件。内务部新闻发言人说:“这是一场自杀性袭击事件,截止目前我们还不清楚现场人员的伤亡数目。爆炸正好发生在集会地点的外面,集会结束后,人们正四散走开时,袭击者引爆了身上的炸弹。”

据悉,贝·布托遇刺时,人民党领导之一的萨德尔·卡玛·哈亚特当时就在贝·布托身边,距离大约9米远。哈亚特说:“当时,贝·布托坐在车里,车外的支持者高喊着她的名字。为了表示对支持者的感谢,贝·布托拉开车门准备下车露面。在这个过程中,她脸上一直带着微笑。就在这时,我看到一个瘦瘦的年轻人从她的车子后面直冲过来,然后他举起枪射向贝·布托。随后,现场发生剧烈爆炸。过了一会,贝·布托的车子很快驶离了现场。”

颈部胸部中枪?

Ary-One电视台说,贝·布托头部中弹。警方说,布托离开集会会场时,自杀炸弹客朝她开枪,然后引爆身上炸弹。人民党的安全顾问说,布托准备上车时,颈部与胸部中弹,枪手接着引爆身上的炸弹。巴国警官夏希德说:“这名男子先朝布托座车开枪,接着引爆身上炸弹。”

据报道,贝·布托被送到医院后,医生们立即对她施行抢救。一位参与抢救的医生说,一颗子弹从贝·布托颈部后侧打坏了她的脊椎神经,另外一颗子弹从肩膀后侧射入,直穿胸口而出。尽管医生不断按压她的心脏,但是由于脊椎神经受损,抢救并没有取得成功。

死于激光武器?

贝·布托之死本来就谜一般,有些渠道出来的消息更增加了离奇色彩。巴基斯坦媒体在贝·布托死后几天就宣称贝·布托是被激光武器击中后丧命的。

巴媒援引来自贝·布托所属人民党的消息称,贝·布托的伤口不是由子弹造成的,而是来自某种精密的激光武器。贝·布托的主治医生表示,贝·布托的情况是他“一生中首次遇到”。她的伤口并非子弹造成,部分脑髓和血液从头部流出,而她在抵达医院以前就已死亡。

据称,贝·布托当时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攻击,而导致其死亡的是一种激光武器,该武器能够穿透人类头骨,瞬间导致死亡。

当局与助手各执一词?

让贝·布托死因更扑朔迷离的是巴基斯坦当局和贝·布托助手各执一词。

巴基斯坦内政部人员2007年12月28日表示,替贝·布托进行紧急救治的医师在布托体内并未发现子弹或是炸弹碎片,贝·布托是因为撞击到车顶窗户的后半部,车窗支杆穿入其右耳处,导致头骨断裂死亡的。

但是贝·布托的支持者和助手拒绝接受当局的这一说法,称这种调查结果是“谎言”。贝·布托的高级副手勒赫曼在第二天就表示,她在帮助清洗贝·布托遗体时,在其头部发现了明显的弹伤。勒赫曼回忆说,贝·布托遇袭后正是用她的汽车送往医院的。贝·布托一路上血流不止。她说:“她的头部存在明显的弹伤。我们在给她清洗遗体时,看到了子弹伤口。”

随从出卖?

2008年1月4日,事情又有了新变化,巴基斯坦人民党负责安全事务的官员哈桑·鲁尼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贝·布托在拉瓦品第遇刺当天,一名贴身随从行迹相当可疑,但就在警方即将对他进行传讯调查时,这名随从却匆忙地秘密出逃了。

这位秘密出逃的贴身随从名叫哈利德·萨哈恩沙,主要负责照顾贝·布托的饮食起居。媒体后来公布的现场录像显示,哈利德·萨哈恩沙当时就站在贝·布托的左侧,当贝·布托正在发表演讲时,哈利德·萨哈恩沙竟然在自己的喉咙部位做了一个切喉的手势,这一举动显得既不合理也不正常,很可能是暗示恐怖分子可以发动暗杀行动了。哈桑·鲁尼尔说,根据巴基斯坦人民党的安全惯例,在贝·布托公开露面结束准备离开时,哈利德·萨哈恩沙通常要最后一个登上轿车,如果乘坐轿车的人多而空间不够,哈利德·萨哈恩沙还要步行或者乘坐出租回家。但让人感到可疑和无法理解的是,贝·布托当天演讲结束后,哈利德·萨哈恩沙竟然一反常态第一个登上了轿车,而且也没有先将车门打开让贝·布托尽快上车。哈桑·鲁尼尔说,哈利德·萨哈恩沙极有可能对即将发生的暗杀行动事先知情,否则这一切根本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P1-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寒风铩羽--贝·布托之死的非常镜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焦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248493
开本 16开
页数 1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3.537=6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25
171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