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嘴不停/名家近作自选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呈献在您面前的这个本子是当代名作家铁凝的中短篇小说选集,内收《小嘴不停》、《有客来兮》、《安德烈的晚上》、《永远有多远》等十七个中短篇。其中短篇《小嘴不停》,《晕厥羊》,一如她本身的味道,将一个小到掉到灰尘里摸不出的小人物,刻画得入血入骨,而内中的涩味值得来回品复……

目录

小嘴不停/1

晕厥羊/13

逃跑/23

谁能让我害羞/35

有客来兮/49

巧克力手印/65

阿拉伯树胶/75

省长日记/89

第十二夜/10l

B城夫妻/111

安德烈的晚上/121

马路动作/133

砸骨头/143

孕妇和牛/151

蝴蝶发笑/157

永远有多远/165

对面/207

试读章节

床头灯下的包老太太,摘去了假发套的包老太太,在小刘眼里并不显得太过光秃,因为她本是有头发的,只是头发稀少,已盖不住头顶。她的稀弱的头发加上她那唇形清晰的嘴唇,使她看上去像个年老的孩子。而桌前戴着假发套上网的小刘的女儿,则恍若一个年幼的老人。其时这一老一小彼此并不关注,小刘女儿忙着上网,包老太太忙着对小刘述说家事。

包老太太向小刘透露说,别看她和户老先生生育了五个儿女,儿女们也都挺孝顺,其实户老先生从三十岁起就向她提出过离婚。包老太太敢把这种消息透露给小刘,并非她的一不小心,相反,这是她经历了半生风雨之后的心中有数,捍卫婚姻大功告成之后的胸有成竹。她敢说起户老先生曾经提出过离婚,就说明她已确定眼下的户老先生再也不会向她提出离婚。那时候,户老先生三十岁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孩子。户老先生的职业不比她低,也决不比她高,他供职于当地一所大学的总务处。有一天,平白无故地他就对她说,我想跟你谈谈,我想和你离婚。

时年三十岁的包老太太,虽已生育了两个孩子,可依旧娇小玲珑,眉黑唇红,她有哪点配不上一个大学总务处的一般职员呢。若论社会表现和治家能力,包老太太还略胜一筹。户老先生从年轻起就体弱多病,肝炎,肺炎,胸膜炎,气管炎……一年有三个月住在医院里,以至于五十岁就提前病退了。用包老太太的话说,病弱的户老先生一生就没吃过几粒粮食,他是啤酒、香烟不离口。劝他吃饭,他就对你说:我在吃。啊,这酒啊是我的液体面包;这烟啊是我的气体面包。这样的一位先生,有什么资格向包老太太提出离婚呢。可是户老先生提出了,包老太太听见了。包老太太想,他这是不爱她了。那么,她爱他吗?或者她也说不上爱他,她爱的是自己的婚姻本身。谁想动摇她的婚姻,她便决不示弱。于是,在沉默了一个小时之后,包老太太对户老先生说,她不能同意户老先生的想法,因为,因为户老先生对她太好了,那千百样的好啊,足够她两辈子受用。假如现在他们离婚,可叫她到哪儿去寻找这么好的好人呢!

这样的开场白,倒是让户老先生没有料到。他以为——照常规,至少包老太太会吃惊,会悲切,继而愤怒,继而声讨他的薄情,他的寡义,他的不负责任,他的不知深浅,他的太拿着自己当块香饽饽……包老太太却不按常规,她从另一条道上来了,她就是把他说成了一块香饽饽。她说到他对她的关心,他对她的体贴,他对她的体贴加关心或者关心加体贴。某次她去副食店排队买春节凭票供应的排骨,排到天黑还不见回家,他就站在家门口的雪地里等她一个小时,等得棉鞋都湿透了脚上尽是冻疮啊。还有一个某次,她正给孩子洗尿裤子呢,同事串门来了,他二话不说端过她手中的盆子就洗呀,让那个同事羡慕得不得了。夏天的时候哪次不是他熬好了绿豆汤,在凉水里冰了又冰,放上甜度适口的白糖才端到她眼前啊——还有,他这人虽然话不多,从来他就话不多,可那绝不是对她的冷淡对她的漠不关心,那纯属性格所致,因为她从他看她的眼神儿里能悟出他对她的惦记他对她的心疼,一个眼神儿足足赛过一万句甜言蜜语,一万句!这样打着灯笼难找的男人怎么可能向她提出离婚呢,那是不可能的,该不是他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吧,那样可就太让她无地自容了,做得不够的是她本人。就算结婚以后她从来没和他吵过一次架拌过一次嘴甩过一次脸子,那她也是做得不够温柔不够贤惠不够和顺不够——总之是不够,这使她经常寻思着她该用怎样的努力才能够配得上他这个千百样俱佳的男人……P6-7

序言

应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之邀编辑这本小说集,有一种特别的心情。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归属于北京出版社,这个出版社联系着我最初的写作。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尚是一个热爱写作的高中学生,并且,受了文学前辈关于想当作家就必须深入生活的道理的鼓动,毕业时,我在可以留城的条件下,主动要求去农村当一个下乡知识青年——深入生活的生活在哪里呢?生活只能在那里,那时的我以为。去农村之前,我将自己的一篇小说寄给北京出版社,渴望得到发表。其实那是我高中时的一篇七千字的作文,写了几个去农村学习农事的城市女中学生,住在农民家里,和房东大娘的小孙子的友情。在那个崇尚阶级斗争的时代,这篇小说显得过于温和了,小说里既没有阶级敌人,也没有破坏和对抗,只有一些劳动、友谊和温情。但这篇小说居然得到了发表,它被编辑在北京出版社当年的一本儿童文学集里。可以说,一家大出版社对这小说的正式出版,更加激发了我要当作家的狂想。这小说名叫《会飞的镰刀》。

我一直把《会飞的镰刀》当成自己的小说处女作,并对北京出版社心存特别的感激。还记得有一年,正在农村当知识青年的我因事去北京,到当时地处新文化街(旧称石驸马大街)的出版社去和编辑老师见面,一位编辑老师除了送给我几本出版社的新书外,竟然还慷慨地赠予我两本印有浅绿色“北京出版社”字样的、规格为八开、每页五百字的硕大稿纸。那时作品发表后是没有稿酬的,作者得到出版社的几册赠书或一个笔记本已经十分知足。所以,当我意外得到这两大本稿纸时,想到的第一个词便是豪华。我将这两本豪华的稿纸小心地装人我的绿色“军挎”(也是当年的时尚之一吧)带回我的城市,也曾多次在写作之前将这稿纸在书桌上铺开。这豪华的大纸因是八开,比普通稿纸大了一倍,我掀开它的手势幅度也就偏大,霎时间我就仿佛获得了一种书写巨著的豪情。但是,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稿纸左侧那从容的“留白”部分。这“留白”本是为了作品的修改而留的空白吧,这当是为了承接作者的“脑汁”、心力和反复的斟酌所在。也许我更喜欢的是稿纸上的这些留白,它随时提醒着你:真正的写作是不容易的,你的写作是不是配得上这样奢侈的纸?我从来也没有动用过这两本稿纸,我在想,让我在写最好的小说的时候再享受这宝贵的赠纸吧。可我又知道,世上的事,本是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

对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杂志社,在我心里他们是一体的,我愿意把自己的好小说交给他们。这本小说集中的《永远有多远》《砸骨头》等篇,最初都是发表在《十月》杂志;我的第一个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也是在《十月》发表,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叫中篇小说,我能知道的只是《十月》的编辑不会笑话一个年轻的业余作者。我要说“十月”这个名字对于我实在是吉祥的;更让我不能忘怀的,还有出版社的编辑数十年如一日对写作者的诚挚情意。

这本小说集的编选,不是依照写作年代顺序,在总字数的制约之内,我尽量选择了我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作,短篇多于中篇。当我们青春年少时,为了梦想的实现,我们的某些行为也许或多或少都有几分表演的色彩,就如同当年我受了《会飞的镰刀》的出版的激励,在乡村写下的那些既真诚又做作的文学日记。今天,当我有了一些写作实践,我才越发觉得,文学可以表现生活中的表演,但是作家应该忌讳表演生活。

是为序。

2005年7月19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嘴不停/名家近作自选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铁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07932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4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7
154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3: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