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分两篇八章。第一篇总论,主要是传染病中、西医概述;第二篇各论,重点而系统地介绍了呼吸道、肠道、动物源性、虫媒、蠕虫性等传染病。病因、病机、病理及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内容融会贯通,紧密结合,以利于读者阅读机选用于临床。本书既注重临床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又力求反映医学科学的新进展,内容丰富,深浅适中,实用性强,适宜于基层医师和传染科医务人员阅读参考。
图书 |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诊疗手册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全书共分两篇八章。第一篇总论,主要是传染病中、西医概述;第二篇各论,重点而系统地介绍了呼吸道、肠道、动物源性、虫媒、蠕虫性等传染病。病因、病机、病理及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内容融会贯通,紧密结合,以利于读者阅读机选用于临床。本书既注重临床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又力求反映医学科学的新进展,内容丰富,深浅适中,实用性强,适宜于基层医师和传染科医务人员阅读参考。 内容推荐 全书共分两篇八章。第一篇总论,主要是传染病中、西医概述;第二篇各论,重点而系统地介绍了呼吸道、肠道、动物源性、虫媒、蠕虫性等传染病。病因、病机、病理及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内容融会贯通,紧密结合,以利于读者阅读机选用于临床。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1章 传染病中医概述 第一节 传染病中医辨治简史 第二节 传染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三节 传染病主要辩证方法 第四节 传染病诊断方法 第五节 传染病治则方法 第六节 传染病护理和预防 第2章 传染病西医概述 第一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第三节 传染病的特征 第四节 传染病的诊断 第五节 传染病的治疗 第六节 传染病的预防 第二篇 各论 第3章 呼吸道传染病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 第二节 麻疹 第三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四节 水痘与带状疱疹 第五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六节 百日咳 第七节 白喉 第八节 猩红热 第九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第4章 肠道传染病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第二节 病毒性肠炎 第三节 脊髓灰质炎 第四节 緢菌性痢疾 第五节 阿米巴痢疾 第六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第七节 伤寒、副伤寒 第八节 霍乱 第5章 动物源性传染病 第一节 流行性出血热 第二节 狂犬病 第三节 钩端螺旋体病 第四节 炭疽 第五节 布氏杆菌病 第六节 鼠疫 第6章 虫媒传染病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二节 流行性斑疹伤寒 第三节 地方性班疹伤寒 第四节 疟疾 第7章 蠕虫性传染病 第8章 其他传染病 参考文献 附录A 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与观察期 附录B 预防接种 附录C 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杀虫方法 方剂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诊疗手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正洪//黄素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10549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7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7 |
出版时间 | 2007-01-01 |
首版时间 | 2007-01-01 |
印刷时间 | 200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51-62 |
丛书名 | |
印张 | 15.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39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