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精)》是《经典天天读·哲学经典》系列丛书之一,是一本哲学类的图书,适合喜爱哲学或研究哲学的读者阅读。

本书是叔本华著作中的经典,对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完美展示。可以说,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研究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必备书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内容推荐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精)》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代表作。他将哲学思想融入优美的散文中,阐释了人生的真谛,文字通俗易懂,思想内容深邃,是很好的西方哲学入门书。本书附有对叔本华研究的文章和叔本华亲自校订的一篇文章,便于读者准确地理解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并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目录

叔本华的生平及哲学

译者的话

英译者序言

卷一 表象世界初论

 第一层面

 遵循充足理由原则的表象:经验与科学的对象

卷二 意志世界初论

 第一方面

 意志的客观化

卷三 表象世界再论

 第二层面 与充足理由原则无关的理念

 柏拉图的观念:艺术对象

卷四 意志世界再论

 第二方面

 达到自觉状态时,生命意志的肯定和否定

叔本华年谱

试读章节

显然,对过去、现在、未来可以这样说,对最遥远的东西和最切近眼前的东西,也可以这样说。时间、空间表明了如下这一点:过去、未来或遥远、目前等的区别,只有在时空中才成立。凡是属于或可能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必然都以通过主体为条件,也只对主体存在。因此,世界即表象。

这个真理并不新鲜。早在笛卡儿哲学的怀疑思想中就隐含着。不过,贝克莱却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这个真理的人,他为哲学提供了永久的贡献,尽管他哲学中的其余部分没有永久价值。而康德的主要错误就是忽视这个原则。

威廉·琼斯爵士在他最后一篇《论亚洲哲学》(亚洲研究。卷4,第284页)的论文中指出:很久以前,印度的智者就认识到这个真理,并把它作为吠檀多哲学的基本论旨。他在这篇论文中说:“吠檀多学派的基本论旨,不是否认物质存在,也不是否认物体是固体、不可人和具有外延的(否认这些东西,不明智),而是纠正一般人对物质的观念以及主张物质不具有独立于心灵知觉之外的本质;存在和可以知觉是同义语。”这些话充分说明了实际经验和超越的观念是一致的。因此,在本卷中,我们只从表象方面来看世界。如果有人打心眼儿里不愿把世界只当作自己的表象,自然地就会了解到,不管这个观点如何如何真实,也只是偏执一词,只是任由意识的抽象作用而导致的谬误;然而,这种观念,却难以摆脱。

这种不健全的观点,我们将在下章用另一种真理来改正,那种真理不像这里所说的真理那样直接、确定,只能靠更深一层的研究和更严格的抽象作用才能获得,只有借助“同类相聚,异类相离,,的方式才能获得。这个真理,即使不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同寻常,也必然给人深刻印象。

这个真理告诉我们:世界是我的意志。

不过,在本卷中,我们只打算考虑我们当作出发点的那一面,也就是可以认知的一面,表象世界的那一面。我们必须毫无保留地把一切显现出来的对象,甚至我们的身体,也只当作表象。这样,我们就暂时把意志放到一边了,因为意志形成世界的另一面。

世界一方面完全是“表象”,另一方面也完全是“意志”。

如果一种东西,既不是表象,也不是意志,只是独立存在的对象,如康德所谓的“物自体”,这种东西就只能是虚构的,接受这种虚构,哲学就会走人歧途。

2

能认识一切事物,而本身不被任何东西所认识的,是主体。

因此,主体是世界的支持者,是一切现象、一切对象的条件。在整个经验过程中,都必须具备这个条件。因为凡是存在的东西,都只能借助主体方能存在。每个人都发现自己是主体,不过,只有在从事认识活动的时候,他才真的是主体;如果成为知识的对象,就不是主体了。

可是,他的身体却是他自己的对象,因此,身体就是表象。身体是许多对象中的一个对象。尽管它是直接对象,也还是要受对象法则的限制。像所有知觉对象一样,身体也存在于知识的普遍形式,即空间和时间之中;空间和时间,是构成杂多现象的两个条件。

相反,永远作为认识者,而不成为被认知者的主体,不属于这些形式,主体反倒是这些形式的先决条件。因此,主体既无杂多,也不统一。我们从来不认识主体,然而,只要知识还能成立,主体就永远是认识者。

我们现在所考虑的一面,即表象世界,具有根本的、必然的和无法分开的两半。

P3-P4

序言

我们很容易解释,叔本华为什么获得了那么广泛的声誉,为什么他会赢得那么多学院以外的读者。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他文章的生动华丽。他是德国伟大的散文作家之一,即使在译文中,也可以看到文字的尖锐和强烈的讽刺意味。此外,还有其他原因。一般人都觉得他的文字能触及内心的本质,发现人生的悲剧意味。他的哲学不是派别的论辩,他的哲学代表古雅而引人人胜的生命智慧。

一般人都承认,在叔本华哲学中,可以发现自己长久感受到却无法表达的东西。他的哲学是客观观察的结果,令人警觉,一半忧伤,一半讽刺。所以,年轻人刚从梦中觉醒,发现叔本华哲学很合他们的胃口。

叔本华哲学是19世纪思想的“悲怆交响曲”。

不过,像有名的音乐一样,它也自有它的限制。任何学哲学的人都可以指出这些,任何批评浪漫气质的古典批评家也都可以指出这些。叔本华哲学中,有对哲学上受人尊敬的知名人物的无情攻击,也充满了对哲学专家和古典主义文学家绝望的悲叹。但是,除了修辞技巧、讽刺、怜悯之外,还有高度的、无瑕疵的和无可驳斥的洞察力与深刻洞见。

西方世界找不出更完满的哲学,不会有人比叔本华解释得更好,尤其是解释那些活在欲望中的人;叔本华哲学让我们认识到,欲望无法完全满足,产生欲望的生命却终归要幻灭,这种人生悲剧迟早会来临。

叔本华不像其他哲学家那样把这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化为平和虚幻的和谐,相反,他直面这种真切的感觉,建立他的哲学思想。凡是那些对大多数哲学体系都抱有盲目乐观主义的人,对这种生动真实的描述,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笼统地看,哲学家的传记和他的生平似乎没有多大关系。某人所说的以及这种说法所表明的,只是哲学批评家的成见。从深一层的意义看,为什么一个思想家要说出自己所做的事,为什么他选择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说出自己所做的事,这些都不是由思想家个人就能决定的事情。然而,对叔本华而言,他的生平就说明了他的学说,他的哲学就是他本人一生经历的表现。

悲观主义、坏脾气,充满远见和让人有深刻感触的警语,对性的苦恼,对学院派哲学家的呵骂等,似乎都是叔本华所过的生活以及他本人性格的表现。

叔本华于1788年2月22日生于格但斯克,他是在富有的商人家庭中长大的。他父亲有些神经质,死在汉堡一条水沟中,似乎是自杀的。叔本华的性格敏感易怒,非常容易焦虑紧张,也非常喜爱自由。所以,当格但斯克自由市于1793年落在波兰人手中而丧失独立时,他离开格但斯克去了汉堡。叔本华的母亲是当时一位有名的小说家,在叔本华的父亲去世之后,迁居魏玛,在魏玛经营一个沙龙,她的沙龙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和文人聚会之所。  叔本华和母亲相处得不太好,在一次口角中,母亲将儿子推下楼,叔本华就离开魏玛,此后再也没有见过他的母亲。

父亲死后,叔本华进人高等学校就读;之后获得母亲的资助,入大学就读。在他接受教育期间,所过的只是普通人和小市民阶级的生活。他受费希特的影响,加人对抗拿破仑战争的运动中,可是却认为“拿破仑只是无限地表现了比较柔弱的人所感受到却又尽量掩饰的那种对生命更加无节制的肯定和欲求”。

……

他所开启的思想运动,对詹姆斯、柏格森和杜威的影响不小。他在著作中把三种完全不同的人格因素结合在一起:世俗之人、思想家和文人。从而产生了哲学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艺术作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是具有诗人想象力和写实主义者精密论证的作家所写的一部哲学文艺作品。

他的想象力,让他能借用康德唯心论材料创造一种高度浪漫主义的形而上的世界;由于他的写实作风,他对人生的痛苦、不平和幻灭的感受力很强。这两种特质结合在一起,让他拥有了对生命力旺盛的青年人和冷静的中年写实主义者的极大吸引力。

在欧洲思想史上,他是非常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种创造了自我剖析心境的解释家。叔本华内心本是伊壁鸠鲁派甚至是犬儒主义者,竟然能成为美学家和精神上的禁欲主义者,这倒是一件奇怪而让人不得不深思的事。不论人们对他的哲学多么不赞同,但其散文式的哲学作品还是能永远使人信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叔本华
译者 刘大悲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427124
开本 16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6-07-01
首版时间 2016-07-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78
CIP核字 2016081912
中图分类号 B516.41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6
164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