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证据学论坛(第9卷)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全国性的证据学术论著荟萃,书中主要反映了何家弘教授领衔的证据学系列讲座之风采。本书作者都是法律学界的专才,他们以其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发挥其学术专长,有些还以其多年的实战经验,深刻剖析了证据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如电子证据、司法证明、毒品犯罪证据等,试图为人门勾画出他们心中对证据学相关方面的改革和完善的一些想法与应对方略……

序言

 享受证据学的三维空问

论坛,顾名思义,就是人们讨论问题的场所,而且具有公开、对抗、辩论等含义。不过,论坛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而且可以有不同的材质和不同的形式。我们的证据学论坛就有了“纸基”、“网基”和“语基”三种形式。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000年,笔者求得学界同仁的力助,与中国检察出版社合作,开始编辑出版《证据学论坛》,作为全国证据学理论界与实务界交流学术思想与实践经验的书面阵地,迄今已发行八卷,获得了广泛的专业认同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这是以文字或“纸”为基础的论坛,因此可以称为“纸基论坛”。

2003年,人大法学院博士生吴丹红君向我提出了建立证据学网站的创意,后来在他的执著努力和辛勤劳作下,我们的论坛终于在该年岁杪拥有了一片虚拟的空间,即“中国证据法网”。一年多来,它利用网络无国界、不间断运行的优势,吸引着众多关注证据学研究与实务的人士,在这里交流思想、切磋技艺。如今,它已成为我国法学界颇有名气的专业网站之一。由于它是以网络为基础的交流思想的场所,所以可称之为“网基论坛”。

然而,作为一个论坛,口头语言的形式是不可阙如的。2003年底,我们与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签署协议,创办了“德恒证据学论坛”系列讲座。在一些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的鼎力支持下,在人大法学院的刘品新和许明诸君的认真操办下,在来自北京的法律院校和法律实务界人士的积极参与下,这个以口头语言交流为基本形式的“语基论坛”在2004年度取得了圆满成功。论坛共有十讲,包括“名家论坛”和“青年论坛”两个系列,而且在每次精彩的主讲之后,都有气氛热烈的讨论和妙趣横生的交流。笔者忝为“主持”,置身在那既热烈又轻松的学术氛围之中,自觉受益匪浅,而且是在享受中获得了知识的增长与更新。  窃以为,人生不应该是一片苦海,学习也不应该只有一味苦涩。其实,只要有恬然的心境和平常的心态,再加上适当的方式和氛围,学习也可以成为一种享受。我们论坛的口号之一就是“享受学习”,我们创办论坛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种享受学习的氛围。如今,我们出版这本专刊,把论坛讲座的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文字,也是希望那些精彩的话语能够以“纸基”的方式再次呈现在更多的受众面前,使人们能够以阅读的方式去延续和扩展那聆听过程中起始的研习证据学的享受。

“纸基论坛”、“网基论坛”、“语基论坛”,是我们精心打造的旨在推动我国证据学研究和发展的三维空间。笔者真诚地希望各界同仁在这个空间内共同演艺、共同创作,共同描绘并享受证据学发展的美好明天。

 何家弘

  2005年3月写于北京世纪城痴醒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证据学论坛(第9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家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检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54124
开本 32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15.130.1-53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