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属蛇女
内容
编辑推荐

一部纠葛不清的恩怨传奇,一份难解难分的姐妹情缘,一曲人生本性的高亢赞歌,一段可悲可泣的历史写真。本书是著名作家于雷继《属羊女》、《属龙女》之后倾力推出“关东女三部曲”之终极篇——《属蛇女》。

本书以松江平原的一个小村为背景,从抗日战争写起,一直到改革开放。作品借助不同时期的政治运动,曲折有致地描写了属蛇女三姐妹豆枝儿、豆叶儿、豆花儿的生活际遇以及爱情波折。该书不仅展示了鲜为人知的历史传说和地方风俗,而且还穿插了一些二人转的精彩唱段,在语言格调上更富有地方特色,很有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内容推荐

坐落在松江平原,一个叫太平川小村里的欠庄园于府,被日本侵略者炸毁之后,豆大当家的于荫龙的小妾和他的同是九岁属蛇的三个女儿和一个傻儿子逃出虎口,相约十年后回太平川。三个姐妹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运动中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不同遭遇和爱情波折。

小说从于、麦两家换亲制写起,写出了关东农家朴实善良的人情味,描写了不同时期不同政治运动和不同性格的不同人物。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鲜活颇具特色。不仅插入了鲜为人知的历史传说和地方风俗,还灵活运用了东北二人转一些有名唱段刻画人物个性。

试读章节

于府的大庄园为什么变成了一片废墟呢?《于府纪事》上没有记载,但太平川河北的人们却清楚地记住了于府被毁掉的那个日子,那是1937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日,这天也是鬼日子……

“轰——轰——轰——”

炮弹落在太平川于府的院子中,炸出的黑烟一下子就弥漫了整个空间,于府顿时掉人火海里。马被炸惊了,发出了绝望的嘶鸣,鸡飞狗叫,于家一百多口人也炸了营。

“三叔!小日本儿真来报复了。”于府大当家的于荫龙的二侄子拎着二十响驳壳枪,跑进里宅朝于荫龙喊。

“没想到东洋鬼子来得这么快。老二,告诉大伙儿,别怕,咱有围墙,量小日本儿人不会多,就驻古城镇那点儿人,他打不进来。”于府大当家的于荫龙话虽是这么说,但他心里的确有些紧张,小鬼子逼上门来,让他没有一点儿准备。

“三叔,咱府上的女人和孩子……”老二话说了一半。

“快去,先让孩子和女人从后门退河北去。”于荫龙指了指身边的小妾麦穗儿和吓得瑟瑟发抖的他的三个一般大的女儿说。

“爹,过年喽,放炮了,爹十三妈十四,哥哥十五我十六。爹十三……”于荫龙唯一的傻儿子豆根儿从里屋蹿出来,蹦着喊。

“麦穗儿,快,领三个闺女和豆根儿先走!”于荫龙朝小妾麦穗儿挥一下手说道。

“三叔,没退路了,鬼子和古城镇麦久之的民团把咱围个水泄不通。”老二对于荫龙说。

“他妈的。老二,快传话,咱于家的男丁,有一算一,跟小鬼子拼了!”于荫龙眼睛红红的,他对老二说。

“三叔,孩子和女人咋办呀?!”老二哭叽叽地问道。

“快,你领着,把西侧门打开,你掩护他们,想办法钻进西面那片高梁地里撤出去,快!老二。”于荫龙说。

老二冲出了后宅,差点儿和进来的一帮于家子孙撞个满怀。进来的人都提着大枪和短枪,进门就冲于荫龙呼喊:

“三叔,咱咋办?东洋小日本儿。”

“三大爷,咱拼吧!小鬼子欺到家了!”

“三爷,没路了!操他妈的,东洋人!”

“别乱呛汤!听我说,你们都是咱于家的男子汉,咱于家和小鬼子不共戴天你们是知道的。小鬼子糟蹋咱于家的女人,踢傻了你们的九兄弟,杀死了咱同祖同宗的亲人,又要霸咱于家的地,抢咱于家的田,还在咱国土上盖房子、修铁路、砍林子,到处横行霸道。这家仇国恨,咱于家男子汉谁能咽下去?谁咽下去谁就是孬种,不是于家的龙根。你们不是来问我吗?那我告诉你们,我是横下一条心了,跟东洋小鬼子拼个你死我活。拼死了也要做个站着死的鬼厂于荫龙说。

“三叔,听你的,拼了!”

“三大爷,放心,于家没孬种!让东洋人瞧吧。”

“三爷,不用多说,没活路了,二十年后又一条好汉!”

于家三代勇士的豪言壮语,伴着轰轰炮声震撼着于府。

“好,听我的,在咱家扛活的伙计,男的愿意跟咱打鬼子,就留下,不愿意的,开开侧门放他们出去。你们各守各的那面墙,都不能瘪茄子,就是打到最后,用手掐牙咬,也不让东洋小鬼子进咱于府。”大当家的于荫龙对他的侄孙们下达了死战令。

这一天,真是赶巧了,正是阴历七月十五,不仅是祭鬼的日子,也是于荫龙四十二岁生日。这天,他先领人到亮甲山北于家陵园祭了祖。回来后又摆宴席庆贺自己的生日。  就是这天傍晚,古城镇的日本人从四处调来近百人的兵力,又纠集好几个乡镇的伪警察和麦久之的民团武装,抬着迫击炮,杀气腾腾地包围了于府。

不说于府现下如何,先交代一下于府为何同日本人结下了如此深仇。

到了于双喜的嫡系后代子孙于荫龙当上了于府大当家的时候,近二百来年历史的于家仍然非常兴旺,除于府大宅院外,四周又派生出了许多青砖青瓦的四合院,像星星圈着月亮,统占着河南那大片土地。共有一百零八口人的于府仍然没有分家,于荫龙在后宅于双喜住过的大房子里统领着于家。被称为“豆王”的于荫龙,不仅智略过人,也十分豪侠仗义。眼下,于府已有几千亩田地,几十挂马车,不仅雇有下田的长工,还有侍候人的丫头和老妈子。一到农忙季节,还要雇大批“耪青”,秋后,大大圆圆的粮食囤子就有十多座。“豆王府”更是远近闻名,内地的粮商和日本人都十分看重于荫龙这位“豆王”。

于荫龙排行老三,外称“于三爷”。照说,按于府规矩,做大当家的一般都是老大。但到了他这一辈,老大蔫蔫巴巴的怎么也撑不起舵来。老二还精明,可过早的死了。于府的权力便交给老三于荫龙。于荫龙曾听他爷爷说过,于家过了百年盛世,好像家丁就不那么兴旺了,有的该当大当家的掌门人,不是傻就是茶。于荫龙的大哥就痴呆呆的,说精不精,说傻不傻。爷爷不知道是近亲联姻的结果,于荫龙也不懂得遗传基因会对后代有如此影响。于荫龙识文断字,这多亏于家祖上那个做京官的于凌科。于凌科曾传下家训,老于家的男丁都要读懂四书五经,绝不能成为睁眼瞎。于凌科想让于家子孙门门出举人、出进士,甚至出状元,就找相师讨策,相师说:“状元是风水造化出来的,太平川没有名山深岭,也没有巍楼崇阁,老于家祖宗基业又在关内,要想祖坟冒青烟,就得修陵园,供魁星。”于是,于凌科建成太平川大庄园后,又在亮甲山下修建个“于府陵园”。于双喜死后,第一个葬进了陵园里。他还在古城镇建起了一座“魁星楼”。太平川村离亮甲山很远,离古城镇却只有二十华里。古城镇就在松花江边上,鱼咬汛的时候,西北风能把江里的鱼腥味送进镇子里。老爷子好“架步蒯”,只一袋烟的工夫,也就到了江沿。于凌科在古城镇南建座“魁星楼”,正面对着松花江。传说,魁星是二十八宿之一,是主管“文运之神”。于凌科知道,古人把状元称“魁甲”,解元称“魁解”。他想让于家后人也能称上“魁”,就塑一个赤发蓝面的大鬼,那就是魁星。魁星一脚向后抬起,如大弯钩,一手捧斗,另一手执朱笔,笔尖直指东北面的太平川于府。这寓意着让魁星用笔点定科举应试的于家人。于凌科还亲笔写了“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八个字,并规定,每年七月初七日于家子孙必到魁星楼去祭拜魁星神。

于荫龙从小就读私塾,每年也去拜魁星,但没有当上什么进士、状元,却成了于府大当家的。他个子不高,身材瘦小,脸膛方正,自年轻时就留着八字胡,一双大眼睛,目光炯炯,喷放着智慧和刚毅。他既有祖上传承的那种不屈不挠的韧劲儿,又有敢说敢干的气魄。自他当大当家的以来,于府被他整治得有条有理。于府自家的人,上上下下也怕于荫龙。于荫龙出生在七月十五鬼日子这天,他爹说这天叫中元节,是地官大帝的生日,地官大帝是道教之神,于荫龙出生此日,有神之附体,说他是阴间升腾的龙,这说法更让人发惧。于荫龙从来也都是我行我素,没有受过谁的欺负。(P16-1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属蛇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16701
开本 32开
页数 7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70
出版时间 2007-02-01
首版时间 2007-02-01
印刷时间 200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1
2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5: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