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
内容
编辑推荐

被编入这本书的社会企业家属于那至关重要的一代人,如巴西的法维奥·罗萨、印度的杰鲁·比利莫利亚、美国人詹姆斯·格兰特、匈牙利的伊丽莎白·塞凯尔斯……他们是独立的、有创造力的领导者,他们在人们最需要帮助的世界各地,点燃了社会变革的火花,他们的故事振奋人心,给人启发……对那些追求在世上留下一个正面印记的人而言,这既是一本激励读物也是一本无价的行动指南。它将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

内容推荐

商业企业家对经济而言意味着什么,社会企业家对社会变革就意味着什么。戴维·伯恩斯坦写道:他们是那些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的个体,他们质疑现状、开拓新机遇、拒绝放弃,最后要重建一个更好的世界。

《如何改变世界》讲述的就是这些卓越个体——有些来自美国,其他则来自从巴西到匈牙利的许多国家——引人入胜的故事,为民营部门提供了一本“卓越指南”。在美国,一个叫J.B.施莱姆的男人帮助了数以千计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在南非,一个叫维洛尼卡·霍萨的女人发展出了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艾滋病病人护理模式,改变了政府的卫生医疗政策。在巴西,因为法维奥·罗萨的努力,数以十万计的边远农村居民用上了电。还有美国人詹姆斯·格兰特领导和“行销”了一场全球儿童免疫运动,挽救了2500万个生命,也因此为自己树立了声望。再还有美国人彼尔·德雷顿,他创建了一个自愿者基地“阿育王”——资助和支持了这些社会企业家,以及千余个像他们那样的人,将他们的思想威力撒播到了世界各地。

这些非凡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没有被媒体大量报道的巨大变革:环顾世界,社会中成长最快的部分是民营部门,同时数以百万计的普通人——社会企业家们——正在越来越多地涉足到政府和企业已经失败的地方去解决问题。正如其标题所显示的,《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要告诉我们的是,凭着决心和创造精神,个人也能够创造出非凡成就。对那些追求在世上留下一个正面印记的人而言,这既是一本激励读物也是一本无价的行动指南。它将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

目录

鸣谢

译序

社会企业家及组织全球分布图

第一章 不懈的人们·

第二章 参天大树萌发于小小橡果

第三章 我脑海中的灯光亮起

——巴西的法维奥·罗萨:乡村供电

第四章 钢铁意志与如磐决心

——英格兰护士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第五章 一种意味深长的力量

——美国的彼尔·德雷顿:气层

第六章 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第七章 1098儿童热线

——印度的杰鲁·比利莫利亚:保护儿童

第八章 社会企业家的角色

第九章 你算是个什么母亲

——匈牙利的伊丽莎白·塞凯尔斯:帮助残疾人生活

第十章 他们是否真正地沉迷于他们的理想?

第十一章  若想将世界安排有序

——巴西的薇拉·科尔代罗:保健改革

第十二章 探寻社会企业领域之卓越

第十三章 才华就在那里

——美国:J.B.施莱姆:升学之路

第十四章 阿育王

——全球拓展

第十五章 必须有所作为

——南非的维洛尼卡·霍萨:照顾艾滋病人

第十六章 革新型组织的四种实践,

第十七章 这个国家必须变革

——印度的贾维德·奥贝迪:残疾人的权利 

第十八章 成功的社会企业家的六种品质

第十九章 道德必须与能力共进

——美国的詹姆斯·格兰特:儿童生存革命 

第二十章 蓝图复制

第二十一章 结论——民营部门的涌现

资源指南

试读章节

本书所讲述的,是关于那些致力于大规模地解决社会问题的人们。其中大多数并非名人。他们既非政客,亦非工业巨子。他们中有医生、律师和工程师,还有管理顾问、社会福利工作者、教师和记者,有些人最初只是以家长身份而涉足其中。他们分散在世界各地——在孟加拉、巴西、匈牙利、印度、波兰、南非和美国。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他们作为社会改革者,或说是社会企业家的角色。他们拥有改善人民生活的强大理想,并致力于在许多城市、国家乃至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实施他们的理想。

本书并非为了颂扬几个男人或女人,而是要引起人们对这类推动社会变革的特殊角色的重视。社会企业家对于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他们对于社会所起到的改造和修正作用,一直远未得到适当的理解和应有的评价。他们存在已久,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直到今天,他们的形象才刚刚开始凸显。

近年来,“社会企业家”这一称号逐渐获得了认知[1]。美国的顶尖大学已开始开设社会企业方面的课程。记者、慈善家和发展工作者们经常援引这一名称。然而,大多数注意力还都集中在如何能将企业管理技能运用于实现社会目标上——例如,如何将非营利基金运作于营利项目以产生收入。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趋势,然而本书从不同的视点来认识社会企业家:将他们看作变革的动力,面对重大问题,他们提出新的解决方法,而不会说“不”。他们不懈地追求,直至将他们的理想远播到所有可能的地方。

根据管理学家彼得·F.德鲁克的说法,“社会企业家”这个专有名词(它源于法语,意为“从事者”),是两个世纪前由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迪斯特·萨伊引入的。它意指一类特别的经济参与者,他们并非单纯的企业创办者,而是那些“将经济资源从较低的领域转入有更高生产力和更高产出的领域的人们”[1]。20世纪的成长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得则将这些社会企业家描述为:重大的经济进步所需要的“创造性的破坏”的来源[2]。

考虑一下亨利·福特与史蒂文·乔布斯这两个著名的范例吧。众所周知,福特与乔布斯将汽车与计算机重新想像成为大众市场商品,从而“破坏”了他们所处行业中的原有模式,为生产力的飞跃开辟了道路,引发了变革的浪潮。本书将展示社会企业家们在教育、健康、环保、助残及许多其他领域中所起到的类似的作用。德鲁克指出:“社会企业家改变了社会的性能。”[3]

本书描述了许多国家的实例,旨在说明,社会企业家们如何去促进系统的变革:他们如何去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与观念。本书中的所有人物都怀有一种直击现实问题的强有力的理想,直至将自己的理想传播到整个社会。他们不愿意、也无法停顿下来休息。本书调查了他们实现变革的实际过程,分析了他们的策略、组织特色与个人品格,这些因素诠释了他们的成功道路。

由于社会企业活动是一种全球现象,而且,世界上最有创造性的人并非只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因而我决定将焦点放在全球范围。在全世界,人们都在遭遇相似的问题:不当的教育与医疗体系,环境恶化的威胁,对于政治机构的信任日益降低,根深蒂固的贫困,高犯罪率,等等。但是,在较为贫穷的国家,社会企业家们不得不用少得多的金钱去试图为数量更为众多的人群做事。所以,他们必须以极具创造性的方式,去设计大规模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的洞察力和经验,对于所有想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的人们来说,不论他们是在美国、加拿大,还是其他国家,都是有益的。

这些报道与分析旨在吸引广泛的读者。任何曾经梦想解决一个问题,或曾想在他的环境中造成一种积极变化的人,都会在此找到令人鼓舞与具有教义的案例。此外,企业界人士与公益事业管理者们将会看到,社会企业家们是如何用有限的资源为大“市场”服务的;基金会的捐赠者们与慈善家们将会对他们的捐赠意向产生新的创意;政策制定者们将会发现一些有可能在全国推广的解决问题的模式;记者们将会发现一个未被充分报道过的广大的人文活动领域;大学生和专业人士们将会发现新的职业道路或第二职业生涯的机会;教授们将发现可以应用于许多课程的教材范例;父母与中学教师们将会发现能够激励年轻人的故事。

本书虽然着眼于全世界范围的变革,但它同时也对那些变革的实际发生过程提供详尽的说明。显而易见,这是一本关于正在做着真实的事情的真实的人们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本书试图说明:要促使社会进行变革,要解决其最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一些怀有坚定信念与具有不屈不挠意志的、富有创造力的个人。它表明,一项重大的社会变革,往往肇端于一个社会企业家的倡导——他是一个看到问题并发明新的解决方法的人。他执著于其富有远见的解决之道,并为之采取首创性的行动;他聚集资源,建立组织,以捍卫并推广其理想……P1-3

序言

2003年我从商场退休。休养的同时,思考后半生的计划,并开始做些公益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正苦于难以找到现成的中文书籍,通过朋友得到了英文版的《如何改变世界》。这是一位美国记者花了数年工夫遍访许多国家的公益组织,再汇集各领域的精华案例与代表人物写成的。翻阅之后,我应承翻译这本书,因为这是一本好书,也借此作为自己在公益领域的强化入门课程。

开篇遇到的第一个“新词”是Social Entrepreneur一我将其译为“社会企业家”。我觉得书中所记叙的人物更适合“社会企业家”的称谓。他们以改善社会造福人群为自己的事业,执著地经营所认定的“社会企业”,不投机,不放弃。他们选择的“社会企业”领域多处在非主流的社会边缘地带,那里没有商场的红火热闹,寂寞与孤独是常年的气象。他们的经营目标,就是要改变这些艰辛、荒芜、贫穷的世界角落,为那里的人群建立更适合生存的条件和权利。尽管书中已有详尽生动的记述,这里还是忍不住先举几例:

——巴西的法维奥·罗萨,从1982年至今,凭孤身一己之力,在巴西各地为贫苦牧民架设起了太阳能发电系统,使他们能够建立轮作放牧体系,能够得到光明,并使巴西无树大草原的环境得到保护。

——印度的杰鲁·比利莫利亚,她创建起了儿童热线——为印度成百上千万的流浪儿童提供24小时救援的热线与紧急响应系统。儿童热线自1996年开始在孟买运行,到2002年已经扩展到30个城市,接听了成百上千万个呼救电话,救助了无数流浪儿童。 

——美国人詹姆斯·格兰特,从1980年起直到1995年逝世,作为联合国保护儿童组织的负责人,他构想并协调主导了全球保健方面的一些重要变革,使所有地方的儿童都能享受到一些简单而低成本的保健措施,挽救了至少2500万儿童的生命。

——还有,为残疾人创办生活与工作社区的匈牙利的伊丽莎白·塞凯尔斯,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高升学能力与机会的美国的雅各布·施莱姆,照护艾滋病人的南非的维洛尼卡·霍萨,争取残疾人权利的印度的贾维德·奥贝迪,寻找、发现并支持社会企业家的彼尔·德雷顿……

——还有,我无比崇拜的孟加拉经济学教授穆罕默德·尤努斯,他20年前创始的“微贷革命”已经遍及全球,使成千上万赤贫者获得借贷的权利,并因此而能够自主谋生,摆脱贫困,改变命运。

这些“社会企业家”是我的榜样。我敬慕他们的成就,敬慕他们的企业家精神,敬慕他们的坚守。他们应该是更多人的榜样。书中的榜样并不遥远,他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与我们同在一个地球、一个时代。我相信,本书对于中国的公益事业的意义远不止于榜样的影响和感召,如第十六章“革新型组织的四种实践”,以及第十八章“成功的社会企业家的六种品质”,对于中国的公益组织以及中国的社会企业家们,就具有参照和借鉴的具体功用。

奉献、爱心,是人类公认的美德,也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根基所在。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更难的是,将好事做成可以使人类持续受益的事业,从而使世界因此变得更好。

我自学英文,基础薄弱,上手才知力有不逮。做不到“信、达、雅”,只有兢兢业业地做到“诚”。惟愿我的诚心与努力不至有损本书中那些社会企业家的光辉。

在此,我要感谢晓燕和徐晓,她们使我得以与此书结缘,也是通过她们的不懈努力和帮助,本书中译本才终于结束两年之久的蹉跎辗转而得以出版。我还要感谢出版社的编辑,编辑一个业余译者的第一本译作,一定是格外烦难的。所有谬误之处,当然是本人的责任。

吴士宏  2006年3月21日

后记

这本书写到一半的时候,在2001年9月一个意味深长的早晨,我在去上班的路上,在纽约的第二十七街和第六大街拐角处向南拐时,看到世贸大厦上浓烟滚滚。在“9·11”刚刚过后,我发现自己无法继续写这本书了,因为书中乐观的基调简直是天真到无以复加。

但是大约6个星期以后,10月初,我在纽约出席一个讨论会.问题的焦点是:“希望源于何处?…‘9·1 1’以后,那个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都曾在这个城市里到处走,凝视着墙上、汽车站上和电话亭上出现的那些传单。那些传单提供了失踪人员的体征描绘与照片,他们的亲友企盼着,他们没有丧生双塔。当时,新闻里播放的都是基地组织、炭疽病和对美国满怀仇恨的基地匪徒。

厉间里的许多人都很气愤,还有另一些人在谈到未来时很绝望。听着那些讨论,我开始想到最常出现的那些影像:恐怖分子,基地分子,失去理性的匪徒,落后的社会,都是同样的那些形象。但是同时,在我的头脑中分庭抗礼的另一些形象是,在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和印度,那些为了造成积极的变革,正在有力地、胜任地工作的那些人们。一天上午,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张照片,在孟加拉的达卡,一帮乌合之众在喊着“美国完蛋”,而我马上想到了,在过去的20年里,在那里雨后春笋般出现的2万个组织,它们向贫穷斗争,为了提高教育水平,为了促进妇女权益而斗争。

甚至在那些专制社会里,民营部门虽然仍处于边缘状态,并受到严格限制,但它们也在集聚力量。当我回想起这一趋势时,我想到,尽管正在随时受到如此的威胁,但是,也许采取守势的是那些基地分子,而进步的民间力量与社会企业家们将拥有历史。无疑,过去20年制造出的社会企业家们要比恐怖分子多得多。

但是有一件事很清楚:暴力得到的关注要多得多。  

在这方面,自从“9·11”以后的两年中,变化甚微。到现在,美国人已经变得习惯于战争和恐怖主义的形象了;许多人已经变得习惯于橙色的国内恐怖警示了。肯定,这是非常时期。但是,即使不是在非常时期,正在涌现的民营部门的那些不同寻常的事迹,也没有为人所讲述。也许它们是太分散了,无法搬到电视屏幕上。然而.当我打开新闻的时候,这类报道的阙如,使我所接收到的这个世界的影像,看上去就像一张被篡改的照片——就像是一张数字化的风景照片,上面有一片树木——最美丽的东西——被删掉了。而这使我好奇:如果人们能够看到其余的树木,如果他们得知正有那些变革的种子在全世界扎根生发,他们是否会感受到更多的鼓舞?他们是不是会更关心政治?他们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选择是否会有不同的想法?他们是不是会减少恐惧?他们是不是会为他们的孩子想像出一种更光明的未来?

“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可怕的世界后面,有一个令人激动的世界”,薇拉.科尔代罗告诉我说,“全世界的人们都需要看到它——就如同他们需要喝水,需要呼吸一样。”

在大学学新闻时,我学到的是,新闻可以定义为“破坏稳定的信息”。如果是这样的话,社会企业家是有新闻意义的。他们就是破坏稳定的力量:无论他们在什么地方出现,他们都对现状与陈规造成严重的威胁。他们在“9·11”后的世界里尤其重要。如果说有一种针对恐怖分子的完美对冲力的话,那么它就来自于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家显示出了建设事物,而非毁坏事物的力量。他们正在解决当今世界的那些不稳定的根本原因:缺乏教育,妇女缺乏权利,环境的毁坏,贫穷。

如果我从写这本书中有一种领悟的话,那就是,那些解决问题的人,必须首先确立一个信念,即他们能够解决问题。这种信念并非突然出现的。个人身上能够造成重要变化的能力,是由具体而微的那些小规模的努力逐渐积累而成的。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有一个开始——一个故事、一个例子,需要初尝成功的滋味——某种东西,来帮助一个人形成这种信念:要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是可能的。那些据此信念行动的人,又将它传播给其他人。他们具有奇妙的感染力。必须将他们的故事讲述出来。

书评(媒体评论)

被编入这本书的社会企业家属于那至关重要的一代人:他们是独立的、有创造力的领导者,他们在美国以及人们最需要帮助的世界各地,点燃了社会变革的火花。在未来,我们会听到更多关于他们的消息。

——比尔·布拉德利

(前NBA篮球明星,新泽西州民主党参议员)

  

人类的进步总是由那些寻求一个更好的将来、并将他们的生命倾注到实现这个允诺中去的梦想家们所推动。凭着勇气和决心,这些社会企业家无所畏惧地迎接这个世界上最艰难的挑战。伯恩斯坦给我们提供了一份最珍贵的礼物:一部关于希望、勇气和力量的书——正是凭借这些,那些卓越的男人和女人改变了这个世界。

——杰夫·斯克尔

(斯克尔基金会董事长兼创始人,eBay创始人之一)

     

戴维·伯恩斯坦的这本书将触动许许多多个思想和灵魂。我希望它能得到最广泛的读者群。没有民间社会的努力和活力,今日世界所有发展需求之实践都将因不平等的存在而受挫,尤其在那些发展中国家和社会。

——阿米尼奥·弗拉加

(巴西中央银行前行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戴维·伯恩斯坦
译者 吴士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50321
开本 32开
页数 3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9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6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30
154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7: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