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大师图文馆》系列之一,本书向您介绍的是现代书法大师欧阳询先生,欧阳询是隋唐之际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位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书法家,他取法魏晋裁成一象而自出机。他八体兼善,尤以楷书为最,形成了猛利峻峭、沉稳谨严的艺术风格,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时代风貌,本书将告诉您更多关于他的故事。
图书 | 欧阳询/中国艺术大师图文馆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艺术大师图文馆》系列之一,本书向您介绍的是现代书法大师欧阳询先生,欧阳询是隋唐之际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位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书法家,他取法魏晋裁成一象而自出机。他八体兼善,尤以楷书为最,形成了猛利峻峭、沉稳谨严的艺术风格,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时代风貌,本书将告诉您更多关于他的故事。 内容推荐 欧阳询是隋唐之际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位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书法家,他取法魏晋裁成一象而自出机。他八体兼善,尤以楷书为最,形成了猛利峻峭、沉稳谨严的艺术风格,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时代风貌。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重光前哲垂裕后昆——欧阳询生平及书法风格评述 第二章 点缀珠玉群星散落——《九成宫》“点画”风格赏析 第三章 势巧形密妍紧拔群——《化度寺》章法风格赏析 第四章 秋霄健翮峭壁双清——欧阳询《梦奠帖》风格赏析 第五章 欧阳询的其他碑帖介绍 附录一 欧阳询年谱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指法沉实,力贯毫端,八面充满,更无暇于外力。” 当然,对北朝笔法的学习,欧阳询并非死搬硬套,全盘挪用,而是去粗取精,融入了提按顿挫、笔锋翻转变化等精妙笔法,使得字的线条富于轻重曲直、干湿浓淡的变化,笔调墨畅,许多发笔处不但兼有王氏之流的美妙而且富于变化。史载欧阳询“初学右军,后渐变其体”,这种“变”应该是根本上的取舍与嬗变。 经过规范后的江南旧体楷书,秀丽工整,颇具实用性,但长于写经,而难用于铭石。旧体楷书用于书碑则容易趋于萎弱、短小。自然,北朝经过改造过的笔法应当是有利于书碑的。有着良好楷书功底的欧阳询,在这二者之间找到了契合点。 秀雅之气来自字里行间的工整、匀称。欧阳询突出抓住了一个“匀”字,正好与富于轻重变化的笔法相结合。因此,在他写的书论各篇中谈到结构时,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匀”。大概“匀称”正是北朝所豁缺而努力追求的。“匀称”并非机械的等分和死板的安排,而是一种粗细轻重,欹侧平正相调合的、动态的“匀静”,是一个充满着辩证思维的,极富有力感、动感和个性情趣的审美意义上的“匀静”。欧阳询所倡导的“四面停匀,八面俱备”,强调了八面开张的笔势、四面匀称分布的点画,二者是同等重要的,不能因“停匀”而废势,这样就会流于呆板;同样,也不能一味求笔势的飞扬而失去法度的约束,这样就会堕入狂怪。而“停匀”又突出了一个“停”字,着重暗示了由“动而静”的这一运动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匀、动态的静。 另一方面,北朝碑刻字势跌宕险峻,用于铭石的书体,隶书、楷书相杂,体势丰富,古法犹存。欧阳询对八分(隶书)的学习,当在此时。 其书法在结体取势上,横画斜向伸展,与竖画的极力纵伸和戈钩的恣肆挑纵,都一一体现出欧阳询吸取北朝“险峻”与“纵逸”的取势特征的痕迹。 欧书纵长取势的特征,也许就形成于此时,因为北朝碑刻及隋碑中这种长纵取势的并不多见,这有可能是欧氏后来追求个性风格变化的结果。 在隋朝时,欧阳询虽曾与褚亮等一起奉诏参修《魏书》,但是因杨素去世而被搁浅。他满腹的才华无从展示,所任太常博士一职,事实上是“掌五礼仪注,引导乘礼,定诔谥,及守祧庙,开闭坎堂及祥瑞之事”的七品清闲官。官职的清闲自在,为欧阳询关注于北朝碑版、潜心书艺提供了充裕的时间,而且大开了方便之门。他取舍南北,独成一家,虽文名未起,却书名重长安。当时的王公大臣等人的碑志,即使序铭出自重臣虞世基等一代大手笔,也必由欧阳询以隶、楷书之。 隋朝灭亡,他为东夏王朝所用,任太常卿(朝建礼仪方面的最高执行长官)。然而好景不长,二年后,夏灭而入唐,被任为五品给事中。在此期间,欧阳询奉诏领修了文学巨著《艺文类聚》。该书搜集了由汉至隋的大量词章、名篇,为后世学者学习与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献资料,为历代所重。参编人员包括著名的史学家赵弘智等人,历时三年。全书凡一百卷,分四十六部,列子目七百二十七,是继隋朝时虞世南等所编《北堂书钞》后的又一部巨著。其“事例居前,诗文附后”的独到、严谨叙述编纂方式,自今仍被采用。与此同时,欧阳询还奉诏参修了《陈史》。《旧唐书》载,他又奉高祖之诏,制“开元通宝”钱词及书,世称其工。 “……初,开元钱之文,给事中欧阳询制及书,时称其工。其字会八分及隶体,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右读之。自上及左回环读上,其义亦通,流俗谓之开元通宝钱。” 武德年间,他还撰写并隶书《唐司空窦抗墓志》、《唐楚哀王李稚诠碑》,撰序并隶书《大唐宗圣观记》等碑。P26-27 序言 欧阳询是隋唐之际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位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书家,他取法魏晋裁成一象而自出机杼。他八体兼善,尤其是楷书,孳乳北碑而掺以写经笔意,形成了猛利峻峭、沉稳谨严的艺术风格,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时代风貌。 欧阳询历陈、隋、唐三朝,一生颠沛踬踣,曾寄人篱下,也曾屈为幕僚。虽有满腹经纶,雄才大略,却不以官显。入隋后文名与书名虽为时所重,然仕途上却仅为掌管宗庙的七品闲职。 隋唐之际,欧公多次参与了史书的编写工作,凭借着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风范,领编了《艺文类聚》这部百科巨著。其“事居其前,文列其后”的独特编撰方式至今仍被采用。入唐之后,欧阳询地位始显,书名远播狄夷,还奉敕入弘文馆“教示楷法”,对书法的发展与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书中对“欧公生平”的描述主要以史为据,或有阐发。在对其作品的分析中,为凸显其艺术成就,让读者对其书法风格有深入的理解,故避轻就重,对作品进行了有所选择的评析。在对《九成宫》的赏析中,重点对“点画”与结构进行了分析,对《化度寺》主要以章法分析为主,而对《梦奠帖》则予以了较全面的剖析,对其他作品,因限于篇幅只作了简要的概述。 因编辑的需要,本书还收入了欧阳询的年谱,作为附件列在书后。该年谱是通过朱关田先生的《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年谱》一文裁缀删节而成,事先也未经先生许可,在此谨向朱先生致以诚挚的谢意和深深的歉意! 由于有关他的史料存世极少,现今对他做专门研究的也寥寥无几,资料的匮乏给本书的编写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之本人学力有限,能力有限,书中难免会出现诸多舛误,在此也恳请方家不吝赐教,以期勘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欧阳询/中国艺术大师图文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秦永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03013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8 |
出版时间 | 2006-02-01 |
首版时间 | 2006-02-01 |
印刷时间 | 2006-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72-64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西 |
长 | 216 |
宽 | 156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