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艺术与生命精神(对中国青铜时代青铜艺术的解读)
内容
编辑推荐

古希腊艺术的来源是人们对自身的观察和思考;而中国的青铜艺术是来源于对宇宙的观察和思考;在本质上的审美观念不同表现出来的这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青铜艺术和古希腊雕刻艺术在形态方面的不同。中国青铜时代的青铜艺术是功用化的,是巫术用具和权力之器,它的取象是从外在事物入手的,因此长于表意。中国青铜时代的青铜艺术与古希腊雕刻艺术的互补,构成了人类古典艺术的高峰!

内容推荐

青铜器艺术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但作为中国文化精神所结出的果实,他又是超时代的。它的内在精神神韵已经融化进中国传统艺术的血液之中,影响至今。本书是一部解读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书,有青铜器的威严,有青铜器的神秘,也有青铜器的怪诞。本书在解读的同时,也同样散发出一种魅力。

目录

绪论:艺术与生命精神

写作的动机和现实意义

几个基本概念

何谓中国古典艺术

何谓艺术中的生命精神

何谓艺术理想

第一章 青铜时代艺术研究的回顾

青铜时代艺术研究概况

历史的遗憾

文明的尘封

第二章 青铜铸就的文明丰碑

以“青铜”为名的时代

天工之作

探寻先民的足迹:青铜艺术的时空定位

鼎铭尊象,敬天亲人

国之重器

通天之途

永恒的图像

型制风貌

文饰风采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青铜艺术的风格流变

第三章 人文晨曦:青铜时代社会形态论

青铜文明的温床:夏商周的自然环境

青铜时代的地域观念

荒蛮将逝,文明初始

青铜时代社会形态的历史定位

第四章 对宇宙和生命的追问

天地之间的思考

天地方圆

易,生生不息

有命在天:先民的宗教观

萨满的宇宙

生殖——生命延续的秘密

尊祖敬宗

图腾:崇神尚力的物化形态

敬畏生命:中华文化早期的生态伦理观

生死命题的思考

第五章 神与物游:青铜艺术的形式魅力

材美工巧

在器型和装饰之间

拟容取心,象其物宜

一物两体,两体究一

生命的凝铸

程式——成熟和魅力

第六章 有虔秉钺,如火烈烈:青铜艺术的审美品格

血火间的悲剧情结

道法自然——秩序和调谐

神秘之韵  

庄严的世界,崇高的情怀

生命精神的映射  

第七章 生命绝唱:对青铜时代青铜艺术发展终结的思考

涅槃与更生

时代风气的嬗变

人类审美文化的永久定格  

古典光辉的永恒

东方审美特质的塑造

科技先声

立卦造书:汉字初成

古典的殊途同归:商周艺术与古希腊艺术的比较

互识互补:比较的意义

古典:以希腊的名义

希腊艺术的土壤:文明的特征

艺术形态的比较

石刻的史诗和铜铸的文明

模仿与取意

尺度准则和心理程序

神人同形和万物有灵

趋静和尚动

在人和宇宙之间的选择

结论

附录:夏商周断代年表

参考文献

图片欣赏:奇异瑰丽的青铜艺术

试读章节

       探寻先民的足迹:青铜艺术的时空定位

中国青铜艺术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发生、发展到变化的过程,又因地域、族群和时代变化,在器型、装饰手法方面有不同的变化。这里,我们可以设定两条分期的标准,一是按技术层面来分,二是按器型装饰的类型来分。这可能在某些时段与朝代更迭相符,也可能某些时段不符。按法国东方艺术史学家巴赞的分法,中国青铜时代可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原始期,二是古典时期,三是衰落期。原始期是指从青铜器出现至商早期;古典时期是指从商中期至西周;衰落期指东周以后。从青铜器艺术发展的表象看,这是无可辩驳的分法。

“考古发现最早的青铜器是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类型出土的刀子,据激

  光光谱分析为锡青铜”,我们可以把青铜艺术的发生期上溯非常久远。从青铜时代的分期来看,其原始阶段有发生学的意义,在技术层面上处于较基础的时期。

“金属器物之显著的重要性的最早证据—在有中心性的考古遗址中与 贵族阶级关连的铸造的青铜礼器与兵器——发现于河南西部的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青铜器的出土,使我们掌握了大量与文化背景相连的证据。“供给了我们了解青铜时代里真正的意义的第一条线索。”

青铜时代的结束是以铁器作为生产工具代表一个新的生产力到来为标志,还是以青铜器退出主要历史舞台为标志呢?在《国语·齐语》里,管仲说过“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试诸土壤!”恶金即指铁,可见铁在春秋已经出现。“河北兴隆县寿王坟村出土的八十七件各种工具的铁范。计有锄范、双镰范、范、斧范、双凿范、车具范等。”这些战国时代铁器的大量出土,充分说明春秋战国之际新的生产力已经到来,农业文明形态的封建国家已经形成,由此,可把青铜时代划定在春秋战国之交。战国时期,青铜依旧是在社会生活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还是艺术的最重要门类,直到秦汉才为陶等取代。但是,从青铜时代作为一个完整的文明形态的界定来说,在这里还是倾向于把下限划在春秋战国之交。

对于夏商周三代的关系,有两种主要的观点。按近几十年来流行的说法,认为是后一个朝代取代前一个朝代的单线递进;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夏商周三代在时序上有先后,但也有并行时期,主要是三个权力集团斗争融合的历史过程,只是在某一时期,一个权力集团占主导地位,历史便以之命名。我较赞成后者的观点,这比较符合文明初始阶段人类社会状况的实 际。国家不可能单独出现,部落联盟发展一定阶段就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群体。夏、商、周是三个大小不同的民族同时并立,它们之间的  地位是平等的,没有后人所想象的那种君、臣隶属关系。“那种君臣上下隶属的体系,是从周公东征胜利,占领了广大地区,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分封制度’以后,才逐渐形成的。”商周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有学者认为商周是两个民族性质的文化。王国维认为中国大部分古代文化特质是在周形成的,但是商周在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上仍是大同小异,因此,不可因朝代的更替而把同一类属的青铜艺术分割开来。“传统上大家习惯用历史朝代甚至王世来划分青铜器的时期,严格地说这是不妥当的。”

借用古希腊雕塑的名词,我们姑且把中国青铜器发展的初期叫“古风期”吧。此期在前2000年至商早期。此时的青铜器继承了陶器的特征,多为素面器,逐渐有弦纹和云雷纹出现。以二里头、二里岗和郑州商城的出土器为代表。

“古典时期”是指青铜艺术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时间在商中至西周。此期的作品器形丰富多样,形式大方稳健,制作精良,艺术感染力强。各种纹样相当成熟,且以饕餮纹为其显著特征。

“装饰化时期”,是青铜艺术逐渐衰微的时期,但并不类似于希腊化时期,因为无论是器形还是装饰手段,装饰特征都有巨大的创新。不过,此期的青铜器反映的时代精神面貌,充满了享乐和萎靡,缺少商周之际精神上的雄健。此期在技术上进一步发展,失蜡铸造和错金银都是在此期出现的。由此,用“装饰化时期”一词,还是比较能反映西周以后青铜艺术特征的。

青铜时代的分期和地域分布有一定联系。尽管青铜文化主要是在中原发展起来的,但是中原范围内因权力的主导变化而多次变换中心。

夏和早商、中商的青铜艺术中心在河洛一带,目前所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和郑州商城均处在这一范围之内。自盘庚迁殷,青铜艺术的中心转移到了殷——即今天的安阳一带。周时又转移至陕中。春秋时代诸侯纷争,力量扩大,形成了以诸侯国为单位的多个中心。

从出土情况看,中商期的青铜器中心在河南、辽宁、山东、陕西、湖北等省。晚商期的青铜器出土地区范围则大得多,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及辽宁南部一带均有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出土。目前发现处于最北点的出土器在内蒙古西拉木伦河畔克什克腾旗的天宝同,这件商代铜甗(音眼)的形制纹饰与殷墟出品相近似,可以看做是晚商器物。长江以南发现的商代晚期青铜器的数量相当大,江西省都昌曾出土青铜甗。湖南的洞庭洞周围各县均曾出土此期青铜器,在湖南南部的常宁、醴陵也有发现。只要看一下出土于宁乡的四羊方尊,就能发现这一地区的制作水平毫不逊色于中原,甚至更胜一筹。甚至在广西也有商晚期青铜器出土。1974年,广西武鸣县勉岭曾在一处窑藏内发现戈、卣各一件。

西周时代青铜器使用的范围又扩大了。江苏丹徒、安徽屯溪弈棋都出土过西周器。东北至辽宁喀左,西南至四川彭县都有西周早期器的出土,而且造型相似。 

P25-27

序言

这本书出来了,我很激动,倒不是激动于出版了一本书,而是激动于这本书的出版过程波波折折,在觉得没有希望时竟诞生了。  

青铜时代的艺术如此震撼人心,但是在当代,我们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在艺术史中所占篇幅总是微乎期微。想到古希腊的雕塑,我们首先意识到的是,它们是艺术;而想到青铜器,我们首先意识到的是,它们是文物。这是因为古希腊艺术对后世西方艺术有决定性的影响,而青铜时代的艺术对后世中国艺术的发展影响甚小。但是,我们不可否认,青铜时代的艺术曾达到了最为典型的艺术高峰。我希望从生命精神的观点来解读青铜艺术,给读者一个新的欣赏青铜艺术的视角。

本书引文很多,是为了陈述我的最终观点的铺陈。另外,经逆这几年,我个人的有些观点已经发生变化,但是并不影响我对本书基本观点的坚持,所以并没改动。  

如果我的观点读者可以接受,我会很兴奋;哪怕读者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了青铜艺术的基本知识,我也心满意足了。  

              乔迁

              2006年8月11日晨于东窗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艺术与生命精神(对中国青铜时代青铜艺术的解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乔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462274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10-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5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6.414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45
18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