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前半生(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被誉为“奇书”,受到世人瞩目,享誉全球,风靡世界,历三十载而不衰。本书主要是撰写了中国末代皇帝傅仪的前半生,从他的家世、出身到他当上末代皇帝及一切的思想变化过程。

目录

序……………………………………………………………溥杰

《我的前半生》是怎样问世的(代序)……………………凌云

第一章 我的家世

 一 醇贤亲王的一生………………………………………1

 二 外祖父荣禄……………………………………………10

 三 慈禧太后的决定………………………………………16

 四 摄政王监国……………………………………………22

 五 亲王之家………………………………………………29

笫二章 我的童年

 一 登极与退位……………………………………………36

 二 帝王生活………………………………………………46

 三 母子之间………………………………………………55

 四 毓庆宫读书……………………………………………61

 五 太监……………………………………………………71

 六 我的乳母………………………………………………79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一 袁世凯时代……………………………………………84

 二 丁巳复辟………………………………………………94

 三 北洋元老………………………………………………105

 四 不绝的希望……………………………………………114

 五 庄士敦…………………………………………………122

 六 结婚……………………………………………………129

 七 内部冲突………………………………………………136

 八 遣散太监………………………………………………146

 九 整顿内务府……………………………………………151

 十 紫禁城的末日…………………………………………162

 十一 在北府里……………………………………………169

 十二 三岔口上的抉择……………………………………176

 十三 由“使馆区”到“租界”…………………………187

笫四章 在天津的活动

 一 罗振玉的努力…………………………………………198

 二 我和奉系将领之间……………………………………208

 三 谢米诺夫和“小诸葛”………………………………220

 四 东陵事件………………………………………………228

 五 领事馆、司令部、黑龙会……………………………233

 六 郑孝胥的理想…………………………………………242

 七 “行在”生活…………………………………………252

第五章 潜往东北

 一 不静的“静园”………………………………………263

 二 日本人意见分歧………………………………………273

 三 夜见土肥原……………………………………………278

 四 白河偷渡………………………………………………287

 五 在封锁中………………………………………………29l

 六 所见与所恩……………………………………………299

 七会见板垣………………………………………………304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一 傀儡戏开场……………………………………………310

 二 尊严与职权……………………………………………316

 三 订立密约以后…………………………………………321

 四 《国联调查团报告书》………………………………327

 五 第三次做“皇帝”……………………………………334

 六 幻想的破灭……………………………………………345

 七 吉冈安直………………………………………………353

 八 几个“诏书”的由来…………………………………358

 九 家门以内………………………………………………369

 十 大崩溃…………………………………………………379

第七章 在苏联

 一 疑惧和幻想……………………………………………388

 二 放不下架子……………………………………………391

 三 我不认罪………………………………………………393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一 我只想到死……………………………………………397

 二 初到抚顺………………………………………………403

 三 我离开了家族…………………………………………408

 四 搬到哈尔滨……………………………………………415

 五 写自传与献“宝”……………………………………420

 六 小家族起变化…………………………………………427

 七 坦白从宽………………………………………………434

 八 糊纸盒…………………………………………………441

 九 检察人员来了…………………………………………449

 十 东北人民的灾难和仇恨………………………………454

 十一 “自作孽,不可活”………………………………463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一 怎样做人?……………………………………………470

 二 问题在自己身上………………………………………476

 三 不可衡量的人…………………………………………482

 四 变化说明了一切………………………………………49l

 五 会见亲属………………………………………………500

 六 日本战犯………………………………………………610

 七 “世界上的光辉”……………………………………520

 八 再次参观………………………………………………528

 九 劳动与乐观……………………………………………533

 十 考验……………………………………………………543

 十一 特赦…………………………………………………550

新的一章………………………………………………………557

补充注释……………………………………………李文达 568

人物索引………………………………………………………572

试读章节

有一天,我在御花园里骑自行车玩,骑到拐角的地方,几乎撞着一个人。在宫里发生这样的事情,应该算这个人犯了君前失礼的过失,不过我倒没有理会。我的车子在那里打了个圈子,准备绕过去了,不料这个人却跪下来不走,嘴里还说;

“小的给万岁爷请安!”

这人身上的紫色坎肩,和太监穿的一样。我瞅了他一眼,看见他嘴上还有一抹胡茬子,知道他并不是太监。我骑着车打着圈子问他:

“干什么的?”

“小的是管电灯的。”

“噢,你是干那玩艺的。刚才没摔着,算你运气。干么你老跪着?”

“小的运气好,今天见着了真龙天子。请万岁爷开开天恩,赏给小的个爵儿吧!”

我一听这傻话就乐了。我想起了太监们告诉我的,北京街上给蹲桥头的乞丐起的诨名,就说:

“行,封你一个‘镇桥侯(猴)’吧!哈哈……”

我开完了这个玩笑,万没有想到,这个中了官迷的人后来果真找内务府要“官诰”去了。内务府的人说:“这是一句笑话,你干么认真?”他急了:“皇上是金口玉言,你们倒敢说是笑话,不行!……”这件事后来怎么了结的,我就不知道了。

那时我常常听到师傅们和太监们说,内地乡下总有人问:“宣统皇帝怎么样了?”“现在坐朝廷的是谁?”“真龙天子坐上了宝座,天下就该太平了吧?”我的英国师傅根据一本刊物上的文章说,连最反对帝制的人也对共和感到了失望,可见反对帝制的人也变了主意。其实人们念叨一下“前清”,不过是表示对军阀灾难的痛恨而已。我的师傅们却把这些诅咒的语言抬了来,作为人心思旧的证据,也成了对我使用的教材。

不过中了迷的人,在徐世昌时代的末期,倒也时时可以遇到。有个叫王九成的商人,给直系军队做军装发了财,他为了想得一个穿黄马褂的赏赐,曾花过不少功夫,费了不少钞票。太监们背后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散财童子。不知他通过什么关节,每逢年节就混到遗老中间来磕头进贡,来时带上大批钞票,走到哪里散到哪里。太监们最喜欢他来,因为不管是给他引路的,传见的,打帘子的,倒茶的,以及没事儿走过来和他说句话儿的,都能得到成卷儿的钞票。至于在各个真正的关节地方花的钱,就更不用说了。最后他真的达到了目的,得到了赏穿黄马褂的“荣誉”。

为了一件黄马褂,为了将来续家谱时写上个清朝的官衔,为了死后一个?法,那时每天都有人往紫禁城跑,或者从遥远的地方寄来奏折。绰号叫梁疯子的梁巨川,不惜投到北京积水潭的水坑里,用一条性命和泡过水的“遗折”,换了一个“贞端”的?法。后来伸手要?法的太多了,未免有损小朝廷的尊严,所以规定三品京堂①以下的不予赐谧,以为限制。至于赏紫禁城骑马,赏乘坐二人肩舆,赐写春条、福寿字、对联等等,限制就更严些。那时不但是王公大臣,就是一些民国的将领们如果获得其中的一种,也会认为是难得的“殊荣”。那些官职较低或者在前清没有“前程”,又没有王九成那种本钱,走不进紫禁城的人,如当时各地的“商绅”之类,他们也有追求的目标,这便是等而下之,求遗老们给死了的长辈灵牌上“点主”,写个墓志铭,在儿女婚礼上做个证婚人。上海地皮大王英籍犹太人哈同的满族籍夫人罗迦陵,曾把清朝最末一位状元刘春霖,以重札聘到上海,为他准备了特制的八人绿呢大轿,请他穿上清朝官服,为她的亡夫灵牌点主。当时某些所谓新文人如胡适、江亢虎等人也有类似的举动。我十五岁时从庄士敦师傅的谈话中,知道了有位提倡白话文的胡适博士。庄士敦一边嘲笑他的中英合壁的“匹克尼克来江边”的诗句,一边又说“不妨看看他写的东西,也算一种知识”。我因此动了瞧一瞧这个新人物的念头。有一天,在好奇心发作之下打了个电话给他,没想到一叫他就来了。这次会面的情形预备后面再谈,这里我要提一下在这短暂的而无聊的会面之后,我从胡适给庄士敦写的一封信上发现,原来洋博士也有着那种遗老似的心理。他的信中有一段说:

我不得不承认,我很为这次召见所感动。我当时竟能在我国最末一代皇帝——历代伟大的君主的最后一位代表的面前,占一席位!P114-116

序言

《我的前半生》到一九八七年已经发行了一百六十余万册,出版也已经二十三年了。现在的读者距离此书所写的年代已经越来越远,中年以下的读者大都不熟悉那个年代。出版社为了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书中的内容,请李文达同志又做了一些必要的注释,以重新付梓。我认为这种着眼点很好,所以也附骥濡笔写了这篇序。

最近,听说有一些人对此书成书有一些议论。我认为,只要把此书成书的过程和尔后溥仪与文达同志真诚合作的经过,加以说明,那些议论是可以消除的。

过去我也曾为《前半生》写过一篇所谓的序,说明它是供抚顺战犯管理所所方研究参考的。那篇《前半生》,并非现在读者所看到的《我的前半生》。那篇《前半生》,是溥仪和我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经过认罪阶段,努力总结自己的前半生,各自写出了一些东西之后,所方对我们的学习改造,尤其是对溥仪的特殊经历和他那几年以来的思想变化颇为重视,让我帮他去写的。其中最大部分是由他口述,由我执笔每天挤出时间去做的。大致是,从他的家世、出身到他当上末代皇帝,以及到一九五七年为止的一切思想变化过程。那篇东西我记得大约有四十多万字。因为那篇东西只是由亲身经历的一素材积累而成,充其量不过是一篇自己检查过去的杂记帐而已,根本是不能成其为什么书的。

现在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的《我的前半生》,其实并不是我们合作的那一本,而是由李文达同志以它做蓝本,经过去粗取精和广博征引之后,在一九六四年三月才真正印成书。

对于李文达同志的忘我努力,我大哥溥仪非常感激,曾写了一首诗:

四载精勤如一日,挥毫助我书完成。

为党事业为人民,认罪立功写新生。

我觉得这首诗就是对这本书的由衷评价,也是说党的改造政策是怎样一步一步前拉后推,使他这一滴早就应当被曈曈太阳晒干的污泥浊水,不但没有被晒干,而且也成了十亿人民大海洋的一部分了。

拉杂述怀,醉用为序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前半生(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爱新觉罗·溥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400614
开本 32开
页数 59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34
出版时间 1964-03-01
首版时间 1964-03-01
印刷时间 1996-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9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81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