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把产业群放在新技术革命以来的背景下,从STS的视角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新技术革命催生了高新技术产业群,也使传统产业群的内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者同时提出现代意义上的产业群既具有产业的和区域的一般特性,更具有专有技术集聚发展的本质特性,是一个产业与技术获得共同发展的开放系统。全书分析严谨,内容翔实,理论联系实际,对我国产业群的发展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图书 | STS视阈中的产业群--基于技术进步的研究/管理科学博士论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者把产业群放在新技术革命以来的背景下,从STS的视角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新技术革命催生了高新技术产业群,也使传统产业群的内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者同时提出现代意义上的产业群既具有产业的和区域的一般特性,更具有专有技术集聚发展的本质特性,是一个产业与技术获得共同发展的开放系统。全书分析严谨,内容翔实,理论联系实际,对我国产业群的发展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内容推荐 产业群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现象,也是许多国家或地区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目前所面对的现实问题。笔者把产业群放在新技术革命以来的背景下,从STS的视角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新技术革命催生了高新技术产业群,也使传统产业群的内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提出现代意义上的产业群既具有产业的和区域的一般特性,更具有专有技术集聚发展的本质特性,是一个产业与技术获得共同发展的开放系统。伴随产业群的形成,必然会带来专有技术的集聚发展,而“磁性效应”以及“顺应与同化”促成了技术集群的形成,“挤压与拉动”构成产业群促进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传染病模式”、“干中学模式”是产业群中技术扩散的典型方式,“集体学习”与“地理邻近”成就了产业群技术创新的集成创新模式。科技中介机构、科技创新源、政府与产业群及其技术进步之间是一种互动式的网络关系,它们以一个整体的方式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着。政府实施产业群战略,就应与它们建立起适应市场环境的这种新型关系。并提出产业群是落实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微观载体。走产业群之路要以体制改革为先导,以思维方式与发展理念之转变为根本。 目录 导言/1 一、产业群研究:背景与现状/1 二、观点、视角与方法:尝试与创新/3 三、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6 第一章 产业群:时代、背景与理论/9 第一节 时代与背景/1l 一、产业群:市场经济的产物/11 二、产业群:新技术革命之催化/13 第二节 产业群概念界说/16 一、产业群概念:一种解读/17 二、网络与结点:充分与必要条件/23 三、产业群与几个相关概念之比较/25 第三节 产业群理论形成/32 一、阿弗里德·马歇尔:奠基之功/33 二、阿尔弗雷德·韦伯:集聚因素之提出/35 三、迈克尔·波特:集群理论/38 第四节 产业群理论:方法论特征/40 一、整体性原则/40 二、系统方法/42 第二章 产业群中的技术现象/45 第一节 产业群与技术集群/46 一、技术集群表征/47 二、技术集群之形成:“磁性”效应、顺应与同化/5l 第二节 产业群与技术进步/53 一、技术进步的发生/55 二、技术进步之途径及其原因/59 三、挤压与拉动: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64 第三节 产业群技术的传播与扩散/65 一、产业群中技术传播之渠道/66 二、产业群中技术扩散之方式/70 三、技术扩散的过程描述/75 第三章 产业群:构筑技术创新新模式/77 第一节 产业群:解析技术创新之新视角/78 一、产业群:技术创新“超主体”之载体/78 二、产业群:技术创新层次结构之内核/85 第二节 产业群:筑就集成创新模式/89 一、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89 二、产业群:集成创新模式/93 三、技术集成创新:实现机制/97 第四章 产业群与科技中介机构/106 第一节 中介机构:利于产业群成长之结点/107 一、中介机构:一般功能分析/107 二、中介机构:产业群社会分工高度化的产物/109 三、中介机构:产业群技术进步的重要结点/11l 四、中介机构:成长与产业群环境/116 第二节 科技中介机构与产业群发展/118 一、科技中介与商业中介:联系、区别与特点/118 二、科技中介:产业群环境的优化/120 三、科技中介机构:分类与功用/122 第五章 产业群与科技创新源/126 第一节 科技创新源与产业群:结点与关系/127 一、结点、关系及其宏观表征/128 二、科技创新源:与产业群其他结点之关系/132 第二节 科技创新源与产业群:作用和反作用/140 一、科技创新源:知识源、技术源与创新环境/140 二、科技创新源:高级生产要素及合格劳动力的/142 三、科技创新源:与企业合作创新推动产业群之/144 四、产业群环境:对科技创新源的反作用/145 第六章 产业群:技术进步与政府行为/148 第一节 产业群与政府行为/148 一、政府:行为表现及其合理缘由/149 二、政府:双重角色/149 三、政府行为:产业群形成中的阶段性/151 四、政府行为与产业群:正反典型案例分析/154 第二节 产业群技术进步:政府的作用/156 一、政府作用的两种形式/156 二、政府的基本职责/158 第七章 产业群:中国科技创新与发展竞争优势之路/167 第一节 产业群在中国/168 一、现状与发展阶段/168 二、技术资源与技术创新能力/173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78 四、中国区域产业群:生成与发展的难点/181 第二节 产业群: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微观载/184 一、现有科教资源经济效用的更大发挥/185 二、科技服务于结构调整/186 第三节 产业群之路的政策内涵/187 一、科技体制改革:产业群之路的先导/188 二、思维方式与发展理念:产业群之路的根本/191 三、法律、政策与规划导向/194 四、积极营造环境,构建基础体系/198 结语 在互动中发展:从分化到有机整合/204 参考文献/206 后记/223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STS视阈中的产业群--基于技术进步的研究/管理科学博士论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郭淑芬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64014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2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00 |
| 出版时间 | 2005-03-01 |
| 首版时间 | 2005-03-01 |
| 印刷时间 | 2005-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3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062.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2 |
| 宽 | 140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