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设计教学既要留存传统经典教学体系中的优秀部分,又必须根据新世纪设计教学重组新的内容,这也是作者在编写本书过程中考虑与以往其他同类教材的差异之处。具体体现在对标志历史脉络的重新梳理、剖析标志大概念的元素组成、标志设计常规与特殊的设计手法、标志设计分类的重新整合确立,标志在三维应用环节中的制作推广,标志设计色彩问题等部分,尤其强调标志是处于系统联系中的核心角色,尽可能使之完整清晰并便于操作。书中除了这种新的结构设计,还使用了大量图形案例对理论加以说明,包含与内容联系的插图以及国内外经典案例。
图书 | 标志设计(中青新世纪高等院校设计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标志设计教学既要留存传统经典教学体系中的优秀部分,又必须根据新世纪设计教学重组新的内容,这也是作者在编写本书过程中考虑与以往其他同类教材的差异之处。具体体现在对标志历史脉络的重新梳理、剖析标志大概念的元素组成、标志设计常规与特殊的设计手法、标志设计分类的重新整合确立,标志在三维应用环节中的制作推广,标志设计色彩问题等部分,尤其强调标志是处于系统联系中的核心角色,尽可能使之完整清晰并便于操作。书中除了这种新的结构设计,还使用了大量图形案例对理论加以说明,包含与内容联系的插图以及国内外经典案例。 内容推荐 本书强调标志设计中的格律和骨骼。在灵活的排列元素的背后体现出某种理性秩序,这是一种在预先设计中不能完全看到的秩序。 强化了不合常规的标志设计,如100个标准色的标志、推演出的标志、可以改变组合外形的标志、立体光影的标志、层次复杂的标志组合、没有固定外形的标志等。这些标志的产生是由于当下品牌进化的观点:品牌经过一定周期要进行微妙的调整,以适应社会人文环境、审美标准、价值趋向改变的规律。 书中大部分作品是作者本人创作的。作者在进行过程讲解时有充分的信息分析,并且这些作品都是成熟的商业作品或文化作品,对学生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目录 第1章 概述 7 1 标志设计的定 7 1.1 概述 1.2 标志设计的定义 2 标志的功能与作8 3 对于标志设计优劣的评判 9 4 标志设计的潮流与发展趋势 11 5 标志设计与人文关系 13 6 优秀标志设计师所具备的素质 16 第2章 标志的历史 17 1 中国标志的历史 17 1.1 中国古代的标志 1.2 中国近现代标志 2 中国标志的历史 22 2.1 外国古代的标志 2.2 国外的现代标志设计 第3章 标志的设计方法 25 1 标志设计基本工作流程 25 1.1 信息搜集与前期分析 1.2 创意与思维、设计方法论与设计模型的应用 1.3 图形调整、最终完稿 1.4 推广验证、再设计准备 1.5 技术实现 2 标志设计的常用图形方法 35 2.1 图底反转 2.2 共用形 2.3 重构 2.4 几何化的规范图形 2.5 对称、均衡 2.6 简化 2.7 适合 2.8 螺旋线 3 不合常规的标志设计 50 3.1 100个标准色的标志 3.2 推演出的标志 3.3 可以改变组合外形的标志 3.4 体、光影的标志 3.5 层次复杂的标志组合 3.6 没有固定外形的标志 4 标志设计的进化论 57 5 标志设计在应用中的再设计 64 6 标志与视觉识别系 69 6.1 企业识别系统设计的概念 6.2 企业识别系统导入的必要性和必须性 6.3 企业识别设计从多个方面创造利润 6.4 企业识别系统对心理的暗示作用 7 标志设计与品牌战略 76 8 标志设计中的“格律”设计观 78 8.1 “格律”的设计观 8.2 理性的设计——骨骼 第4章 标志设计的分类及特点 83 1 标志设计的范围 83 1.1 标志图形 1.2 标准字 1.3 标志色彩系统 1.4 核心图形 1.5 等级标志 1.6 吉祥物 2 以文字为创意核心的标志设计 97 2.1 概述 2.2 汉字元素标志 2.3 拉丁字元素标志 2.4 综合文字 3 图形标志 114 3.1 抽象图形标志 3.2 具象图形标志 4 综合创意标志 122 5 系列标志 125 6 标志与环境 128 7 标志与导向系统 132 第5章 标志色彩 136 1 概述 136 2 标志色彩与主体的关系 137 3 标志色彩的调性 137 4 标志色彩的明度关系 138 5 色彩心理 138 6 标志色彩的表现形式 140 7 标志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141 7.1 标志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7.2 标志色彩的调和 7.3 标志色彩的表现方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标志设计(中青新世纪高等院校设计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6700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4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7-01 |
首版时间 | 2006-07-01 |
印刷时间 | 2008-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524.4 |
丛书名 | |
印张 | 9.2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5 |
宽 | 193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