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风水"在我国建筑先址规划、设计、营造中几乎无所不在,它具有我国古代哲理、美学、心理、地质、生态、景观、建筑等诸多方面的内涵,本书在研究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提取其中的科学观点,用现代科学理论进行了剖析,分析阐述了中国风水理论对现代建筑选址、单体设计、室内设计的影响和作用,适合建筑业从业人员参考。
图书 | 建筑环境与中国居家理念 |
内容 | 编辑推荐 传统的"风水"在我国建筑先址规划、设计、营造中几乎无所不在,它具有我国古代哲理、美学、心理、地质、生态、景观、建筑等诸多方面的内涵,本书在研究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提取其中的科学观点,用现代科学理论进行了剖析,分析阐述了中国风水理论对现代建筑选址、单体设计、室内设计的影响和作用,适合建筑业从业人员参考。 后记 这些年房地产开发流行的欧陆风、澳洲风只是表层的借用。我国民间传统的建筑美学主要侧重于造园术与风水交流,与现 代中国生活形态直接相关的建筑审美学说并没有成熟的规范, 大量住宅是作为城市总体面貌中绵延的背景,只有少数建筑能成为标志性建筑,而我国建筑已从满足有“一席之地”向更高的标准发展。清华大学建筑系景观研究所所长孙凤岐说:风水并不全是迷信,在什么地方建房子,在什么地方不该建房子,我们 祖先琢磨出一套经验理论,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古代的风水一说很讲究人以及建筑和环境的关系。 本书通过对古人已用了几千年的古代风水理论的研究,结合现代规划、建筑、室内设计的要求,得出以下结论: 1.古代风水理论虽然存在糟粕、迷信成分,但它对古代人文景观的修复、“造旧如旧”有理论指导作用,并且提供了不少有待研究的课题和方向。日本学者郭和掘输说:“离开风水就无法真正理解中国的传统建筑”。现代都市的发展已出现越来越多的 新的“房屋病”,不少现代科学不能解释的现象,往往可以用古代风水理论去证明,需要综合建筑学、心理学、交通工程学、美学、 哲学等各门学科的研究人员共同研究。 2.古代风水理论,特别是“形法”的理论,至今仍然对规划选址有指导作用,并且对水、土壤、风向、空气质量、环境提出要求。 而这些要求正是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现代越来越多的由于高压线电磁波的影响,以及装饰房中甲 醛等影响引起官司纠纷,也证明在这些方面研究的薄弱,同时也提醒人们以借鉴古代风水理论作为研究的方向选择。 3.古代风水理论对单体建筑的要求,也揭示了现代不少建筑物出现问题的根本。人们对现代建筑物第五面的要求,三维 美观、藏形于势的要求以及高层楼宇空气动力影响,都说明了其实古风水理论已用一种自己的语言提醒人们的注意,随着研究的深入也被逐步证明它的实用性。 4.在室内设计中,港台地区对古代风水理论的研究比较热烈,但也有个别充满迷信色彩;而室内的平衡布置,东方人独特的心理要求,是建筑学和装饰理论的补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建筑环境与中国居家理念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丁文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38925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4 |
出版时间 | 2005-05-01 |
首版时间 | 2005-05-01 |
印刷时间 | 200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2 |
丛书名 | |
印张 | 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4 |
宽 | 14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