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黎印象记/陈季同法文著作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有一位与辜鸿铭、林语堂齐名的人物,他用法文所写的介绍中国文化的著作,可以说在西方风靡一时。他与辜鸿铭、林语堂一起,被称作“福建三杰”。陈季同是近代史上第一位用法文写作的中国人。如今这位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已经被历史所淹没,然而回顾中法文化交流所走过的历史道路,不得不重新追述陈季同和他的法文著作。本书作者结合法国的文化对中国的居家、宗教节日、民众节日、公共娱乐等进行了介绍。本书对西方人认识中国的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意义!

内容推荐

19世纪末,在欧洲的文化舞台上,活跃着一位留着长辫子的中国人。他频繁出入于欧洲外交界和文化界的沙龙,成为政治杂志的封面人物;他还用法文创作了多部作品,是第一个在西方获得巨大成功的中国作家。在中学西传的历史上,即使辜鸿铭、林语堂也只能瞠乎其后。他就是晚清的外交官、曾朴的法文导师——陈季同。本书是《陈季同法文著作译丛》中的一册,这套《译丛》包括五本小册子,按照当年在法国初版时间的先后编排,分别是《中国人自画像》(1884)、《中国人的戏剧》(1886)、《中国人的快乐》(1890)、《巴黎印象记》(1891)、《吾国》(1892)。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言

婚姻

狂热

万国博览会

七十二天环游地球

首场演出

死者

中国影子

如果

决斗

度假

参观卢浮宫博物馆

热气球

在交易所

火车上

百货公司

大奖

新闻界

乡村

国家图书馆

马戏

阅览室

巴黎的咖啡馆

家庭

参观法院

拉丁区

中国的政治司法

中国的“蓝袜子”

试读章节

如果说现代文明使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容易,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舒适和福利等,它也造成了一种在我这样的守旧之辈看来十分奇怪的后果,那就是今天的人们生活在无休止的骚动之中。

持不同见解的欧洲人视对方为疯子,更不用说他们每天还用其他名称相互攻击。参观过夏朗东医院之后,我才相信人们竟然如此夸张地相互辱骂。这种情形就算不是疯狂,起码也是一种病态。如何定义这种病态,自有医生们作主;而本人则仅限于观察一种症状,即狂热,人们身受其苦,这一点无可争议。

要确定这一现象并非难事,甚至用不着为患者把脉!只需睁开眼睛,随便看看周围的人,就可以看到这一病症的表现:

我漫无目的地在街上闲逛,我注意到的第一样东西,就是大量的印刷品,人们将这些白色或黄色的纸张称为报纸,疯狂转动的机器每小时将四万份报纸倾倒在街上。

进入一个以百万计生产这些报纸的厂房,一个巨大的锅炉带动成百上千个滚筒以疯狂的速度在运动;一个巨大的纸卷转动得令你头晕目眩,它像蛇一样在印版之间扭动,出来时已经奇妙地印上黑字并裁剪开了。一些铁臂抓起这些纸张,将它们举起来,然后在桌面上一下子折叠十六张,这一切动作都快得令人难以置信。

举国上下以同样的狂热来消费这些产品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在街上,行色匆匆的人们抓起他们热切盼望的报纸,无论是吃闲饭者、工人还是职员,每个人都急不可耐地浏览。钱包鼓鼓的,车夫坐在座位上看得津津有味;门房坐在门口,沉浸在他的报纸带来的真真假假的新闻浪潮里;就连农民也受到这种普遍的感染,只消看看最畅销的报纸,仅售一个铜板的《小报》已经侵入了在此之前保持宁静的农村,令外省平静的老百姓也变得狂热起来。

所有人都在阅读、寻找、探究,他们放下自己的事情,却是为了管别人的闲事。而且,他们如此关心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国家以及本国政府的所作所为。人们宣称认识全世界,并且通过这四页纸了解地球上发生的全部事情。无论是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是在最偏僻的乡村,每个欧洲人都想知道上自君王下至黎民百姓的一切事情和举动,想知道部长大臣们在干什么,也想知道最默默无闻的农夫犯下的最微不足道的过失。

外交官的会晤、一位国王无关紧要的一句话、某次宴会上最无聊的讲话,都可以引起人们滔滔不绝的议论。人们寻找、探究,在假设之上假设。这项脑力劳动从来没有以任何确凿的事实为依据,因此是毫无用处和没有结果的,然而,人们却在上面花费宝贵的时间。

这种好奇心至少限于某一特别领域吧?不!正如它扩展到整个空间,它也企图涵盖最广泛的人类行为。这种好奇心在政治上——在我国只是专家们的事——得不到满足。它涵盖科学、文学、艺术、商业、工业、犯罪、忠诚、婚姻以及生老病死。从大清早起,欧洲人就开始了解政治家的演说以及化学上的新发现;了解关于最新一出戏的报道以及最近一桩案件的详情;人们幸福地呼吸火山爆发带来的酸味的芳香,兴致勃勃地打听上流社会以及市井之间每天发生的不法行为。

似乎这种狂热还不够厉害,疾病的传播者们还利用种种可能的途径来加以扩散:招贴、广告和沿街叫卖的小贩刺激着公众的想像力,向人们兜售着新鲜出炉的丑闻,如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那就不妨编造一些。P9-11

序言

这套《译丛》的作者陈季同,1852年生于福州,1907年卒于南京,是清末的一位外交官。19世纪后期,他曾在欧洲学习、生活、工作了十余年,归国之后,又积极参与过诸如维新变法、中日战争等一系列政治、外交活动,可以说,这是一个在晚清史中发挥过独特作用的人物。而与其在政治、外交上的作为相比,陈季同在文化上的建树更为卓著。他在欧洲期间所著的法文书,致力于将一个理想化的中国形象传达给西方公众,在当时颇具影响力,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为传播。可叹的是,随着时光流逝,陈季同其人、其书早已埋没于历史尘埃深处,为人淡忘。

近年来,这个曾经被历史遗忘的人物又开始逐渐被人们了解。这个了解的过程就好像是从海底打捞一艘沉船,先是桅杆浮出水面,之后又露出了甲板,进而我们又看到了船舱,最后才是整个船身破水而出。要想使有关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晚清外交官的谜团彻底水落石出,我们就非得等到整艘沉船出水之日不可。现在奉献给各位读者的《陈季同法文著作译丛》就是我们这种“打捞沉船”工作的一部分。

这套《译丛》包括五本小册子,按照当年在法国初版时间的先后编排,分别是《中国人自画像》(1884)、《中国人的戏剧》(1886)、《中国人的快乐》(1890)、《巴黎印象记》(1891)、《吾国》(1892)。这虽然不是陈季同法文著作的全部,也已包括了他的主要作品。余下的几种,即《黄衫客传奇》、《中国故事集》、《英勇的爱》,我们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奉献给大家。

既然是打捞沉船,我们总是期望能从中发现些珍宝,陈季同这位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倒也没让我们失望。《中国人自画像》是国人最早用西文写作的畅销书;《中国人的戏剧》也是国人最早用西文写作的一部中西戏剧比较著作;而在另几种著作中,作者所具有的风趣、犀利的文风,宽广的中西文化视野,以及熟练运用的“比较风俗”研究方法,也都有其独到之处,将会给读者的阅读增添些许趣味。

不过,由于作者广泛征引中国古代的文献材料,其中涉及的问题又相当驳杂,因而,我们的译者还原中文时,在颇费了些“寻寻觅觅”的工夫之后,还是留下了许多遗憾,这是我们应该向读者坦率承认和表示歉意的地方。此外,还有一点要向读者特别说明:现在各书中的图片并不是原书所有,是我们应出版社的要求,为使《译丛》生动活泼,而设法加入的。这些图片多选自中国古代的版画集,或许与书中内容未尽贴切,也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译丛》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敏锐眼光,才使我们的计划得以付诸实施;而出版社对编译者的理解与支持,也使我们能有时间在译文上从容推敲,力求信实、通达。我们还要感谢段映虹、韩一宇、凌敏这几位出色的译者,她们在百忙中承担了《译丛》各书的翻译工作,又以严谨认真的态度保证了这套丛书的翻译质量。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大家在阅读这几种著作时,也许会跟我们开始时一样,对于作者某些激烈抨击西方文化而又过于美化中华帝国的文字感到吃惊和困惑。这大概是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很正常的一种反应。可是,如果我们处在晚清那个时代,处在列强的炮口之下,处在强势的西方文化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处在被人视为劣等民族的屈辱之中,大家也许就能理解,陈季同的“过度”敏感和自尊,代表的是弱势文化一种理所当然的愤懑和抗争。正如作者所说:“面对专横的欧洲人对我们古老制度和习俗的蔑视,难道我还不能自卫吗?难道我还不能试图破除偏见吗?”

李华川

2005年5月1日

书评(媒体评论)

在索邦大学的阶梯教室里,在法语联盟的课堂上,一位中国将军——陈季同在讲演。他身着紫袍,高雅地端坐椅上,年轻饱满的面庞充溢着幸福……他的演讲妙趣横生,非常之法国化,却更具中国味,这是一个高等人和高级种族在讲演。透过那些微笑和恭维话,我感受到的却是一颗轻蔑之心:他自觉高于我们,将法国公众视作孩童……着迷的听众,被他的花言巧语所蛊惑,报之以疯狂的掌声。

——罗曼·罗兰

摘自1889年2月18日的日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黎印象记/陈季同法文著作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陈季同
译者 段映虹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59356
开本 32开
页数 1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5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2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56.5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0
14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