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了国家级名老中医张学文教授在疑难病方面的医疗经验,疗效一流,实用性强。上篇为疑难病理论阐述部分,旨在启迪疑难病辨证治疗思路;中篇为中医疑难病和西医难治病临床诊疗部分具体反映了名医在每个病上的辨治经验,为本书主要内容;下篇为中药、方剂在疑难病中的运用体会.对于有一定临床阅历的中医内科医生,本书将提供更多的启发和具体的帮助.有助提高疑难病的疗效。
图书 | 疑难病证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了国家级名老中医张学文教授在疑难病方面的医疗经验,疗效一流,实用性强。上篇为疑难病理论阐述部分,旨在启迪疑难病辨证治疗思路;中篇为中医疑难病和西医难治病临床诊疗部分具体反映了名医在每个病上的辨治经验,为本书主要内容;下篇为中药、方剂在疑难病中的运用体会.对于有一定临床阅历的中医内科医生,本书将提供更多的启发和具体的帮助.有助提高疑难病的疗效。 序言 中国医学博大精深,绵延两千余年。岐黄肇始,秦汉奠基,唐宋代有发展,明清名医辈出,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造就了大批医药学家。既有较系统的理论,又有极为丰富的宝贵医疗经验.特别是各种疑难病的辨治经验是中医学宝库中独具特色的精华之一。 随着疾病谱的转变,疑难病日渐增多。在中医学界,对疑难病的专门研究像雨后春笋发展起来。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疑难病专业 委员会召开过多次疑难病学术会议.不少杂志开辟了疑难病专栏,有关疑难病专著也不断涌现,充分说明疑难病的防治正成为医学家关注的一个热点。这是因为疑难病辨治水平集中反映出医者的理论造诣和学识水平,是衡量和鉴别医者业务能力优劣的标尺,也可能是中医药走向2l世纪的突破口。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说过:“医不贵能 病,而贵能愈难病……病之难也,非常医所能疗”。它的实质是强调中医不仅要善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而且擅治一些疑难病,这才是中医赖以生存、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张学文教授从事医、教、研工作多年,特别是长期临床,对疑难病的辨治积有独到体验 和少医案。现由其弟子在继承发扬中医学辨 治难病经验基础上,对张教授治疗疑难病学 术想和经验加以整理,经数年不懈努力.六 易其稿,终于完成《疑难病证治》第2版。该书从疑难病的概念、治疗思路、常用治法,系统总结其治疗疑 难病的经验和规律,重点论述了中医内科等疑难大病的辨治, 以张教授独到的卓识为出发点,不求其全,但求其深,理论联 系实际,着眼于辨疑解惑,确为近年来有关疑难病证治的一部 佳作。 我与张教授相识多年,经常在一起探讨理论,交流学术,常为其执着追求的精神,严谨求实、谦逊好学的学风,勤于临 证善于总结及关爱患者的诚心所感动。当其凝聚多年心血的大作问世之际,谨表祝贺,并乐而为之序。 路志正 20()4年6月6日于北京怡养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疑难病证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学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06691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58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23 |
出版时间 | 2005-05-01 |
首版时间 | 1996-06-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42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6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2 |
宽 | 140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