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山南水北(八溪峒笔记)(精)
内容
编辑推荐

韩少功归隐乡野后创作的首部跨文体长卷散文,记录了山野自然和民间底层的深入体察,是一部亲历者挑战思想意识主潮的另类心灵报告。韩少功的“寻根”与回乡,他二十几年来的写作和生活,演绎着中国人在城乡之间的焦虑和选择,他把认识自我的问题执着地推广为认识中国的问题。

内容推荐

韩少功归隐乡野后创作的首部跨文体长卷散文,记录山野自然和民间底层的深入体察,一部亲历者挑战思想意识主潮的另类心灵报告。

韩少功的“寻根”与回乡,他二十几年来的写作和生活,演绎着中国人在城乡之间的焦虑和选择,他把认识自我的问题执着地推广为认识中国的问题。

目录

1.扑进画框/1

2.地图上的微点/5

3.回到从前/7

4.残碑/12

5.耳醒之地/16

6.拍眼珠及其他/18

7.智蛙/22

8.笑脸/24

9.准制服/26

10.特务/28

11.怀旧的成本/30

12.开荒第一一天/34

13.治虫要点/38

14.村口疯树/42

15.月夜/46

16.瞬间白日/48

17.太阳神/49

18.蠢树/51

19.再说草木/53

20.红头文件/57

21.CU1TURE/60

22.每步见药/63

23.养鸡/66

24.小红点的故事/69

25.无形来客/71

26.晴晨听鸟/73

27.巢/75

28.忆飞飞/77

29.雷击/80

30.守灵人/83

31.中国式礼拜/81

32.开会/89

33.船老板/92

34.藏身入山/96

35.塌鼻子/100

36.神医续传/102

37.老地主/104

38.卫星佬/107

39.意见领袖/110

40.面子/115

41.诗猫/118

42.猫狗之缘/121

43.山中异犬/124

44.三毛的来去/129

45.感激/135

46.窗前一轴山水/137

47.墙那边的前苏联/142

48.当年的镜子/144

49.知情人/146

50.隐者之城/148

51.邻家有女/150

52.笑大爷/154

53.垃圾户/157

54.最后的战士/162

55.老逃同志/166

56.寻找主人的船/169

57.一块钱一摇/173

58.月下狂欢/175

59.农痴/177

60.一师教/181

61.非典时期/187

62.青龙偃月刀/189

63.瓜菜/193

64.非法法也/196

65.疑似脚印/199

66.堰学/204

67.空山/205

68.天上的爱情/208

69.庙婆婆/212

70.野人/214

71.野人另一说/215

72.气死屈原/217

73.兵荒马乱/222

74.带着丈夫出嫁/226

75.豪华仓库/229

76.蛮师傅/233

77.欢乐之路/237

78.口碑之疑/241

79.很多人/245

80.认识了华子/249

81.也认识了老应/252

82.蛇贩子黑皮/255

83.雨读/258

84.时间/262

85.你来了/264

86.守秋/265

87.夜半歌声/268

88.各种抗税理由/270

89.另有一说/274

90.李家兄弟/276

91.十八扯/281

92.相遇/284

93.老公路/289

94.老地方/294

95.待宰的马冲着我流泪/296

96.另一片太空/297

97.秋夜梦醒/300

98.遍地应答/306

99.在天空/310

试读章节

1.扑进画框

我一眼就看上了这片湖水。

汽车爬高已经力不从心的时候,车头大喘一声,突然一落。一片巨大的蓝色冷不防冒出来,使乘客们的心境顿时空阔和清凉。前面还在修路,汽车停在大坝上,不能再往前走了。乘客如果还要前行,探访蓝色水面那一边的迷蒙之处,就只能收拾自己的行李,疲惫地去水边找船。这使我想起了古典小说里的场面:好汉们穷途末路来到水边,幸有酒保前来接头,一支响箭射向湖中,芦苇泊里便有造反者的快船闪出……

这支从古代射来的响箭,射穿了宋代元代明代清代民国新中国,疾风飕飕又余音袅袅——我今天也在这里落草?

我从没见过这个水库——它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是我离开了这里之后。据说它与另外两个大水库相邻和相接,构成梯级的品字形,是红色时代留下的一大批水利工程之一,至今让山外数十万亩农田受益,也给老山里的人带来了驾船与打鱼一类新的生计。这让我多少有些好奇。我熟悉水库出现以前的老山。作为那时的知青,我常常带着一袋米和一根扁担,步行数十公里,来这里寻购竹木,一路上被长蛇、野猪粪以及豹子的叫声吓得心惊胆战。为了对付国家的禁伐,躲避当地林木站的拦阻,当时的我们贼一样昼息夜行,十多个汉子结成一伙,随时准备闯关甚至打架。有时候谁掉了队,找不到路了,在月光里恐慌地呼叫,就会叫出远村里此起彼伏的狗吠。

当时这里也有知青点,其中大部分是我中学的同学,曾给我提供过红薯和糍粑,用竹筒一次次为我吹燃火塘里的火苗。他们落户的地点,如今已被大水淹没,一片碧波浩渺中无处可寻。当机动木船突突突犁开碧浪,我没有参与本地船客们的说笑,只是默默地观察和测量着水面。我知道,就在此刻,就在脚下,在船下暗无天日的水深之处,有我熟悉的石阶和墙垣正在飘移,有我熟悉的灶台和门槛已经残腐,正在被鱼虾探访。某一块石板上可能还留有我当年的刻痕:一个不成形的棋盘。

米狗子,骨架子,虱婆子,小猪,高丽……这些读者所陌生的绰号不用我记忆就能脱口而出。他们是我知青时代的朋友,是深深水底的一只只故事,足以让我思绪暗涌。三十年前飞鸟各投林,弹指之间已不觉老之将至——他们此刻的睡梦里是否正有一线突突突的声音飘过?

巴童浑不寝,夜半有行舟。这是杜甫的诗。独行潭底影,数息身边树。这是贾长江的诗。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峰形。这是王勃的诗。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是孟浩然的诗。芦荻荒寒野水平,四周唧唧夜虫声。这是《阅微草堂笔记》中俞君祺的诗。……机船剪破一匹匹水中的山林倒影,绕过一个个湖心荒岛,进入了老山一道越来越窄的皱折,沉落在两山间一道越来越窄的天空之下。我感觉到这船不光是在空间里航行,而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画廊里巡游,驶入古人幽深的诗境。

我用手机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在柴油机的轰闹中听不太清楚,只听到他一句惊讶:“你在哪里?你真的去了八溪?”——他是说这个乡的名字。

为什么不?

“你就打算住在那里?”

不行吗?

我觉得他的停顿有些奇怪。

融入山水的生活,经常流汗劳动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最自由和最清洁的生活?接近土地和五谷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最可靠和最本真的生活?我被城市接纳和滋养了三十年,如果不故作矫情,当心怀感激和长存思念。我的很多亲人和朋友都在城市。我的工作也离不开轰轰城市。但城市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越来越陌生,在我的急匆匆上下班的线路两旁与我越来越没有关系,很难被我细看一眼;在媒体的罪案新闻和八卦新闻中与我也格格不人,哪怕看一眼也会心生厌倦。我一直不愿被城市的高楼所挤压,不愿被城市的噪声所烧灼,不愿被城市的电梯和沙发一次次拘押。大街上汽车交织如梭的钢铁鼠流,还有楼墙上布满空调机盒子的钢铁肉斑,如同现代的鼠疫和麻风,更让我一次次惊悚,差点以为古代灾疫又一次入城。侏罗纪也出现了,水泥的巨蜥和水泥的恐龙已经以立交桥的名义,张牙舞爪扑向了我的窗口。

“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酒吧里的男女们疲惫地追问,大多找不出答案。就像一台老式留声机出了故障,唱针永远停留在不断反复的这一句,无法再读取后续的声音。这些男女通常会在自己的墙头挂一些带框的风光照片或风光绘画,算是他们记忆童年和记忆大自然的三两存根,或者是对自己许诺美好未来的几张期票。未来迟迟无法兑现,也许永远无法兑现——他们是被什么力量久久困锁在画框之外?对于都市人来说,画框里的山山水水真是那样遥不可及?

我不相信,于是扑通一声扑进画框里来了。

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山南水北(八溪峒笔记)(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少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36987
开本 32开
页数 31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35
出版时间 2006-10-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0.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55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8: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