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快乐女孩成长笔记(15岁考上清华大学)
内容
编辑推荐

快乐教育:两岁能识字,五岁登泰山,十岁考进北京八中少儿班,十五岁考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最著名的大学、最著名的院系;快乐成长没有进过兴趣班,琴棋书画不精也通;没有参加托福训练班,一次就考六百五十分……给孩子插上快乐的翅膀,让孩子在蔚蓝的天空翱翔!15岁的女孩南南,2002年以677分的高分,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女孩南南究竟有什么秘诀?本书通过讲述南南成长的经历,揭示了人们常常忽略的一个道理,这就是:孩子的成长过程完全可以是健康快乐的。《城市季风》作者、著名教育专家杨东平教授撰文评论……

内容推荐

当前,孩子的教育已经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而不少家长却不知如何才能帮上孩子的忙。本书作者彭嘉陵以培养女儿的切身经历,告诉读者,家长自己就能帮助孩子:孩子的启蒙教育家长是大有可为的;孩子在学习当中遇到困难,家长是完全可以帮忙的。书中详细介绍了家庭教育的几种方法,如应让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尽情玩耍;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家长的帮助比请家教好得多;在节假日,让孩子走出去放松心灵比无休止的补课要好得多;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等。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也在书中直面自己的教育失误,如:启蒙教育没有计划,不够系统,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的较弱学科没有认真对待,致使弱项一直较弱;没有特意教孩子如何与人交往,待人接物等,为家长们提供了值得记取的教训。使这本成为既是家庭启蒙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读物。

目录

第一章 “不速之客”的快乐童年/1

1.科学养育,快乐成长/2

(1)出生在传染病医院的早产儿/2

艰难的孕育/2

牛奶加蔬菜水/5

(2)尽情享受幼儿时期的快乐时光/7

转椅不坐推着跑.发泄体内多余能量/8

不愿回家的“野丫头”/11

周末爬山好快乐/13

鼓励孩子玩出新花样/14

玩法新奇、刺激、快乐/19

酷爱蹦床,体验飞翔的感觉/21

旅游的乐趣和收获/22

养成良好习惯/28

动静结合,拼图剪画/30

2.发挥父母亲情优势。尽量避免隔代教养/32

(1)养不教父之过/32

(2)公共汽车上的游戏/36

(3)投其所好/38

(4)天天都上幼儿园/39

第二章 开发潜能从看图识字开始/42

1.让孩子早早接触书籍/42

(1)讲故事与看书/44

尽量让孩子多阅读/47

常给孩子买新书/49

(2)好提问与看书/50

(3)希望孩子爱学习,父母首先崇拜书/51

2.抓住时机教孩子认字/52

识字启蒙有理论依据/52

早识字打开孩子心智/55

在阅读中识字/56

讲故事促进阅读,自然识字/57

说儿歌与认字/59

3.怎样教孩子认字/60

(1)先看书,再认字/62

(2)给孩子慢慢“念书”/65

(3)讲清字形字义及衍生意义/67

(4)不必制定什么教学计划/70

4.教孩子学算术讲清递进关系/73

5.早认字培养成就感和自信心/75

五岁半主持姥爷生日宴会/75

半小时背会世界第一古长联/76

不刻意背唐诗宋词.不必上辅导班/78

第三章 小小读书郎的快乐与苦闷/81

1.比大孩子聪明也更淘气/81

2.厌烦机械重复的学习方式/85

3.没当上“好儿童”,也与班长无缘/88

4.学校不应按部就班/89

5.家长不要强加兴趣/91

第四章 少儿班的素质教育/99

1.过关斩将,终被北京八中少儿班录取/98

(1)偶然得知少儿班招生消息/99

(2)少儿班是干什么的/100

(3)有的孩子已多次报考/102

(4)通过复试后参加一周试读/105

(5)宁缺勿滥,少七班比计划少招了一个人/107

2.学得轻松,玩得愉快/109

(1)语文,培养理解和应用能力/111

(2)英语,以实际应用为目的/120

(3)数理化教学培养兴趣、调动能力/127

(4)了解社会.增加许多课外活动/128

(5)少儿班的创造——自然体育课/139

让学生有~副好身体/139

锻炼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意志力、忍耐力/145

培养囱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148

战胜困难的愉悦感终身难忘/150

3.少儿班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154

第五章 勇敢放弃冲击高峰/156

1.14岁,与北大擦肩而过/156

(1)放弃免试就可上的浙江大学,一心要上清华、北大/156

(2)10分之差,没能进入北大.却被北京某全国重点大学录取/158

(3)犹豫再三,果断选择复读/160

(4)北京某重点大学希望南南去就读/165

2.备战高考的四大秘诀/166

(1)主攻弱项稳住强项/166

(2)调整心态提高效率——快乐女孩介绍临战经验/168

(3)紧张之余锻炼身体/170

(4)家长不要事事包办/172

3。是否复读因人而异/174

第六章 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178

1.家长的作用不可替代/179

(1)成绩差点不要急于请家教.父母帮助更有效/179

(2)南南的英语在父母帮助下迅速提高,并一直在班里领先/181

(3)数学本来较差,在爸爸”陪练”下,迅速赶了上来/186

(4)家长的帮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191

2.采取正确方法激励孩子/195

(1)自己的前途自己奔,谁都靠不上/195

(2)不要和别的孩子比,最好和孩子纵向北/197

(3)以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过去和现在的变化来激励孩子/198

(4)特殊的环境下如何给孩子激励和刺激/202

3.学习耍讲效率而不是拼时间/203

(1)寒暑假,尽量让孩子走出去,不要老补课/203

(2)开卷有益,孩子应多看“闲书”/220

{3)高三学生熬夜得不偿失/221

4.家长如何成为孩子的朋友/222

(1)多理解、信认,少埋怨、教训/222

(2)给更多的自主权.孩子才能长大/224

(3)教育孩子,父母思想要统/226

第七章 清华小学子/228

1.比许多大同学更有自我管理能力/230

2.运动队和社团的积极分子/233

3.完全能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成绩中偏上/236

4.自己做主,献血献爱心/241

第八章 成功家庭教育背后的缺憾/243

1.教训/243

(1)启蒙教育没有计划.不够系统/243

(2)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245

(3)没有根据情况要求学校升级/246

(4)对于较弱学科的补课,没有抓落实/247

(5)没有特意教孩子与人交往,待人接物/249

2.启示/252

3.面对应试教育的无奈/253

第九章 聪明孩子要从小培养/256

1.让更多孩子成为“神童”/256

许多国家对超常教育都十分重视/256

古代许多杰出人物都是“神童”/258

2.如何鉴别你的孩子是否聪明/262

认知(智力)方面/262

个性特征方面/263

创造力方面/264

3.“神童”需要正确引导/266

4.超常教育适应聪明孩子的身心发育,不是拔苗助长/268

社会对超常教育的误解由来已久,有必要澄清/268

不要忽视全国有300-900万高智商儿童/269

少儿班的素质教育应该在全社会推广/270

后记/273

南南感想/277

附录:南南云南游记/279

试读章节

转椅不坐推着跑,发泄体内多余能量

南南一岁三个月大时,我们就把她送进了幼儿园。从小的“床上体操”,使南南养成了爱锻炼的习惯,她常常因为好动而被老师绑在椅子上。但是,孩子好动的天性是挡不住的。每天下午四点多钟放学,从幼儿园接出来,被压抑了一天的她,就像从笼子里放出来的小鸟,她要在幼儿园门口的游乐园玩上两三个小时。天不黑不回家,没玩够不回家。我们也就顺其自然,让她玩个够。

游乐园里其实只有转椅、滑梯、爬高梯等。她最爱玩的是转椅,但她不爱坐,而爱转。往往是刚放学时一大帮孩子抢着坐,她和另外一些孩子就帮着推,推着推着,坐的孩子走了,推的孩子坐上去转了几圈也走了,而她还在一圈圈地推着、跑着,乐此不疲。我们后来发现,她其实是喜欢跑步,推着转椅一圈圈地跑着很有乐趣。

跑累了,她会再玩玩滑梯、爬高梯等。滑梯没什/厶危险,我们只是远远地看着她就行;但爬高梯有点危险,记得当时《人民日报》社幼儿园门口的高梯是铁条制成的,是个空心的大金鱼造型,一片片的鱼鳞就是一个个的爬梯,高低错落,万一失足踩空踩滑都会摔得很惨。特别是当时还没有旅游鞋,冬天一般就穿棉鞋,鞋底是白塑料的,较滑;夏天的凉鞋也多是塑料的,底子也很滑。我们很怕她踩滑摔下来。一两岁时我们就扶着她,后来渐渐地她的平衡掌握得很好,越来越灵活,像个机灵的小猴子似的,我们只需在旁边小心翼翼地盯着她就行。她几乎没出现过什/厶险情。

本来她也喜欢玩翘翘板,但往往找不到和她体重不相上下的孩子,因为多数孩子放学后就回家了,剩下的几个都比较大。而我们大人与她体重相差太远。渐渐地,她对翘翘板便失去了兴趣。

这样,她每天从幼儿园出来,在门口的游乐园要玩到尽兴才肯回家。因此,不太熟识的人一直认为南南是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子。

南南特别喜欢在户外玩,也很喜欢跑步。有时候,她与别的小朋友在幼儿园门口玩累了,商量着去小朋友家玩,两人疯跑着往家赶,我或她爸爸就只好和那个小朋友的家长两个大人在后面猛追。渐渐地,我们琢磨出来,她跑步并不是因为喜欢跑,而是因为在幼儿园关了一天,憋得慌,出来后才终于有了伸展胳膊腿儿的机会。

我们觉得,孩子其实是需要发泄的。许多家长都说自己的孩子淘,特别是男孩子,好动,爱玩。为什么?就是因为体内的能量积聚了太多需要消耗,而这种消耗是每天需要的。如果这种消耗没有得到实现,孩子就“好动”。但许多家长并没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出来就匆匆赶回家做晚饭,把孩子一人关在屋里自己玩。其实这并非明智之举。

此外,孩子多在户外活动,除了消耗能量外,还促进身体发育,医学专家说,多运动促进胃肠功能消化吸收,促进孩子生长发育,因此可以说,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运动来促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发现,有的孩子玩得很快活,因而长得很健壮。可有的孩子病病歪歪的,瘦弱矮小,甚至胆小怕事,而且总是哭丧着脸,总往大人怀里钻,总要大人抱——这对大人来说也是一大负担。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在大人的怀里长大的,很少有自己的运动,特别是户外活动。这样的孩子要么胆小怕事,要么身体瘦弱。

P008-010

序言

2002年,我们的女儿南南以677分(满分750)考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系。这个分数在北京地区排名大概在20名以内,而她当时还不满1 6岁。

考进清华本已不易,考进清华最好的院系之一更是难上加难,而15岁多考进国内顶尖大学最好的院系,就似乎成为奇迹了。为此,听说的人,不管认识不认识,都问我们到底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孩子成绩好有什么诀窍?我们还接待过同事或朋友介绍过来的几个家长,他们专程来向我们请教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们不得不一遍遍地给他们讲述。

收到清华的录取通知书后,北京有关方面在军事博物馆组织了一次全市高考前百名考生答2003年考生和家长问的一次活动,南南穿着“2002年北京市优秀考生”的T恤衫,一天接待了数十名学生和家长,讲得口干舌燥,几乎说不出话来。

可见,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自己学习好,但往往不得法;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最上心,都盼望孩子上个好学校,长大成为有用之才,却不知如何才能帮上孩子的忙。

这几年,我们看过一些培养孩子成才的书。但感觉许多孩子的成长经历都有一个共同点:大都学得太累,不是被家长逼着学,就是被老师强迫学,几乎没有玩耍的时间。有的孩子从出生到整个成长阶段,家长几乎完全按照事先订好的计划行事,甚至还要培训与孩子接触的所有家人。这就使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始终把学习当成一项与生俱来的繁重的任务。

而我们女儿南南的成长经历,总体来讲,生活和学习是比较快乐的,多数情况下,学习是不太困难的,在许多时候,甚至是很快乐的。可以说,南南不仅有快乐的童年,也有较为轻松和幸福愉快的少年时代,现在正进入她非常独立、自主的青年时代。

回忆起来,我们对她的家庭启蒙教育,应该算是自然教育法,学习对她来说是一种乐趣。我们觉得,这种家庭教育法更具有可操作性,大多数孩子和家长都可以做到。

南南的成功,还受益于北京八中少儿班。少儿班系统而正规的教育,使南南能够这么快速地成长。

其实,早在2001年,南南就已考上北京某重点大学。那一年,她才14岁。由于她仅以10分之差没能考上北大,考虑再三,还是不甘心,要上最好的大学。专门提及这,是想说明,南南1 5岁考上清华并非特例,或者说还不是最好的、最小的。她所在的北京八中少儿班的50多个学生,大都是十四五岁上大学,而且全都上的是全国重点大学,其中约一半进了北大、清华。就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少七班不少学生已被保送到北大、清华、中科院等顶尖学府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有的还被国外重点大学录取为硕士或博士,而此时他们才十八九岁,正是一般孩子考大学的年龄。

是不是少儿班学生天生就智力超常,就能学得轻松,学得好呢?据少儿班老师说,这帮孩子,并没有一个是真正天生就智力超常的,只不过是早期智力开发得比较好,后来学校教育方法比较得当。因此,我们认为,年龄并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早期教育,特别是家庭启蒙教育;同时,学校的素质教育也彳艮重要。

与大多数孩子一样,南南从小也是个非常淘气的孩子,有时甚至比许多男孩都淘气,简直就是个“假小子”。从一个“淘气包”到“天才”,从一个普通婴孩到“超常”少女,我们觉得,南南较为顺利的成长经历,主要是我们从小没有限制她,而是任由她自由发展,并适时给予智力开发,能够进入北京八中少儿班,说明我们这种方法的初步成功;而少几班正规、系统的素质教育,进一步开发了她的智商、情商等潜能,才使她得以在小小年纪考入清华大学,成为所谓的“天才”少女。

简言之,成长初期家长的正确引导,加上后来学校正规系统的教育,以及家长的协助、配合,促成了南南的初步成功。  本书试图结合南南的成长历程,以及北京八中少儿班的成功实践,探讨早期教育和素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大影响。同时,告诉读者一个道理:家长毋须花费太多工夫,就完全可以、也能够帮助孩子取得学习进步,并帮助其思想成熟,健康成长。

美国天才威廉·詹姆斯·塞德兹,11岁就进入哈佛大学。其父亲,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塞德兹博士认为,与其说天才是由先天的遗传、禀赋等因素所决定,莫如说是由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等因素所决定的。天才儿童全是某种教育的结果。我们非常认同这一观点。从南南的成长经历,我们认为,孩子应该从小培养。也就是说,早期教育相当重要。如果家长们都有意对孩子从小培养,大多数孩子都可能成长为聪明孩子。

我们把南南成长的故事写出来,算是我们探讨孩子教育的一点经验体会,希望给渴望培养儿女成才的家长们一点启发。

本来,南南爸爸对南南的教育花费了更多心血,起到了更为重要甚至是关键的作用,但他工作忙,这本书就只好由我来写了。

作者 彭嘉陵

2006年5月

后记

由于没有整块儿的时间,这本并不太厚的书断断续续写了三年多。同时,由于一开始女儿坚决反对写,至今也并不太同意,因此,我也没什么写作的动力。

但是,许多朋友听说我要写这本书,都认为很好,有的多次问我何时写完。他们希望越快越好,使他们能早点看到,早点用到教育自己的孩子上。有的甚至说,你写一段就给我们发电子邮件过来,我们好尽早照着做。有的还开玩笑说,你要是出书晚了,我们孩子长大了,就学不到了。正是他们的迫切需要和鼓励,才使我得以写完本书。

女儿反对写这本书,主要是担心把她过分“吹嘘”,给她树碑立传。她认为自己还不是太成功,与有的同学比起来,也不是最好的。为此,我在本书里只好用她自己起的化名(南南),请读者见谅。

女儿是误解了。有个别朋友听说我要写这本书也有相同的误解。在此,有必要向女儿和个别朋友作一个解释,同时说明我为什么写这本书。

其实,我写这本书,并不是想吹嘘自己的女儿有多么优秀,多么聪明,多么了不起,应该说,我基本没有这样的炫耀的成分。到现在,我和南南爸爸也不认为女儿就已很成功了,她今后能不能成才,成大才还是成小才,还靠她今后的努力。女儿能够在这么小的年龄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我们觉得她只是万里长征刚刚开始,只能说她站到了较高的起点上。只能说明,我们前期对她的启蒙教育是较为成功的。我们不希望她像有的所谓“天才”一样,早早成名,却也早早夭折。也可以这样说,我们把她从一只“丑小丫”或“小毛鸡”变成了一只能够振翅高飞的凤凰,至于她今后能飞多高、飞多远,就要看她的造化了,看她自己怎么努力了。她今后的路还很长。

我写这本书的真正目的,是想以我们的切身体会,告诉年轻的或已届中年的家长,以及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还有广大教育工作者,大多数孩子是可以培养得很好的,关键是要教育得法。因此,在写作中,我完全用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实实在在的实例,用的几乎完全是白描式的笔法,一如我平常工作中所用的新闻写作的笔法,纪实性的记录,实事求是,客观地叙述,完全没有任何夸张和不实的成分,更没有丝毫编造。我想通过我们的具体实践,和有些孩子的成长作一些比较,得到一些思考和总结,希望能让其他家长和孩子得到一些启示。

说实在的,过去我们对女儿的教育并没作过什么总结,甚至也很少思考。直到女儿14岁时第一次参加高考考了605分,许多人开始觉得我们对女儿的教育很成功,要我们介绍经验。渐渐的,我们觉得,几乎所有家长都对子女的成长感兴趣。我对此有很深切的感受:多次出差或外出采访,凡是有几个人聚集的场合,只要有人问起我孩子多大、上几年级,我如实告诉他们,并谈及教育方法,结果周围的人全都竖起耳朵听,并频频发问。当时我只有三十八九岁,作为一个较为年轻的妈妈,就有了上清华大学的女儿,这很让一些父母羡慕不已,也增添了他们的好奇。

后来我们渐渐意识到,我们的确很幸运,因为女儿的成长总体说来一是相当省心,二是相当省钱。女儿免去了小学考初中,省掉了初中考高中,而直接进入了重点中学,最后又进入了一国内的好大学;女儿的教育可以说没有花一分冤枉钱:既没上过贵族学校,也没请过家教,更没花高价择校。而我们身边有不少同事、朋友为了孩子上个好幼儿园、好小学、好中学,每次都要花费数万元……幼儿园3万,小学5万,初中3万,高中3万,甚至8—1O万,有的没考上大学,还要花三五万。如果每次都择校,加起来就是1O多万元甚至20万元了。而且,说实在的,花了这些钱未必就真管用,有的孩子成绩照样不好。

我们女儿上幼儿园、小学都是就近入学,从来没有择校。当然,好学校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好处,但我们当时没这个条件,一是没钱,二是麻烦,若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好学校上学,早晚接送都是大问题。同时,我们也没有这方面的关系。现在,看到周围许多同事、朋友,整天为孩子的学业操心,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找门子,托关系,忙得不可开交,甚至巴不得人家收下他的择校费。我们觉得,他们为了孩子的成长确实操了不少心,他们的至诚确实令人感动,但他们太累了,不值得。每每想到这一点,我们就很欣慰,我们几乎没有为此操过一点心。此外,由于女儿锻炼得好,也没得过什么大病,从没住过医院,不像有的家长,就怕半夜孩子发高烧,跑医院。前面讲过,南南的眼睛没有问题,省却了许多烦恼;而且南南的牙齿没得过蛀牙,也没有因为异形而校正。因此,我们觉得把女儿养大,送进清华,没有费太多心思,挺轻松的。这样说来,我们还真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

其实,学校好是一个方面,关键要孩子肯学、爱学。我们家长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培养了孩子爱学习的兴趣。通过观察、比较别的家长和孩子,我们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是早期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俗话说三岁看大,确实,从小养成的爱学习的习惯,将会伴随孩子终身,同时也有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和好胜心。

也许有的家长会认为,我们的女儿天资较高,是超常儿童,自己的孩子是一般人,比不了,自然也就学不了。其实,所谓的天才,大都是后天培养的,如果启蒙不好,再好的天才也会被埋没,天才的天资得不到挖掘,也将沦为庸才。

也有的家长说,我们的孩子再怎么教,都不喜欢认字、读书;或说,让他玩够了,他也累了,困了,学不进了;还有的说,我们家的男孩不比你们的女孩,要淘气很多,更坐不住,谈何学习!其实,我们觉得,这有个方法问题。也许是家长太着急,非要孩子学什么,或者定个什么目标,达不到就很恼火,甚至打骂孩子。

我们认为,教孩子要慢慢来,同时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比如不要在他累、困、乏的时候教,跟他讲道理、培养好习惯也一样。在他感兴趣的时候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并把道理(原理)讲透。许多情况下,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跟孩子在一起玩耍时就可不经意地教给他一些东西,慢慢积累,时间长了,孩子就学会了许多东西。并非一定要正襟危坐才能教和学。在此,我们希望家长们结合自身情况,综合理解书中所谈及的方法,不要盲目套用。

我们愿意把我们的成功经验与大家分享。如果这本书使家长、老师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的教育有一点点启示作用,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也将感到非常欣慰。

我们也欢迎家长、老师和读者同我们交流教育孩子的体会。联系方法:E-mail:jialing@vip,sohu,net。

本书有关少儿班的章节,得到北京八中少儿班、特别是王竹颖老师的大力支持,相关照片也由少儿班提供,在此向王老师和北京八中致谢!

彭嘉陵

2006年5月1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快乐女孩成长笔记(15岁考上清华大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嘉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21192
开本 32开
页数 3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2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49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7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