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英国与美国名家随笔/哈佛百年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西方家庭必备藏书!西方学生接受古代和近代文明的权威读物!

自19O1年问世以来,畅销逾百年!

人类有史以来至l9世纪优秀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文献,

向现代读者展示人类观察、记录、发明和思想演变的进程!

畅销了一个世纪的西方巨著!中文版首次整体面世!

《英国与美国名家随笔(24卷)》由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约翰·亨利·纽曼、马修·阿诺德著,为《哈佛百年经典》之一:

◇从学科分类来看,涵盖了历史、传记、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教育、评论、戏剧、诗歌等各大领域。

◇从地域特点来看,展现了希腊、罗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中国、印度、希伯来、阿拉伯等东西方优秀且具代表性的作品。

◇从年代来看,从古老的宗教经典和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到包括拉丁美洲在内的东西方最重要的中世纪文化,再到意大利、法国三个世纪,德国两个世纪,英格兰三个世纪和美国两个多世纪的现代文明。

内容推荐

《英国与美国名家随笔(24卷)》由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约翰·亨利·纽曼、马修·阿诺德著,为《哈佛百年经典》之一。本卷包含了英国与美国文学史上杰出作家的散文、随笔作品。包括萨克雷、纽曼、阿诺德、罗斯金、白芝皓、赫胥黎、佛里曼、斯蒂文森、钱宁、爱伦·坡、梭罗、洛威尔等名家的经典短文。《英国与美国名家随笔(24卷)》适合大众阅读,对文学爱好者提供很好的作品。

目录

乔纳森·斯威夫特

 [英]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

大学的理想

 [英]约翰·亨利·纽曼

第一篇 大学是什么

第二篇 大学的选址

第三篇 雅典的大学生活

诗歌研究

 [英]马修·阿诺德

芝麻与百合

 [英]约翰·罗斯金

芝麻:打开国王的宝藏

百合:装饰王后的花园

约翰·弥尔顿

 [英]沃尔特·白芝浩

科学与文化

 [英]托马斯·亨利·赫胥黎

种族与语言

 [英]爱德华·奥古斯都·弗里曼

交流的实质

 [英]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塞缪尔·佩皮斯

 [英]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佩皮斯日记》

一个自由的天才

名望

劳动阶级地位的提升

 [美]威廉·埃勒里·钱宁

(一)

(二)

诗歌原理

 [美]埃德加·爱伦·坡

漫步

 [美]亨利·大卫·梭罗

亚伯拉罕·林肯

 [美]詹姆斯·罗塞尔·洛威尔

论民主

 [美]詹姆斯·罗塞尔·洛威尔

译后记

试读章节

请允许我这样说:探讨过去的英国幽默作家就是探讨作家本人及其生活,而不是探讨其作品——当我这样做时,你会发现,我不能指望通过讲纯粹幽默或滑稽的故事来取悦你。大家都知道,舞台上的丑角摘下面具时,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的是一副非常清醒的面容,那就是他真实的自己。虽然故事中医生常建议忧郁患者去观看丑角表演,可是丑角与我们大家一样充满忧虑和困惑,无论在什么样的面具伪装之下,丑角自身始终是严肃的。如果各位思考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时严肃起来,那么你们将发现我接下来要讲述的作家生活经历及其情感故事,也会显得严肃甚至十分悲伤。假如幽默仅仅意味着欢笑,你不会感受到幽默作家比刚刚提到的丑角面具下的生活有趣多少,虽然他们同样都拥有让你发笑的才能。你出现在这里则体现了你对这些作家的好奇和同情,因为他们的生活经历及其情感故事吸引我们的不只是幽默讽刺,更多的是发人深省的东西。

幽默作家他要的是能唤醒和引导你的爱心、你的怜悯和你的仁慈——你对谎言、欺骗和虚伪的蔑视,对弱者、穷人、受压迫者和悲伤者的柔情。他以最佳方式尽可能多地谈论普遍的行为和生活的激情。可以说,他把自己看作传教士。因此,我们认为他能最好地发现、谈论和感悟真理,我们尊重他,有时甚至热爱他。就像他的职责是讲述人们的生活一样,我们的职责是在他去世后讲述他的生平,昨天的传教士变成了今天我们所讲述的内容。

1667年,乔纳森·斯威夫特出生在爱尔兰都柏林一个牧师家庭,其父母都是英国人。父亲是一名律师,但早在他出生前7个月就去世了。斯威夫特在基尔坎尼学院学习,之后就读于都柏林三一学院。在那里,他艰难地获得了学士学位。那时的他狂野、诙谐和贫穷。

1688年,经母亲介绍,斯威夫特认识了摩尔庄园的主人威廉·坦普尔爵士,他后来成为爵士的私人秘书。威廉爵士是在爱尔兰认识斯威夫特的母亲的。1694年,斯威夫特离开其监护人,1695年接任都柏林圣职。后来他放弃在爱尔兰的职位,回到威廉爵士身边,为爵士撰写回忆录,直到1699年爵士去世。斯威夫特在英格兰施展抱负的梦想破灭了,于是,他回到爱尔兰,在一个叫拉腊科尔的地方谋生。在那儿,他遇见爵士的私生女海丝特·约翰逊,两人建立起亲密的情谊,后来海丝特·约翰逊成为斯威夫特的妻子。除了一次偶然去英格兰之外,斯威夫特在爱尔兰整整待了9年。

1709年,斯威夫特前往英格兰接管圣帕特里克教区,并在那儿待了5年。期间,他参与英格兰最重要的政治事务,直到安妮女王逝世。女王去世之后,斯威夫特所在的政党垮台,他的梦想再次破灭。于是,他回到都柏林,并在那儿待了12年。在这12年中,他撰写了著名的《德拉皮耶信札》和《格列佛游记》。

1726年到1727年,斯威夫特最后一次去英格兰。得知妻子重病的消息后,他立刻回到都柏林。1728年1月,他的妻子过世。不久,斯威夫特智力严重受损,在看护人的照顾下,度过了他78#:人生生涯中的最后5年。

许多传记作家认为斯威夫特是一个非常善良温和的人。斯考特欣赏斯威夫特,但不喜欢他。约翰逊不得不承认斯威夫特是个诗人,甚至还礼貌地接待过这位爱尔兰名人。约翰逊在斯威夫特面前脱下帽子,恭恭敬敬地行礼,这件事曾经传得沸沸扬扬。

关于斯威夫特的晚年,都柏林作家王尔德曾经写过一篇非常有趣的杂文,他称约翰逊是“最恶劣的传记作家”,并且说:“作为一名英国评论家,得到爱尔兰人的认同并不容易,但他仍尝试着获得他们的认同。约翰逊是真正欣赏斯威夫特的。约翰逊对斯威夫特在政治上的立场改变并没有任何非议,也没有怀疑他对宗教的忠诚,甚至在著名的斯特拉和瓦内萨之间的争论中也没过多责怪斯威夫特。但是,他并不能给斯威夫特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这个健壮的老人把这一切深深地藏在心里,离斯威夫特而去。”

P5-7

序言

人类对知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从孔子到释迦摩尼,人类先哲的思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将这些优秀的文明汇编成书奉献给大家,是一件多么功德无量、造福人类的事情!1901年,哈佛大学第二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联合哈佛大学及美国其他名校一百多位享誉全球的教授,历时四年整理推出了一系列这样的书——《Harvard Classics》。这套丛书一经推出即引起了西方教育界、文化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赞扬,并因其庞大的规模,被文化界人士称为The Five-foot Shelf of Books——五尺丛书。

关于这套丛书的出版,我们不得不谈一下与哈佛的渊源。当然,《Harvard Classics》与哈佛的渊源并不仅仅限于主编是哈佛大学的校长,《Harvard Classics》其实是哈佛精神传承的载体,是哈佛学子之所以优秀的底层基因。

哈佛,早已成为一个璀璨夺目的文化名词。就像两千多年前的雅典学院,或者山东曲阜的“杏坛”,哈佛大学已经取得了人类文化史上的“经典”地位。哈佛人以“先有哈佛,后有美国”而自豪。在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中,几乎所有著名的革命者都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从1636年建校至今,哈佛大学已培养出了7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得主和30位普利策奖获奖者。这是一个高不可攀的记录。它还培养了数不清的社会精英,其中包括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作家、学者和卓有成就的新闻记者。哈佛是美国精神的代表,同时也是世界人文的奇迹。

而将哈佛的魅力承载起来的,正是这套《Harvard Classics》。在本丛书里,你会看到精英文化的本质:崇尚真理。正如哈佛大学的校训:“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这种求真、求实的精神,正代表了现代文明的本质和方向。

哈佛人相信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希腊人文传统,相信在伟大的传统中有永恒的智慧,所以哈佛人从来不全盘反传统、反历史。哈佛人强调,追求真理是最高的原则,无论是世俗的权贵,还是神圣的权威都不能代替真理,都不能阻碍人对真理的追求。

对于这套承载着哈佛精神的丛书,丛书主编查尔斯·艾略特说:“我选编《Harvard Classics》,旨在为认真、执著的读者提供文学养分,他们将可以从中大致了解人类从古代直至19世纪末观察、记录、发明以及想象的进程。”

“在这50卷书、约22000页的篇幅内,我试图为一个20世纪的文化人提供获取古代和现代知识的手段。”

“作为一个20世纪的文化人,他不仅理所当然的要有开明的理念或思维方法,而且还必须拥有一座人类从蛮荒发展到文明的进程中所积累起来的、有文字记载的关于发现、经历以及思索的宝藏。”

可以说,50卷的《Harvard Classics》忠实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传承了人类探索和发现的精神和勇气。而对于这类书籍的阅读,是每一个时代的人都不可错过的。

这套丛书内容极其丰富。从学科领域来看,涵盖了历史、传记、哲学、宗教、游记、自然科学、政府与政治、教育、评论、戏剧、叙事和抒情诗、散文等各大学科领域。从文化的代表性来看,既展现了希腊、罗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德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文明的最优秀成果,也撷取了中国、印度、希伯来、阿拉伯、斯堪的纳维亚、爱尔兰文明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从年代来看,从最古老的宗教经典和作为西方文明起源的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到东方、意大利、法国、斯堪的纳维亚、爱尔兰、英国、德国、拉丁美洲的中世纪文化,其中包括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再到意大利、法国三个世纪、德国两个世纪、英格兰三个世纪和美国两个多世纪的现代文明。从特色来看,纳入了17、18、19世纪科学发展的最权威文献,收集了近代以来最有影响的随笔、历史文献、前言、后记,可为读者进入某一学科领域起到引导的作用。

这套丛书自1901年开始推出至今,已经影响西方百余年。然而,遗憾的是中文版本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始终未能面市。

2006年,万卷出版公司推出了《Harcard Classics》全套英文版本,这套经典著作才得以和国人见面。但是能够阅读英文著作的中国读者毕竟有限,于是2010年,我社开始酝酿推出这套经典著作的中文版本。

在确定这套丛书的中文出版系列名时,我们考虑到这套丛书已经诞生并畅销百余年,故选用了“哈佛百年经典”这个系列名,以向国内读者传达这套丛书的不朽地位。

同时,根据国情以及国人的阅读习惯,本次出版的中文版做了如下变动:

第一,因这套丛书的工程浩大,考虑到翻译、制作、印刷等各种环节的不可掌控因素,中文版的序号没有按照英文原书的序号排列。

第二,这套丛书原有50卷,由于种种原因,以下几卷暂不能出版:

英文原书第4卷:《弥尔顿诗集》

英文原书第6卷:《彭斯诗集》

英文原书第7卷:《圣奥古斯丁忏悔录效法基督》

英文原书第27卷:《英国名家随笔》

英文原书第40卷:《英文诗集1:从乔叟到格雷》

英文原书第41卷:《英文诗集2:从科林斯到费兹杰拉德》

英文原书第42卷:《英文诗集3:从丁尼生到惠特曼》

英文原书第44卷:《圣书(卷Ⅰ):孔子;希伯来书;基督圣经(Ⅰ)》

英文原书第45卷:《圣书(卷Ⅱ):基督圣经(Ⅱ);佛陀;印度教;穆罕默德》

英文原书第48卷:《帕斯卡尔文集》

这套丛书的出版,耗费了我社众多工作人员的心血。首先,翻译的工作就非常困难。为了保证译文的质量,我们向全国各大院校的数百位教授发出翻译邀请,从中择优选出了最能体现原书风范的译文。之后,我们又对译文进行了大量的勘校,以确保译文的准确和精炼。

由于这套丛书所使用的英语年代相对比较早,丛书中收录的作品很多还是由其他文字翻译成英文的,翻译的难度非常大。所以,我们的译文还可能存在艰涩、不准确等问题。感谢读者的谅解,同时也欢迎各界人士批评和指正。

我们期待这套丛书能为读者提供一个相对完善的中文读本,也期待这套承载着哈佛精神、影响西方百年的经典图书,可以拨动中国读者的心灵,影响人们的情感、性格、精神与灵魂。

后记

本卷系《哈佛百年经典》丛书的英美名家随笔部分,收录了部分英美名家的短文共计十四篇。

在这些随笔里,读者可以读到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著的《乔纳森·斯威夫特》;约翰·亨利·纽曼著的《大学的理想》;马修·阿诺德写的《诗歌研究》;约翰·罗斯金著的《芝麻与百合》;沃尔特·白芝浩著的《约翰·弥尔顿》,托马斯·亨利·赫胥黎著的《科学与文化》;爱德华·奥古斯都·佛里曼著的《种族与语言》;读者还可以欣赏到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写的三篇短文《佩皮斯日记》《一个自由的天才》《名望》;威廉·埃勒里·钱宁著的《劳动阶级地位的提升》;埃德加·爱伦·坡著的《诗歌原理》;亨利·大卫·梭罗著的《漫步》;詹姆斯·罗塞尔·洛威尔著的两篇短文《亚伯拉罕·林肯》以及《论民主》。这些不同名家的短文让读者可以欣赏到作者关于某个特定的主题的一些看法或者观点。比如《大学的理想》,阐述了作者关于什么是大学,大学选址的一些观点,还给我们描述了雅典的大学生活。在短文《约翰·弥尔顿》中,作者对英国十七世纪的著名诗人约翰·弥尔顿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让读者对这位著名诗人有了更直观更详细的了解。《亚伯拉罕‘林肯》短文里面对这位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处理当时那个时代的美国危机的推崇。这些短文让读者能够从多方面了解西方世界,西方文化。

本卷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广西外国语学院的刘琼老师、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唐晓琴老师、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的高远老师,以及攀枝花学院的韦丽老师的大力帮助,刘琼参加了《乔纳森·斯威夫特》《诗歌研究》和《交流的实质》的校译工作,唐晓琴参加了《劳动阶级地位的提升》《诗歌原理》和《漫步》的校译工作,高远参加了《大学的理想》和《种族与语言》的译校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本卷翻译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学科覆盖广,加之译者才疏学浅,错误与疏漏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高黎平

2013年7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英国与美国名家随笔/哈佛百年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约翰·亨利·纽曼//马修·阿诺德
译者 高黎平//彭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086473
开本 16开
页数 4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8
CIP核字 2014089329
中图分类号 I561.6
丛书名
印张 2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5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4:5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