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诗论/经典新读文学课堂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艾青久享盛名的诗歌论著。作者结合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把真善美作为品评诗歌的美学纲领,系统研究诗歌创作欣赏的内在以及外部规律,作出关于“新诗美学”的经典论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独创性与影响力的诗论著作。

内容推荐

本书是著名诗人艾青久享盛名的诗歌论著。作者结合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把真善美作为品评诗歌的美学纲领,系统研究诗歌创作欣赏的内在以及外部规律,作出关于“新诗美学”的经典论述。可以说,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独创性与影响力的诗论著作。

目录

诗论/1

诗论掇拾(一)/40

诗论掇拾(二)/43

《诗论》拾遗/46

诗的散步/49

诗的散文美/51

诗与时代/54

诗与宣传/60

诗人论/65

《诗人论》拾遗/79

唯美论著/80

为了胜利/81

我怎样写诗的/88

谈诗/95

在汽笛的长鸣声中/118

新诗应该受到检验/135

我对新诗的要求/141

形象思维的艺术魅力/143

答《诗刊》问十九题/145

和诗歌爱好者谈诗/147

与青年诗人谈诗/162

答《诗探索》编者问/174

中国新诗六十年/178

《管桦诗画集》序/202

从“朦胧诗”谈起/207

答《中国青年报》记者问/219

读雷抒雁的《夏天的小诗》/223

关于叶赛宁/226

谈散文诗/233

愿青年诗人健康地成长/236

徐刚的诗/240

论诗/249

附录一 我的创作生涯/265

附录二 母鸡为什么下鸭蛋/276

试读章节

附录二母鸡为什么下鸭蛋

一天,有个小伙子对我说:“有人说你是母鸡,可是下的是鸭蛋。”

我问他:“这是什么意思?”

他说:“你原来学的是美术,后来却写诗。”

这几句话,引起我不少的回忆与感慨。

我从小爱美术,喜欢图画和手工艺。用竹节做成小小的水桶之类,或者用红胶土做个人头,脖子插上笔套,眼睛、鼻子、嘴、耳朵都有洞洞,吸一口烟往里一吐,七窍喷烟。

我父亲曾对我说:“把你送到贫民习艺所去吧。”

我不知道“贫民习艺所”是干什么的。后来才知道是廉价的工艺美术作坊。我家有一个六角形七开的退光漆点心盒,设计得很好,工艺也很精致,显得大方而高雅,就是“贫民习艺所’’的产品,我很喜欢,从此我对工艺美术有了好感。

我的小学美术老师,无论绘画、手工都不错,他可以给演"文明戏"的画舞台布景,也可制作高级的“文房四宝”。我进初中,一年级的绘画老师是学吴昌硕的张书旗(他后来到中央大学‘美术系教书,画风变了)。初中三年期间,我的功课数绘画最好。我常在不被发觉的情况下,从课堂溜出去写生——画风景。P276

当时是男女分校。我妹妹在教会学校读书。有一次我去看她,当我离去时,她的两个同学在校门口喊:“下次给我们带画来。,,我回头看,她们马上躲进去了。后来我问妹妹她们怎么知道我爱画画,我妹妹说,她们是在美展里看到了我的画,一边看,一边说:“这是蒋希华哥哥画的。”并说她们都喜欢我的画。

我十八岁时,考进国立西湖艺术院(即现在的浙江美术学院)的绘画系。班里的油画老师是王月芝(台湾人),木炭画也由他教。中国画老师是潘天寿,水彩画是孙福熙。同班同学只有十几人。我常在早饭前,出去画几张水彩风景。但是,我在那儿学习不到一个学期的时候,院长林风眠看了我的画之后说:“你在这里学不到什么,你到外国去吧。”这样的一句话,使我在第二年的春天敢于冒险,出国到巴黎了。

在巴黎三年。正如我在诗选自序中所说的,是“精神上自由,物质上贫困”的三年。

我爱上“后期印象派’’莫内、马内、雷诺尔、德加、莫第格里阿尼、丢飞、毕加索、尤脱里俄等等。强烈排斥“学院派”的思想和反封建、反保守的意识结合起来了。

我的大部分时间为生活所逼,不得不在一个中国漆的作坊里为纸烟盒、打火机的外壳,加工最后一道工序。余下半天的时间到蒙巴那斯的一家“自由工作室”(名字忘了)去画人体速写,也不过是通过简练的线条去捕捉一些动态,很少有机会画油画。只…记得曾有一张画几个失业者的油画参加了“独立沙龙”的展览。那张画上我第一次用了一个化名“OKA”,后来我有一些诗就用了"莪伽"这个笔名。

我爱上诗远在爱绘画之后。

我的法文基础很差,但我确有比较不差的理解力。

在巴黎,有一个中国学生带了不少汉文翻译的俄罗斯文学P277

序言

艾青(一九一0 一九九六),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大堰河》、《火把》、《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诗集,《诗论》、《艾青谈诗》等诗歌论著,对诗歌艺术和诗学理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创造。

本书是艾青久享盛名的诗歌论著。作者结合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把真善美作为品评诗歌的美学纲领,系统研究诗歌创作欣赏的内在以及外部规律,作出关于“新诗美学”的经典论述。可以说,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独创性与影响力的诗论著作。

《诗论》最初的章节——《诗论》、《诗人论》写作于抗日战争初期(一九三八~一九三九年)。一九四一年由桂林三户出版社初版,一九四二年由沪图书社再版。一九八。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增订版《诗论》,并于一九九五年进行修订,由作者再次增删了部分内容。

本次出版的《诗论》,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修订本为底本。,并经艾青夫人高瑛授权同意,增补了《艾青谈诗》(花城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中的部分内容,在编排上,均以写作时间为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诗论/经典新读文学课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艾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44959
开本 32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2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9.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