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和谐社会与系统范式
内容
编辑推荐

  作者通过对马列主义系统思想的整理和发掘,结合当代科学、哲学理论的最新进展,创立了系统辩证学。在这本论文集中,作者运用系统范式(系统思维)对中国体制改革、和谐社会建设、劳动价值论、科学发展观等进行了论证、分析,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发表在报刊上的一些文章,汇集成册,奉献给读者。作者运用系统范式(系统思维)对中国体制改革、和谐社会建设、劳动价值论、科学发展观等进行了论证、分析,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和推广马列主义系统思想、用马列主义系统观构建劳动价值论、系统科学方法论与科学发展观、系统辩证学与社会主义、重塑世界经济秩序:走向系统范式等。

目录

学习和推广马列主义系统思想(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思维方式的变迁及系统思维方式的兴起(6)

  三 系统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与回归(12)

  四 系统思维方式的方法论地位(15)

  五 用马列主义系统思想改进全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17)

  六 几点建议(22)

用马列主义系统观构建劳动价值论(25)

  一 劳动价值论的历史(26)

    1.威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论(26)

    2.重农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30)

    3.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31)

    4.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34)

    5.传统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35)

  二 经典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性(37)

    1.无法说明的一些资源的价值渊源 (37)

    2.理论本身提出的条件有限性 (38)

    3.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一个要素 (38)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可算性 (40)

    5.其他剥削理论 (40)

  三 理顺劳动价值论——建立劳动价值系统学说(40)

    1.马列主义的系统理论及方法 (40)

    2.劳动价值系统学说的基本观点 (43)

  四 结论(47)

    1.关于古典劳动价值学说的地位、作用 (47)

    2.关于剥削与公平 (49)

    3.关于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 (51)

系统科学方法论与科学发展观(53)

  一 系统思维的一般(54)

    1.朴素的整体思想 (54)

    2.机械的系统思想 (55)

    3.辩证的系统思想 (58)

    4.定量化的系统思想 (60)

  二 系统科学的主要规律(63)

  三 系统思维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回归与发展(70)

  四 用马列主义系统思想改进我们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74)

    1.什么是“划时代的发现” (75)

    2.认知的启迪——“要改变的形式” (76)

  五 发展观之比较(84)

    1.分析范式(或分析一累加法、或还原论) (84)

    2.矛盾范式 (86)

    3.系统范式 (87)

    4.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发展观 (88)

    5.21世纪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91)

系统辩证学与社会主义(95)

  一 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要改革(95)

    1.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政党 (95)

    2.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政党 (105)

    3.被“和平演变”的国家的政党——俄罗斯共产党 (112)

  二 创新中的社会主义(113)

  三 社会主义是什么(120)

  四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初步的结论(122)

重塑世界经济秩序:走向系统范式(124)

  一 思维范式的转换(124)

  二 现存的世界经济秩序(127)

    1.一体化 (127)

    2.非均衡 (129)

    3.多极化 (130)

    4.市场经济 (131)

    5.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存在鸿沟 (132)

    6.经济的政治化和政治的经济化 (133)

    7.世界三大经济组织苍白无力 (133)

  三 建立国际经济的新秩序(136)

    1.整体观 (136)

    2.均衡观 (138)

    3.多极观 (138)

    4.进化观 (139)

    5.市场与计划、微观与宏观的融合 (141)

    6.新政治经济观 (142)

在全国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想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144)

夺取75%的价值空间(153)

整体管理论(156)

  一 整体管理的产生、理论基础及其在公有制中的决定意义(157)

  二 整体管理的系统结构: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微观管理、超级管理(162)

    1.宏观管理 (163)

    2.中观管理 (168)

    3.微观管理——生产力要素流动管理 (170)

    4.超级管理 (172)

  三 整体管理的基本规律:基本经济规律、协调放大发展规律、整体效益规律(173)

    1.基本经济规律 (173)

    2.协调放大发展规律 (176)

    3.整体效益规律 (178)

  四 整体管理的动力系统:劳动力、生产力、社会发展力(180)

  五 整体决策的概念、体制程序及其必要性(185)

论邓小平思想(191)

  一 邓小平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价值(191)

    1.邓小平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历史产物 (191)

    2.邓小平思想是当代世界潮流的理论反映 (194)

    3.邓小平思想是人民创造、党的集体智慧及其个人智慧的光辉结晶 (197)

    4.邓小平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98)

  二 邓小平思想的总体特征和方法论特色(200)

    1.求实精神、时代性、革命性、探索性是邓小平思想的总体特征 (200)

    2.实践性、系统性、多样性是邓小平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204)

  三 邓小平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209)

    1.邓小平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209)

    2.邓小平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方针 (214)

关于和谐社会(218)

  一 文明模式及其和谐思想(221)

    1.希腊模式 (231)

    2.中国模式 (231)

    3.犹太模式 (232)

  二 和谐社会的历史实践及其作用(246)

  三 当今“地球村”的不和谐(250)

  四 中国历史上思想心态的不和谐(254)

    1.治国思想——儒教 (261)

    2.防范心态与自我封闭 (275)

    3.愚民论 (280)

    4.认错文化 (281)

  五 中国历史上社会动力系统的不和谐(284)

    1.农民运动的迷失 (284)

    2.真正的动力——文明的交织互动 (290)

    3.盛世之惑 (307)

    4.方块字之迷 (311)

  六 当代中国的不和谐(318)

  七 “和谐村”的构建及其内涵(320)

  八 “和谐村”建成的手段:改革与革命的变奏(3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和谐社会与系统范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乌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02358
开本 16开
页数 3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7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5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16-53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8: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