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砺炼完美人格
内容
编辑推荐

塞缪尔·斯迈尔斯以犀利而又睿智的笔调向我们揭示了了人生的真谛、生活的目的、生活的激情、生命的力量、内心的自由、信仰的伟大等,把上苍赋予我们的脆弱的自然生命塑造并升华成为具有高贵品格和坚强意志的精神生命。他认为,人类文明中那些历久弥坚的优秀道德传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自立自救、诚实公正、耐心仁慈、勤奋节俭等——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会过时,都不应被人们抛弃,人生的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遵循了这些古老的优秀道德品行,人们才能在各行各业取得成功和获得幸福。

内容推荐

塞缪尔·斯迈尔斯习惯于从给那些年轻人的演讲体会中做些记录,有时在几个小时的课堂后作笔记,记下阅读、观察和生活经历的结果,因为他在构思与此相关的主题。在他早期的演讲中,最突出的例子之一便是对机械师——史蒂芬逊的描述,此外,塞缪尔·斯迈尔斯拥有描述史蒂芬逊先生生活、事业的特殊便利条件和机会诱使他一如既往的工作,直到最后出版他的自传。。现在塞缪尔·斯迈尔斯把这本书交给了读者,希望书中的勤奋、坚韧和自我修养精神对读者有所益裨和启发,并希望大家感兴趣。

目录

序言 人格的魅力

第1章 人格的伟大力量

第2章 家庭的巨大影响

第3章 友谊和榜样的作用

第4章 劳动创造幸福

第5章 勇气成就英雄

第6章 自我控制的美德

第7章 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8章 性情决定命运

第9章 优雅展示魅力

第10章 人生的成功伴侣

第11章 苦难磨炼一切

试读章节

   第七章 履行自己的职责

责任和义务,多么神奇的字眼,在它面前,所有的阿谀奉承都失去了作用,任何威逼利诱也无济于事。

              ——康德

人最可贵的是拥有自由,不受犹疑和恐惧的困扰。要时刻对人生充满希望,主宰自己的命运,努力克服世俗的欲望。不拥有任何东西的人,拥有一切!

              ——沃顿

在这里,是就是是,否就是否。他的思想和言行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他绝不会轻易断言什么,所以他的言行、誓约,都会重如泰山。

              ——斯泰思男爵的墓志铭

职责是每一个人不可逃避的义务,要想维护自己的声誉,就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职责是不可推卸的义务,也是每个人要用一生的果断行动来自觉偿还的债务。

职责贯穿人生的始终。在家庭中,孩子与父母之间、夫妻之间、主仆之间,都有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在社会上,男人和女人、朋友和邻居、雇主和雇员、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也都有着各自的职责和义务。

圣·保罗说:“因此,尽职尽责是每个人的义务:该给谁献礼就给谁献礼;该给谁服劳役就给谁服劳役;该害怕谁就害怕谁,该尊敬谁就尊敬谁。不要亏欠任何人,人们应该互相关爱;爱是本能。”

人从降临到这个世界开始,一直到生命的终结,都应该时时刻刻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这职责和义务,包括对上级、下级、同事,甚至是上帝的义务。职责和义务与人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应尽的义务。一个人,不论高低贵贱,都是普通的服务员,都应该利用上天赋予我们的一切行为和能力来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样做不光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他人的幸福。

具有持久而良好的职责意识,是最高尚的人格,也是人类的最高荣誉。品行高尚的人,都会拥有持久的职责观念。没有这种观念,人们很容易向困难低头,在各种各样的诱惑面前迷失方向;当然,如果真正具有了牢固而持久的职责观念,即使最软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勇敢,在逆境中昂首前进,在诱惑面前不为所动。杰迈逊夫人说:“职责就像连接整个道德大厦的粘合剂;一旦失去了职责,人们就无法保持自己的能力、善良、智慧、正直、自重和追求幸福的决心;这样,人类的生存结构就会彻底崩溃,大家也只能在废墟之中独自哀叹了。”

正义感是职责意识的源泉,人类的自爱激发了正义感,自爱是人类善良和仁慈的前提条件。职责不属于人的精神范畴,它是主导生命的法则:这一法则贯穿于人类的全部行为和活动中,不过它会受到个人道德良心和自由意志的影响。

一个人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会体现出他的道德和良心。如果没有道德对行为举止的规范,即使是极具天赋的人也可能会迷失方向,变得无所适从。道德良心能够指导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只有自己的意志才能让自己变得诚实和正直。因此,良心是人类心灵的道德统治者,它使人们的行为端庄、思想高尚、信仰正确、生活美好,只有在道德良心的主导下,人类才能保证崇高而正直的品行代代相传,得以延续。

只有在坚强意志的支持下,良心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人的意志总是在正邪之间徘徊,如果只是停留在意识上,没有付诸实际的行动,就不会产生实际的效果。如果一个人拥有很强的职责观念,思维敏捷、果断,在良心的支持下,他就会意志坚定,不畏艰难险阻,朝着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即使不幸失败了,他也会因为自己已经尽力而无怨无悔。

海恩泽曼说:“继续努力吧,年轻人!你的身边会有人通过欺诈或投机取巧而暴富,也有人会摇尾乞怜,四面逢迎、八而玲珑地往上爬。但是,你要坚守自己的尊严和清白,不要同流合污;你不要因为别人溜须拍马而获得的一个又一个成就感到痛苦,你要甘于内心的平静;有人为名利而失去做人的尊严,你要敢于抵抗世俗的压力,出淤泥而不染。为了获得高尚的人格,你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地磨炼自己。你要努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生活在一起,用自己的汗水和双手去开创新的生活。岁月会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迹,但你的品行却能在时光隧道中永远闪闪发光。即使上帝召唤你,你也能够坦然面对,毫无牵挂地死去!”

为了尽职尽责,人格崇高的人会不惜牺牲自己尊重和热爱的一切。塞多留曾经说:“品行高尚的人克敌制胜的秘密在于他们的道义和气节,即使为了自己的牛命,他们也不会干任何卑劣的事情。”圣·保罗就是在职责和信念的鼓舞下,公开宣称自己随时“准备被捕,甚至准备在耶路撒冷献身”。

意大利国王要求帕斯卡纳侯爵放弃挚爱的西班牙事业,否则就会对他不利。侯爵的妻子维多利亚·科伦纳写信给他说:“千万不要因为这样就丧失了气节,崇高的气节胜过万贯家财,重于山岳,其它的都是过眼烟云,我相信你,肯定不会屈服于利诱。你的凛然气节和高贵的品质将是我的最大荣耀,也是你留给后代最珍贵的财富。”侯爵夫人认为气节重于浮名,见地真是不同寻常啊!

在妻子的鼓舞下,帕斯卡纳侯爵从容镇定,处变不惊,最后在巴维亚英勇就义。此时的侯爵夫人年轻貌美,追求者络绎不绝,但侯爵夫人从来没有动过心。丈夫的凛然气节已经在她的心中扎根,不断感染和鼓舞着她,她的心中再也容纳不下别人。她情愿忍受孤独和寂寞,来悼念自己的丈夫帕斯卡纳侯爵的伟大人格。

P141-145

序言

      人格的魅力

大约15年以前,有人邀请塞缪尔·斯迈尔斯给一个夜校的学员演讲,该夜校位于英国北部一个小镇里,建立夜校的目的是使学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夜校的情况如下:

寒冬腊月的晚上,为了相互交流知识,共同提高,两三个身份地位最低微的男人想方设法碰面。最初见面的地点是在一个人住的农舍里,随着其他学员的不断加入,不久小屋就变得拥挤不堪。当炎炎夏季到来的时候,学员们就到农舍外面的花园休息;之后,就把授课地点也改到屋外的空地上,那是个用木板围成的花园。老师为他们开设了算术课程,授课就此进行。当天公作美、夜深人静时,还能看到许多年轻人在小屋周围溜达,像一群蜜蜂交头接耳;可是,突如其来的骤雨也会使他们四散开来,不欢而归。

寒冷的冬夜正在逼近,此时学员的数量也大大增加,而农舍屋子又根本无法容纳这么多人,他们怎样避寒呢?尽管绝大多年轻人只能挣到相当低的周薪,他们还是要冒着负债的危险租用一间屋子,经过打听,发现了一套又大又脏的出租公寓,那座公寓曾经被用作临时霍乱医院,没有人能发现那儿,因为人们对它都退避三舍,似乎灾难的阴云仍然笼罩着。可是那些互相帮助的年轻人丝毫无惧,以每周很高的费用租下了那间病房,在里面点上灯,搁了几张条凳和一张餐桌,就开始了冬季课程。不久,那儿就一片欢声笑语。毫无疑问,课程可能非常粗糙而不完美。可是,学员们却心满意足。那些知道某些知识的人教另一些不懂的人,在提高别人的同时,也增长了自己的知识,不管怎样,这对他们来说是一项很好的学习。于是,那些年青人(其中也有成年人)继续他们的学习,互相传授阅读与写作、算术与地理,还有数学、化学和其它知识。

大约有100个年轻人凑到了一起,他们雄心勃勃,并渴望有人给他们授课,随后,塞缪尔·斯迈尔斯本人知道了此事。一部分人等待着他,为了塞缪尔.斯迈尔斯给他们做个介绍性的演讲,或者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给他们讲讲”,他们谦虚地向塞缪尔·斯迈尔斯介绍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同时提出了这一要求。塞缪尔·斯迈尔斯不能不为他们表现出来的令人敬佩的精神所感动,尽管授课令人愉快,不过他没有太多信心,但是他感到哪怕是诚挚地给他们只言片语鼓励,也可能会意义非凡。在这一考虑下,他为他们做了多次演讲:别人是怎么做的,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并且指出,在人的一生中,幸福生活主要而且必定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的勤奋、自我修养、自我训练和自律自制;但首先是靠诚实正直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正是人类品格的闪光点。

没有比这更老掉牙的忠告了,它们就像索罗门寓言一样老套,或者至少也差不多。但就是这些老套的建议受到了欢迎。年轻人们在课堂上勤奋好学,在工作中努力勤奋,成年后,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其中许多人现在还走上了值得人们尊重而对社会有益的工作岗位。事隔多年,一天晚上,一位在玻璃厂工作,外表鲜艳的年轻人来访,年轻人说现在自己是公司人力主管,是一位成功人士;他高兴而又感激得记起了以前塞缪尔·斯迈尔斯给他们说过的那些肺腑之言,甚至把他的成功归功于塞缪尔·斯迈尔斯为激励他们的精神所作的努力。这件事自然勾起了塞缪尔·斯迈尔斯的回忆。

塞缪尔·斯迈尔斯在这方面的兴趣一直被“砺炼完美人格”这一主题所吸引,他习惯于从给那些年轻人的演讲体会中做些记录,有时在几个小时的课堂后作笔记,记下阅读、观察和生活经历的结果,因为他在构思与此相关的主题。在他早期的演讲中,最突出的例子之一便是对机械师——史蒂芬逊的描述,此外,塞缪尔·斯迈尔斯拥有描述史蒂芬逊先生生活、事业的特殊便利条件和机会诱使他一如既往的工作,直到最后出版他的自传。现在这本书也是在相似的精神状态下写出来的,两本书的由来基本相同。然而前面所列的人格特征不必太过认真对待——只是些概括而非长篇累牍的描述,在大多情况下,只有一些显著特点为人们所注意到;个人生活和国家常常把他们的关注和兴趣聚焦在事情的经过。现在塞缪尔·斯迈尔斯把这本书交给了读者,希望书中的勤奋、坚韧和自我修养精神对读者有所益裨和启发,并希望大家感兴趣。

                 大卫·M·哈特

                1859年9月于伦敦

书评(媒体评论)

“塞缪尔·斯迈尔斯先生的这套人生丛书给千百万读者带来了积极有益的影响。这套丛书内容充实、健康、鼓舞人心。”

                ——《哈泼》月刊“斯迈尔斯先生的人生随笔充满了智慧,值得被所有从事传道授业解惑工作的人寒暑宣扬和引用。 在此,我们衷心予以推荐。”

                  《教会评论》月刊

“斯迈尔斯先生为人类的精神生活和道德生活贡献了非常优秀的作品。他以犀利而又睿智的笔调向我们揭示了了人生的真谛、生活的目的、生活的激情、生命的力量、内心的自由、信仰的伟大等,把上苍赋予我们的脆弱的自然生命塑造并升华成为具有高贵品格和坚强意志的精神生命。  ——《观察家》杂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砺炼完美人格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塞缪尔·斯迈尔斯
译者 徐建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36410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9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5-49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41
16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