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日本军国主义论(上下)(精)/日本军国主义问题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近代日本的军国主义是帝国主义阶段的典型的军国主义,是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明治维新后强大起来的日本无可挽回地走上帝国主义、军国主义的穷兵黩武的道路,以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给东亚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使日本人民蒙受了深刻的战争创伤。本书分上下两卷,通过大量的事实和史料论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历程。

序言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军国主义的内外政策彻底破产。日本军国主义给邻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为向邻国人民表示反省的诚意,为警示日本今后的发展道路,日本理应对军国主义进行严肃、认真、深刻地研究和批判。日本战败投降已阅一甲子.但令人遗憾的是,在20世纪50至70年代,日本国内除少数进步学者提出了一些研究成果外,从总体上看对军国主义的研究与批判十分缺乏。近年在日本虽出版了极少量关于日本军国主义的研究著作,但多是欧美学者的译作。对日本学者而言,甚至已发展到连“军国主义”、“法西斯”、“侵略”一类词语的使用都成为禁区的地步,更不用说对军国主义、法西斯、侵略战争进行批判,是如何被视为大逆不道,要遭到右翼势力的无端攻击,其人身安全难有保障了。显而易见,今后仍难期待日本的军国主义问题专题研究得到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在我国,日本军国主义问题研究已受到相关学术界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将日本军国主义史研究列为重大课题,组织研究队伍,开展多专题深入研究,以期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兴亡、特性及罪恶等问题给以明确的回答。本课题特聘请中日两国日本军国主义问题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万峰和井上清为学术顾问。为这项研究的顺利推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课题组在深入研究、提出中期成果后,两次召开国际学术讨论会,中日朝韩四国学者共聚一堂,推心置腹,认真交流,对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经过数年的共同努力,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陆续问世。其最终成果《日本军国主义问题研究丛书》由《日本军国主义论》、《日本军国主义重要文献集》和《日本军国主义史》三部分组成,于2005年8月开始依次出版。本课题研究力求做到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资料使最终研究成果达到新水平,与欧美日学者的研究成果相比,成为具有中国研究特色的学术成果。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军国主义不是属于特定的历史范畴的事物,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可以产生军国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包括帝国主义阶段同样存在发展军国主义的可能性。一般而言,所谓军国主义指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时代的军国主义,而且不仅仅指采取军国主义性质的政策,它是理论、体制、政策及实践的综合体,其体制是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结构等所有方面的国家总体制。帝国主义国家在一定发展阶段、一定程度上或某个领域内有可能采取军国主义性质的政策,但从总体上说帝国主义与军国主义仍有区别。一言以蔽之,军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军事至上,谋求霸权。形成军国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有较浓厚的封建专制传统可以继承,这样才有可能建立起军国主义所需要的国家总体制。所以,在真正实施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条件下,军国主义难以出现。并且,军国主义国家是军事至上国家,但军事至上国家不一定就是军事大国(此所谓军事大国,指能以其军事实力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进程的国家)。要想严格区分军国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确比较困难。在对内建立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方面,二者是类同的,能否说在军事至上方面法西斯主义不如军国主义突出,在极权统治方面军国主义不如法西斯主义突出,值得思考。

近代日本的军国主义是帝国主义阶段的典型的军国主义,是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军事至上、谋求霸权的军国主义特征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兴亡史上表现十分突出。军事发展成为近代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做“大东亚共荣圈”盟主成为近代日本全力追求的国家发展的终极目标。此所谓军事至上,既包括采取一切手段加强军事力量,也包括制定相应的军事政策及为之服务的经济、文化等其他方面的政策,及在此政策体系指导下进行的军事侵略与扩张。若详细言之,日本军国主义以富国强兵、发展军事为立国之本,以保留浓厚封建因素的近代天皇制为政治依托,以大和民族优越论和近代合理主义为理论指导,以效忠天皇、崇尚杀伐的封建武士道为精神支柱,以对内镇压和对外扩张为基本国策,对日本人民的生存权利、民主权利进行了彻底剥夺,对其他民族推行了双倍的帝国主义政策,因此比一般帝国主义更疯狂野蛮,危害更大。简言之,日本军国主义就是近代天皇制加侵略战争。如果由受日本军国主义祸害最重的中国民众来看,“日本军国主义”就是“侵略”的同义语,日本军国主义就是掠夺、杀人、强奸、放火。中国民众有千条万种理由对日本军国主义恨之入骨。

概括地说,日本所谓的“天皇万世一系”的“国体”思想、封建武士道精神,及封建幕藩体制,是有利于日本军国主义发展的历史因素;是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迅速增强和资本主义对外发展的需要,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展的现实因素。明治宪法体制确立后,在一定意义上说实现了“追赶”目标的日本进行了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由改革促发展转变为战争促发展,从而走上了军国主义发展道路。日本近代史上虽然先后出现过文民政治、政党政治,但最终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军人政治、军部政治。因为明治宪法规定的近代天皇制成为军部政治得以发展的最重要的保证和最有利的条件。此后其军事至上、谋求霸权的特点日益突出,至20世纪30年代,终于建立起军国主义的国家总体制,为进行更大规模的侵略扩张创造了条件。在这个国家总体制中,帝国议会虽然未被解散,但已名存实亡,已不能对维护政治民主、制止法西斯倾向发挥任何作用,反而成为军部推行法西斯极权统治的应声虫;经济方面,为发展军事,在所有经济领域建立战时统制体制,民生企业迅速萎缩,军事工业恶性膨胀,经济发展竭泽而渔、严重失调,最终面临彻底崩溃的噩运;在社会、思想方面实施了严格的管制和约束,镇压一切反对势力和反战思想,强制进行思想改造,大搞法西斯白色恐怖,并用“为天皇尽忠”、“八絃一宇”、“大东亚圣战”等反动错误理论禁锢人们的思想,将日本的穷苦百姓绑在军国主义的战车上奴役驱使。

如果认真研究1853年至1945年的日本近代史,不难发现日本的民族精神自有其可贵之处。但是,明治维新后强大起来的日本深谙西方近代合理主义之精髓,在建立近代天皇制体制之后,无可挽回地走上帝国主义、军国主义的穷兵黩武的道路,以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给东亚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使日本人民蒙受了深刻的战争创伤。

当然,日本军国主义猖狂之时,就是走向灭亡之际。在亚太各国人民的联合抗击下,日本军国主义最终难逃覆灭的下场。但是,任何人不能保证日本军国主义永远不会死灰复燃。军国主义不是特定的历史范畴,只要条件具备,它就可能再现。日本战败投降后,日本军国主义的国家总体制被打碎,但由于国际形势和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军国主义思想未被彻底批判,一部分军国主义势力得以延续至今。对作恶多端的日本军国主义既未盖棺定论,军国主义阴魂便在日本聚游不散,梦想有朝一日复举还阳,再次逞凶施霸。

进入冷战后时代,战争并未远离人类,霸权政治更加明显。在199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本军国主义战败投降50周年时,日本国会虽然通过了一个表示反省的“不战决议”,但远未能阻止国内出现的军国主义翻案风,且愈刮愈烈。至200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本军国主义战败投降60周年时,这股翻案风更加猛烈,甚至成为舆论主流。日本政府对日本民众没有讲过一句批判军国主义、声讨法西斯的话,却竭力宣扬以甲级战犯为代表的“为国捐躯者”如何崇高伟大,带头向这些“为国捐躯者”顶礼膜拜,鞠躬致敬。和平宪法将被修改,和平主义已不时兴。难怪日本有人产生似曾相识之感,感到日本国内现在的政治氛围,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氛围颇具相通共同之处。

在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根本性转折的时刻,日本应慎重抉择,莫以偏离和平发展道路为得计。日本要防止重走军国主义道路,必须批判大和民族优越论,遏制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批判近代天皇制,抛弃天皇“国体”论,坚持日本和平宪法的精髓,停止走向军事大国的努力。否则,一意孤行重返军国主义旧途,则无论日本现在具有何等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和军事实力,无论有何类盟友,最终必难阻挡日本民族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蒋立峰

2005年6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日本军国主义论(上下)(精)/日本军国主义问题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立峰//汤重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2039946
开本 16开
页数 121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995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1.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31.31-53
丛书名
印张 77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37
163
6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0: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