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创新思维法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激发读者的创新热情。书中内容包括五大部分:绪论教育与创新,思维与创新思维,突破思维定势,善于转换视角,巧用形象思维和激活潜思维。

内容推荐

本书旨在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用浅显而有趣的事例说明创新思维开发的基本概念、重要意义及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各种方法和途径。

目录

绪论教育与创新

“庚子赔款”的副产品

——我国的传统教育/3

我想听开花的声音

——“应试教育”的弊端/10

方苹果的启示

——从创新学到创新教育/19

思维与创新思维

“拔光羽毛的鸡”等不等于“人”

 ——思维概说/41

裂脑人的启示

 ——创新思维的发源地/58

第二十一位应聘者

——创新思维概说/71

鱼竿与钓鱼

——关于创新思维训练/100

突破思维定势心中的锁

——思维定势/115

求知识还是求智慧

——书本定势/131

跳蚤的高度

——经验定势/142

从“伯乐赞马”谈起

 ——权威定势/153

善于转换视角

南风与北风

——视角概说/165

到底谁对谁错

——发散思维/178

大智若愚的哈里逊

 ——逆向思维/192

巧用形象思维

艺术家的专利?!

——关于形象思维/205

韩信画兵

——发挥想象/212

“如果大风吹起来,木桶店就会赚钱”

——联想思维/223

激活潜思维

《流浪的犹太人》是怎样创作的

——潜思维之谜/235

莱茵河的宽度

——激发灵感/247

凯库勒与苯分子结构

——巧用梦境/258

后记/265

试读章节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科学家与艺术家各有一套独特的思维方法,即科学家使用抽象思维,而形象思维则为艺术家所独有。

其实并非如此,由于形象思维能展示出立体感强的三维空间,因此不仅艺术家需要形象思维,科学家以及哲学家、技师、工匠等都不可能同形象思维绝缘。在创新活动中,如果善于运用形象思维,往往也能作出创新。

比如,建筑师在设计新楼时,他的大脑屏幕上首先会陈列各种新型楼房的生动形象,然后应用形象思维对它们作分析、比较,接着再去粗取精,筛选组合,最后加上自己独特的想象,才能形成一幢新楼的蓝图;哥白尼是日心说的创立者,那时连天文望远镜也没有,他硬是靠自己的大胆想象构想出了新的宇宙体系。他在《天体运行论》中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自己所想象的宏伟天象:“在所有这些行星中间,太阳傲然坐镇,高踞于王位之上,统治着围绕膝下的子女一样的行星。”再如数学是一门极其抽象的学科,但对它的研究也需要形象思维。列宁就曾说过:“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其实在数学上也是P207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几何学的许多解题思维过程便是明显的例子。如果没有对图像的空间想象,仅靠抽象的概念和数字来进行运算和证明是不可能的。拓扑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其中有一个被称为“四色猜想”的著名难题,即任何一张复杂的地图,只需用四种颜色,即可将图上的各个区间分隔开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在解这一难题时,思维在各种复杂的地图上往返驰骋,一刻也离不开图形和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形象思维,而仅仅使用概念和数字进行抽象的论证,那是绝不可能取得进展的。P208

序言

  我家门前有棵老槐树,小时候,常在树下与一老者下围棋。

老者胡须很长,但棋艺并不高,跟他下棋不如听他聊天。

老人学贯中西,易通古今,尤其崇尚思维训练,听他说话,往往有“胜读十年书”的绝妙感受。

老人常与我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仙人练成了“点化术”。

无论什么东西只需轻轻一点,便会变成他想要的东西。

一次,仙人遇一乞丐,顿生怜悯之心,便为他“点”出了许多食物和衣服。

可乞丐似乎并不满足。

于是,仙人问道:“你还想要什么,尽管说出来,我会满足你的。”

乞丐望着仙人,怯生生地说:“我想学您的‘点化术’。”

老人认为,学校教育给学生的应该是“点化术”,而不是“食物和衣服”;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育是没有前途的。

老人常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获取知识,而是训练思维,因为知识随时可以查阅,而正确思维方法的形成,尤其是创新思维的开发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老人十分推崇古希腊哲人普罗塔戈说过的一句话: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老人认为,对教育而言,这个火把需要点燃的正是学生们头脑中的创新思维。

从老人那里,我还了解到: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控制人体右侧活动及抽象思维、分析思维、数学推理和语言等功能;右半球则控制人体的左侧活动以及艺术、形象和直觉等具有创新特征的思维活动。

关于人脑两个半球的作用,老人认为:为大部分人接受的“左脑占据优势,右脑是欠发达的劣质半球”的观点是片面的。在这种“重左轻右”观点的影响下,学校教育走进了“学生知识日益丰富,逻辑推理能力不断提高,而创新能力却不断下降”的怪圈,学生们成了只会死记“标准答案”的学习机器,没有半点想像力、创造性可言。

老人呼吁:解放学生于课堂,还学生完整的世界。

一次,老人搞了个别开生面的测试: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请被测试者回答这是什么。

结果,当问到机关干部时,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都用求救的眼光看着在场的领导。领导沉默许久,说道:“没经过研究,我怎么能随便回答你的问题呢?”

当问到大学中文系学生时,他们哄堂大笑,拒绝回答这个只有傻瓜才回答的问题。

当问到初中学生时,一位尖子学生举手回答:“是零。”一位差生喊道:“是英文字母O。”他却遭到了班主任的批评。

最后,当问到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时,他们异常活跃地回答:“句号”、“月亮”、“烧饼”、“乒乓球”、“老师生气时的眼睛”、“我家门上的猫眼”……

事后,老人给这次测试起了个题目:“人的想像力是怎样丧失的?!”

那么,人的想像力到底是怎么丧失的呢?老人认为:是忽视右脑开发,忽视创新思维培养的学校教育扼杀了人们的想像力。

老人相信,右脑不仅不是“低能的”,而且还是创新思维的“发源地”,是“创造性半球”,右脑正蕴藏着巨大的智力资源等待着人们去开发利用。

老人一直鼓励我用左手写字、拿东西,认为这对创新思维的开发十分有益。  老人还列举了许多创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左撇子,如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毕加索、拉斐尔等来证明他的观点。

老人说:得右脑者得天下。

后来,由于到外地上学,再也没有与老人下过棋,但这并不妨碍我从老人所崇尚的思维训练,尤其是右脑开发中受益。

再后来,我走上了教育岗位,这时,老人的那套说法对我的影响就更大了。

于是,我便将它写了出来,姑且称之为《创新思维法》,希望能为正在探索中的“创新教育”提供一些素材。

悠然间,二十年去矣,老人说走就走了。

临别时,老人说过的话又一次在我的耳畔响起:

我无法送你到对岸,只能送给你一叶小舟;

我无法送你上山顶,只能指给你上山之路;

我无法送给你智慧,只能教你获取的方法。

编者

2005.6

后记

虽然“创新教育”这一提法早已出现,“创新思维的开发”也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但操作起来难度极大。如果本书能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热情,能为摸索中的“创新教育”提供一些素材,那将是我最大的欣慰。

同时也希望本书能抛砖引玉,为与此相关的优秀作品的出现做一点铺垫。

由于才疏学浅,书中从观点到内容定有不妥,望能得到各位读者的批评指正。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费婉霞、刘仁虹、方伟健、陈顺文的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德国哲学家尼采在《查拉图士特拉如是说》一书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查拉图士特拉决心独自远行。在分手时,他对自己的弟子们说:你们忠心地追随我,数十年如一日硪的学说你们已经可以出口成诵了。但是,你们为什么不以追随我为羞耻?为什么不把我的著作撕毁?为什么不骂我是骗子呢?只有在这时,你们才真正地掌握了我的学说!  

查拉图士特拉的这些观点,对创新思维的开发再合适不过了。

赶快扔掉此书,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知识创新中去吧!

杨雁斌

2005.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创新思维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雁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817482
开本 32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9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04.4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5: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