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意大利著名小说家、符号学家艾柯与罗蒂、卡勒、罗斯这三位知名学者的辩论文集,主要探讨诠释的有限性问题,包括:诠释与历史、过度诠释文本、在作者与文本之间、实用主义之进程、为“过度诠释”一辩/卡勒、“写在羊皮纸上的历史”以及应答等七个部分。
| 图书 | 诠释与过度诠释/文化生活译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意大利著名小说家、符号学家艾柯与罗蒂、卡勒、罗斯这三位知名学者的辩论文集,主要探讨诠释的有限性问题,包括:诠释与历史、过度诠释文本、在作者与文本之间、实用主义之进程、为“过度诠释”一辩/卡勒、“写在羊皮纸上的历史”以及应答等七个部分。 内容推荐 文本意义的诠释是人文及社会科学的主要工作。但是,对一个文本的诠释是否有界限?作者的意图对于划定这一界限是否有作用?艾柯以作品的创作者和解释者这双重身份,提出的观点当更有意义和启发性。他在书中提出“作品意图”这一概念,来限制文本诠释具有的无限丰富的可能性。而罗蒂、卡勒、罗斯则分别从哲学、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等方面反驳艾柯,并阐述了各自的独特观点。在这个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诠释学的不同理论之间的差异及其交锋。 目录 导论诠释:有限与无限/柯里尼 一 诠释与历史/艾柯 二 过度诠释文本/艾柯 三 在作者与文本之间/艾柯 四 实用主义之进程/罗蒂 五 为“过度诠释”一辩/卡勒 六 “写在羊皮纸上的历史”/罗斯 七 应答/艾柯 试读章节 某些当代批评理论声称:对文本惟一可信的解读是“误读”(misreadina);文本惟一的存在方式是它在读者中所激起的系列反应;文本,正如托多罗夫在引述别人的观点时所说,只是一次“野餐”会:作者带去语词,而由读者带去意义。 即使情况真的如此,作者所带去的语词也是一个令人棘手的、装满五花八门的材料的“大包袱”,读者不可能将其置之不顾。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正是在这里,在英国,有人认为,我们可以用语词去“做事”。对文本进行诠释意味着对组成文本的语词为何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做“这些”事(而非“那些”事)的原因做出解释。然而,如果“分裂者杰克”(Jack the Ripper)告诉我们他的所作所为皆以圣路克(Saim Luke)对福音书的诠释为依据的话,我想许多以读者为中心的批评家会认为他对圣路克的解读非常荒谬。非读者中心的批评家则会说,“分裂者杰克”疯得不可救药——我坦率地承认,尽管我对读者中心的诠释范式深表同情,尽管我读过库柏(Cooper),兰戈(Laina)以及伽塔里(Guattari)等人的作品,但非常遗憾的是,我认为“分裂者杰克”的头脑的确有问题,的确需要找个精神病医生去好好看一看。 P25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诠释与过度诠释/文化生活译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意)安贝托·艾柯 |
| 译者 | 王宇根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2345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62 |
| 版次 | 2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13 |
| 出版时间 | 2005-11-01 |
| 首版时间 | 1997-04-01 |
| 印刷时间 | 2005-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2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0-0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5.25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3 |
| 高 | 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8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