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国粹精品画廊(共2册)
内容
编辑推荐

本套书分为《画的故事》和《棋之味》两册,尽显中华文化的精彩分呈。

《画的故事》介绍了画派传承、书画流转、名画身世、画家的天才和风骨,既有传说轶事,也有典故珍闻;而《棋之味》则从古今中外的正史、野史、传说中精心摘选了近二百则关于棋的故事,娓娓道来,读者们可细品尝。

目录

画的故事

第一辑 “好好先生”张伯驹/001

第二辑 过矣,又过矣!/059

第三辑 不似欺世,太似媚俗/121

第四辑 君子和小人/181

第五辑 三鸟三思/225

第六辑 小处不可随便/283

棋之味

第一辑 黑白棋子/001

第二辑 观棋不语/063

第三辑 下棋参政/105

第四辑 十面埋伏/141

第五辑 棋闻逸事/169

试读章节

平面壁

1966年,正当聂卫平的围棋水平更上一层楼时,“文化大革命”爆发,围棋被打成“四旧”,全国围棋比赛取消。等到重新举办全国围棋赛,已是1974年。陈祖德当时在中国棋坛上的霸主地位在普通人们心目中还丝毫没有动摇。而了解内情的人大都知道,聂卫平是一匹被看好的黑马。

1974年的全国赛拉开战幕后,聂卫平连胜五局,此时陈祖德四胜一负,两人的积分在八十多名棋手里分列第一、第二。第六局,二人相遇,实质上就是冠亚军决赛,棋迷纷纷预想这场比赛会相当精彩。

让人没想到的是,连规定的时间一半都没用完,那盘棋不过刚进入中盘不久,聂卫平居然败下阵来。当局后研究也已接近尾声时,聂卫平还在痛心疾首检讨自己的“大昏着”。这盘棋由于聂犯了一个对他而言可算是相当简单的错误,下死了一块棋,从而仅81着就中盘认输,早早结束了战斗。晚饭后,棋赛已过去了八九个小时,多数人难耐成都七月又闷又热的天气,房间里蚊子又纷纷向人发起正面强攻。大家都到街上散步凉快去了。忽然发现聂卫平正一个人呆呆地站在棋手住地——成都饭店背阴处一个人迹罕至、杂草丛生、蚊虫乱舞的墙根前默默地沉思着,持续了有半个多小时。好多棋手都目睹了聂痛苦反思“面壁”的情景,没有人上前去劝他离开,却都流露出敬佩的神色,都从心里认为就冲聂卫平这铭心刻骨的“面壁”,今后的冠军非他莫属。后来聂卫平果然获得大大小小的冠军几十个。即便如此,12年后,他在自己的著作《我的围棋之路》中特地选登了这盘惨败之局,题目是“刻骨铭心的惨败”。落子无悔

齐高帝萧道成自幼善弈,在围棋九品制中位列第二品。

萧道成与朝中大臣们下棋,经常一局接着一局,不知道厌倦。他的性格也很宽厚,深得棋手们尊重。有一次他与直阁将军周覆对弈,轮他走子时,因手未拿稳,一粒棋子跌落在棋枰上,周覆由于自己棋势不妙,怕输,竟立马按住萧道成的手,不许皇上另选落点。萧道成笑称周覆耍赖皮,但也顺从了。西南风甚紧

谢弘微和祖尚德是东晋时代的著名棋手。谢弘微性格宽厚,胸襟开阔,喜怒不形于色。

有一次,谢弘微与祖尚德对弈,当时祖尚德的好友卢循在一旁观阵。谢弘微冥思苦索,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诱敌入围。祖尚德只注意一侧的战斗,忽视了另一侧的局面。旁观者清,卢循见他棋势吃紧,西南角的一队棋子有被吃掉的危险,忍不住与旁人搭讪说:“今日西南风甚紧,恐怕河里的船有颠覆的危险。”祖尚德顿时醒悟,马上审时度势,通盘考虑,不仅挽回了危局,最终还以较大优势获胜。谢弘微输了棋,怒不可遏,但又不好直接指责多嘴的卢循,就将棋局掀翻在地。愿让客先

清代时棋手徐培云的儿子徐星标儿童时即子承父业,对围棋颇有兴趣。

他11岁那年的一天,有一位江西棋客前来拜访,想与徐培云较量棋艺,但正好碰上徐培云外出,于是这位棋客就抱起星标坐在自己的膝盖上,并开玩笑说:“你能代你父亲与我下棋吗?”星标说:“好!”棋客看他年纪小,就问他让子多少?星标跪在椅子上说:“我是主人,你是客人,愿让客先行。”棋客笑了笑,答应了。二人刚下了几着,棋客已感觉星标出手不凡,于是陷入皱眉苦思之中。而且棋客每下一子,星标就不假思索地随手应着,应完就跑到台阶下玩乐。棋客害怕有损自己的名气,赶紧找了个借口溜走了。

 P5-P8

序言

中国画传统源远流长,中国画长廊气象万千。

我们虽然已失去地上的湮灭的辉煌,我们却拥有地下的宝藏,有一千多年的展子虔《游春图》和陆机《平复帖》,有西安的兵马俑、长沙的马王堆,还有无数从墓葬中出土的先人的漆画、绢画、壁画和砖画。不可忘记,我们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壁画石窟——敦煌莫高窟,那可同样是在地上的。

文化环境的不同,观照世界的视角也不同,中国绘画自始就走上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发展路径。西方画重透视;中国画讲散点。西方画直面现实,追求真之又真,直至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中国画讲意境和韵味,也因此,中国画历来是山水和花鸟的天下。

可能是太重教化。中国人物画起步最早,却是最不发展。早在春秋,人物画是道德训诫的图形化,可曹衣出了水,吴带也当风,直到唐代的《女史箴图》。人物画仍是教训和说教。

以后的中国画家却不理这一套,他们凭着性灵,凭着自己的艺术直感,将眼光和热情投注于大自然山水,凝结在屋前院后的竹木花卉,林鸟池鱼。大小李将军,山水南北宗,笔下的山水寄托画家的豪情逸兴,苏米是牢骚,王蒙是胸臆,石涛伤时痛世的无限情怀。花卉林鸟,岂只是寻常的花花鸟鸟?黄家富贵的宫廷趣味,随唐宋元明而渐远渐稀,兴盛的是郑元肖的竹子拔根而起,郑板桥一生只画竹石而不及其他,那又哭又笑的八大山人的猛禽怪鸟,白眼向天?“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中国画的笔墨写意,为中国画所独有。也是中国画独特的价值之所在。

书画同源。

细究起来,书和画,画先于书,先有图而后才能象形而字。

书画同源,却分两枝。书是抽象画,画是有形书,从来形式大于内容是艺术的下乘。可中国书法却就是形式大于内容,或不如说中国书法的形式就是内容,是最典型的形式与内容合为一体的艺术。在这点上,中国的书法早就获得了现代艺术的真髓。

中国画虽有工笔和写意、宫廷和民间之分,可自宋以后,中国画就是文人画的天下,也自始,诗画不分、书画印一体,完美地集中在画家一身。

中国画家,不懂诗,无以言画,不习书印,无法入中国画门槛,更何谈窥其堂奥。从王维以降,赵孟兆页、文徵明、唐伯虎、吴昌硕、齐白石,哪一个画家不是如此?只不过术业有专攻,或以画名世,或以书传人,或以印自成一新境界。

中国画不保守,也不沉寂,近现代中国画上承传统,外引西洋,推陈出新,又开出一番中国画的新气象和新面貌。坚持传统出新的有齐黄潘傅,中西兼融的有林徐刘吴,还有水墨画创新的张大千,既传统又现代,传统的是精神和精华,现代的是笔墨和意识。

有人问一位艺术大师,如何领略中国传统艺术。

大师道:安静地看几张画吧!

那,我们这里就不揣冒昧地说:安静地读几页这本书吧!

中国画史是一部精彩纷呈的故事宝卷。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画龙点睛、胸有成竹,是著名典故;《清明上河图》在千百年中辗转流传,《富春山居图》先遭火焚,再一分为二,是画的艰难命运。

你或许知道王氏父子练书法用去“十八缸水”。你可能不知道“东床快婿”就出于王羲之的气度平常;你或许知道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却可能不知道赵管夫妇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你或许听说了陆俨少画册拍出六千万天价、张伯驹捐献国家的珍贵文物价值连城,你可能不知道捐献珍贵书画的还有叶恭绰和吴湖帆;你或许知道张大千名闻中外,但你肯定不知道张大千不仅爱赌,还是个善于造作假画的行家里手,富商巨贾至死都被他蒙在鼓里。

安静地读几页书吧,这里有画派传承、书画流转、名画的身世、画家的天才和风骨,有传说轶事,更多的是画史、典故和珍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国粹精品画廊(共2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水仙君//中盘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52703
开本 其他
页数 7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7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37.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80
3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