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的史实和抗战中英勇殉国的爱国将领的生平,作一简要的介绍,推开了一扇学术研究禁区的大门,实事求是地肯定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歌颂了广大官兵反抗侵略、英勇杀敌的爱国主义热忱,以及填补了我国全民族抗战史的一页空白。

目录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综述/1

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介绍/15

 卢沟桥事变与平津作战/17

 淞沪会战/28

 南京保卫战/38

 太原会战/47

 徐州会战/56

 台儿庄会战/66

 武汉会战/77

 南昌、随枣和枣宜会战/87

 长沙会战/98

 中国远征军人缅作战/11l

 豫湘桂战役/125

正面战场主要阵亡将领/137

 张自忠/139  李家钰/142  郝梦龄/144

 唐淮源/146  陈安宝/148  武士敏/150

 王甲本/151  冯安邦/154  佟麟阁/155

 郑作民/157  饶国华/158  王铭章/161

 孙明瑾/164  赵登禹/165  石作衡/168

 李必蕃/169  彭士量/170  刘家麒/172

 戴安澜/172  钟 毅/178  方叔洪/180

 朱世勤/181  寸性奇/182  王 竣/183

 刘桂五/183  王凤山/185  赖传湘/186

 齐学启/186  梁希贤/188  胡义宾/189

 王剑岳/190  卢广伟/191  夏国璋/191

 林英灿/192  秦 霖/193  庞汉祯/194

 赵锡章/194  姜玉贞/195  朱 赤/196

 梁镜斋/197  郑廷珍/198  扈先梅/198

 徐积璋/199  高致嵩/199  官惠民/200

 蔡炳炎/201  吴继光/202  易安华/203

 黄梅兴/204  杨 杰/205  尉迟凤岗/206

 李兰池/206  陈文杞/207  司徒非/207

 姚中英/208  谢晋元/208  王禹丸/212

 唐聚五/213  刘震东/214  李翰卿/215

 周 元/216  高志航/217  李桂丹/218

 阁遵守/219

正面战场各期战斗序列/221

 1937年战斗序列/223

 1938年1月战斗序列/234

 1938年11月战斗序列/244

 1944年冬战斗序列/253

抗日战争时期大事记/277

后 记/315

试读章节

第二个时期,从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到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了对华作战的策略,对中国政府由过去的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改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国民党亲日派首领投降了敌人,继续抗战的国民党的主要当权者坚持反共方针,强化了反共摩擦的活动。

从七七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先后失陷,日军由华北一直打到华南,尽管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但部队伤亡很大,急需修整和补充。随着战区的扩大和战线的延长,中国战场上的侵华日军十分分散,兵力不足、资源匮乏、财政困难的弱点开始暴露。敌人已无力再发动像前期那样大规模的连续军事进攻。

这时期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先后建立起十多块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使敌人后方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敌人不得不暂时放松对正面战场的进攻,而将大部分侵华兵力投入敌后战场,与八路军、新四军作战,以巩固其占领区。

因此,自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日本政府就改变了对正面战场速战速决的策略,即由过去以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改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策略。从1938年11月3日到12月22日,日本政府的近卫首相连续两次发表声明,阐述所谓调整日中关系的新方针。这个时期敌人对正面战场发动的部分攻势,不再是以攻城略地为主,而是以打击和削弱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掠夺战争资源、打通交通线等为主。通过由速决战到确保占领区的策略转变,来达到敌人“以战养战”和“分化抗日统一战线,分裂国共合作,引诱国民党政府投降”的目的。

而国民党的主要当权者对于蓬勃兴起的抗日民主运动,日益发展的人民力量,十分惧怕。日本政府策略上的变化在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很快得到了反映。12月,亲日派头子汪精卫由重庆逃至河内,公开降敌,继续抗战的国民党主要当权者的反共活动也有所加强。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设立防共委员会,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具体政策。制造多次反共摩擦事件。

这时期日军对正面战场也发动了一些规模不等的进攻,如:南昌、随枣、枣宜会战,三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包括昆仑关战役),上高战役,以及中条山战役等。在这几次战役中,中日双方互有胜负,没有出现过影响整个战局的大的军事行动。尽管如此,就中国战场的全局来说,不管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胜负如何,客观上对共产党敌后战场的作战,还是起到了牵制敌人的作用;同样,敌后战场的作战,使日军减轻了对正面战场的军事压力,实际上也支援了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P9-11

序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迄今已四十年了。今年,台湾海峡两岸的亿万同胞将同全世界人民一道隆重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纪念这一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重大事件。 “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又赢得进步”,历史的进程已经充分证实了这一真理。

回首往事,我作为抗日战争的亲历者重温这一时期的历史,感慨万端。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两度合作,我都亲身参加了。这两次合作实现了北伐和抗日的大业。有力地促进了我们民族的进步。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血和汗同日本侵略者英勇奋战了八年之久,这是一次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同各民主党派、各阶级各阶层爱国人士联合进行的神圣的民族战争。至今,国民党正面战场和解放区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许多为民族独立而英勇殉国的国民党爱国将士的精神,与在抗战期间为抗击日本侵略军而壮烈牺牲的无数共产党员、我军将士和人民群众一样,仍然令人崇敬不已。

我们的史学工作者目前正在全面地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借以启迪后人,指导将来。这是件十分必要、十分有益的事情。我相信,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一定会取得新的丰硕成果。本书作者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的史实和抗战中英勇殉国的爱国将领的生平,作一简要的介绍,我想广大读者是会欢迎的。

今天,历史又在召唤第三次国共合作。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积极推进第三次国共合作,尽早实现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大业,以无愧于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这将是对抗日战争的最好的纪念。

聂荣臻

1985年5月11日

后记

这本书虽然几经波折,最后还是顺利修订再版了。20年后的此次修订再版,除了保持原书的基本结构和面貌外,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记忆,我们将原书名《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介绍》中“重要战役介绍”六字省略,改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徐向前元帅题写的原书名仍保存在书的扉页上;同时,全书还作了如下修订和增补:

(1)新写了一个修订版前言,着重强调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伟大贡献。

(2)增添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南京失陷期间中国军队的战斗序列。

(3)充实了许多历史图片,由原来的27幅增加到现在的116幅,尤其是增添了一些当时的战斗场面的图片,使全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

(4)根据最新的研究和资料,对主要阵亡将领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补充和订正,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突出,并尽可能地配上了人物照片。

但是,由于客观和主观条件的限制,本书仍然难免有一些不足,敬请广大读者原谅。

最后,我们要特别感谢四川人民出版社的汪瀰编审,是他不辞辛苦,多方奔走,才使本书得以顺利修订再版;值得一提的是,他更是继承了该社老一辈编辑的优良传统,认真负责地协同我们搜集资料和补充图片,逐字逐句地进行核对和勘误,并对全书的编排提出切实可行的宝贵意见,才使本书成为一本朴实大方、图文并茂、对普通读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书。

作 者

2005年6月24日

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雄//夏燕月//李效莲//李俊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069383
开本 32开
页数 31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14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5.210.6
丛书名
印张 10.3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0
14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