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陆等的《诗歌评点与理论研究》中,如果说“上篇”是对中国诗学建构的宏观审视,“中篇”是对中国古代文学“评点”的体制和方法之中观考察。相当于“中篇”立足于文学评点的文献稽考,“下篇”是对杜诗评点史的梳理和杜诗评点文字的理论阐释。
| 图书 | 诗歌评点与理论研究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周兴陆等的《诗歌评点与理论研究》中,如果说“上篇”是对中国诗学建构的宏观审视,“中篇”是对中国古代文学“评点”的体制和方法之中观考察。相当于“中篇”立足于文学评点的文献稽考,“下篇”是对杜诗评点史的梳理和杜诗评点文字的理论阐释。 目录 序 上篇:文论审思 古代文论现代化之审思 建立具有实践品格与个性化的中国文论 新世纪之初古代文论研究的思考 当前文学问题的思考 重读1949年版刘大杰先生《中国文学发展史》 从《讲义》到《大纲》 章太炎讲解《文心雕龙》辨释 窦、林、黄三部早期《中国文学史》比较研究 《中国文学史》著述的百年历程 传统诗学演化的内在动力 女性批评和批评女性 姚鼐《青溪文集序》的两种不同文本 “红学”史上最早的“表解”著作 试论曹寅的《北红拂记》 钱谦益与吴中诗学传统 关于高棵诗学的两个问题 高楝诗学二题 《沧浪诗话校释》据“玉屑本”校订献疑 从汉魏思想到陆机的“诗缘情 中篇:评点研究 应该加强文学评点研究 上海图书馆藏郑文焯手批《陶渊明全集》真迹本 关于谢灵运诗歌的若干文献问题 《世说新语》刘辰翁评点考辨 明代《韩诗外传》评点二种 明代吴兴闵凌套印与诗歌评点的传播 孟郊诗集的三种批点本 黎简手批《昌黎先生诗集注》 一部湮没已久的《李贺诗集》笺注本 李商隐诗歌评点的若干文献学问题 翁方纲评点《山谷外集》辑考 翁方纲手批《渔洋山人精华录》考辨 梁章钜《读渔洋诗随笔》考释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思维方式及其演进 下篇:杜诗评点史论 杜甫诗论的诗学史定位 宋代杜诗研究的基本模式 试论杜诗的正典化 “诗史”之誉和“以史证诗” 从《沧浪诗话》“于诗用健字不得”考辨严羽评杜甫 杜诗“变调”说 王夫之的杜诗批评 从杜诗接受史考察黄生的《杜诗说》 金圣叹杜诗批解的文学批评学透视 吴瞻泰《杜诗提要》研究 鲁一同《通甫评杜》琐谈 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诗歌评点与理论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周兴陆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60632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50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30 |
| 出版时间 | 2011-06-01 |
| 首版时间 | 2011-06-01 |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0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10 |
| 宽 | 148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