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华音流韶之海之妖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特色是糅合了武侠,奇幻,推理,悬疑,惊悚等多种要素,使得小说极具可读性,让人欲罢不能。在古印度传说中,亿万年前世界充满了贪婪、邪恶、情欲……灭世大神湿婆决定用额上天眼中的烈焰毁灭一切,再让一个洁净的世界重生。六界天主为了平息大神的愤怒,同时血祭,愿意用自己肉身的支离破碎和灵魂的永受折磨来抵消六界的罪孽。于是,他们在海天交接的地方搭起了六支高耸入云的天祭柱,将自己的灵魂钉在上边,永远受风浪、雷鸟、海龙的吞噬撕扯……

目录

第一章 青鸾衔花上春山/1

第二章 春在昆仑第几泉/9

第三章 海上仙人遥相语/18

第四章 十二层楼载古船/27

第五章 船中佳客颜如玉/36

第六章 雪肤红画耀幽烛/47

第七章 同舟王子美少年/55

第八章 漫垂紫袖结芳菊/63

第九章 魔弦妖弓张满月/71

第十章 千年古屏尘迷灭/80

第十一章 秋波想断珠垂血/89

第十二章 沉海冰轮风敲缺/95

第十三章 离鸾不识去凤狂/105

第十四章 新血如花谢未央/113

第十五章 万花经雨转春色/121

第十六章 秋坟犹似郁金堂/132

第十七章 美人殷勤问棋典/140

第十八章 清电忽灭沉黑茧/152

第十九章 碧落天桑荣复枯/159

第二十章 枉劳人间白玉盏/167

第二十一章 春心一线悬成灰/176

第二十二章 血池莲华梦中开/185

第二十三章 谁识蜂蝶抱花舞/194

第二十四章 生死歌哭动地来/201

第二十五章 洛女秋魂凌波立/208

第二十六章 疑云声幽涩/216

第二十七章 一战海神泣/223

第二十八章 金风吹天落紫雷/230

第二十九章 花心飞断红脂湿/241

后记:客栈后的武林

试读章节

一春桃花已残。

漫天嫣红随了晨露,飘坠到岸边的几艘画船上。万支睡莲似乎怨恨自己被人力强行催开,索性含了春露,慵倦地倚在水面上。莲花上面的云霞七彩斑斓,一道道横卧着,看上去仿佛湖上叠了数重青山。朝阳的影子零零落落地从这些云彩中透出来,把莫支湖照得美丽而萧索。

莲花深处,渐渐有水声响起,一叶青舟无声无息地向湖心小岛荡去。

那舟并不是很大,通体隐罩在微青的光泽下,似乎是由一整块云英雕成,与水光交相荡漾,看去就如由湖水聚成一般。那船来势轻巧无比,才一晃眼,已从湖的那头来到了小岛上,直似云中羽舟一般轻捷。

如果在别处,有人大清早地看见这样一艘船,一定会以为自己活见鬼了。然而这里却没有人敢这样想。

因为这里是华音阁。而那宛如青云英雕成的船,正是华音阁主的坐船。

这座小岛坐落在华音阁第二大湖的莫支湖中心。其得名似是取《长恨歌》里青鸟自海上仙山传信的典故,然已遥不可考。华音阁地广千里,又以水域为主,这样的小岛如繁星夜璨,遍布其中,看去如蓬莱仙境一般。青鸟岛位于湖水中央,群岛环拱,真如北天上的极星。岛虽然小,然钟灵毓秀,莫支湖仿佛一只千里阔的老蚌,将它轻轻含在嘴中。

神岛敛雾,却如深闺美人,隔帘照影。

八十年来,造访者不过十一人,风物清峻如彼,又怎么会不含怨带嗔?但名列华音阁十八禁地之最,江湖上最神秘的十六洞天之一的青鸟岛,又有谁敢莽撞闯来?

也不是没有人闯,只不过莫支湖中红了又清,青鸟岛上却从没有不速之客的脚印。

所以,直到如今,就是华音阁中的弟子也很少知道岛上究竟有什么。

然而,这岛上的秘密似乎一眼就可以看透——奇花异卉虽多,但岛上却无可碍目者,放眼望去,几无余物。更显得岛心那间藏青石垒成的凉亭醒目之极。  凉亭无顶,只有四根极粗极高的石柱,柱上密密麻麻地刻满了一种古怪的文字,里边还不时夹杂着各种野兽图腾,爪鬣飞扬,看去十分狰狞。

石柱中央拱卫着一尊两丈余高的西王母石像。

神像表面遍布着一种奇异的纹理,宛如层层绽开了的旋涡,万点幽光就在这些旋涡的中心闪耀,女神仿佛披了一件繁星织成的战衣。

女神宝相庄严,一手持剑,一手合指眉心。虽然女神双目微合,神情安详,然而无论是谁,一旦仰视法相都会不寒而栗,因为一种难以言传的杀意正从女神眉心间迫人而来。

神像前两道青黑的石阶如同一双巨大的手臂,直插入湖波。奇怪的是,水中并没有石像或石阶的一点倒影,只有一圈比别处深了许多的湖水,在阳光下静得发黑。

那艘船就停靠在两道石阶、一圈黑水的中间。

雾气蒸腾而来,小舟与整个青鸟岛都显得有些缥缈。船上缓缓走下了一行人。他们下船的时候,船底的水波纹丝不动,连石阶上厚厚的尘埃也一片不起。江湖上的高手虽然众多,但能做到这一点的,却实在不多。

只有一个人例外。

他看上去还很年轻,一身青衣完全笼罩在朝阳的光芒之下。他只是随意走在最前面,看不出有多高的武功。然而其他的人却对他极为恭敬,仿佛他走在他们前面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因此他们的神情不仅丝毫没有不自然,反而很甘心,很得意,仿佛他们所追随的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神。

这个人在江湖里的传说中就算不是神,也已相去不远。虽然江湖上见过他的人并不多。

那是因为很少有人有这个福气。

但也许只有白痴,才会没听说过他的名字。

他的名字也很平凡——卓王孙。但倘若加上“华音阁主人”这个名衔,那就一点都不平凡了。不但不平凡,而且让人肃然起敬,闻而生畏。

现在这个传说中的人物已经走到了凉亭上,用一种极为闲淡的声音对身后的人道:“可以开始了。”

众人躬身答了声是,两个灰衣人迅速跪行上前,将凉亭的门栏打开,叩头祷祝了片刻。然后起身走到神像两旁,双脚交叉而立,双手在眉心处做了个奇怪的合十动作,嘴唇不断颤动,似在低声祷告着什么。另外两个人也赶紧上前,四人围绕西王母石像,排成一个菱形,用同样的姿势,不住地祷告。

又过了片刻,其中一个突然仰天大喝了一声。“摩诃捺那!”一句古怪的咒语雷鸣般爆出,四人八臂同时伸出,竟然将西王母像紧紧抱住。

西王母像微微震动了一下,又稳稳站住。四人合力上抬,却再难撼动分毫。

四人的脸色逐渐变红,额头上青筋暴出,汗粒从眉际直滚到胸前,似乎十分吃力,足下巨石砌成的地面缓缓下沉,竞被踩出寸许深的足印来。

卓王孙叹了口气,似乎很不屑看手下人的吃力相,抬头望向远处淡淡的白云。他身后的一位红衣女子却显得很有些兴奋,似乎这西王母石像下边,有着她期待已久的秘密。

突然,一阵碎裂的声音响起,四人足下的巨石地板同时爆裂。西王母像缓缓向左边挪动开去,四人一喜,加紧用力,将石像整个搬开。

这时,一道七彩的光晕从西王母足下升腾而出。

王母像下边居然是一条通道,水光滟滟,直通湖底。

那四人跪伏在地上,似乎疲惫不堪,嘴唇旁都有鲜血的痕迹。

要托起两丈高的石像,对于四个武林高手也许并不是很难,但如果那个石像是由东海底玄英谷的石头制成的,就完全不同了。

卓王孙向四人微一挥手,四人立刻从地上爬起来,躬身行礼。红衣女子向四人轻声说了句:“四位辛苦了,请回吧。”几人叩头告辞后,齐齐往后一跳,上了来船后边拖着的一叶小艇。

小艇很小,这四人上船后,每个人都几乎只有一只脚的立足之地。然而,四人却站得比方才西王母的石像还要稳。一人挥掌拍出,凌空击在水面上,小艇箭般标出。那人掌影飘飘,片刻已不见了踪迹。

红衣女子微笑着目送四人离去,只听卓王孙道:“进去罢。”

湖面下到湖底的通道曲曲折折,让人觉察不出陡峭来。通道的四壁俱由透明的水晶石砌成,妙就妙在石与石之间毫无拼合的痕迹——因为那些接缝处全被镶嵌在壁内的无数夜明珠掩盖了。水底虽无阳光,长廊却仍笼罩在一层柔和的彩光里。透过这些光晕,抬眼可见这条走廊外各种五色水族正悠闲游戏。

红衣女子正饶有兴趣地四处打量,突然一群碧蓝色的金鱼,飞快地从两人的足底、头顶游过。

那些金鱼头上顶着一张淡蓝的翼,宛如张开一蓬巨莲,花瓣上点缀着几弯金色的牙状亮点,在水晶光影的映衬下妖艳非常。

红衣女子脸上流露出几许惊讶。这种金鱼名叫龙牙花,是吠陀圣典中孔雀明王爱妃的眼泪所化,一直住在天界那伽池中,千万年来从不曾降世。然而刚才,至少上百头的龙牙花就这样从她眼前游过去,在透明水晶的幻影下,还有一只似乎就要扎进她的怀中。正在惊讶之时,几只号称南海圣王的凤鸳鱼拽着修长的尾翼,优雅地从她手边滑过。P1-4

序言

一个人总得有点喜欢的东西,才可叫做风雅。支遁喜欢马,赵佶喜欢鹰,我喜欢猫。叶公好龙,所用之物无不依龙形;支遁赵佶喜欢马鹰,于笔下显略其意神,大抵千万变化,已蕴涵毫端。我爱猫,却没有这么麻烦,我爱猫,就养一只。多了也不养,因为我怕麻烦。

我养的是只狸花猫,难得的是长毛的狸花,更难得的是四只脚爪的末端通是雪白的,仿佛戴了四只白手套。猫咪到我家的时候很小,连叫声都是奶声奶气的。睡觉的时候总喜欢钻到人的怀里,“咕噜咕噜”满足地叫着。本着《山海经》中诸怪物自呼其名的原则,我们叫它咕噜。

咕噜逐渐长大了,蹒跚的学步也变得灵活而敏捷。我打字的时候,它喜欢盘踞在电脑显示器的上边,不时伸出爪子来掏摸显示器的画面。在它那不可解的小脑袋来,也许觉得这画面一动一动的,是主人在逗它玩吧?若是我打开张图片,它就更加高兴了,歪着头仔细地看着,然后伸出毛乎乎的爪子去抓。当然它只能抓到冷冰冰的屏幕,于是它便大惑不解,“咪呜”叫着,发出很严峻的抗议。我就笑着将它抱下来,斥责它猫咪的愚笨,然后赏它半盒极品猫罐头。生活磕磕绊绊,咕噜长大了,我也渐渐从文字中走出。

有时回头想想,人并没有活着,活着的是单独的灵魂或者肉体。灵魂很寂寞,很痛苦,也很欢乐;肉体只管拿勺子舀了一勺勺的酒肉,喂进空虚的口里。猫咪没有人类那么复杂的灵魂,所以它可以单纯地活着,或者为了午后的蜷睡,或者为了我偶尔奖赏于它的猫罐头,它单纯地活着,美丽而幸福。我呢?我也活在午后的蜷睡和猫罐头中,但我没有猫咪那样的幸福。只因为我没有猫咪那样的单纯。我的灵魂只是慵懒而孤独的,徘徊在落满灰尘的图书馆中。

但我不想这样。或者人需要一点伟大的东西来麻醉自己,让自己能确定出理想,或者只有我不需要。

于是我拿起这支笔,让它再度在砚台中吸啜。我所来的城市有一条江,江上盛开的,是世上最灿烂的云霞,我也想让我的笔下盛开同样的绚烂。我要用自己的方式,构造一个神奇瑰丽、恢宏恣肆的水晶宫殿,让我的朋友,我的猫猫都快乐徜徉于这非非妙境,而我独自蜗居在殿顶的阁楼上,享受造物主的快乐。

这就是我要的快乐。我的肉体早就习惯于晨昏省视,居止行落。它在循规蹈矩中做得万分聪明而灵活,但我的灵魂不同,它桀骜而狂放,尚需要醉醒后最惨烈的放纵,要在云霞中游移,飞扬出层峦般的鳞角,一奋而裂六龙之高标,再奋而摧藐故射之山。

于是我选择了武侠。这是暮阳还是朝日我分辨不清,我只需要这一束光,照亮最深邃处尚蜷缩的灵魂之躯。我要的是最极限的想象,以及最狂野的情绪。大河奔流,我持剑而舞,剑锋染满层层飘起的雾渫。

所以我写《紫昭天音》,写《蜀道闻铃》,写《海之妖》,写《曼荼罗》。我要的不是规矩方圆的文字,我要的是拈花微笑之后的解脱。咕噜每在餍足了饮食之后,就会得意洋洋地梳洗着自己的毛发,直至身上每一处都完美无暇,然后它就会抖动着爪子,很自然、但很优雅地仿佛帝王一般在房间中巡视一周,再缓缓踱到我的腿上或者显示器上,开始懒洋洋的睡眠。这时它极为满足而悠闲,仿佛世界为水晶打造,而它就是水晶最深处闪耀的光。我常常就不禁想它为什么就可以这么幸福?而我为什么就不能?我写这些文字,无非是想找到我的猫罐头,饕餮之后,便获得这种懒洋洋的幸福。

夜深了,我安眠之后,咕噜却正醒来,它一般会追着自己的乒乓球玩一阵子,然后就爬到窗台上,向着外面望。猫咪实在是很精灵的动物,当它四个月大小的时候,就可以很轻松地跳上一米半高的窗台上了。我也常常奇怪它在望些什么?窗外无非是些来来去去的人,以及被熏染得面目全非的树木,这又有何可看的?但咕噜却看得津津有味兼且万分投入。外面一有些微的风吹草动,它便精神振奋,双目圆睁,似乎出征的将军发现了敌人的踪迹,将要鸣鼓而击之。有时我暂未入睡,躺在床上,看它如许动作,倒也颇有些趣味。或者我的文字们也曾经如咕噜这般,跳在我肉体的窗台上,对着外面的世界张望着。世界对于它们是如此的美丽,它们完全可以忽略掉上面落满的灰尘,看得津津有味兼且万分投入。是该给它们自由了。

我于是意识到我的文字也是群猫咪,一向在膝盖和猫罐头中喂养着。它们单纯地幸福着,但却渴望着外面。或者我不应该敝帚自珍,只束帛自赏,于残灯前得些自我的闲适就够了。公诸于世或者公诸于好才是它们欣然所乐见的。因此我最终也加入了鬻文的行列。这或者也是种解脱,使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猫罐头。

但我始终疑惑咕噜看的并不是世界,而是星光。它时常昂着头,一动不动地呆坐着,我便疑心它在寻找北京上空仅有的依稀星光。这星光或者能引动它恒而久远的血脉中的记忆,那就更像极了我的文字,不管它是诗也好,文也好,学院也好,江湖也好,我总要尽力使它熠熠闪耀着,就如这千年不变的星火一般,垂照我固执着不肯醒来的灵魂。

后记

《海之妖》是华音系列中的一部,紧接其后的是《曼荼罗》与《天剑伦》。

《海之妖》发生的时间,在《武林客栈》之后,但时间并不完全接续,但是也按照顺序而来,情节上能分别独立,不至于一头雾水。但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整个设定体系,我将两部作品中最为关键的联系做一些梳理。

先说人物。也许大家还记得在《摘叶飞花》中,一剑战败遮罗耶那,葬剑于枫林之中的少年。他就是《海之妖》乃至整个华音系列的第一主角——卓王孙。从他战败遮罗耶那到继承阁主之间,还有很多曲折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都和《武林客栈》中的剑神郭敖有关。

武林客栈末尾,郭敖和凌抱鹤一战后身负重伤,他醒来时已被步剑尘带人华音阁中。步剑尘告诉了他一段不为人之知的往事,郭敖恍然发现,自己的身世竞与前阁主密切相关。于是在步剑尘的苦心安排之下,郭敖代替原定继承人卓王孙,继任阁主之位。然而他不待实力稳固,就顷华音阁之力,号令天下,强行攻打天罗教总坛,结果两败俱伤:天罗教从此烟消云散,华音阁中守旧派势力也荡然无存。武林凋敝,卓王孙乘势而起,龙飞凤变,无人可挡。他迅速扫清阁中反对势力,迫令步剑尘自尽,而后将郭敖囚禁山谷之中,宣布继承华音正统,开始了他君临天下的事业。

卓王孙武功惊世绝伦,风神潇洒,机智颖慧,而且冷静沉着,几乎毫无瑕疵。然而这些近乎于神的表面下,却掩藏着一颗高傲难近、暴虐嗜杀的心。他漠不近情,惟有步剑尘遗孤步小鸾,却是心中的珍爱。他为了将身罹绝症的小鸾留在身边,不惜逆天而行,用尽一切办法,来延长她早该结束的生命。

在那个时代,卓王孙惟一的对手是杨逸之。

杨逸之是姬云裳的弟子。姬云裳杀死萧长野夫妇后,寻遍天下,终于得到了《梵天宝卷》,却因某种特殊的原因无法修炼。于是她将宝卷放置于曼荼罗教禁地梵天地宫中。地宫戒备森严,有毗琉璃等梵天四天王把守其中,然而宝卷却仍被杨逸之盗走。杨逸之得到《梵天宝卷》之后,叛出曼荼罗教,在中原武林大会上,一战功成,登上武林盟主的宝座。杨逸之虽然再不承认自己是曼荼罗教中人,但却一直也未忘怀姬云裳授业之恩。在《海之妖》之后的《曼荼罗》中,他将重返曼荼罗圣地,却不得不面对,恩师手中冰冷的剑锋。

第三位主角小晏并未出现在武林客栈之中,他真实的身份远比《海之妖》中提到的更加复杂。他有着释迦太子一样完美无缺的容貌,转轮圣王般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足以让人震怖的武功。然而,他出生之时却被青鸟族异人种下了神秘的血咒,不得不饮血为生……

除了这几个主要人物之外,还要提到的是,《海之妖》是一部推理色彩很强的小说,写到了茫茫大海上发生的连环凶杀,和地底古墓中的离奇血案。案件以一个古老传说为张本,带有浓厚的印度宗教的色彩。

虽然游笔于武侠与宗教的双重背景下,我仍然努力遵守正统推理的解密规则。除了偶尔用到武侠背景中的道具之外,尽量在作案和解密的过程中不引入超自然的因素。也就是说,我决不会说密室中的死者,是被某位高手用了隔山打牛的无上内力击毙。这些离奇的案件都能以普通人的力量做到。凶手只需使用超人的智慧,而不一定要借助超人的力量。而且,与古龙式推理不同的是,每一个运用到的悬疑,最后都必须要完整、严密地解密,我想,或许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推理小说特有的思维乐趣。

和《武林客栈》一样,《海之妖》也留下了不少未解之谜。比如篇首青鸟族后人星涟的死;小晏身上的血咒以及他来中土的真正目的;杨逸之的武功;步小鸾的疾病;卓王孙和湿婆神像的相似等等。我没有解释,因为这些不是《海之妖》的悬念,而是整个长篇的悬念,是必须留待后来的。毕竟我设下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迷局,《海之妖》中的六支天祭,仅仅是第一层的迷局;《曼茶罗》八瓣曼荼罗之阵,是第二重迷局;《天剑伦》三位青鸟族传人的阴谋,却是第三层的迷局。每一层,都为后面一层所覆盖,轮还相生,渐渐解开这个风云变幻的武林的宏大面目。

在一些时候,我不得不保留了整个系列的部分支线。比如上船的那个日本少年,他的出场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后来的故事伏笔。其他还有许多。

也许,这个故事真的如此庞大,需要我用一生的时间来填写。

而我生命中最鼎盛的岁月,也都在这个虚构的江湖世界中慢慢度过。

一路行来,风过无痕,只留下一个个淡淡的足迹。

那正是《武林客栈》、《海之妖》、《曼荼罗》、《天剑伦》。当然,也还有其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华音流韶之海之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步非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77215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3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