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魔塔(名家名作译丛)/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当代魔幻文学的“掌门作家”、国内幻想文学研究的“开山鼻祖”彭懿的代表作之一。一个瘦弱、眼睛有点斜视的小男孩,无意中在一座怪塔上封印了黑暗之神的咒语,于是,报复接踵而来……这是一部被幻想的光芒照耀的小说,是一个奇异、热血而又好玩的魔法与怪物的长长的故事。

如果要寻找中国原创幻想小说的代表和高峰,它就在这里。

从现实世界到幻想世界切换口的设置巧妙与否,是界定一部幻想小说成功与否的第一基石。打开这本书,将你的手放到那个看上去平淡无奇的水塔的封印之上,你会看到,两个世界的转换在这里是多么神奇而又了无痕迹,这就是幻想高手的境界。

内容推荐

一个瘦弱、眼睛还有点斜视的小男孩,无意中在一座怪塔上封印了黑暗之神的咒语。于是,报复接踵而来,先是舅舅变成了怪物,接着妈妈被活活地封印在了镜子里,连爸爸也难逃魔爪,被变成了一条绿蜥蝎。为了拯救亲人,这个充满了想像力的魔法男孩,只好在一个月圆之夜走进了布满险恶的魔法世界……这是一部被幻想的光芒照耀的小说,是一个奇异、热血而又好玩的魔法与怪物的长长的故事。

目录

序篇 一个不断被打断的开头

 1 我身上流着一股巫血

 2 封印

 3 我舅舅是怪物

 4 另一个世界来的电话

 5 魔法门

 6 巨蛙、妖精王、四百个脑袋的树精以及骷髅水怪

 7 火龙和它的魔塔

 8 光明之石

尾声 后面的故事就简单了

试读章节

    3

那个月圆之夜。怪物一阵阵嚎叫.我终于推开了那扇通向魔法世界的大门……

——“什么,我舅舅是个疯子?”

哼哼。

你舅舅才是个疯子呢?

别以为我舅舅把我摔成了一个斜视,我就会骂他!

告诉你吧,这种批评听多了,我舅舅只是豁达地微徼一笑。

他总是笑得那样优雅。

从不露齿。

他从不大笑,倒不是他有一种学者风度,而是他的两颗犬牙长得又长又尖,有点像怪物的獠牙。

一笑起来,比吸血鬼还吸血鬼。

但这丝毫也不能动摇我舅舅的学术地位。

人不可貌相。

这就好比,你总不能因为某位大学者长得特别像猪,就剥夺了人家研究猪的权利,就把人家关于猪的研究成果一笔勾销吧?

这是同一个道理。

我爸爸就对我舅舅佩服得五体投地。

举个例子。

有一次,语文老师让我用“只要……就不怕……”造句,我脱口就答道:只要你是个天才,就不怕考试不及格。

当场就赢得了所有同学的热烈掌声。

但老师却给了我一个鸭蛋。

我爸爸训我,我顶他:“这是我舅舅在书里说的名言!”

他火了:“不要听一个疯子胡说八道!像他那样的白痴学者,倒退三百年,非被人绑在广场上像布鲁诺一样活活烧死不可!”

他说得咬牙切齿,恨不得现在就划上一根火柴。

别以为他是在骂人。

你不懂,他这是在赞美我舅舅。

当一个女人想赞美另一个女人时,总是直接说出来。比如,两个女人在街上碰到了,就会互相赞叹一番:“哇,你今天打扮得真美!”“你看你的小腰,多细啊!”

但一个男人就不能这样去赞美另外一个男人。

比如两个男人在街头上碰见了,一个说:“哇,你今天打扮得真美!”另一个说:“你看你的小腰,多细啊!”

这就有点让人觉得恶心了。

娘娘腔!

男人在赞美另外一个男人时,往往用的是另外一种表达方式。要咬牙切齿,要恨之入骨,要表现出一种千刀万剐的愤怒来!

就像我爸爸说我舅舅那样,恨不得划上一根火柴把他活活烧死。

你想想,布鲁诺是谁呀?

任何一本辞典上都这样写着:中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你看你看,我爸爸把我舅舅提到了布鲁诺革命先烈的高度。

这就是说,再过一些年,你随便翻开一本什么辞典,你都能够在上面找到我舅舅的名字!

不过,万一真有那么一天,我舅舅真的被我爸爸或是什么人给烧死了,他的悼词上一定会这样写道:××(我舅舅希望我能隐去他的真实姓名)的逝世,是全体人类以及全体怪物的重大损失……

所以说是全体怪物的重大损失,是因为如果我舅舅死了,那么,从此就再也没有人研究怪物了!

我舅舅后继无人。

不是有一句话叫“子承父业”吗,这是老话,意思就是说屠夫的儿子长大了就是一个杀猪的,戏子的儿子长大了就是个唱戏的,我舅舅的儿子长大了就应该是个怪物。哦,不不,应该说是个研究怪物的。

可我舅舅没有儿子。

不是他不想要。

这点上我舅舅和我的主张不一样,他很想讨个老婆生孩子。

可是,要儿子这事不像女人买布娃娃那么简单,只要有钱,随便哪家玩具店都能买得到。要是买得多,还可以讨价还价:“我买一打,便宜点!”但你要是对人家说:“我买个儿子……”我敢打赌,对方马上就会瞪你一眼:“流氓,神经病!”你要是再讨价还价:“我买一打儿子,便宜点。”你准会被一群又泼又悍的中年女店员给轰出来不可!

生儿子的前提,是要有个女人愿意嫁给我舅舅。

没有一个女人愿意嫁给我舅舅!

嫁给屠夫,就是屠夫媳妇:嫁给戏子,就是戏子媳妇。

可谁愿意被人喊成“怪物媳妇”呢?

不光找不到媳妇,我舅舅连个研究生都招不到。

没人相信有怪物存在。

没人愿意研究一辈子根本就不存在的怪物。

有一年,好不容易有一个人来报名了,一查身体,还是一个精神病。

         P6-9

序言

    为小孩子写大文学

这套丛书的缘起还得从上海说起,上海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百年来急促的城市化、商业化、传媒化、娱乐化脚步催生了沪上近、现代文学的枝叶繁茂。回望中国近、现代文学,乃至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上海是一座文学“重镇”,一口审美的“深井”,一块思想与艺术的“高原”,儿童文学恰是其中一丛绚烂的“七色花”。百年悠悠,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在这里酝酿、探索、起航,域外的儿童文学经典在这里成系列地译介、刊行,江南厚实的文学传统在这里不断地被重新“发现”,使得上海儿童文学的容涵度大大超越了上海的地域概念,成为一种与城市化、全球化、民族化等当代思潮贯通的,也与域外现代、后现代各路文学流派互动的创作群落概念,逐渐彰显出文学性格与文学类型的意义。

诚然,上海开埠以来,中西、古今文学的交蒸,使得儿童文学阅读、创作、批评的眼界大开,境界突兀,吸引了一批批怀揣文学梦想的少年、青年作家在这片园地里晨操暮练、奋力跋涉。一步一步成就他们心头的梦想,鸡鸣天下白,卓然成大家。童心稚趣主题的创作与出版成为一代代沪上文学新人的“启蒙课”,成为他们漫漫文学旅程中的大智慧与真欢乐。在上海百年儿童文学创作的长河里,有一位作家,一位长者,一位导师,让我们不能忘怀,他就是陈伯吹。陈伯吹,从1923年创作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开始,到1997年驾鹤西行。对儿童文学,对上海,他一往情深,矢志不移,他一直守护在上海这片儿童文学的沃土上,编织着他珍爱的儿童文学梦想,也只是因为战乱、奉调两次短期离开过上海。如今,他已经成为我们心中一尊高大的儿童文学背影,一份沉甸甸的儿童文学承诺。他将毕生的挚爱都献给了一个信念——为小孩子写大文学。1981年,他倾其一生的积蓄创立了“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最初为“儿童文学园丁奖”),以褒奖上海的儿童文学佳作嫩苗、高士新人,25年过去了,这个奖励滋养了一大批儿童文学菁英,还培育了一种纯真的、优雅的、纳新的当代儿童文学的性格与风范。

毋庸置疑,上个世纪30年代京海之间学人们意气纷争的阴影,“大一统”的文学版图意识、50年来流行的抗拒城市化的乡土文学优越感,使我们常常回避城市创作群落与风格的价值与意义。然而,当我们置身于历史与全球化的视野之中,重新审视文学的境界、性格划分,我们就会有全新的理解。诚然,文学性格的第一分野在时代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话题与胸襟,如今文学时代的划分越来越短。历史上“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尺度被大大缩短,文学的代际更迭已经缩小到10年,甚至更短,但就思想与文学的双重拓展意义而言,风物还宜放眼。第二分野在创作语言,它是一种源于国家、民族,又超越国家、民族的划分。其品质差异在创作语言的文化质感、容涵力、表现力、穿透力等基础,如文献学中英语文学、德语文学、俄语文学、法谓文学、华语文学、日语文学的划分。第三分野在文学的国别(本质上也是一种区域划分),它的差异在国家政治意志、主流思想意识、民族传统与智慧的不同投射,它是当下抗拒经济全球化的文化趋同性销蚀,维护文化多元化的宝贵的文化自觉。第四分野在区域与作家群落,是最鲜活、最富有坚实土壤感觉的文学性格,它与区域经济、文化、习俗的沿袭和变迁息息相关,也是构成国家、民族文学性格的根脉与基石。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与区域文化性格迥异而鲜明的国度,又岂能一以概之。而且,就文学性格的发生学而言,时代、语言、国别只是外在的前提,区域与作家群落才是内在的文学性格主体。因此,一位作家,一位伟大的作家,将自身的创作定位于某种区域文学的类型,绝不是一种屈尊,而是一种根深叶茂的升腾。

由陈伯吹以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所培育、倡导的阅读与创作的品质、性格是什么呢?首先,他以“童心论”为理论内核,培育、倡导一种天性、率真的文学基调。其次,他以自身的创作实践培植、示范一种纯真、隽永的创作风范,他自己的作品犹如“丝竹悠悠”,极有韵致。其三,他一方面重视域外儿童文学的借鉴、学习,比较与包容。无论是东洋还是西洋,都主张大力引进、译介;另一方面,他也十分注意江南文化的底蕴培育与根脉滋润,努力建构海纳百川、融通古今的区域文学性格,以此来吸附、凝聚各类文化陛格的创作群落。由此看来,陈伯吹对于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来说,是一团跳跃的烛火,是一把丈量艺术品质高下的标尺,是一面映照心灵清浊、纯杂的精神明镜,当人们面对他生活的儿童文学时代,无法回避他的眼光与观念,这就是我们策划、出版“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的动因和归依。

另一重动因源于儿童文学的“现代性”与“当下性”(或许当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阅读的迷茫、迷失还不能构成一种文学史意义上的“阶段性”)的断裂与冲撞,百年阅读、创作、批评形成的儿童文学审美规范近10年间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颠覆,儿童文学流变中的厚实沉淀被轻率消解、抛弃。在这种消费主义、娱乐至上的世俗化潮流面前,陈伯吹以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所倡导、实践的儿童文学创作规范也同样受到了挑战,作为一种对儿童文学品质的坚守,一份对世俗潮流的抗争,我们想到以陈伯吹的名义推出这套具有当代上海性格,坚守现、当代儿童文学审美价值的丛书。我们不反对文学创作、阅读、鉴赏的多元化,但是,我们有责任为儿童文学的美学传统辩护,为陈伯吹的文学主张辩护。

亲爱的少年读者,感谢你关注、阅读“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但愿它能归入你的珍藏,在各个年龄阶段里不断地被重读。因为好的儿童文学是“无年龄的文学”,也因为陈伯吹爷爷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需要童年般的“纯粹”和“真诚”。时代会变,这一点永远也不会变。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6年6月1日

书评(媒体评论)

童心童趣一味天真,现代当代直面未来。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书记、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  

“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尽显“重镇”多彩风范,也是兼收并蓄的海派文艺深厚底蕴的生动见证。

 中国社科院文研所研究员、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这是一片美丽的森林,我的吟唱中有你的呼吸,我的绿阴中有你的身影。这是一片温馨的家园,我的坚定来自你的引领,我的微笑来自你的真诚。这是一片灿烂的星空,我的幻想因为你的照耀,我与你的心灵息息相通。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以陈伯吹先生为代表的儿童文学作家及作品,有着多种风格和不可掩抑的艺术魅力,对儿童世界做了深刻的诠释。在中国儿童文学的宝库里,他们的作品光晶泛彩。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中国儿童文学的“半壁江山”,上海儿童文学的百年精品,全方位呈现陈伯吹儿童文学美学理想的象征体系与审美华章。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魔塔(名家名作译丛)/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455133
开本 32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9.12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01
13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0: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