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变局与狂书生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优秀的历史随笔性的历史通俗读物,故事性强,作者文笔流畅,文采斐然,视角独特。书中所擢选的十五位文化名人无一不是多情多感之人。他们身处波诡云谲、板荡丘墟的时世,究竟是立言还是事功?是独善还是兼济?是革命还是改良?是务新还是守旧?到底何者为利,何者为弊?何者为得,何者为失?何者为先,何者为后?何者为优,何者为劣?非破即立的抉择总在困扰着他们,并且考验着他们。无论荣辱成败,他们的人生答卷都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破绽,这正是我要特别加以忖度、审视、评点的地方。本书适合党政干部、文教界人士、大中学生以及文史研究者、爱好者阅读。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优秀的历史随笔性的历史通俗读物,故事性强,作者文笔流畅,文采斐然,视角独特。

书中的主人公个个都是晚清以来中国文坛、政坛、报界等知名的人物,处在大变革的历史时期,他们个个狂傲、独立特行而又无所适从,比如龚自珍的狂、章太炎的疯、黄侃的怪僻、梁启超的变等等,描绘出一部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书生史,也强烈地显示出中国传统识分子投身救亡的强烈的天下情怀。

本书适合党政干部、文教界人士、大中学生以及文史研究者、爱好者阅读。

目录

自序:乱世书生自疯狂

龚自珍:文坛飞将

家学渊源与科场打拼/4

恃才傲物的性情中人/6

丁香花公案/8

龚、魏、林的交往/10

中年谢世与虎父犬子/11

王闺运:空留高咏满江山

初试牛刀 /16

培植人材/19

潜心著述/21

布衣傲王侯/23

老眼未昏花/26

不向空门何处消 /28

郭嵩焘:雪拥蓝关

临危受命/33

向西方学习 /35

惹火烧身 /38

宦海浮沉 /39

湘军财神/41

功过任人评说/42

康有为:器识与命运

从“狂”到“圣”/47

从“进士”到“素王”/50

从“失败”到“失败”/52

器识决定命运/57

梁启超:人间已无梁任公

成长的历程/61

六大矛盾结合体/63

谭嗣同:天地雄心

七分侠士三分佛子/78

变法:悬崖上的搏斗/82

裸露在狼群之中/85

去留肝胆两昆仑/88

丧钟的回响/90

章太炎:佯狂未必不丈夫

狂热的民族主义者/99

视王侯为粪土/101

千古一人:章疯子/109

活生生的章太炎/111

刘师培:越堕落越快乐

短暂的一生/117

仕途路断,反清排满/118

革命者蜕变为背叛者/120

免于两劫,执教北大/123

死后是非 /125

黄侃:八部书外皆狗屁

章门头号大弟子/129

狂傲孤僻不饶人/130

六大嗜好/136

宋教仁:桃源何处寻渔父

性情中人/144

政党内阁 /146

遇刺身亡/149

精神未死/153

陈天华:海魂

敲响警世钟/158

难酬蹈海亦英雄/159

回响 /163

杨度:负谤千秋

湖南少年/168

“旷代逸才”/170

愧对恩师 /179

章士钊:老虎总长

青年时期:译书·办报·不党/187

中年时期:反袁斗士·老虎总长·文化保守主义者/190

后半生:律师·热心人·书生/198

邵飘萍:乱世飘萍

无冕之王/203

智斗袁世凯/205

狠批段祺瑞/208

酷评张作霖/213

林白水:千秋白水文章

早年行迹/219

不惜杀身以殉报/226

试读章节

恃才傲物的性情中人

龚自珍恃才傲物,自我感觉一贯良好,但他对已经成名的前辈尚算尊重。他在写给秦敦夫的信中说:“士大夫多瞻仰前辈一日,则胸中长一分丘壑;长一分丘壑,去一分鄙陋。”二十六岁时,他把讽世骂人的文章结集为《伫泣亭文》,恭恭敬敬送给当时的著名学者王芑孙过目,说是请教,实则是等着对方极口赞誉。可是事与愿违,王芑孙的批评虽然委婉,却并不客气:“……至于集中伤时之语,骂坐之言,涉目皆是,此大不可也。”又说:“不宜立异自高。凡立异未能有异,自高未能有高于人者。甚至上关朝廷,下及冠盖,口不择言,动与时忤,足下将持是安归乎?足下病一世人乐为乡愿,夫乡愿不可为,怪魁亦不可为也。乡愿犹足以自存,怪魁将何所自处?……窃谓士亦修身慎言,远罪寡过而已,文之佳恶,何关得失,无足深论,此即足下自治性情之说也。惟愿足下循循为庸言之谨,抑其志于东方尚同之学,则养身养德养福之源,皆在乎此。虽马或蹄啮而千里,士或跞驰而济用,然今足下有父兄在职,家门鼎盛,任重道远,岂宜以跞驰自命者乎?况读书力行,原不在乎高谈。海内高谈之士,如仲瞿、子居,皆颠沛以死。仆素卑近,未至如仲瞿、子居之惊世骇俗,已不为一世所取,坐老荒江老屋中。足下不可不鉴戒,而又纵心以驾于仲瞿、子居之上乎?”龚自珍原以为将找到一位认同自己的前辈,得到一番赞许,却没想到收获的只是满纸忠告。他年少气盛,暂时还听不进逆耳诤言,一怒之下,把文集撕成碎片。及至三十多岁,龚自珍阅世渐深,《咏史》诗中乃有“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的痛句,少年锐气已挫去三分矣。

龚自珍俯视一世,很少有人能人他的法眼。据况周颐《餐樱庑随笔》记载,他曾嘲笑自己的叔父龚守正文理不通,甚至嘲笑自己的父亲龚丽正也只不过半通而已,可见他是多么自负,多么胆大,多么不讲情面。

有一回,他去拜访身为部长高官(礼部尚书)的叔父龚守正,刚落座,叔侄尚未寒喧数语,阍者就进来通报说,有位小门生到府中求见。来人新近点了翰林,正春风得意着呢。龚自珍只好捺下话头,暂去耳房回避,外间的交谈倒也听得一清二楚。尚书问门生最近都忙些什么,门生回答道,也没啥要紧的事情好忙,平日只是临摹字帖,在书法上用点工夫。尚书夸道:“这就对啦,朝考无论大小,首要的是字体端庄,墨迹浓厚,点画工稳。若是书法一流,博得功名直如探囊取物!”那位门生正唯唯诺诺恭聆教诲,龚自珍却忍不住在隔壁鼓掌哂笑道:“翰林学问,不过如此!”这话出口,那位门生立刻犯窘,慌忙告辞,尚书则勃然大怒,将龚自珍狠狠地训斥了一番,叔侄间竟为此闹翻了脸。狐狸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酸,也很可能认为它格外甜。龚自珍未入翰苑,受到的刺激还真不小呢,后来,他干脆让女儿、媳妇、小妾、宠婢都日日临池,而且专练馆阁体。平常,若有人说到翰林如何如何了不起,他就会嗤之以鼻地挖苦道:“如今的翰林,还值得一提吗?我家的女流之辈,没有一人不可入翰林,不凭别的,单凭她们那手馆阁体的毛笔字,就绝对够格!”瞧,他这讽刺牢骚的话说得多滑稽。’你称这是狂吧,他也真狂得妙趣横生。

但事情还有另外一面,到了四十一岁,龚自珍终于为自己小时候不重视书法感到锥心痛悔,他在《跋某帖后》写道:“余不好学书,不得志于今之宦海,蹉跎一生。回忆幼时晴窗弄墨一种光景,何不乞之塾师?早早学此,一生无困厄下僚之叹矣。可胜负负!”

大凡性情中人,喜欢讲怪话,管不住自己的嘴,动辄触犯时忌,在官场中就休想混出多大名堂。龚自珍撰过一副对联:“智周万物而无所思,言满天下而未尝议。”这种证悟法华三昧的话,说说而已,他如何能收狂向禅,臻达化境?龚自珍只好认命,做个诗酒风流的名士感觉也不错嘛,至少比那些削尖脑袋苦苦钻营的禄蠹活得更潇洒更快意。  龚自珍曾在《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中大放狂言:“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更结尽燕邯侠子!”龚自珍结交当世英彦,可谓朋友遍天下,王昙、汤鹏、张际亮、姚莹、恽敬、孙星衍、赵怀玉、张维屏、阮元、程同文、庄绶甲、李兆洛、刘逢禄、王氏父子(王念孙、王引之)、魏源、林则徐,差不多个个都是重量级、次重量级的国士,有的为平辈之交,有的为忘年之交。最有趣的是大学者阮元,他晚年退居扬州,不耐烦接见俗子,“人有以鄙事相污,则伪耳聋以避之”,更别说挽留对方共进午餐或晚餐了。龚自珍游扬州,踵门拜访,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阮元吩咐摆家筵款待。扬州士女便做了两句调侃的顺口溜:“阮公耳聋,见龚则聪;阮公俭啬,交龚必阔。”由此可见,当时朝野名流对龚自珍的推重确实非同寻常。

放浪形骸之外的人,身上总难免会有长年改不掉的毛病。龚自珍平日身上不可有钱,有钱即随手而尽,花酒也没少吃,樗蒲之戏(赌博)也没少玩,差不多场场必输。所幸他诗名大,崇拜者不乏其人,借钱给他,似乎还嫌不够客气和义气,有人干脆送钱给他,索性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这位名士的快乐之上。龚自珍嗜赌,多半花别人的钱,得自家的快活,如果真要他破财,他一早就倾家荡产了。

丁香花公案

是真名士自风流,龚自珍最知怜香惜玉。他收藏到一枚汉代美人赵飞燕的玉印,即视为藏室三大宝贝之一,赞不绝口。他见人起屋时用斧斤砍伐桃树、海棠,也不禁大动侧隐之心,立刻从刀下“救得人间薄命花”。他对同时代的美女、才女的呵爱就更不用说了。然而他风流过头,终不免死于花下,代价未免稍高了些。

龚自珍的情敌很不简单,是荣恪郡王绵亿的儿子,姓爱新觉罗,名奕绘,此人在文学上的造诣并不浅,著有《明善堂集》。奕绘受封为贝勒,其妻太清西林春(原为侧室,后扶正)则为福晋。太清本姓顾,是江苏吴门人,才色双绝。奕绘不仅会做官,还特别爱才,家中自然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四十四岁时,龚自珍任职宗人府主事,是奕绘的下属部员,常去奕绘的府邸交差。贝勒从不把他当作下级看待,而是尊为上宾,随他在府中行走,时或与顾太清诗词唱和。龚自珍《己亥杂诗》中有“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的诗句,浪漫温馨,即真实写照。久而久之,两人通了情款,合手把一顶绿帽子悄悄地扣在奕绘头上。太清常穿白衣,披红斗篷,凌波微步,胜似天仙,手指洁白如玉,尤其喜欢骑在高头骏马上弹铁琵琶,见过的人都说她是王昭君再世。龚自珍有绝活,他与太清用蒙语聊天,用京语谈诗,用吴语调情,表面上看不出半点蛛丝马迹。但情之所至,神魂为之颠倒,又怎能长期避人耳目?这事只可遮瞒一时,到底还是被奕绘瞧出了破绽。贝勒虽爱才,却也不肯扮演活王八,于是,暗中派人追杀龚自珍,一定要致他于死命。所幸太清的仆人忠心爱主,侦获这一阴谋,及时通知了龚自珍。

道光十九年(1839年)四月二十三日傍晚,久任京官的龚自珍突然辞职南行,“不携眷属,独雇两车,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夷然傲然,愤而离京”。他自谓出走理由是“罡风力大簸春魂”,意思是高空的强劲风力簸荡春魂,使之惊恐不安,借喻仕途凶险。有人说,这其实是打马虎眼,他逃之天天,是因为京城有人要索他的命。龚自珍孤身逃往江东,路费不足,只好到处蹭饭,好在他文名大,朋友多,还不至于吃闭门羹。其《己亥杂诗》中有句“侥幸故人仍满眼,猖狂乞食过江淮”,即描写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 

龚自珍与顾太清的绯闻情事有个漂亮的名目——“丁香花公案”,传说中有好几个版本,写过《孽海花闲话》的晚清文人冒鹤亭言之凿凿,坚持认为奕绘用鸩酒攫取了龚自珍的性命。于是就有历史学家跟他较真,煞一煞他好为武断的文风。1936年,清史专家孟森作《丁香花公案》一文,考证出己亥年(1839年)奕绘已死,地下枯骨何能寻仇?这样一来,冒鹤亭的断言便不攻自破。

实际上,真正站得住脚的理由是:龚自珍为广东鸦片案极力主战,得罪了军机大臣穆彰阿,后者炙手可热,势焰熏天,龚自珍惹不起,倒还躲得起,于是乎逃之夭夭,跑得越远越安全。

龚自珍五十岁时(1841年)殁于浙江丹阳。《年谱》上说他是“暴疾捐馆”——当时他担任云阳书院讲席一一此事令人疑窦丛生。传说更是节外生枝,称龚自珍是被美妾灵箫鸩杀的,只因灵箫移情别恋,与某生偷欢时被龚自珍撞见现场,好不羞愤,变心的妇人下手遂有如此之毒。这一说也没有站得住脚的资料支持,仍属臆测,不足为凭。

P6-10

序言

龚自珍、王闽运、郭嵩焘、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刘师培、黄侃、宋教仁、陈天华、杨度、章士钊、邵飘萍、林白水,哪一个不是近二百年来中国文坛、学府、政圈、报界有名有数的重量级人物?他们或危言危行,或狂言狂行,或悖言悖行,其超越轨范的思想、精深邃密的学问、张扬蹈厉的性情和惊世骇俗的举动,不待我多作梳理,毋须我巧为润饰,业已跃然纸上,映于眸子。

乱世、末世河决鱼烂,万千忧患纷至沓来,值此鸡鸣风雨之秋,智勇绝伦者岂肯退避三舍,冷眼旁观,甘心只做神州袖手人?他们毅然以硬肩负重任,以强臂挽危局,力图革新政治,开启民智,捍卫舆论,弘扬学术,培育英才,度化众生。或与时俱进,或与世相忤;或由歧归正,或由正入歧;或杀身,或舍生;或看破红尘,或放浪形骸;或绽出恶之花,或结成善之果。他们傲岸不群,孤行己意,几多挫折,几多困辱,几多无奈,几多烦忧,总是如影随形,使之亢奋、激昂、偏执、郁懑、颓唐、激楚,常陷于半痴迷半癫狂状态,若缺乏这股持续疯狂的劲头,他们又怎能成就各自的绝活?!

1903年夏,由于“苏报案”,章太炎被囚入上海西牢。三年后,他刑满获释,随即东渡日本,投入革命阵营。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会上,这位卓荦不羁的大学问家讲过一段近代史上极有名的疯话:“大凡非常可怪的议论,不是神经病人,断不能想,就能想也不敢说。说了以后,遇着艰难困苦的时候,不是神经病人,断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所以古来有大学问成大事业的人,必得有神经病才能做到!……为这缘故,兄弟承认自己有神经病,也愿诸位同志,人人个个,都有一两分的神经病。近来有人传说,某某是有神经病,某某也是有神经病,兄弟看来,不怕有神经病,只怕富贵利禄当面现形的时候,那神经病立刻好了,这才是要不得呢!略高一点的人,富贵利禄的补剂,虽不能治他的神经病,那艰难困苦的毒剂,还是可以治得的。这总是脚跟不稳,不能成就甚么气候。”演讲将毕,他大声疾呼:“(我)要把我的神经病质,传染诸君,传染与四万万人!”章太炎所标榜的“神经病”,实际上就是疯狂的劲头,干大事业、做大学问、成大气候的天纵之才谁也少不了这一内燃力的推动。

本书所擢选的十五位文化名人无一不是多情多感之人。他们身处波诡云谲、板荡丘墟的时世,究竟是立言还是事功?是独善还是兼济?是革命还是改良?是务新还是守旧?到底何者为利,何者为弊?何者为得,何者为失?何者为先,何者为后?何者为优,何者为劣?非破即立的抉择总在困扰着他们,并且考验着他们。无论荣辱成败,他们的人生答卷都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破绽,这正是我要特别加以忖度、审视、评点的地方。

龚自珍在写给秦敦夫的信中如是说:“士大夫多瞻仰前辈一日,则胸中长一分丘壑;长一分丘壑,去一分鄙陋。”我们一定能够从名人们身上学到些什么,对此各人自有各人的招法,各人也自有各人的造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变局与狂书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开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53623
开本 16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6-11-01
首版时间 2006-11-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