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突出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的人物聚集书系。说“聚集”而非“传记”,是因为严格地讲,书系中的作品并不是完全按照传记的方式来写人物,而是尽量以人物一生为背景,来扫描、来透视作者最感兴趣也最能凸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某些片断。几年前在“沧桑看云系列”中,我曾采用过这种写法。这样的文字假如能与历史照片、图片找到合适的形式结合起来,当然也就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画传。同时,在正文之外,本书系还特意以“补白”方式选摘传主的自述、他人的评点等文字。图片的说明也改变通常的模式,尽量使之较为活泼,更具内涵。
图书 | 钱君匋钟声送尽流光/大象人物聚焦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一套突出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的人物聚集书系。说“聚集”而非“传记”,是因为严格地讲,书系中的作品并不是完全按照传记的方式来写人物,而是尽量以人物一生为背景,来扫描、来透视作者最感兴趣也最能凸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某些片断。几年前在“沧桑看云系列”中,我曾采用过这种写法。这样的文字假如能与历史照片、图片找到合适的形式结合起来,当然也就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画传。同时,在正文之外,本书系还特意以“补白”方式选摘传主的自述、他人的评点等文字。图片的说明也改变通常的模式,尽量使之较为活泼,更具内涵。 内容推荐 钱君匋先生,是中国当代“一身精三艺,九十臻高峰”的著名篆刻书画家。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他一生治印两万余方,上溯秦汉玺印,下取晚清诸家精髓。其风格有吴昌硕的老辣、奔放;有赵之谦的浑厚、飘逸;有黄牧甫的清隽、平整。真可谓是疾术駸駸,鹤立印坛,名烁中外,卓然一大家也。 君匋先生是一位诗、书、画、印熔于一身的艺术家,诸方面都有至高的造诣和贡献。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第二天,父亲来私塾把钱君匋坐的椅子拿回家去,此后钱君匐离开了这家私塾,转而进入屠甸唯一的小学——石泾初等小学,即后来的崇道小学。这个小学离钱家不远,就在寂照寺的方丈室里,老师是钱作民,一个比较开明的年轻老师。私塾里不准画画,画了要打手心的,而在这里画画却成为一门功课,这让小君匋大为兴奋,更热衷于画画了。渐渐地他的画画、写字在小学里出了名,常常受到钱作民的鼓励。 专家最初的动机恐怕莫过于兴趣了,假如小学老师也和私塾老师一样,画了以后要打手心,恐怕钱君匋的书画才能在那个时候早夭折了。钱作民先生的呵护和鼓励,让童年钱君匋愈发努力了,尤其是钱作民先生在课堂上的一席话让钱君匐牢记了一辈子。钱作民先生说:“你们喜欢临什么帖,可以自由选择,我不强求你们千篇一律,但是一定要用功,把字练好。这样,日后找工作,人家看不出你的深浅,否则,纵有一肚皮学问,因为字写得差,往往被人轻视,甚至找不到工作。” 于是,钱君匋更加用功了。他回忆说:“在前后两排教室之间有一条长廊,上面盖着瓦片,靠天井的一面只一堵矮墙,只有三尺高,上面用一尺见方的青砖铺成,不糊石灰,显得干净利落。每逢寒暑假,我便找一把棕帚,蘸着清水,在每块方砖上面写一个大字,等写到最末一块,先前写的字迹已被方砖吸收了,便再从第一块写起。” 当时钱作民老师认真看了钱君匋写在方砖上的大字后,激动地对钱君匐说:“好孩子!你小小年纪写擘窠大字,很好。但是不应当满足,光写大字还不行,还要练蝇头小楷,小楷将来应用的机会更多。” P11-13 序言 这是一套突出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的人物聚焦书系。 都说眼下属于图像时代。此话颇有道理。且不说电视、电影、光盘等主导着文化消费和阅读走向,单单老照片、老漫画、老插图等历史陈迹的异军突起,便足以表明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在文字里感受生活、感受历史,他们越来越愿意从历史图片中阅读人物、阅读历史。的确,一个个生活场景,一张张肖像,乃至一页页手稿,往往能蕴含比文字描述更为丰富更为特别的内容,因而也更能吸引读者的兴趣,诱发读者的想像。 这些年来,每次出国访问,总要买上一些图书。在它们中间,我特别喜欢文字简练、图片丰富并且两者相得益彰的人物图书,如《凡高兄弟》、《弗吉丽亚·伍尔芙》等。这些图书,在结构、编排、开本诸方面,都给入耳目一新的感觉。正是受到这些图书的启发,我产生了编辑一套人物画传类型的丛书的想法。非常幸运的是,我的这一想法,得到大象出版社诸位朋友的热情支持,这便是“大象人物聚焦书系”的由来。 说“聚焦”而非“传记”,是因为严格地讲,书系中的作品并不是完全按照传记的方式来写人物,而是尽量以人物一生为背景,来扫描、来透视作者最感兴趣也最能凸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某些片断。几年前在“沧桑看云系列”中,我曾采用过这种写法。这样的文字假如能与历史照片、图片找到合适的形式结合起来,当然也就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画传。同时,在正文之外,本书系还特意以“补白”方式选摘传主的自述、他人的评点等文字。图片的说明也改变通常的模式,尽量使之较为活泼,更具内涵。我想,这样的编排,能够使一个人物的一生,在较小的篇幅中多层次、多侧面、更生动地呈现出来。 任何形式的聚焦,都是为了凸现历史场景中不同人物的生存状态。审视他们,实际上也就是在审视现实中的知识分子本身。这便是我对这套描述历史人物的书系情有独钟、乐此不疲的原因。 2000年、2001年两年里,我先后完成了对巴金、梁思成、丁聪等十位人物图书的出版。我很高兴这一图文并茂的形式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行家的好评,为此,自2O02年起,我将广邀新的作者加盟,“书系”不再仅限于我个人的创作,而是由更多的作者来描述更多的人物。我的设想是,经过几年的努力之后,该书系能够以它特有的形式,构成百年中国历史人物的斑斓长卷。 愿这一设想早日成为现实。 2001年12月25日,北京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钱君匋钟声送尽流光/大象人物聚焦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钟桂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大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73874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9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6-01 |
首版时间 | 2006-06-01 |
印刷时间 | 200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72 |
丛书名 | |
印张 | 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30 |
宽 | 180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