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加减(博弈与设局的中国功夫)
内容
编辑推荐

“做加法”“做减法”如今中国人琅琅上口的集体智慧,来源于本书作者十年前的原创,《智慧算术——加减谋略论》的姊妹篇:全新版本,更精练、更精彩、更通俗。

十年来中国大陆最流行的原创性战略与谋略。

十年前,我看加减谋略,很像暗器,只能在谋略行为里派上用场,上不得大场面;如今看它,却像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可长可短。长大可以柱天地,短小可以掏耳朵;既可用于实践,也可用于思维;既可当作谋略使用,也可当作战略使用;运筹时可以创大业,应急时可以救小命。

吴稼祥因《智慧算术——加减谋略论》一书提出加减理论,揭示了中国管理思想的奥秘而获奖。

内容推荐

无论你是一个家庭主妇,还是一个高级干部;无论你是一个士兵,还是一个企业高管,你肯定知道1+1=2,1-1=0,但你未必知道世界上有些东西越加越少,越减越多;未必知道打下一座江山可能是因为做对了一则加减题,而搞垮了一家企业却是因为不会做加减法。

加减法有两种,一种是1+1=2的数字加减法,这人人会做;另一种是1+1≠2的智慧加减法,你未必会做,它可能等于-8,也可能等于1000,甚至等于数十万。一个秦国的公子异人加一个太子妃华阳夫人,等于整个秦国成了囊中之物,这是大商人吕不韦当年做的加法题。学会了这种加减法,你就学会了如何进行设局与博弈的中国功夫。

目录

序:中国智慧的一帧速写

一 什么是加减法

 让猴子做加法

 “总裁”与“会计”的加减法

 从女王到报童

 偷窃自己

二 加减法的用途

 七步诗

 如来智慧与鬼蜮伎俩

 “减法王石”与“加法张瑞敏”

 郑必坚的加法题和减法题

三 越减越多,越加越少

 钱王的妙问

 带“负号”的人

 为自己诊断

 从“帕金森病”到“国企病”

 好鸟在好树上做窝

 砒霜也是良药

四 加法的三种境界

 大境界:发放感情与道义“贷款”

 大境界中的上乘与下乘

 中境界:借我一腿与借我一嘴

 小境界:迪卡普里奥和蟋蟀

五 减法的四种境界

 狗官司

 延长你自己的线

 你是你自己的地狱,也是你自己的天堂

六 加法与减法的战略组合

 一个不愿意跨进校门的男孩

 一个让世人惊诧莫名的举措

 传为千古佳话的三次拜访

 三招与两手

七 打开谋略宝库的通用钥匙

 从井底暗道中爬出来的大帝

 像斑鸠那样欢叫的国母

 智慧三明治与四味中草药

八 如何操作加减法

 案例分析:重庆谈判

 五彩七星珠

 吹气泡与焐被窝

九 太阳比北风更能让你裸体——加减法则之一:加法为本的王道法则

 北风、太阳和诸葛亮

 大火烧出来的摩根家族

 让罚款者交纳罚款

 “太棒了!”

十 一只手拥抱不了成功——加减法则之二:加减兼备的“两手法则”

 独臂大侠孙悟空

 “我猜是要下地狱吧”

 后宫美女成了“红色娘子军”

十一 馒头是争来的,天下是让来的——加减法则之三:自减为上的海洋法则

 项羽与刘邦之间的一场未遂决斗

 “三让”得天下,“三杀”得自刎

 让有后福,争有后患

 见你我是你

十二 加要画龙点睛,减要釜底抽薪——加减法则之四:加减到位的点穴法则

 参孙头发、阿奇里斯脚跟和特洛伊木马

 谁在试图剪中国的头发?

 吕不韦送的“套餐”

十三 多走一步就到了反面——加减法则之五:加减适度的中庸法则

 让灰姑娘当上王后的是她的后妈

 不要让“爱”变成“害”

 基督山伯爵和江青

 20%是给大夫吃的

十四 有时候什么都不做比做什么都好——加减法则之六:事缓则圆的蜘蛛法则

 难产如何对付难缠

 蘑菇曾中堂与醉鬼阮步兵

 坐享其成当渔翁

 有时候做点什么比什么都不做好

十五 强暴不能用来求婚——加减法则之七:温加柔减的春雨法则

 两个被埋葬的男人

 一个被埋葬的皇帝和一个被埋葬的王朝

 三场结局不同的战争

 从后妈到亲娘

十六 长城不是一天砌成的——加减法则之八:循序渐进的妊娠法则

 空中楼阁

 从愚公移山到揠苗助长

 疯狂指数

 水晶大教堂

十七 有些王朝是在辉煌的宫殿建成之后崩溃的——加减法则之九:不到顶点的戒满法则

 空中楼阁

 欹器与戒盈杯

 湘妃竹

试读章节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和很多人。有些东西的数量在增加,比如骗子和艾滋病病毒;有些东西或人的数量在减少,比如珍奇动物和诚实的人。因此,加减法首先是一种计算方法,就是把一个数和另一个数合起来,或者是把一个东西和另一个或另一些相同的东西合起来,计算它的数量。

比如,1根手指加上另1根手指,等于2根手指,或者,1个骗子加上另1个骗子等于2个骗子,3升橡子加4升橡子等于7升橡子,等等,这就是加法;如果其中1个骗子被执行了死刑,或者他纵欲过度,突然暴毙,就得从骗子总数里减去1,这就是减法,但这里的加法或减法只涉及数字运算。

这种只涉及数字运算的加减法只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事物数量的变化与计算者无关,比如,我从骗子总数里减去1个骗子,但我并不是那个检举揭发该骗子的人,也不是宣判该骗子死刑的法官,更不是对其执行枪决或注射毒针的人。

还有一种加减法,事物数量的变化不仅与操作它的人有关,而且操作者还是导致这种变化的唯一原因,或者是主要原因,至少是原因之一,这种加减法就不是数字运算,而是事物本身的增加或减少、诞生或灭亡。

比如你左手有6根手指头,你到医院里切掉一根,剩下5根手指头,这和小孩子扳着指头算糖果的数量不同,他扳下去的指头还会翘起来,你切掉的指头再也回不来了。如果把小孩子扳指头算数的加减法叫做运算的加减法,切指头的加减法就是运作的加减法。

在拿破仑的军队里,军需官是做运算加减法的,拿破仑是做运作加减法的。军需官的工作只限于在报表上统计军队数量,而拿破仑的工作则是在战场上改变敌我双方的军队数量。在联想公司里,会计做的是运算加减法,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做的是运作加减法。会计的加减法不会减少或增多公司资产,除非他或她贪污,把公司的钞票“减”进自己的腰包;而柳传志的加减法就不同了,他的加减法做对了,联想公司的资产和利润会增加;做错了,公司的资产和利润会减少。

因此,基本的加减法有两种,一种是用于运算的会计加减法;一种是用于运作的总裁加减法。

这本书要写的当然是后一种加减法,这不是一本会计书,而是一本战略与谋略书,要介绍的是潜藏于几乎所有成功战略和谋略中的一条最简单的原理,即加减原理,以及如何运用它的若干法则。P3-4

序言

一、智慧三明治

据说,当代国画大师范曾可以从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比如脚趾头,起笔作画,从脚画到头,一气呵成。寥寥数笔,一个邀月狂饮的李白就会醉卧石上;一个报国无门的屈原便能憔悴泽畔,绝不会发生贾谊担心的那些问题:小腿和腰一样粗,脚趾头像屁股那样大……

10年前,我也画了一幅画,但既不是国画,也不是人物画,而是关于中国传统智慧的一幅小品,用的不是线条或徽墨,而是文字。那幅“画”的名字叫《智慧算术——加减谋略论》。现在看起来,那很像是一块三明治,我也是从最下面开始“画”的,不好意思的是,那块三明治并没有被我画完整,只画了最底下的半块。那是什么三明治呢?智慧三明治:

读过我那本书的读者一看便知,我那本书所“画”的只是这块三明治左下角的那一小块,即“谋略”。把“谋略”等同于“智慧”,就是把脚趾头等同于整个身体。中国的智慧,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有常变的,也有相对不变的。一般来讲,无形的智慧高于有形的智慧,不变的智慧高于常变的智慧。按照这个标准衡量,中国智慧中最高的是“理”,其次是“道”和“思维方式”,再往下是制度、文化和战略,谋略和策略是最低的,当然,西方所谓的博弈,也属于这个层次。

二、“加减智慧功夫”的六个套路

这就是中国智慧的全部了吗?当然不是。现在全世界都在谈论“中国功夫”,但大多谈论的是形而下的功夫,不是形而上的功夫。所谓形而下的功夫,自然是指以李小龙、李连杰为招牌的腿脚和身手功夫;而形而上的功夫则是指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一再推崇的智慧功夫。这个功夫有各种名称,最为人所熟知的名称之一,大概是“知行合一”。儒家经典《大学》把“知行合一”的智慧功夫分解为8个套路:“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体而言,前4个套路是“知”的功夫,后4个套路是“行”的功夫。

不过,任何一套功夫不仅要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还应该告诉我们怎么做。儒家功夫绝对长于前者,但可能短于后者。数十年来,我进进出出、摸摸捏捏各种生活,终于悟出一个道理:有时候,重要的不是你在做什么,而是怎么做。做对了,你可能把坏事做成功;做错了,你绝对会把好事做失败。做对了,你可能把小事做大;做错了,你肯定将把大事做小,甚至做“了”。卖一杯水,可口可乐公司把它卖遍全世界;治理一个石油大国,萨达姆把它治得千疮百孔……

在“怎么做”的智慧上,最伟大的中国功夫。就是“加减”的功夫。加减在《易经》里叫“益损”,“益”卦是第42卦,“损”卦是第41卦。就“加减智慧功夫”而言,也有“知”和“行”两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3个套路。

“知功”第一套:智慧三明治。参见上图,练这套功夫,主要是敲锣拉场子,吆喝圈地盘,拓展加减功夫的用武之地,它不仅可以用来求功祈福,还可以用来穷理问道;它不仅可以用来制定战略,还可以用来创设制度。

“知功”第二套:气沉丹田。这套功夫也可以按图练习:

成败

阴阳

生克(五行)

加减(损益)

这张图最初发表在《智慧算术——加减谋略论》一书里,在那本书里,它是被当作进行加减法操作之前对形势的分析框架来使用的,其实,它更像一团北宋理学的先驱者张载所说的“太虚之气”:分成两体时是清扬在上的阴阳,向下运行时凝聚成五脏(五行),沉入丹田时练成加减功夫,然后继续上行,变化为成败,最后返回阴阳。练习这套功夫,主要是增加内功,知道加减法根源于中国哲学和中国智慧的最深处: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核心概念是“道”、“理”和“阴阳”;中国哲学认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来源于“阴阳”和“五行”的“相生相克”和“物极必反”。因此,中国哲学实践论的核心概念里必然有损益和加减:相生相加,相克相减,损有余而补不足。

“知功”第三套:加减四十三招。这些招法在《智慧算术——加减谋略论》有详细讨论,它们包括加法6招:予法、借法、化法、合法、信法和神法;减法10招:夺法、引法、嫁法、累法、趁法、纵法、分法、间法、自攻法和窃法;加减联用6道10策,6道是:治国之道、驭臣之道、用人之道、治军之道、争霸之道、理教之道和修身之道;10策是,齐策、晋策、秦策、吴策、越策、渭滨对、汉中对、隆中对、苏美争霸策和毛泽东的反霸策;反减法4招:固法、拼法、避法和弱法;反加法3策,反反减法2策,以及反反加法2策。有一次,我去济南看朋友,他的一个大学同学见了我的面,马上说:“我读过你的《智慧算术》,前半部我每个字都看了。”后半部大概每个字都没有看,或许他实在看不下去,因为招法太多,又乱又杂,让他招架不住。

“行功”第一套:谋局五步。如果说“知功”旨在提高练习者在“加减智慧功夫”方面的见识的话,那么“行功”则能增强练习者运用加减法的操作能力。操作加减法的基本程序是五步:1,察局;2,设局;3,入局;4,对局;5,结局。加减的智慧越高,设的局就越大,越长久。最大最长久的局,是制度之局。在中国,儒家的设局智慧是大智慧,它设的制度之局,两千年后才变。比较小的局是谋略之局,一局一变。当今世界,设局者是西方国家,其他国家都是入局者和对局者。

“行功”第二套:捭阖七艺。捭者,开也;阖者,合也。捭阖者,运用手段使联合或分化也。用嘴干这件事,就是摆呼,或者叫忽悠。在运用加减法时干这件事,就是手段的艺术。在中国,做事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水性和水态,被最善于操作的兵家和道家所推崇。水有七种性态:静、幽、柔、顺、变、高、低,操作加减法也有这七种手法和艺术。

“行功”第三套:纵横九则。在加减法的操作上,手法如水,法则如山。水转山定。手法不灵,用不了加减法;法则不守,用了会出乱子。这就如同开车,技术不精,不能上路;交通规则不守,上路会出事故。操作加减法有九条法则要遵守:1,加法为本的王道法则;2,加减兼备的“两手法则”;3,自减为上的海洋法则;4,加减到位的点穴法则;5,加减适度的中庸法则;6,事缓则圆的蜘蛛法则;7,温加柔减的春雨法则;8,循序渐进的妊娠法则;9,不到顶点的戒满法则。

三、已拼好和未拼好的图

以上就是我为中国传统智慧勾勒的一张速写,或者叫草图。这张草图的细部,有的在10年前出版的《智慧算术》一书里进行了描绘,有的在本书里做了加工。简单地说,《智慧算术》着重描画的是“知功”第三套(加减四十三招)和“行功”第二套(捭阖七艺);本书浓笔重彩的是“知功”第一套(智慧三明治)和“行功”第三套(纵横九则)。

本书是为了弥补《智慧算术》的缺憾而写的。那本书的缺憾主要是:对中国智慧的理解偏窄,对加减法则的阐述偏粗,对加减法的分类偏碎,行文风格偏酸(过于追求骈体的对偶结构),而且,全书性格有点不上不下:理论没有上去,风格没有下来。本书试图让那本书的长处更长,比如,文笔更流畅,风格更轻松,故事更多更生动;短处变得稍长,比如,逻辑结构变得简洁明快(一条原理,九个法则),加减智慧的适用范围得到拓展,对加减法则的阐述变得丰满红润,但并没有让那本书的所有短处都变长,比如,干脆放弃了理论噱头和哲学忽悠,让这只“旧时王谢堂前燕”,吐掉口中的雕梁彩泥和月色忧伤,快乐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但是,我并没有完成这张智慧拼图,对它的哲学阐述还是空白,两本书虽然对谋局问题都有讨论,但既不完整,也不深透,此后有没有时间再回到这个问题上来,完成这张拼图,此刻还没有答案。

2006年2月9日匆草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加减(博弈与设局的中国功夫)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稼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415195
开本 16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34-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1
16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58:59